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南方洪澇災害

2020年中國南方洪澇災害

2020年中國南方洪澇災害指的是2020年入汛以來,中國南方地區發生多輪強降雨過程,造成的多地發生較重洪澇災害。

據水利部,截至2020年6月22日,全國16個省區198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多於常年同期;重慶綦江上游幹流及四川大渡河支流小金川更是發生了超歷史洪水。

“2020年中國南方洪澇災害”被應急管理部公布為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0年中國南方洪澇災害
  • 受災區域:全國27區198條河流 
  • 受災人次:3020萬人次 
  • 受災農作物:2667千公頃 
  • 直接損失:截至2020年07月09日14時損失617.9億元 
  • 傷亡人數:141人死亡或失蹤 
災害原因,各省災情,上海,重慶,四川,廣西,貴州,廣東,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福建,洪水預警,淮河洪水,長江洪水,鄱陽湖洪水,高考受阻,抗洪搶險,災害損失,自救常識,

災害原因

中央氣象台分析,水汽、上升運動和持續時間,是強降雨頻發的關鍵原因。
專家介紹,汛期降雨之所以如此猛烈、持續時間長且後勁足,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水汽條件好。例如,盤踞在江南、江淮一帶的梅雨,就是水汽充足帶來的持續降雨。
作為影響中國汛期天氣幕後的“推手”,副熱帶高壓(下稱副高)的強弱及位置,決定了中國中東部地區的雨帶分布變化。往年副高位於中國台灣以東洋面,而今年它的位置明顯偏西,強度也更強,這給影響中國潮濕氣流造成了惡性影響

各省災情

各地區因災傷亡情況
時間
地區
傷亡情況
來源
6月1日-6月12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
6人死亡,3人失蹤
6月8日-6月14日
貴州省各市縣
10人死亡,14人失蹤
7月6日
3人死亡,1人失蹤
7月6日-7月11日
江西各市縣
4人死亡
截至7月12日
湖北省荊州
1人死亡
截至7月20日
湖南省各市縣
24人死亡
7月25日-7月27日
5人死亡,1人失蹤
7月25-7月27日
重慶市各區縣
4人死亡
7月26日
2人死亡

上海

2020年7月6日10時05分,上海中心氣象台更新暴雨藍色預警信號為暴雨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6小時內,上海市累積降水量將達80毫米以上。同時上海中心氣象台發布大風黃色預警,加上此前發布的雷電黃色預警,上海出現了“三黃”預警。
受暴雨影響,上海外灘濱江親水平台的積水順樓梯流下,形成了小型瀑布。

重慶

5區縣暴雨
防汛Ⅳ級應急回響調整為Ⅲ級
據重慶市水文監測總站監測,5日8時至6日8時,重慶彭水、黔江、武隆、石柱、奉節等5個區縣出現暴雨,最大日降雨量出現在彭水朗溪鄉朗溪村,為103.0毫米。
受降雨影響,綦江區綦江、秀山縣梅江、石柱縣龍河等31條次中小河流出現1~5米漲水過程,最高水位未超警戒水位。重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於7月5日22時,將防汛Ⅳ級應急回響調整為Ⅲ級應急回響。

四川

2020年中國南方洪澇災害
阿壩小金縣突發土石流
已致3人死亡 1人失聯
2020年7月5日8時至6日8時,四川攀西地區、川西高原、盆地南部和東北部降大到暴雨,涼山州冕寧縣、瀘州市古藺縣局部降大暴雨。
2020年7月6日早晨6時左右,阿壩州小金縣宅壟鎮元營村城隍廟溝(原新格鄉元營村)吉峰沙場發生山洪引發土石流災害,已造成3人確認死亡,1人失聯,另有53名受災民眾已被轉移安置。

廣西

多地啟動自治區III級救災應急回響
2020年6月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減災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通知:針對此輪強降雨造成的災情,自治區減災委、應急管理廳決定,2020年6月8日13時對柳州、桂林、梧州、百色、河池、賀州市啟動自治區III級救災應急回響。

貴州

緊急下撥省級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680萬元
2020年6月9號,貴州省財政廳、貴州省應急管理廳向近期遭受嚴重暴雨洪澇災害的從江、羅甸、普安等重災縣緊急下撥省級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680萬元,用於幫助支持重災地方做好受災民眾轉移安置等應急救災工作,保障受災民眾基本生活。
應對近期全省持續性強降雨及局地雷暴大風、冰雹天氣過程導致的暴雨洪澇及風雹災情,貴州省減災辦於6月8號8時緊急啟動省Ⅳ級自然災害救助應急回響。貴州省應急管理廳先後組派5個工作組緊急趕赴羅甸縣、從江縣等重災區查看災情,指導救災救助工作。6月9號,貴州省應急管理廳向從江、羅甸重災區緊急調撥救災帳篷300頂、單衣褲2000套、棉被1300床及摺疊床、大功率發電機等一批救災物資,支持幫助災區做好受災民眾安置救助工作。

