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白沙黎族自治縣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白沙黎族自治縣政府工作報告》是時任中共白沙黎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候選人黃聰於2022年1月6日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2年白沙黎族自治縣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時間:2022年1月6日
報告全文,名詞解釋,

報告全文

政府工作報告
——2022年1月6日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中共白沙黎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候選人黃聰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和2021年工作回顧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本屆政府任期屆滿之年。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下,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檔案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南工作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面實施“三區一地一園”發展戰略,堅決守住發展和生態底線,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抓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圓滿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曆次會議確定的主要任務,為開啟白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年來,我們用堅韌破難前行、用剛毅扭轉困局,呈現了跨越發展的“白沙奮鬥”。面對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我們團結一心、艱苦奮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縣經濟社會實現平穩健康發展,各項經濟指標處於合理區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6%;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5.2%,2018年、2019年增速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6.1%;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1%,增速連續5年排名全省前列;2019年在市縣綜合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加夯實。
——五年來,我們用腳步丈量初心、用汗水澆灌使命,交出了精準脫貧的“白沙答卷”。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縣四套班子領導全員上陣、一線指揮,2743名幹部結對幫扶,840名駐村工作隊員紮根一線、突擊攻堅,實施扶貧項目1260個,全面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實現了4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44146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讓廣大民眾看到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實惠,在脫貧摘帽考核第三方評估中以“零漏評、零錯退、綜合滿意度98.49%”的優異成績位居全省前列,全縣各族人民攜手邁進全面小康。
——五年來,我們用綠色引領發展、用生態創造價值,貢獻了“兩山”實踐的“白沙經驗”。編制完成“三線一單”,推進河(湖)“清四亂”和非法采砂專項整治,實現城鄉垃圾統一收運及“零填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完成政府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森林覆蓋率、綜合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常年保持全省前列。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全面完成。持續推進“六大專項”整治,深入開展“六個嚴禁、兩個推進”和“全域禁燒、全城禁放”,全面實施河(湖)長制、林長制,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年均保持在98%以上,主要河流湖庫水質總體優良,土壤質量總體穩定。總結推廣銀坡村生態移民搬遷經驗,出色完成高峰村——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首個試點生態扶貧移民搬遷工作,118戶498位村民全部入住全省首個村莊裝配式建築新房。為268個村莊5.6萬人發放生態直補資金1.45億元,共享生態紅利。
——五年來,我們用堅守譜寫芳華、用實幹成就夢想,演繹了產業富民的“白沙路徑”。堅定走“穩膠擴茶擴藥創特色”綠色發展之路,創新出台“橡膠十條”,在全國率先實施天然橡膠“雙保險”“雙獎勵”扶貧模式,全面構建橡膠“三統一”體系,實現膠農戶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成功培育“兩個萬畝六個千畝”特色產業,發布全省首個縣域農產品公共品牌“白沙良食”,打造了白沙天然、五里路等一批綠色有機產品,農業品牌化建設水平持續提升。農林產品加工業運行穩中有進,邦溪園區入駐企業11家,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億元。成立全省首個電商精準扶貧運營中心,累計完成電商交易額超19億元,是全省唯一兩次被評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電商產業走出“白沙特色”。以“文化+”“體育+”“美麗鄉村+”為抓手,成功掛牌國家體育訓練南方基地,成功創建七坊聖噠噠湖畔公園2A級景區,一批國家級、省級精品體育賽事和訓練基地陸續落地白沙,有效帶動住宿、餐飲等服務業蓬勃發展,旅遊發展實現量質並升。
