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蔡甸區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12月27日在蔡甸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區長彭巧娣,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7年工作回顧
即將過去的2017年,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帶領全區幹部民眾,聚力改革創新,奮力拚搏趕超,著力推進中央、省委重大戰略貫徹落實,強力推進市委、市政府和區委重要部署精準落地見效,全區經濟實力明顯提升,改革開放日益深化,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持續改善,民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圓滿完成了區六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年來,高質量的發展為蔡甸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預計全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95億元,同比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04億元,增長1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52億元,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0億元,增長9%;實際利用外資4.47億美元,增長30.5%;外貿出口4.34億美元,增長5.8%,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0%、8.6%。
一年來,高效便捷的“蔡甸速度”引人注目。捷運蔡甸線全線動工,鳳凰山站、集賢村站等5個地下站點主體結構完工,4個隧道區間貫通,鳳凰山站至後官湖公園站區間正式鋪軌。率先實施重大工業項目容缺審批機制並在全市推廣,博格華納、東軟睿馳等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政府投資項目容缺審批機制啟動實施,31個政府投資項目進入容缺審批程式。投資過億元重大項目開工率達71%。
一年來,蔡甸正在逐步成為武漢國際交往活動集聚地。成功舉辦中法生態城全球推介會,時任法國總理卡澤納夫來區考察,並向全球推介中法生態城,引發世界廣泛關注。北京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推介會,鄂港澳粵經貿合作洽談會,第四屆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等宣傳推介活動成效顯著。
一年來,人才、資本、技術下鄉進村為“三鄉工程”發展注入新活力。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在全國會議上作經驗交流,是全市唯一入選的2017年度全國百家改革試點區。成功創建全國特色農產品(蔡甸蓮藕)優勢區、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區。玉賢·中國園藝小鎮納入全市首個全國特色小鎮試點。武漢花博匯盛大開園,拉開田園綜合體建設序幕,成為全市“三鄉工程”樣板,央視新聞頻道專題推介經驗做法。
一年來,“綠色崛起”取得豐碩成果。在全市率先獲評省級生態文明示範區,被評為全省唯一2017中國綠色發展優秀城市。綠色發展經驗獲中央深改辦推介轉發。索河金龍水寨獲評國家4A級景區。九真山景區等7個品牌榮獲武漢十大系列旅遊品牌。
一年來,民眾滿意度和美譽度全面提升。在全市首創精準扶貧對象全程“一站式”就醫服務,住院治療費用目錄內項目實現“零負擔”。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獲得突破性進展,實現應保盡保。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整合完成,特困群體參保費用全免。
回顧過去一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快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
工業經濟跨越發展。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建立工業項目落地聯席會議制度,全區續建和新開工工業項目73個,其中,徐工集團、三環三立等27個項目開工建設,盟盛汽車、恆源機械等11個續建項目建成投產,全年預計完成工業投資220億元。“百家千企”工程深入實施。召開全區新民營經濟大會,制定突破性發展新民營經濟系列激勵政策,掀起新民營經濟集聚發展熱潮,新登記市場主體8336戶,增長42.5%,增速排名新城區第一。傳統產業快速轉型升級。完成技改投資108.2億元,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2家,中和車身被列為省主機板上市後備企業,汽車及零部件、信息技術、裝備製造等百億產業支撐作用明顯,產值占全區總量的72%。企業降本增效成效顯著。取消、暫停徵收行政事業性收費42項、政府性基金4項,減少收費1.18億元。在全市率先降低工業天然氣價格,減輕企業成本1200萬元。追加“助保貸”風險保證金2000萬元。全區規上工業企業總數達237家,預計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6%,新簽約億元以上工業項目開工率達47%。
