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年

225年

公元225年,農曆乙巳 魏文帝黃初六年 ,諸葛亮南征,爆發南中之戰。蜀軍擊敗雍闓高定等叛軍。平定南方。曹丕第三次攻吳,不聽蔣濟之言,遇上河水結冰,被孫軍打敗。并州刺史梁習討伐軻比能,大獲全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25年
  • 全稱:公元225年
  • 農曆日期:農曆乙巳 魏文帝黃初六年
  • 歷史紀事:魏鑿討虜渠
  • 歷史紀事諸葛亮南征
  • 歷史紀事曹丕第三次攻吳
  • 歷史紀事:并州刺史梁習討伐軻比能
225年介紹,歷史紀事,出生,逝世,孫邵卒,夏侯尚卒,楊彪卒,資治通鑑記載,

225年介紹

公元225年 農曆乙巳 魏文帝黃初六年 蜀漢後主劉禪建興三年 吳大帝孫權黃武四年
蜀漢丞相諸葛亮南征,爆發南中之戰。蜀軍擊敗雍闓高定等叛軍。後七擒七縱孟獲,平定南方。
8月,曹丕率軍南攻東吳,不聽蔣濟之言,遇上河水結冰,被孫軍打敗。至10月回師。
并州刺史梁習討伐軻比能,大獲全勝。

歷史紀事

魏鑿討虜渠
魏黃初六年(225)三月,曹丕至召陵(今河南郾城東),鑿通討虜渠,準備伐吳。
梁習擊敗軻比能
魏黃初六年(225)三月,魏并州刺史梁習擊敗鮮卑軻比能。大破之。
諸葛亮南征
蜀建興三年(225),因雍闓、孟獲等反蜀,諸葛亮將南征。丞相長史王連以為南中(今雲南、貴州兩省部分地區和四川省西南部)不毛之地,不宜以一國之望冒險而行。亮慮諸將才不及己,必欲親往。三月,亮率眾出征。臨發,參軍馬謖(馬良之弟)獻策,認為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復反。建議:“用兵之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諸葛亮採納了這一正確策略。王連,字文儀,南陽(今屬河南)人。生卒年不詳。劉璋時入蜀,為梓潼(今屬四川)令。劉備據成都,以連為什邡(今四川什邡南)令,轉廣都(今四川華陽東南)今,遷司鹽校尉。較鹽鐵之利,利入甚多,遷蜀郡(今四川成都)太守、興業將軍,領鹽府如故。蜀建興元年(223),拜屯騎校尉,領丞相長史,封平陽亭侯。
曹丕第三次攻吳
魏黃初六年(225)三月,曹丕以水師征吳。御史中丞鮑勛認為勞兵襲遠,日費千金,不可伐吳。曹丕怒,左遷勛為治書執法。五月,丕至譙(今安徽毫縣),八月入淮。尚書蔣濟上表謂水道難通,曹丕不從。十月至廣陵(今江蘇揚州)故城,臨江觀兵。戎卒數十萬,旌旗數百里,有渡江之志。是時天寒結冰,船不得入江,吳人又嚴兵固守。曹丕見大江波濤洶湧,嘆道:“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遂還師。吳楊威將軍、廣陵太守孫韶曹丕還,遣將高壽率敢死之士五百人,於徑路夜間襲擊之,丕大驚。壽等獲副車羽蓋而還。
吳以顧雍為丞相
吳黃武四年(225)六月,孫權以太常顧雍為丞相,平尚書事。初,吳置丞相,眾議歸張昭,孫權認為多事之時,職大者責重,不能照顧。遂以孫邵為丞相。值孫邵卒,百官復推舉張昭繼為丞相,權認為丞相事煩,而張昭性剛烈,聽言不從,怨咎將興。故選定顧雍。嘗曰:“顧君不言,言必有中。”又敬憧憚之,曰:“顧公在坐,使人不樂。”
諸葛亮七擒孟獲
蜀建興三年(225)七月,諸葛亮由越巂(今四川西昌東南)入南中(今雲南、貴州兩省部分地區和四川沔西南部一帶)。行軍途中,雍闓已為高定部曲所殺。亮所戰皆捷,斬高定。孟獲收雍闓餘眾拒亮。獲素為當地各族所服,亮欲生擒之。既得,亮使其參觀蜀兵營軍陣,問道:“此軍何如?”孟獲答道:“過去不知虛實,故敗。今蒙岏觀營陣,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之使再戰。凡七縱七擒,這仍放之,孟獲不去,道:“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於是亮至滇池,盡收孟獲等渠帥以為官屬,出當地金、銀、丹、漆、耕牛、戰馬以給軍國之用。南中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皆平。
孫權令制千劍萬刀
吳黃武四年(225),孫權令采武昌山銅鐵,作千口劍,萬口刀,各長三尺九寸。萬關為方形,皆是南鋼越炭所作,上有“大吳”篆字。
蔡方起事
魏黃初六年(225)六月,魏利成郡(今江西贛榆西)兵蔡方等起事,殺太寧徐質,推郡人唐咨為主。曹丕詔屯騎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等出兵鎮壓。唐咨兵敗,從海道投奔東吳。
蜀以呂凱為雲南太守
呂凱字季平,永昌不韋(今雲南保山東北)人。為永昌郡五官掾功曹。時雍闓反蜀降吳,吳遙署闓為永昌太守。呂凱與府丞王伉等率吏民閉境拒闓。南中既平,諸葛亮表凱為雲南(今雲南祥雲東南)太守,稱其執忠絕域十餘年,雍闓、高逼副其降,而凱等守義不與交往。封陽遷亭侯。後為叛夷所殺。
彭綺起事
魏黃武四年(225)十二月,吳鄱陽(今江西波陽東)彭綺自稱將軍,眾數萬人,攻破諸縣,自言舉義兵,為魏討吳。吳乃以周魴為鄱陽太守,與解煩督胡綜並鎮壓。黃武六年正月,彭綺失敗被擒。