——五年來,我們用規劃引領建設、用品質彰顯氣質,繪就了城鄉蛻變的“白沙畫卷”。強化城鎮基礎設施配套,一河兩岸、文體中心、茶園小鎮等建成投用,儋白高速、361國道等重點項目相繼建成,西部地區供水工程、城鄉“氣代柴薪”等一批項目穩步推進,電網改造三年行動計畫全面完成,行政村光纖和4G網路實現全覆蓋。持續開展“鞏衛創文”,深入推進愛國衛生運動、健康城鎮健康鄉村建設工作,改造7個城鎮老舊小區,白沙面貌更加靚麗。全面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持續推進“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建成68個美麗鄉村,3個鄉村獲評“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0個旅遊點獲評“椰級鄉村旅遊點”,1個村莊獲評“海南五星級美麗鄉村”。我縣先後獲評“國家衛生縣城”“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五年來,我們用創新搶抓機遇、用革新尋求突破,激發了改革動能的“白沙活力”。政府機構、國有企業、黨政機關公車及辦公用房等改革陸續完成,不動產登記、綜合行政執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改革成效明顯。出台縣鄉政府財權與事權劃分清單。“2項制度創新”成果成功入選自貿港建設創新案例。高效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獲評全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典型地區。白沙農場集團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農墾改革位居全省前列。“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全面實行,“一業一證”改革覆蓋30個業態(領域),創新建設工程規劃許可“零審批”和房屋建設施工許可“拿地即開工”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顯,“多證合一”“一窗通辦”全面實施,累計新增市場主體7899戶,註冊資金159億元。減稅降費力度空前,累計減免4.08億元,稅費改革紅利直達市場主體和受益人。科技扶貧示範“百村千戶”創建工作居全省前列。成立縣投資建設委員會,出台最佳化營商環境、服務社會投資、扶持民企“七條”和招商引資等政策“大禮包”,營商環境持續最佳化,在全省民營經濟發展軟環境評價中排名第三,成功吸引社會投資項目21個,完成投資額達14億元。
——五年來,我們用真心關愛民生、用真情溫暖民心,彰顯了保障民生的“白沙溫度”。財政民生支出占比每年保持在70%以上。49件為民辦實事如期完成。城鎮新增就業9012人,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10.43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一縣兩校一園”工程成效顯著,建成54個“全面改薄”項目、21箇中國小游泳池,新改擴建學校35所,順利通過全國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評估認證。縣人民醫院成功創建二甲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茶園分院、71個村級衛生室陸續建成投用,11個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全覆蓋,醫療條件明顯改善。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有效應對新冠疫情,守住了人民“生命線”。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養老、住房、醫療等民生保障標準持續提高。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舉辦“三月三”黎族苗族文化節、“啦奧門”山蘭文化節等活動,“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急需保護名錄,“老古舞”等7項少數民族文化列入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獲評“中國黎族雙面繡之鄉”“中國黎族舞蹈之鄉”等稱號。
——五年來,我們用忠誠堅守職責、用紀律牢守底線,體現了政治建設的“白沙擔當”。始終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勇當先鋒、做好表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作貢獻”等專項活動,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認真落實“三重一大”制度,全面加強意識形態工作。紮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創新“網際網路+”政務,大力推進“網上督查室”,政府效能有效提升。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累計辦理人大代表建議681件、政協委員提案304件,滿意率均達100%。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強化財政預算管理,“三公”經費支出五年下降62.8%。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監管,大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突出問題,持續推動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向縱深發展。
過去五年,統一戰線、民族宗教、應急管理、糧食安全、青年婦女兒童、紅十字、社會科學、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雙擁優撫、老齡和殘疾人等工作也取得新的成效。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自貿港建設的關鍵之年,我們團結和依靠全縣人民,圍繞“六穩”工作、“六保”任務,勠力同心,砥礪奮進,交出了“十四五”第一份優異答卷。
這一年,我們有效應對疫情考驗,頂住經濟下行壓力,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堅持“晴天帶傘”“撐傘避雨”“打傘幹活”,推動常態化精準防控和應急處置相結合,疫情防控全覆蓋、見實效。大力開展“查、破、促”活動,落實稅費減免、惠企資金超9000萬元,49個省縣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畫投資25億元,縣衛生防疫檢驗綜合樓等8個項目建成使用,預計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三次產業結構比為40.6:12.4:47.0,第三產業對經濟成長貢獻率達54.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3.9%;投資、消費驅動逐步增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0%;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分別達10.2%、11.6%,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雙促進”成效顯著。
這一年,我們認真踐行“兩山”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城鄉環境持續最佳化。不斷探索拓寬“兩山”實踐路徑,入選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深入開展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提前完成全年新能源汽車推廣任務,裝配式建築面積達18.36萬平方米,年度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9%以上。科學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一張藍圖”,實行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制”,盤活存量用地500餘畝,累計依法拆除“兩違”建築14宗。完成128個村隊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建設,提標改造11個建制鄉鎮污水處理廠。推行城鄉環衛一體化,完成縣城主城區和3個鄉鎮垃圾分類試點工作,全縣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打造“五網”基礎設施“升級版”,完成41宗水庫信息化建設,城鄉電網改造、天然氣管網建設等投資力度不斷加大,農村公路實現“村村通”,光纖寬頻和高速移動通信網路實現全覆蓋。