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現代商貿業加快推進。中法仟佰匯落戶開工,世茂嘉年華加速建設,中核世紀廣場、新福茂中央廣場等主力商圈輻射效應初顯。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良好。建成鳳凰山市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火鳳凰、眾恆欣悅等一批優質電商項目先後落戶,新增年銷售額億元以上電商企業3家,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8億元。健康產業穩步發展。現代物流業布局最佳化,蔡甸經濟開發區現代物流園加快推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完成房地產投資113.4億元,增長58.1%;商品房銷售面積169萬平方米,增長19.9%。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日益增強,金融運行總體平穩。新增金融機構3家,實現村(社區)金融服務格線化全覆蓋。預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9億元,增長10.2%。
現代都市農業持續發展。農業結構調整最佳化。新增特色瓜菜及名優水產5萬畝、高標準農田4.73萬畝,蔡甸蓮藕和藜蒿栽培系統入選全國農業文化遺產名錄,張灣蔬菜產業園創建全省首批現代農業產業園,侏儒山街金雞村(蔡甸藜蒿)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農業標準化生產蓬勃發展。新增市級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6個、“三品一標”認證16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45個,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戶覆蓋率達69.6%。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創建全面啟動,18家企業納入全市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農業產銷體系日益完善。區供銷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啟動建設,區級“網際網路+農業”信息指揮中心建成投用。“三鄉工程”紮實開展。吸引市民下鄉、能人回鄉793人,引進企業興鄉18家,吸納社會投資15.6億元,全省“三鄉工程”現場會推介我區經驗。全年預計實現農業總產值86.2億元,增長5%;農業增加值54.6億元,增長4%。
(二)大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3+1+N”戰略格局形成
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全面實質性建設。中法生態城總體規劃正式獲批,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和低碳城區等22個專項規劃編制完成,戰略定位與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發布,集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城市設計、控制性詳規於一體的中法生態城規劃體系初步形成。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實施。地下綜合管廊、華中文谷、什湖生態治理、中法生態城規劃展示館等重大項目全面提速,新城路、和黃西路路基工程即將完工。總投資120億元的中國·武漢太空科創園、總投資50億元的優炫信息安全產業園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項目落戶開工。“法”字招牌更加響亮,在全國首推法企招商新政16條,制定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8條意見等系列招商政策,法電集團、必維國際檢驗、達索系統等一批法資企業集聚發展。完成征地1854畝,拆遷18萬平方米,中法生態城區域實現“零違建”。
蔡甸經濟開發區支撐作用極大提升。高標準編制完成全域產業發展規劃,給排水、電力等專項規劃啟動編制。園區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啟動四大片區場平1萬畝,征地7160畝。東方天然氣管線遷改全面完成,武漢線天然氣管線遷改順利進行,淮武線天然氣管線遷改進場施工。基礎配套進一步健全。新建道路22條,其中,建成通車10條。打通斷頭路10處。4.17平方公里產城融合示範新區採用PPP模式規劃建設,星光國小主體工程完工,園區九年一貫制學校、沌口實驗學校等項目同步實施。園區年內落戶工業項目33個,現有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11家,產值過10億元企業9家,稅收過億元企業2家,稅收過千萬元企業22家。預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78億元,工業投資192億元,分別占全區總量的83.8%、87.3%。
通用航空產業園推進取得階段性突破。經過不懈努力,機場區域“兩規”調整完成,機場項目報建審批程式總體通過,蔡甸通用機場全面開工。百曲公路改線工程啟動實施。省級低空旅遊示範區、直升機飛行員培訓中心獲批運營。引進海航通航,著力打造通航運營基地、通航小鎮和華中總部基地。
沉湖濕地國際旅遊度假區創建順利推進。以沉湖濕地國際旅遊度假區創建為契機,推動全域旅遊發展。編制完成全域旅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制定出台加快旅遊產業發展實施意見,設立旅遊產業發展基金。武漢野生動物王國全面開工,吳運鐸紀念館、白蓮湖音樂噴泉建成投用。引進康輝等大型旅行社7家,打造特色精品旅遊線路5條。新增景區停車場3.2萬平方米,32座星級景區廁所通過驗收。消泗油菜花節暨沉湖濕地觀鳥節、蓮文化節等品牌節會持續升溫。全年累計接待遊客500萬人次,增長35%;旅遊綜合收入達15億元,增長50%。
多極帶動效應明顯。奓山街省級“四化同步”示範鄉鎮試點建設綜合排名全省前列。張灣捷運小鎮征地拆遷全面鋪開。索河街獲評全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街。聯合省農墾局建設桐湖·國家現代農業公園,打造國內農業主題標桿。生態特色小鎮多點開花,大集·景綠網紅小鎮入選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錄,侏儒山·六海賽小鎮、永安·九真洪堡小鎮納入市級生態小鎮創建名錄,索河·嵩陽小鎮納入市級生態小鎮培育名錄。創建市級以上生態村31個。嵩陽大道美麗鄉村發展帶規劃編制完成並啟動建設,中西部特色小鎮集群與美麗鄉村示範帶競相發展。