廣東

全省累計轉移20096人
廣東省防總繼續組織做好防汛各項工作。廣東省三防辦、省應急管理廳持續調度廣州花都、從化,清遠佛岡,惠州龍門,肇慶封開南豐、懷集等地區督促做好人員轉移,緊急組織和協調軍地聯動、部署預置救援力量和裝備,並派出應急支援工作組和應急通信保障組前往廣州花都、清遠佛岡、惠州龍門搶險現場督導落實。截至2020年6月8日22時,廣東全省累計轉移20096人。其中,清遠轉移7063人、肇慶轉移1109人、惠州轉移3565人、河源轉移4699人、廣州轉移3153人、深圳(深汕合作區)轉移安置110人、韶關轉移57人、梅州轉移340人。

浙江

建德新安江水位持續走高
防汛應急回響升至Ⅰ級
截至6日11時,浙江新安江水庫水位已達到汛限水位106.5米。由於降雨持續,水位仍呈上漲趨勢。根據新安江水庫高水位情況,建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6日11時將防汛應急回響提升至Ⅰ級。
新安江各水上項目均已停止一切活動,並針對船隻開展纜繩加固、轉移等工作。

江西

緊急下撥1400餘件救災物資
2020年6月2日開始,江西省遭遇今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面雨量和雨強最大的一次連續性暴雨天氣過程,目前已造成10個設區市、51個縣(市、區)的44萬多人受災,部分房屋倒損,個別城區嚴重內澇,有些路段因積水導致通行困難,部分道路橋樑沖毀,農作物被淹,直接經濟損失4億元。其中萍鄉、上饒、景德鎮、贛州等地受災較為嚴重。
江西省應急管理廳連續召開視頻會議,調度了解各地災情和救災工作,研究支持措施。根據災情發展,針對上栗縣、蘆溪縣嚴重洪澇災情,按照《江西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規定,江西省減災委、省應急管理廳於6月6日8時緊急啟動省級四級救災應急回響,會同省財政廳派出聯合工作組緊急趕赴萍鄉等地查災核災,指導當地做好防汛救災工作。同時,緊急下撥1400餘件(床)棉被、毛毯、摺疊床、竹蓆等救災物資,商省財政廳研究下撥省級應急救災資金,支持災區做好受災民眾轉移安置和抗災救災工作。

湖南

緊急下撥生活救助資金
2020年6月6日以來,湖南省遭受入汛以來最強降雨襲擊。截至6月9日8時,全省共8個市州21個縣市區32.1萬餘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3億元。
針對此輪災情,湖南省應急管理廳、省減災委辦公室根據《湖南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於9日8時30分緊急啟動自然災害應急救助Ⅳ級回響,及時調度上報災情,積極商省財政廳緊急下撥生活救助資金,組織指導地方各級政府和應急救災部門積極開展救援救助,切實保障受災民眾基本生活。

湖北

2020年7月6日,省氣象局18時30分將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Ⅲ級應急回響,提升為Ⅱ級 。
湖北省局相關單位立即進入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Ⅱ級應急回響狀態,各市(州)、省直管市(區)氣象局根據實際研判啟動相應應急回響,做好各項工作,每日14:30前向省局報告應急回響情況,重大情況隨時報告。

安徽

發布持續性降水預警
據安徽省氣象部門預報,2020年6月9日至15日,全省大部分地區為陰雨天氣,淮河以南部分地區大雨,局部暴雨。
安徽省應急管理廳要求,相關地區要重點關注9日後安徽省南部持續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和中小河流洪水;加強監測預警,密切關注氣象變化情況,充分做好隊伍、裝備、物資等應急準備,按照職責做好防汛搶險工作;加強值班值守和信息匯總上報,加密開展會商研判,實現隱患早期識別和主動防範,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和啟動應急回響。
2020年7月5日安徽省氣象局將重大氣象災害暴雨三級應急回響提升至二級,並和安徽省水利廳聯合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預計黃山市、池州市、銅陵市、安慶市等地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很大。

福建

水口水電站12扇閘門開啟泄洪
2020年6月5日11時,福建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四級應急回響,8日11時提升為三級。各級氣象部門與防汛、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緊密配合,高效聯動形成防禦強降水合力。
連續強降雨導致福建境內多條河流水位激漲,部分超過警戒線。為減輕閩江上游防汛壓力,從5日中午12點開始,福建水口水電站12扇閘門全部開啟泄洪。在福州市永泰縣,界竹口水庫於8日14時至9日14時開啟6扇閘門進行泄洪。截至9日,竹口水庫順利完成了近4000萬立方米的泄洪量,全縣水庫均有序調度,將經濟損失降至最低。