這一年,我們加快銜接鄉村振興,全力扶持優勢產業,發展動能加速積聚。率先建立困難民眾和集體經濟薄弱村長期穩定收益的保障機制,建立健全常態化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深化實施“橡膠十條”、“菜籃子”十條、“一抗三保”十條等舉措,累計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4.59萬畝,“兩個萬畝六個千畝”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15萬畝。成功舉辦“萬企興萬村”“共建自貿港投資到白沙”招商推介會、黎族大白茶封茶儀式等活動,“白沙山蘭米”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邦溪園區工業總產值完成約1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7.75億元,同比增長7.2%。紮實推進“文化+”“體育+”“美麗鄉村+”生態旅遊業,出台扶持民宿業發展指導意見,新建和鞏固提升21個美麗鄉村,打安鎮、牙叉鎮對俄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白沙體育訓練南方基地列入全國六大重點樣板示範基地,承辦10場國家級、省級體育賽事,白沙起義第一槍舊址紀念園獲批國家2A級旅遊景區,“山水黎鄉·綠韻白沙”品牌彰顯。全年預計接待旅遊總人數107萬人次、收入6.1億元,比2019年分別增長54.2%、65.58%。電商產業發展再提速,全年完成電子商務交易額6.22億元,增長16.2%。
這一年,我們致力增進民生福祉,強化社會治理能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8個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投資超1.55億元。大力推進“兩校一園”,引進海南師範大學託管邦溪鎮中心學校,全面提升基礎教育水平。完成13個“改薄與能力提升”項目,新增公辦幼稚園學位1890個。完善基礎醫療機構及配套建設,七坊鎮社區醫院配套用房投入使用,嚴格落實“縣管鄉用、鄉管村用”人才管理機制,充實基層醫護力量,基層醫療水平進一步提升。落實各項就業政策,城鎮新增就業2303人、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4萬餘人。高質量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新一輪禁毒三年大會戰、“無毒縣”創建、打擊治理反電詐等工作,強化食品藥品監管,信訪事項化解率90.2%,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這一年,我們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行政效能不斷提升。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風整頓建設年等活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修訂縣政府常務會、縣政府“兩重一大”等議事規則,完善縣政府民主決策等16項制度。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22件、政協委員提案76件。著力糾治“四風”問題,政治生態持續向好。開展“一件事”集成改革,實現企業開辦一窗受理、辦結,累計壓縮事項審批時限1個工作日,壓縮率達50%。審計“經濟體檢”常態化推進,促進財政增收節支2.44億元。
各位代表,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五年來我們凝心聚力、合力攻堅,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實事,創造了許多可推廣、可複製的“白沙經驗”。這五年來取得的成就,得益於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關心支持,得益於縣委總攬全局和統籌謀劃,得益於縣人大、縣政協和社會各界鼎力支持,得益於歷屆政府奠定的堅實基礎,凝結著白沙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幹部民眾,向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駐白沙部隊和武警官兵、駐白沙各機關、企事業單位,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一是支柱產業層次不高,旅遊產業業態單一,新興產業發展不均衡。二是生態保護、城鄉配套、民生保障等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三是政府服務質量和效能還有待提升。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工作中,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
今後五年,是白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根據縣第十四次黨代會確定的發展總體要求,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各項決策部署,緊扣《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加快建設美麗白沙為目標,以深入實施“三區一地一園”新發展戰略為總抓手,把白沙建設成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奮力譜寫海南爭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範例的白沙篇章。
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實現年均增速8%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3%;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9%。重點抓好六項工作:
(一)以綠色發展為底線,全面築牢生態屏障。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發展農業林業碳匯項目、光伏農業。積極籌建“兩山銀行”,全力打造白沙山青水秀的金字招牌,持續實現“存入綠水青山,取出金山銀山”。落實林長制、河(湖)長制,完善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保護與修復監管體制機制。積極參與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圍繞創建森林縣城目標,打造熱帶雨林門戶小鎮。突出水生態治理,加強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實現主要河流湖庫和地表水質優良率100%。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和珠碧江等主要河流綜合整治,基本實現各鄉鎮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培育白沙“生態水”經濟,推動打響白沙“三江源生態水”品牌。全面落實“禁燒禁放禁塑”,推行全民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力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面推行,全縣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不低於99.5%,森林覆蓋率穩定在81%以上,化肥施用量和農藥使用量減少15%以上,爭創生態文明建設樣板區、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先行區、“兩山”轉化實踐試驗區。