(三)全面實施“雙招雙引”,發展後勁日益強勁
招商引資勢頭良好。堅持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制定出台“321”工作制度,區領導周末招商實現常態化。聘請“兩彈一星”功勳孫家棟院士、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等11位產業科學家、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擔任高級顧問、招商顧問和招商大使。人民電器、新銳合金等36家先進制造業企業爭相入駐,偉巴斯特、三環三立等9家投資億元以上外資、合資項目相繼簽約。全年累計簽約億元以上項目80個,是去年的2.3倍,簽約金額達1700億元;預計完成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491億元,增長43%。
招才引智成果豐碩。在全市率先成立區級招才局,制定出台招才引智工作制度、人才引進實施辦法等系列措施,聘請招才顧問、招才大使31名。“四大資智聚漢工程”、“城市合伙人”計畫深入推進。先後組織企業參加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宣講、招聘活動26場,企業孵化器、大學生創業園總面積達30萬平方米,籌集大學生免費創業工位1000個,提供大學生租賃房100套、高層次人才公寓96套,吸納大學生就業5231名;助力“百萬校友資智回漢工程”,簽約項目28個,總金額1020億元;建成全市首個“海智計畫”武漢海外人才工作聯絡站,引進領軍人才10人;深化區校合作,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領導小組,組建科技成果轉化局,完成高校科研成果對接項目4個。領軍人才引進數、高校科研成果對接數居新城區首位。
(四)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活力持續釋放
綜合改革深入推進。省級經濟開發區與省級經濟發達鎮一體化改革整合聚力,體制機制逐步理順,《中國改革報》和省市改革辦推介我區經驗。奓山街和永安街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紮實開展。區綜合檢驗檢測中心成立並實質化運作,實現農產品、食品藥品、工業產品“多檢合一”。區級綜合行政審批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以財力下移為主的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街鄉(園區)自主發展內在動力進一步增強。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有序推進。區屬國有企業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國有林場完成改革重組。蔡甸有線電視實現轉企改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公立醫院改革統籌實施。
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新設立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基金。連續6年獲評省級科技創新先進區。企業創新動能持續增強。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3家、市級研發中心13家。磐電科技獲國家電網公司專利一等獎,武漢數碼模獲批市級智慧型製造試點示範。全區專利申請總量達1746件,增長41%。品牌商標戰略深入實施。新增市著名商標2個、省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3家。預計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2%。
(五)統籌城鄉建設,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完成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基本農田劃定、交通市政等規劃編制。基礎配套設施日益完善。常泰路、文化路等5條城關道路改造工程完工,318國道永安至成功段改擴建工程、永桐公路、星光大道南延線、西環線等道路加快推進,現代有軌電車線網規劃編制完成。新建連通道路144公里、通灣公路59公里。220千伏黃金口輸變電工程啟動建設,文嶺變電站增容工程建成投用。城關形象和品質全面提升。老一中片區舊城改造加快實施,獨山體育公園啟動拆遷。智慧城市系統進一步完善。智慧環保、智慧社區等7個子項目建成投用,智慧醫療、智慧食品藥品安全等5個子項目加快推進。新改建生活垃圾收集站15座。千湖垃圾中轉站新建和馬家渡垃圾中轉站擴建項目投入運營。城市綜合管理水平保持新城區前列。
“四水共治”深入實施。累計投入11億元,實施“四水共治”項目61個,完工28個。防洪安全保障體系鞏固完善。漢江襄永堤等6個水毀修復工程、張沉湖堤等4個民垸整險加固工程全面完成,洪北堤、興無垸堤、曲口堤等整險加固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完成農村排澇灌溉水毀修復工程6個,疏撈主次幹道排水管網386公里,城鄉排澇抗旱能力大幅提升。污水處理系統逐漸完善。城市污水收集與處理系統專項規劃編制完成,城關污水處理廠二期加快建設,新天區域污水處理站建成完工,新建污水管網92公里。城鄉供水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深入推進全域性供水,大集、常福加壓站建成,玉賢、永安等街鄉加壓站新改擴建工程有序實施,修復改造供水管網463公里。
生態環境改善最佳化。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有序推進。啟動水污染防治項目16個。取締漢江港口沿線非法碼頭11座,啟動砂石集散中心建設。三紅礦區、侏儒山採石跡地治理紮實開展,8座破損山體生態修復工程全面完成。漁業“三網”全部拆除,禁養區畜禽養殖場全面關停。改造農村戶廁3200座。金鐘山建築垃圾消納場建成投用。完成“兩線一區”景觀亮化工程。建成四環線蔡甸段生態帶。新建育苗基地2144畝,造林4361畝,恢復改善濕地8000畝。新增綠道20公里。全區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2%。PM10、PM2.5分別下降6.1%、8.2%,空氣品質優良率72.8%。
