748工程

748工程啟動了中國印刷技術的第二次革命,告別了鉛與火的時代,為漢字進入現代信息社會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極大地推動了計算機中文化的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748工程
  • 技術負責人:王選
748工程引發報業和印刷業技術革命
748工程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國印刷行業的落後面貌,解決漢字的計算機信息處理問題。
1974年8月,在總理周恩來的布置下,原四機部(電子工業部)、原一機部(機械工業部)、中國科學院、新華社等機構聯合發起,設立了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簡稱748工程。
748工程分為精密中文編輯排版系統、中文情報檢索系統和中文通信系統三個子項目。其中,精密中文編輯排版系統(即後來的電子出版系統)引發了我國報業和印刷業的一場技術革命,催生了北大方正、華光等一批明星企業。
作為748工程的主體部分——電子出版系統技術的奠基人王選教授曾表示:“748工程對於漢字信息處理與計算機的接軌這一世界性難題是個超越。”
王選教授作為技術總負責人,主持研究工作。他本著用世界一流技術改造我國印刷業落後面貌的宗旨,在1979年和1984年兩次引進風潮中,堅持致力於將科研成果產品化,先後研製出華光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方正91、方正93六代雷射照排系統,同時,通過不斷改進和完善產品性能,最終形成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成熟商品。
從1987年開始,國產雷射照排系統走向市場並得以迅速推廣套用,在中國掀起了“淘汰鉛與火,迎來光與電”的印刷技術革命。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對雷射照排技術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雷射照排技術實現了印刷革命,使我國在這一領域領先於國際水平。兩院院士、理論物理學家何祚庥也指出:“很多人提到雷射照排,以為這只是一個技術,其實這是一個原理。這個原理到處都在,包括現代人最熟悉的中文簡訊和中文電子郵件。”
在2000年由中國工程院等單位組織的“20世紀我國重大工程技術成就”評選中,王選主持的“漢字信息處理與印刷革命”項目名列第二位,僅次於“兩彈一星”。這項技術能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正是國家對王選這一發明的充分肯定,提現了這一課題的重要性。
748工程啟動了中國印刷技術的第二次革命,告別了鉛與火的時代,為漢字進入現代信息社會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極大地推動了計算機中文化的進程。
1976年8月,北京大學王選教授做出越過當時國際流行的第2代、第3代照排機,直接上第4代雷射照排系統的決策;1980年7月,漢字雷射照排系統排出第一本漢字圖書的樣書——《伍豪之劍》;1985年5月,華光Ⅱ型系統通過國家鑑定,在新華社投入運行,後被評為1985年中國十大科技成就之一;1988,華光IV型投入批量生產,由於採用了兩塊專用的超大規模集成晶片,性能比華光III型優異得多;1992年1月,《澳門日報》採用彩色出版系統,成為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彩色圖片與中文合一處理和輸出的中文彩色報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