(二)以協調發展為推動,全面改善城鄉面貌。以打造海南自貿港中心花園為抓手,完成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形成縣城“一城二鎮兩園”空間結構布局,重點打造牙叉、七坊、邦溪等區域形成示範帶動輻射中心,全力提升城鎮品質。最佳化縣城主城區城市設計,統籌推進以“五網”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謀劃白沙至瓊中什運快速出口路項目,全力推進一批國省縣鄉公路升級改造。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創建成果。創新融合發展機制,推動墾地深度融合發展。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以高標準規劃引領城鄉高質量發展。不斷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生活服務等設施建設。圍繞“十抓十好”工作目標,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統籌推進美麗鄉村、美麗連隊建設。新建美麗鄉村示範村50個,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2個以上,爭創“國家園林縣城”“省級文明城市”。
(三)以融合發展為動力,全面增強產業實力。用好“山水林田茶”,探索培育差異化互補“生態+”產業體系。做大做強“生態+農業”,聚焦“穩膠擴茶擴藥創特色”發展思路,持續打造“兩個萬畝六個千畝”優勢產業,啟動“數字橡膠2.0”產業建設,大力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培育有機茶葉、有機山蘭米、有機熱帶水果等綠色有機、高質高效的生態特色農產品,力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產值達10億元,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4萬畝,橡膠產量每年保持增長勢頭。大力發展“南藥(黎藥)”產業。深入實施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利用電商數據平台研判農產品市場需求,推進農業產業適度規模化,集中資源打造一鄉(鎮)一品或多鄉(鎮)一品鄉村產業。有序提升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謀劃實施一批大項目,培育一批本土優秀企業,建設若干個億元級產業,招商引資到位資金突破10億元。打造“生態+文化+旅遊”“生態+體育+康養”產業,建好茶博園,打造茶園小鎮、七坊聖噠噠湖畔公園和九架嶺雨林公園等一批3A級景區。建設白沙文化創意中心,以“網紅+直播+電商”加強宣傳推介,將“啦奧門”豐收節打造成全省知名節慶活動,推動黎苗文化、農耕文化、紅色文化與生態旅遊相融合,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以上。依託縣文體中心,發揮全國重點樣板示範基地效應,加快完善體育設施建設。打造海南中部生態與文體旅遊示範區,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縣”“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四)以改革創新為驅動,全面提升縣域治理水平。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領域法治建設,抓好“八五普法”等各項重點工作,不斷提高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著力最佳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多規合一”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加快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流程電子化,打通行業部門數據壁壘。充分發揮審計監督重要作用,建立倒逼政務服務能力和服務效能提升的評價機制,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實施平安白沙建設等重點工程,完善社會治安防控基礎,強化公共安全監管,提升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水平,織牢社會安全保護網,努力建成海南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範區。
(五)以共享發展為目標,全面保障改善民生。保持五年過渡期內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積極擴大社會就業,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易地搬遷勞動力、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創業,力爭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高於當年經濟成長。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推進白沙縣第一國小建成“省級規範化學校”,首都師範大學附屬海南白沙中學進入“省一級學校”行列,全縣公辦幼稚園達到27所,學前教育階段公辦學位達4710個、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位達25380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92%、96%、94%以上,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水平。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推進醫療集團建設工作,加快推進縣級公立醫療機構提檔升級,實現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縣域就診率達到90%。每年辦成一批民生實事。加快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鄉鎮新能源公車開通率達60%以上。加強民生保障,提高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標準。全面推進公租房、人才公寓、安居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建成安居房1000套,逐步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多層次提升城鄉居民住房保障水平。緊守糧食安全底線,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防止耕地撂荒。抓牢“菜籃子”,推進大小棚蔬菜基地建設,提升菜籃子本地保供能力。繼續加大食品安全監管,確保人民生命安全。
(六)以涵養人口為紅利,全面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人口聚集+人才引進+就業創業+社保服務”思路,實現人流、物流、資金流合理有序流動,推動形成生態環境引人、生態產業留人、宜居城市聚人的新局面。實施技能人才引育工程,積極培育本土技能人才,為文化產業、生態加工製造等領域培育引進高技能人才,力爭將白沙打造成為高等院校的實踐實習基地。借力發展“生態+”產業體系,建立一批產業協會吸引企業創業者共聚白沙。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第二年,也是加快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之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全縣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完成省下達的各項環保指標。主要做好以下六項工作:
(一嚴管控、守紅線,努力爭創綠色生態新優勢
1.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強化“三線一單”管控,完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體系,健全目標評價考核機制,加大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審計力度,倒逼幹部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提升生態治理能力和水平。全面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和省百日大督察整改工作。全面落實河(湖)長、林長、田長制,重點打好“六水共治”攻堅戰,完成11個幸福河湖建設任務,推進南渡江、珠碧江等重點河段水生態保護修復與綜合治理,強化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嚴厲打擊毀林占地、非法采砂、焚燒秸稈、違規建房等行為,繼續推進煙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嚴格管控道路、施工等揚塵污染,全年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99%以上,主要河流湖庫水質優良率不低於92.9%,土壤環境保持穩定。
2.探索“兩山”轉換路徑。緊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機遇,積極開發農業林業碳匯項目,探索縣域“兩山銀行”建設,加快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協調推動鸚哥嶺生態休憩區和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公路(白沙路段)項目建設,主動謀劃和爭取一批科普教育、生態體驗、雨林探險、森林康養等項目落戶白沙,推動打造森林縣城。配合做好海南長臂猿、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等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申請白沙青松鄉列為“中國海南長臂猿之鄉”。
3.推進美麗城鄉建設。高標準編制完成國土空間規劃,完善城鄉建設用地集中連片布局,構建“兩心、兩軸、三極、多節點”的縣域空間格局。繼續推動海南中部白沙生態運動綜合休閒旅遊區、白沙國家地質公園、七坊阿羅多甘共享農莊等項目建設,力爭開墾補充耕地面積1000畝左右,新增供地面積700畝以上。做好“國家衛生縣城”複審工作,編制鄉村治理示範村鎮規劃。開展省級園林縣城創建試點前期工作。積極推進城鄉及墾區一體化協調發展,按時完成國土空間規劃、產業規劃等編制工作,促進墾地規劃融合。全力推進縣河西公園、高速路出口至縣城入口段道路拓寬、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縣南湖公園等項目建設,新建改造污水管網23公里、供水管網逾140公里。繼續推動九架嶺隧道和白沙至瓊中什運快速出口路項目申報工作,完成符合建設條件的危橋、漫水橋項目改建和公路生命安全防護工程項目建設,逐步改善城鄉公路通行條件。穩步推進垃圾分類,力爭生活垃圾實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倡導綠色文明出行,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套用,新增公共充電樁150個。
(二)興產業、強基礎,努力展現鄉村振興新作為
4.築牢鄉村振興發展基礎。全力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繼續落實“四個不摘”政策要求,加大項目資金投入力度,加強7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建設與管理。紮實推進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試點工作,持續完善預警監測幫扶制度,築牢防止返貧致貧防線,進一步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構建特色生態農業發展新業態,有序推進光伏農業大棚、光伏養殖場等農光互補項目建設,持續推動“兩個萬畝六個千畝”特色產業最佳化進程,打造林下南藥種植標準示範園3000畝,加快推進黎藥南藥中醫藥科普、南藥研發等基地建設,做強白沙紅心橙、白沙咖啡等“白沙良食”品牌。發揮橡膠期貨、增極“雙保險”等政策性農業保險作用,確保膠農戶均受益轉移收入達2500元以上。探索開展橡膠林下示範推廣新型種養模式試點項目,實現橡膠林生態系統與經濟效益最大化。加大經營主體培育和品牌創建,新增縣級農民合作示範社6家,創建新高峰村等一批共享農莊,做好青松“中國山蘭稻米之鄉”申報工作,新增“兩品一標認證”農產品3個。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全力保障糧食生產供給,建設高標準農田6000畝,穩定糧播面積6.1萬畝,力爭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增長5.5%。
5.夯實農村發展基礎。做強“旅遊+”“電商+”“特色農業+”等產業模式,穩步推進5個鄉村振興示範點、2條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打造美麗鄉村16個、椰級鄉村旅遊點1個,加快形成以旅興農、以網帶農的鄉村發展新格局。紮實推進“四好農村公路”、生態水系、防洪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建農村公路55公里,完成農村改水改廁600戶,健全鄉村安全飲水、污水處理、村容村貌等建後管護機制,全面補齊農村發展短板。大力推進鄉村振興人才和村級組織領軍人才“雙培養”行動,打造高素質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三)謀項目、擴投資,努力培育建設發展新動能
6.堅持項目為王。認真落實自貿港建設系列優惠政策,持續深化“六個一”責任制,新增儲備一批政府投資項目,加快實施西部供水(一期)、亨通·南湖花園、珠碧江生態修復工程等15個省縣重點項目,加快推進華煒商業廣場、大溪地花園酒店及商業街、元門城堡酒店等項目建設。著力破解謀劃思路不寬、規劃銜接不暢、項目論證不深、審批效率不高等問題,統籌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做好企業服務工作,謀劃推動一批農產品加工配送、康養等項目落地建設。堅持築巢引商、畝產論英雄,整合招商資源,改進招商方式,舉辦招商推介會,通過“走出去、引進來”方式引進一批好項目、大項目,力爭實現當年簽約項目開工率50%以上。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推行工程建設項目服務專班,助推項目建設“加速跑”。
(四立支柱、壯鏈條,努力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
7.全力發展農林產品加工業。重點加快園區污水處理設施等配套設施建設,實施“騰籠換鳥”盤活閒置廠房土地,保障以水果加工為龍頭的熱帶農產品產業項目建成投產,推動珍稀菌等一批項目落地落實。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深度合作,提高科技創新力、市場競爭力。推行“園區管理委員會+公司”管理模式,爭取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建設,支持園區內小微企業擴規升級,著力推動本土企業增資擴產、新進企業達能滿產,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園區工業產值突破2億元。力爭全縣工業增加值增長8%。