(六)加強民生保障,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民生福祉有效改善。預計全年財政用於民生支出47.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8.6%。新增城鎮就業1084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472人。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480套。改造農村危房163戶。深入實施農村福利院“平安工程”和“冬暖工程”,區中心福利院新建工程主體封頂。區殘疾人“七位一體”服務中心建成投用。建成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5家、農村互助照料中心4家。累計投入扶貧資金2.88億元,策劃產業發展項目259個,全年15個貧困村脫貧出列,5921名貧困人口脫貧銷號,湧現出李志強等扶貧先進典型。率先開通首條新城區定製快速公交,新增、最佳化公交線路5條,更換新能源城關公交35輛。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9所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有效改善,5所中國小配建、6所幼稚園新改擴建工程穩步推進,武漢外國語學校鴻潤分校開工建設。高考一本上線率居新城區第一。醫療衛生水平大幅提高。協和江北醫院掛牌運營,實現居民家門口享受高端醫療服務。區精神衛生中心新建、區人民醫院一期續建工程加快實施,成功衛生院提檔升級工程主體封頂,區婦幼保健院完成整體遷建,創建省級衛生街、村8個,索河街獲評國家級衛生街鄉。社會化辦醫穩步推行,引進民營醫院5家、民營門診部15個。血防傳播阻斷通過省級驗收。全民健身計畫深入實施。成功舉行市第十屆運動會,為新城區首次承辦,獲獎數居全市第一。武漢後官湖半程馬拉松賽等重大文體賽事紮實開展。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射擊場館加快建設。大力弘揚知音文化,區文化藝術中心基本建成開放。啟動行政區劃更名工作。
社會秩序平安穩定。“平安蔡甸”建設深入推進,全區重點路段、重點部位實現視頻監控全覆蓋,生命防護工程建設走在全市前列,刑事發案數、亡人交通事故數、火災事故數實現5年連降。“七五”普法穩步實施。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初見成效。食品藥品監管有效加強。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複審迎檢圓滿完成,精神文明建設紮實推進,永安街爐房村被授予全國文明村鎮。信訪維穩成效顯著,成立網上民眾工作部,市交辦信訪積案得到有效化解。
(七)強化自身建設,服務效能持續提升
法治政府建設持續加強。省級法治政府試點創建進展順利。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健全完善,依法行政能力不斷提升。加強審計監督,公共資金、國有資產、自然資源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監管體系日益完善。自覺接受區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民主監督,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意見,辦理人大議案3件,代表建議35件,代表滿意和基本滿意率為98.8%;辦理政協提案95件,委員滿意和基本滿意率為100%。政務公開、督查督辦不斷加強。行政執法行為進一步規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90%,行政複議申請辦結率100%。
行政效能不斷提升。簡政放權持續推進,街鄉權力事項及各職能部門下放許可權有效規範。“放管服”改革日益深化,“減環節、減時限、減費用”成效卓著,減少審批環節135個,實現審批提速64%。雲端武漢·政務服務大廳初步建成,累計辦結事項15萬餘件。
廉政建設全面加強。嚴格落實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初步形成。大力整治“新衙門作風”,不擔當、不作為問題得到有效整治。“十佳十差”基層單位作風評議活動深入實施,獲《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刊載。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查處相關問題47件50人。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累計查處政府系統違紀違規問題82件,紀律處分47人,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不斷鞏固。
國防教育、國防動員、雙擁、民兵、統計、糧食、物價、廣電、人防、仲裁、保密工作積極推進,氣象、通信、郵政、文史、檔案、地方志、老促會工作得到加強,民族、宗教、移民、外事、僑務、僑聯、對台、婦女、兒童、老齡工作取得新成績。
區政府承諾辦理的十件實事較好完成。其中,建成蓮花湖街心公園等5件圓滿完成,在城關建設新型集貿市場等5件加快推進。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成績斐然,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也是全區人民同心同德、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區人民政府,向辛勤勞動的全區人民,向積極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區部隊官兵、公安幹警、離退休老同志,向所有關心和支持蔡甸建設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全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經濟社會發展還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困難,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偏小,重大項目儲備不足,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夠高,“追轉超”任務依然任重道遠;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新興產業有待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城鄉二元結構明顯,東中西發展不均衡,城市功能和品質有待進一步提升;民生改善與民眾期望還有一定差距,教育、醫療、扶貧等公共服務水平還存在一些短板;政府職能轉變有待進一步深化,部分政府工作人員綜合素質還需進一步提升。