出生

鐘會,三國曹魏名將,滅蜀漢主將之一(264年逝世)
鐘會鐘會

逝世

孫邵卒

吳黃武四年(225)五月,吳丞相孫邵卒,年六十歲。孫邵(163—225),字長緒,北海(治今山東昌樂西)人。初為孔融功曹,後從劉繇於江東。孫權統事,拜廬江(今安徽廬江西南)太守,遷車騎長史。黃武初,為丞相,威遠將軍。

夏侯尚卒

魏徵南將軍、荊州牧夏侯尚有愛妾,寵奪正室。正室為曹宗室女。魏黃初五年(224),曹丕遣人將此妾絞殺。尚悲感發病,神志恍惚。妾已埋葬,不勝思見,復挖出視之。丕聞而不悅。黃初六年,尚病重,還洛陽,遂卒。夏侯尚(?—225),字伯仁。曹丕與之親友。歷仕軍司馬,五官將文學,黃門侍郎、散騎常侍、中領軍。曹丕稱帝,遷尚為征南將軍,領荊州刺史。黃初三年因戰功進為牧。參加過平定袁紹、代郡胡的戰爭。卒謚悼侯。

楊彪卒

魏黃初六年(225),故漢太楊彪卒,年八十四歲。楊彪(142—225),字文先,出身漢名門大族,父賜,祖父秉,曾祖震,均曾任漢太尉。漢熹平(172—178)中,拜議郎,遷侍中、京兆尹。漢光和(178—184)中,累遷到少府、大仆、衛尉。漢中平六年(189)代董卓為司空,當年冬,遷司徒。次年,以反對董卓遷都長安,被董卓使人以災異奏免。再拜光祿大夫,遷大鴻臚。入關後,轉少府、太常、以病免官。復為京兆尹,光祿勛,再遷光祿大夫,徙司空,又以地震免,復拜太常。漢興平元年(194),拜太尉,錄尚書事。李傕、郭汜為亂,楊彪盡力護持,及漢帝至洛陽,以彪守尚書令,漢建安元年(196),從漢帝至許(今河南許昌)。值袁術稱帝,曹操藉口楊彪與袁術為姻親,誣楊彪欲圖廢置,奏收下獄,劾以大逆。將作大匠孔融聞之,不及換朝服,往見曹操,與之力爭。操不得已,釋彪。漢建安四年,復拜彪太常,建安十年免官。十一年,詔諸以澤為侯者皆奪封。彪襲父岏臨晉侯亦奪。彪見漢將亡,遂託疾不復行走。曹丕稱帝後,欲以楊彪為太尉,彪固辭不就,乃授光祿大夫。