8.全力推動全域旅遊。建立完善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機制,完成茶園小鎮3A級旅遊景區評定工作,推動白沙起義第一槍、聖噠噠湖畔公園景區改造升級,增強遊客參與度和體驗度。以縣文體中心為基礎,高標準建成數位化場館等項目。挖掘傳統民俗、特色飲食、民間技藝、紅色文化等資源,持續做優“三月三”、“啦奧門”豐收節等系列活動,積極承辦熱帶雨林穿越賽等品牌賽事,精心打造“雲間白沙”鄉村民宿、“遇見白沙”旅遊演藝及潤方言原生態民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雲演藝”品牌,堅持以點線面結合、串點連線,成為美麗白沙的風景線。加強與大型旅遊集團、周邊知名景區的戰略合作,加大節慶、網路等行銷推介力度,力爭實現年度旅遊接待總人數突破110萬人次,旅遊收入增長12%以上。
9.持續推動電商產業發展。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強化電商孵化培訓,支持本土電商龍頭企業與知名電商平台、企業多元合作,培育2-3個“拳頭”網銷產品。完善縣域冷鏈物流和村級電商服務站服務體系,探索“基地+社區+鄉村”直配模式,推動建立一批農產品電商直供基地,暢通農特產品上行渠道。著力培養電商專業人才,開展年度培訓不少於1000人次。開設白沙電商分校,持續培育100名本地電商培訓導師。加快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村郵站、惠農超市服務站融合發展,增設村級網點75個,實現物流進村“最後一公里”。
(五抓改革、促創新,努力激活機制體制新活力
10.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抓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成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推進農業“三變”改革落地見效。深化農村“三塊地”改革,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激活農村“沉睡的資產”。持續深化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提升財政資金管理使用效益。繼續推進“一件事”集成改革。創新人才引育工作,加大鄉土人才、高技能人才培養和緊缺技能人才引進力度,鼓勵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返鄉農民工創新創業。深入實施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進一步提升交通服務水平。健全完善現代國企管理制度,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和盤活利用,推動國有資本做優做大。
11.強化科技創新賦能。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年申報智慧財產權項目不少於1項。開展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工作,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庫,力爭高新技術企業達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3家。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戰略合作,試點完成5萬畝民營橡膠森林管理認證工作,不斷提高白沙橡膠產品附加值。探索膠農、膠商線上授信及數字人民幣推行工作,提升數字普惠金融服務能力。開工建設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項目,紮實開展瓜菜新品種引進試驗示範工作,打造特色水果種植示範基地。
(六補短板、惠民生,努力滿足人民民眾新期待
12.注重教育質量提升。全力支持首都師範大學附屬海南白沙中學創建省一級學校、縣第二幼稚園創建省級幼稚園,建成白沙縣第一國小新校區,打造基礎教育標桿學校。落實“雙減”政策,實施快樂校園工程,提升課後服務水平。強化區域化教研,推進24所學校品質課程建設,努力創建省級品質課程示範基地。加大年輕教師、骨幹教師引進和培養力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學校目標化管理,探索績效改革,完善學校辦學評價機制,深化教育督導功能,推動教育質量實現晉位提升。
13.最佳化衛生醫療服務。嚴格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完善縣人民醫院、縣疾控中心核酸檢測PCR實驗室建設,全面提升發熱門診管理能力和核酸檢測能力。加快醫共體建設,構建起以縣人民醫院為龍頭、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參與的醫療集團,力爭實現全縣一體化改革全覆蓋。推進縣中西醫結合醫院與省中醫院“醫聯體”融合發展,最佳化縣域醫療衛生資源布局。抓好上級三甲醫院對縣人民醫院託管幫扶工作,加大專業技術人才引進和培訓力度,著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水平。
14.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健全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制度,完善城鄉居民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落實全民參保計畫,擴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等保險覆蓋面,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老人、殘疾人等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愛保護。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專項行動,新增城鎮就業800人以上。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推進安居房二期800套住房建設,滿足本地居民、引進人才基本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續投放新能源公車,最佳化加密城鄉公交線路,改善民眾出行難問題。繼續推進綠色殯葬三年行動計畫。推進鄉鎮社工站(室)和大社區建設,完成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落實“菜籃子”縣長責任制,有效保障主要農產品市場供給。加強食品安全檢測,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15.加強社會治理創新。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白沙。深化法治白沙建設,紮實推進“八五”普法,提升全民法治思維。創新全縣格線化管理,加大社管平台建設力度,推進社會治理智慧化、科技化、格線化。繼續實施“雪亮工程”,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防範和打擊電信網路新型犯罪,築牢反電詐安全防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紮實推進系統防範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風險工作,確保道路交通事故起數、萬車死亡率實現雙下降。強化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暢通社情民情反映渠道,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建設,紮實開展文明創建工作,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雙擁”工作為平台,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持續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七進”活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民族團結共同發展。