對此,我們將正視問題,切實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和新發展理念,圍繞“追轉超”、“綠色崛起”,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構建蔡甸現代化經濟體系,譜寫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的“蔡甸篇”。
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與經濟成長同步。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著力推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項目引領。發揮項目引擎拉動作用,繼續實行工業項目落地聯席會議制度,建立簽約項目定期流轉機制,力促往年簽約重大產業項目實質性開工2/3以上,當年新簽約重大產業項目實質性開工1/3以上,確保美巢、人民電器、新銳合金、中設機器人等30個項目啟動建設,力爭偉巴斯特、長華長源二期、協眾汽車空調等21個項目建成投產。積極對接工業4.0、中國製造2025,大力引進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智慧型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質量提升工程,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支持東軟睿馳、瑞明汽車等一批骨幹企業做大做強,向新能源汽車、智慧型網聯汽車轉型升級。聚焦“四新”經濟,發揮“四軍三名”作用,全面推進“百家千企”工程,完善發展新民營經濟政策措施。加強中小企業培育,完成“小進規”25家以上。力爭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工業投資增長15%。
加快園區建設。深化常奓沌一體化改革。完成現代新型產業園、科創小微園“新兩園”發展規劃編制,布局一批成長性好、產品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廣闊的小微企業,促進企業集聚、要素集約、技術集成、產業集群、服務集中。掀起園區投資建設新高潮,啟動總投資100億元的基礎設施建設,當年完成投資30億元。完善園區交通路網,著力推進園區邊界道路建設,啟動常貴路西延線、沿小奓湖北岸常開路等9條道路建設,建成常北大道等道路。啟動750畝“經開智谷”項目建設,打造集雙創中心、規劃展示館、體育館、生態公園等於一體的公共配套綜合服務區。建成投用九年一貫制學校。開工還建社區200萬平方米。
推動“雙招雙引”。緊緊圍繞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和招才引智“一把手工程”,大力推動“兩手發力”、“三鏈並舉”、“四軍參戰”、“五潮迭起”,全力推進“八個延伸”。進一步完善招商政策,持續最佳化招商環境。力爭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80個,其中,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1個,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確保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0%。全面落實“四大資智聚漢工程”、“城市合伙人”計畫、“黃鶴英才”計畫,探索“大學+”發展新模式。做好拴心留人工作,積極落實人才引進獎勵政策,促進留漢大學生快落戶、好安居、能就業、易創業。積極推進“長江青年城”建設,籌集大學生租賃房200套,引進大學生3000人以上。深度挖掘校友資源,組織參加校友資智回漢系列活動3場,發展校友經濟。加快構建“大學、產業、市場、政府”四位一體創新體系,集聚高校智力資源,力爭引進領軍人才5名以上。創新完善海外引才工作體系,構建面向全球的招人聚才網路。
強化要素保障。建立健全企業服務體系,組織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產業鏈對接活動,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強化用電保障,完成何灣變電站增容工程,確保220千伏黃金口輸變電工程主體建成。實行征地拆遷績效目標管理,全力推進征地拆遷,加快土地供應速度,為重點項目提供保障,實現土地出讓收入50億元以上。堅持以畝產論英雄,積極推廣工業企業“零土地”技改。深入創建全省節約集約用地示範區,嚴格依法處置閒置用地,盤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發揮政府產業基金引導放大作用,做實PPP合作模式項目4個,撬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產業培育和公共項目建設。完善容缺審批制度,加速項目落地,營造更加便利高效的發展環境。
(二)著力促進現代服務業提速發展
推進服務業業態多元化發展。聚焦高端商貿產業,推進武漢知音現代城項目落地,加快華中文谷、中法仟佰匯等項目建設,確保世茂摩天城建成。支持物流企業落地發展,推進深國際、安博物流等項目開工建設。發揮中核世紀廣場、常福商務廣場等商圈輻射帶動作用,加強電商市場主體培育,創建鳳凰山省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支持火鳳凰等農產品電商企業擴大經營規模,力爭引進國內外實力雄厚的電商企業3家,實現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2億元。強化房地產品牌招商和市場監管,推動房地產業、建築業健康優質發展,力爭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15%,房地產投資增長22%。創新金融產品服務實體經濟方式,積極發展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民生金融等新業態,新增金融業市場主體1家,引進股權投資機構2家,構建多層次資本市場。
