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民間文藝研究論叢年選佳作:民俗文化

2017民間文藝研究論叢年選佳作:民俗文化

《2017民間文藝研究論叢年選佳作:民俗文化》是2018年11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安德明。

基本介紹

  • 書名:2017民間文藝研究論叢年選佳作:民俗文化
  • 作者:安德明
  • ISBN:9787520136457
  • 頁數:344頁
  • 定價:89元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17年度國內民俗文化研究領域發表的優秀論文選編,包括基本理論與關鍵概念、學術史研究、朝向當下的個案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經驗四個方面的內容。所選文章,無論是有關國際學術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理論與方法的本土化討論,是對於學術史上重要人物或事件的重新檢視,還是以突出的“朝向當下”的立場對不同民俗事象的探究,以及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一世界性社會文化運動的中國實踐與經驗的總結和思考,均力求探索符合中國特色且益於學科建設的研究路徑。

圖書目錄

導語 堅定學術自信,建設中國民間文化研究的話語體系【安德明】
基本理論與關鍵概念
生活革命、鄉愁與中國民俗學【周 星】
中國現代民俗學概論的基本思想及其影響【劉鐵梁】
從“科學的民俗研究”到“實踐的民俗學”【尹虎彬】
民俗學學術倫理規範的善與惡【呂 微】
中產階級生活方式:都市民俗學新課題【徐贛麗】
“新媒介”環境下的日常生活
——兼論“數碼時代的民俗學”【王傑文】
女性民俗學者、田野作業與社會性別制度
——基於對22位民俗學者的訪談和個人的田野經驗【刁統菊】
學術史研究
鐘敬文建設中國民俗學學派的過程與趨勢【董曉萍】
民俗學是一門國學
——中山大學民俗學會的工作計畫與早期民俗學者對學科的認識【施愛東】
民國時期大學民俗學學科建設述略【蕭 放 孫英芳】
朝向當下的個案研究
城鎮化發展與鄉土文化景觀保護【殷波 潘魯生】
村落環境治理的傳統機制缺失
——來自美麗鄉村建設的思考【陳志勤】
精神性存在的讓渡:舊京的廟會與廟市【岳永逸】
節點性與生活化:作為民俗系統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保護與傳承的一個視角【王加華】
二十四節氣制度的歷史及其現代傳承【劉宗迪】
二十四節氣形成過程初探【劉曉峰】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經驗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實踐與經驗【安德明】
社區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核心原則及其確立和實踐【朱剛】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實踐範式【戶曉輝】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本土實踐
——以河北涉縣女媧信仰的四百年保護歷程為個案【楊利慧】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當代鄉村社區發展
——以魯中地區“惠民泥塑”“昌邑燒大牛”為實例【張士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