各位代表,完成今年各項任務,實現各項既定目標,需要幹部民眾同頻共振、政府部門傾力而為。我們將勇挑重擔,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切實提升政府工作效能。一是把牢思想之舵。時刻牢記“國之大者”,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政府各項工作,把黨的領導體現到政府工作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省委省政府和縣委決策部署落地生根見效。二是恪守依法之責。紮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自覺接受縣人大法律監督、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輿論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著力提升12345熱線辦結率和滿意度。嚴格執行重大決策法定程式,依法實行政務公開,讓行政權力在陽光下健康運行。三是大興實幹之風。突出實幹導向,以逢山開路的闖勁、攻城拔寨的拼勁、抓鐵有痕的韌勁,把項目落在坐標上,鼓勵支持全縣廣大幹部爭做推動發展的實幹家。四是弘揚清廉之氣。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各項舉措落到實處,持續改進作風建設,紮實開展作風整頓,積極發揮審計常態化“經濟體檢”作用,堅決消除“中梗阻”、打通“最後一公里”,確保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堅持厲行節約,繼續壓縮“三公”經費,用政府過“緊日子”換取民眾和企業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開局關係全局,起勢決定勝勢。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砥礪奮進,攻堅克難,全方位推動白沙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八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名詞解釋

1.三區一地一園: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兩山”理念踐行示範區、海南中部生態與文體旅遊示範區、海南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範區、海南中部生態特色農業基地和海南自由貿易港中心花園。
2.年均增長:指2017年-2021年。
3.三大攻堅戰:指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
4.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5.兩山: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6.三線一單: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7.河(湖)“清四亂”:清理河道管理範圍內亂采、亂占、亂建、亂堆行為。
8.“六大專項”:指實施“兩違”整治專項行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城鎮內河(湖)水污染治理專項行動、大氣污染防治、土壤環境綜合治理、林區生態修復和濕地保護專項行動等整治工作。
9.六個嚴禁、兩個推進:“六個嚴禁”指嚴禁秸稈、垃圾露天焚燒,嚴禁檳榔土法燻烤,嚴禁在禁燃區內燃放煙花爆竹,嚴禁在允許區外露天燒烤,嚴禁寺廟道觀燃燒高香,嚴禁在城區公共場所祭祀燒紙焚香;“兩個推進”指推進氣代柴薪工作,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措施。
10.全域禁燒、全城禁放:禁止秸稈焚燒,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
11.河(湖)長制:由國家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湖)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污染治理保護。
12.林長制:指按照“分級負責”原則,構建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體系,各級林長負責督促指導本責任區內森林資源保護髮展工作,協調解決森林資源保護髮展重大問題,依法查處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
13.“橡膠十條”:指加強組織領導,成立橡膠管理部門;加大財政投入,確保產業發展;成立橡膠協會、合作社;實施橡膠惠農補貼;推廣示範點、新型割膠技術;做強橡膠林下經濟;橡膠樹病蟲害防治工作;實施橡膠保險項目;做好橡膠實用技術人才引進工作;做好橡膠產業升級及招商工作等十條發展橡膠產業的措施。
14.雙保險:即橡膠“保險+期貨”和“價格收入保險”。
15.雙獎勵:即橡膠“割膠生產”和“銷售鮮乳膠”獎勵。
16.橡膠“三統一”:以“統管”增產量,以“統銷”提價格,以“統保”防風險的橡膠產業管理模式。
17.兩個萬畝六個千畝:白沙重點農業產業的概括。“兩個萬畝”即南藥、綠茶;“六個千畝”即紅心橙、山蘭稻、咖啡、百香果、地瓜、鳳梨。
18.白沙良食:2012年9月,白沙註冊白沙良食標識,是全國第一個註冊的縣域農業公用品牌。2018年11月10日,正式發布白沙農業公用品牌“白沙良食”,並推介了8種品牌農產品,包括白沙綠茶、白沙咖啡、白沙百香果、白沙地瓜、白沙蜂蜜、白沙紅心橙、白沙山蘭米、白沙紫玉淮山。
19.鞏衛創文: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簡稱。
20.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芭蕉村、高石老村、羅帥村。
21.椰級鄉村旅遊點:我省將鄉村旅遊點劃分為一椰級、二椰級、三椰級、四椰級和五椰級五個等級。白沙四椰級鄉村旅遊點為羅帥村、阿羅多甘共享農莊、五里路茶韻農莊;三椰級鄉村旅遊點為芭蕉村(邦溪鎮)、白沙農場二隊、白準村;二椰級鄉村旅遊點為向民村、長嶺村、擁處村;一椰級鄉村旅遊點為對俄村。
22.海南五星級美麗鄉村:高石老村。
23.“2項制度創新”:創新推行天然橡膠價格收入(保險)、村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置換新模式。
24.放管服:即“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的簡稱。
25.一枚印章管審批:在政務中心的基礎上,組建行政審批局,把本級部分或全部行政審批事項,統一划入行政審批局,由行政審批局依法履行審批職責,審批通過後加蓋“白沙黎族自治縣行政審批局”的印章,不再蓋原行業主管部門的審批印章,最大限度方便民眾辦事。
26.“一業一證”改革:指最佳化行業準入業務流程,將一個行業準入涉及的多張許可證整合為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大幅壓減審批環節和時限,簡化審批手續,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和辦事效率,更大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