洪水預警

淮河洪水

2020年7月14日以來,淮河上中游出現持續性降雨,受其影響,淮河王家壩水文站2020年7月17日22時48分水位漲至27.50米,與警戒水位持平,依據水利部《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此次洪水編號為“淮河2020年第1號洪水”。

長江洪水

2020年7月2日10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達50000立方米/秒。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此次來水達到洪水編號標準,“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在長江上游形成。
2020年7月17日10時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快速上漲,達到50000立方米/秒。根據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此次來水達到洪水編號標準,“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在長江上游形成。預計17日20時三峽水庫最大入庫流量在55000立方米/秒左右。

鄱陽湖洪水

鄱陽湖湖口水文站7月6日02時水位漲至警戒水位19.50米,達到洪水編號標準。依據相關規定,“鄱陽湖2020年第1號洪水”形成。
截至2020年7月6日12時,鄱陽湖星子水文站水位19.62米,超警戒水位0.62米,湖口水文站水位19.70米,超警戒水位0.2米。

高考受阻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情況通報,2020年7月7日凌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遭遇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縣城多處洪水上路、嚴重積水、道路受阻。截至7月7日上午9:00,歙縣考區歙縣中學、歙縣二中2個高考考點大部分考生均未進入考點,高考無法正常開始。

抗洪搶險

面對嚴重汛情災情,應急管理部多次組織會商調度,認真分析研判雨情汛情災情,及時啟動應急回響機制,部署消防救援隊伍參加抗洪搶險。前期,應急管理部會同財政部向貴州廣西廣東等3省(區)下撥中央防汛抗旱補助資金2億元,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向廣西調撥帳篷、摺疊床等中央救災物資,支持地方開展抗洪搶險救援救災工作。近期又增派3個工作組赴四川重慶貴州等重點地區指導防汛抗洪救災工作。
截至2020年7月6日,中國消防救援隊伍共參與各類抗洪搶險救援3274起,出動消防車5155輛次、指戰員3.3萬餘人次,營救遇險被困民眾6482人,疏散轉移被困民眾3.1萬餘人。
國務院扶貧辦最新發布的因洪澇地質災害返貧致貧情況顯示,有14個省份報告了洪澇地質災害等災情。受災省份及時採取措施,努力克服災情對貧困民眾生產生活影響。大部分省份沒有出現因災返貧致貧情況,個別省份出現返貧致貧的已及時納入幫扶。
截至7月9日(入汛以來),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共參與各類抗洪搶險救援4333起,出動消防車6884輛次、指戰員4.3萬餘人次,營救遇險被困民眾12811人,疏散轉移被困民眾5.2萬餘人。
截至2020年7月10日,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進一步安排部署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針對當前汛情形勢,專題研判物資調撥、督導檢查、力量前置、工程搶險、監測預警、災情評估等工作,要求各地防指各有關部門要加強聯合會商研判,完善應急預案,全面落實轉移避險責任,細化人員轉移預案,更加紮實有力落實防汛抗洪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
2020年7月30日,央視網以《托舉人民利益的手》組圖報導了部隊官兵抗洪搶險實況。在抗洪一線這一雙雙手卻被譽為“最美的手“。2020年7月以來,我國南方多處水位超歷史紀錄,多地出現嚴重內澇,長江和淮河流域防汛形式嚴峻。一聲令下,緊急馳援,各部隊啟動應急預案,廣大官兵直接從演訓場開赴抗洪一線。管涌告急、塌方告急、潰堤告急,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人民子弟兵。官兵們就是用一雙雙稚嫩卻又剛強的手,守護人民民眾的家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子弟兵就是用那一雙雙樸實無華卻又堅實有力的手,把人民的利益托在手心並高高舉過頭頂。

災害損失

截至7月9日14時,今年以來洪澇災害造成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等27省(區、市)3020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172.1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60.1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2.2萬間房屋倒塌,25.1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667千公頃,其中絕收29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17.9億元。與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洪澇災害受災人次、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26%、50%、76%和32%。。
早稻單產下降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李鎖強表示,2020年全國早稻單產5745.0公斤/公頃(383.0公斤/畝),比上年減少157.3公斤/公頃(10.5公斤/畝),下降2.7%。單產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早稻生長後期南方洪澇災害嚴重。低溫寡照、暴雨沖刷和洪水淹澇導致早稻田塊出現不同程度的倒伏和灌漿不足,特別是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受災嚴重,成災面積和絕收面積增加較多,導致早稻單產下降。

自救常識

突然遭遇洪水襲擊,要沉著冷靜,快速轉移。轉移時要先人員後財產,先老幼病殘人員,後其他人員。當洪水迅猛,來不及撤離時,應迅速向屋頂、大樹、高牆等高處轉移,並想辦法發出求救信號,條件允許時,可利用船隻、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轉移。在不了解水情時,不要冒險涉水,尤其是急流,要在安全地帶等待救援。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時,迅速遠避,防止觸電。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容易暴發山洪,儘量避免過河,防止被山洪沖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