資治通鑑記載

世祖文皇帝下黃初六年(乙巳,公元二二五年)
春,二月,詔以陳群為鎮軍大將軍,隨車駕董督眾軍,錄行尚書事;司馬懿為撫軍大將軍,留許昌,督後台文書。三月,帝行如召陵,通討虜渠;乙巳,還許昌。
并州刺史梁習軻比能,大破之。
諸葛亮率眾討雍闓等,參軍馬謖送之數十里。亮曰:“雖共謀之歷年,今可更惠良規。”謖曰:“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復反耳。今公方傾國北伐以事強賊,彼知官勢內虛,其叛亦速。若殄盡遺類以除後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倉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亮納其言。謖,良之弟也。
辛未,帝以舟師復征吳,群臣大議,宮正鮑勛諫曰:“王師屢征而未有所克者,蓋以吳、蜀脣齒相依,憑阻山水,有難拔之勢故也。往年龍舟飄蕩,隔在南岸,聖躬蹈危,臣下破膽,此時宗廟幾至傾覆,為百世之戒。今又勞兵襲遠,日費千金,中國虛耗,令黠虜玩威,臣竊以為不可。”帝怒,左遷勛為治書執法。勛,信之子也。夏,五月,戊申,帝如譙。
吳丞相北海孫劭卒。初,吳當置丞相,眾議歸張昭吳王曰:“方今多事,職大事責重,非所以優之也。”及劭卒,百僚復舉昭,吳王曰:“孤豈為子布有愛乎!領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興,非所以益之也。”六月,以太常顧雍為丞相、平尚書事。雍為人寡言,舉動時當,吳王嘗嘆曰:“顧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飲宴歡樂之際,左右恐有酒失,而雍必見之,是以不敢肆情。吳王亦曰:“顧公在座,使人不樂。”其見憚如此。初領尚書令,封陽遂鄉侯;拜侯還寺,而家人不知,後聞,乃驚。及為相,其所選用文武將吏,各隨能所任,心無適莫。時訪逮民間及政職所宜,輒密以聞。若見納用,則歸之於上;不用,終不宣洩。吳王以此重之。然於公朝有所陳及,辭色雖順而所執者正;軍國得失,自非面見,口未嘗言。王常令中書郎詣雍有所咨訪,若合雍意,事可施行,即相與反覆究而論之,為設酒食;如不合意,雍即正色改容,默默不言,無所施設。郎退告王,王曰:“顧公歡悅,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當重思之。”江邊諸將,各欲立功自效,多陳便宜,有所掩襲。王以訪雍。雍曰:“臣聞兵法戒於小利,此等所陳,欲邀功名而為其身,非為國也。陛下宜禁制,苟不足以曜威損敵,所不宜聽也。”王從之。
利成郡兵蔡方等反,殺太守徐質,推郡人唐咨為主,詔屯騎校尉任福等討平之。咨自海道亡入吳,吳人以為將軍。
秋,七月,立皇子鑒為東武陽王。
諸葛亮南中,所在戰捷,亮由越巂入,斬雍闓高定。使庲降督益州李恢由益州入,門下督巴西馬忠由牂柯入,擊破諸縣,復與亮合。孟獲收闓餘眾以拒亮。獲素為夷、漢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獲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營陳,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七樅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亮遂至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皆平,亮即其渠率而用之。或以諫亮,亮曰:“若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則無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傷破,父兄死喪,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而綱紀粗定,夷、漢粗安故耳。”亮於是悉收其俊傑孟獲等以為官屬,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以給軍國之用。自是終亮之世,夷不復反。
八月,帝以舟師自譙循渦入淮。尚書蔣濟表言水道難通,帝不從。冬,十月,如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有渡江之志。吳人嚴兵固守。時大寒,冰,舟不得入江。帝見波濤洶湧,嘆曰:“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遂歸。孫韶遣將高壽等率敢死之士五百人,於徑路夜要帝,帝大驚。壽等獲副車、羽蓋以還。於是戰船數千皆滯不得行,議者欲就留兵屯田,蔣濟以為:“東近湖,北臨淮,若水盛時,賊易為寇,不可安屯。”帝從之,車駕即發。還,到精湖,水稍盡,盡留船付濟。船連延在數百里中,濟更鑿地作四五道,蹴船令聚;豫作土豚遏斷湖水,皆引後船,一時開遏入淮中,乃得還。
十一月,東武陽王鑑薨。
十二月,吳番陽賊彭綺攻沒郡縣,眾數萬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