27.扶持民企“七條”:《白沙黎族自治縣扶持民營中小企業七條措施》。
28.“一縣兩校一園”工程:全省每個市縣引進省外優質教育,至少辦好1所優質中學、1所優質國小、1所優質幼稚園。
29.全面改薄:是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的簡稱。
30.“7項少數民族文化”:老古舞、黎族泥片制陶技藝、黎族骨器製作技藝等3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為國家級非遺名錄;黎族民歌(潤方言民歌)、黎族民間故事、黎族渡水腰舟習俗、黎族文身等4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為省級非遺名錄。
31.兩學一做:即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
32.四個意識:指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33.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4.兩個維護:指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35.“三重一大”:重大事項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大額資金的使用,必須經集體討論做出決定的制度。
36.“三公”經費:指政府部門人員因公出國(境)經費、公務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招待費產生的消費。
37.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38.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39.“查、破、促”活動:即“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活動。
40.一張藍圖:我省按照全省“一盤棋”(或“一個大城市格局”)思路,集空間類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海洋功能區規劃、五網規劃及生態紅線規劃等編製成為一張圖,圖上的土地屬性具有唯一性。
41.兩違: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
42.五網:指路網、水網、電網、光網、氣網等“五網”基礎設施建設。
43.“菜籃子”十條:2016年2月17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海南省落實穩定菜價十項措施責任分解方案的通知》(瓊府辦〔2016〕41號),簡稱“菜十條”。
44.“一抗三保”十條:2020年2月9日,海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切實做好“三農”領域“一抗三保”工作的十條措施》的通知,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的決策部署,做好全省“三農”領域“一抗三保”(抗疫情、保暢銷、保生產、保增收)工作。
45.反電詐:反對電信網路詐欺。
46.“四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
47.“一件事”集成改革:即單個部門或需要多個部門聯合辦理的業務事項,經過業務整合、審批流程再造後,變成企業和民眾眼中的“一件事”,實行並聯審批。
48.兩山銀行:由政府主導促成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相互轉化的公共服務平台,即通過平台將生態資源進行分散式輸入、集中式輸出,從而實現生態資源的市場化運作。
49.禁燒禁放禁塑:禁止秸稈焚燒,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定,禁止生產使用和銷售不可分解塑膠。
50.一城二鎮兩園:指縣城範圍內建設白沙農場茶園小鎮和隕石文化休閒古鎮,以及沿河濕地生態公園和山體生態公園。
51.十抓十好:抓基層組織建設,實現班子隊伍好;抓精準脫貧攻堅,實現小康建設好;抓“百鎮千村”建設,實現美麗鄉村好;抓“三清兩改一建”實現人居環境好;抓鄉村特色項目,實現產業發展好;抓精神文明創建、實現農民風貌好;抓黨建引領治理,實現共治格局好;抓農村“五網”建設,實現基礎設施好;抓村級集體經濟,實現資產增值好;抓致富產業發展,實現農民增收好。
52.數字橡膠2.0:指在白沙原有橡膠交易模式的基礎上,將數位技術套用到實體經濟之中,主要為探索膠農膠商線上授信及數字人民幣推行、探索天然橡膠森林認證(FSC森林管理認證)線上交易、發展林下特色產業經濟、建設咖啡交易及農產品平台擴展等。
53.八五普法:指中央宣傳部、法務部關於在全國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
54.多規合一:建立統一的空間規劃管理體制機制和統一的規劃管理大數據平台,實現“一張藍圖乾到底、一個平台管到底”,最大限度簡化行政審批事項,提高行政審批效率。
55.四個不摘: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
56.菜籃子:是農業部為緩解我國副食品供應偏緊的矛盾,於1988年提出建設“菜籃子工程”。
57.六水共治:治污水、保供水、排澇水、防洪水、抓節水、優海水。
58.幸福河湖:即能夠維持河流湖泊自身健康,支撐流域和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體現人水和諧,讓河域內人民具有高度安全感、獲得感與滿意度的河流湖泊。
59.兩品一標認證: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60.四好農村公路: 即農村公路建設好、管好、護好、運營好。
61.“六個一”責任制:即“一個項目、一個責任縣領導、一個責任單位、一套工作班子、一個倒排工期、一竿子抓到底”。
62.農業“三變”改革:即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
63.農村“三塊地”改革: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
64.雙減:指要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65.醫聯體:指區域醫療聯合體,是將同一個區域內的醫療資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個區域內的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社區醫院、村醫院組成一個醫療聯合體。
66.楓橋經驗:20世紀60年代初,浙江省紹興市諸暨縣楓橋鎮幹部民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民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
67.雪亮工程:指以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為指揮平台、以綜治信息化為支撐、以格線化管理為基礎、以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套用為重點的“民眾性治安防控工程”。
68.“七進”活動:指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商超、進電商、進鄉村旅遊。
69.“國之大者”:指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社會長治久安的大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