推進全域旅遊大發展。積極探索全域旅遊體制機制,大力發展“五色旅遊”,全年安排旅遊專項資金5000萬元,著力打造東中西南四大旅遊板塊。編制全域旅遊交通發展規劃,加快嵩陽大道、桃源大道、國防園大道等旅遊路網建設,構建全域旅遊交通路網微循環。打造旅遊品牌,加快沉湖濕地國際旅遊度假區建設,帶動洪北、消泗等區域旅遊業發展,推進後官湖省級旅遊度假區、九真山5A級景區創建,完成武漢花博匯4A級景區創建。加強旅遊項目包裝策劃,啟動武漢花博匯二期建設,確保武漢野生動物王國開園迎客。推進後官湖綠道綜合配套工程,提升綠道管理服務水平,大力發展“綠道經濟”。加快完善景區綜合配套,啟動區級旅遊集散中心建設,推進智慧旅遊建設。發展紅色革命教育旅遊,啟動侏儒山抗戰紀念館、陳昌浩故居改造升級工程。促進會展、文化、旅遊、創意等產業跨界融合,積極舉辦消泗油菜花節、蓮文化節、國際旅遊文化節等品牌節會活動,力爭實現遊客接待量600萬人次以上,旅遊年綜合收入20億元以上。
加快通用機場建設。圍繞年內實現通航“首飛”目標,加快通用機場建設步伐,確保機場跑道、航站樓、停機坪、機庫等機場核心區域主體工程基本建成。加快啟動優先發展區域“兩規”調整和控制性詳規、供電規劃編制報批。推進機場至318國道連通道、機場內部連通道和主幹道路建設,完善水、電、通信等配套基礎設施。做大通航產業招商,著力引進國內外知名通航研發機構和製造企業落戶,全面打造全省通用航空總部、全省通航產業基地和通用航空指揮中心。
(三)著力實施鄉村振興發展計畫
最佳化農業產業體系。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大力推進“一區一園”建設。編制中西部地區農業發展規劃。加強農業企業跟蹤服務,力爭桐湖·國家現代農業公園落地開工。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積極打造農產品加工企業集聚區。力爭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150億元,農業增加值增長3%以上。
最佳化農業生產體系。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新增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2000畝、“三品一標”認證10個。持續推進“一村一品”示範村創建。深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加快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稻田綜合種養5500畝。嚴格落實畜禽“三區”劃定,進一步鞏固禁養區畜禽退養成果,全面完成限養區畜禽退養任務,推進適養區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循環利用。制定秸桿綜合利用激勵政策,確保秸稈綜合利用率93%以上。新建企業、合作社自檢室4家,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全面完成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創建。
最佳化農業經營體系。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274個村“兩清”工作,建立股份經濟合作社103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推進土地託管、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提升農民收入水平。積極引進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建一批示範家庭農場、示範合作社。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培育代耕代收、集中育秧等農業生產經營性服務組織,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深入推進“三鄉工程”。研究制定“三鄉工程”優惠政策實施細則,助力全域鄉村旅遊,撬動綠色經濟發展。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進一步做好美麗鄉村規劃,推動全區美麗鄉村串點、連線、成帶發展,建設都市田園綜合體,打造嵩陽大道沿線美麗村灣6個。重點圍繞九真山片區、嵩陽寺片區、後官湖片區、西部都市農業發展片區等區域,有序開展“三鄉工程”建設,力爭吸納社會投資20億元以上。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加強貧困對象動態監測管理,強化大數據比對,提高扶貧精準度。整合扶貧力量,大力推進“五個一批”“六大工程”,啟動“中國扶貧網”上線推廣,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攻堅。狠下“繡花”功夫,落實落細扶貧政策,確保精準扶貧四個“清零”。積極策劃實施一批帶動作用強、經濟效益好的扶貧項目,確保剩餘存量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銷號、16個貧困村脫貧出列,實現2018年整區全面脫貧奔小康。
(四)著力推進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建設
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水平。圍繞國際交往、經濟共贏、文化交流、低碳示範、人民共享等“五大平台”建設目標,打造開放合作新標桿。加大國際招商、駐外招商、總部經濟招商力度,吸引外資特別是法資企業落戶,打造法式產業集群、中法生態城總部經濟區。完善中法協調機制,暢通中法對話渠道,推動四級協調機制高效運作。大力引進國際政商機構、國際性組織,打造國際機構雲集、國際活動密集、國際人士匯集高地。放大招商活動效應,精心策劃第五屆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中法青年知音論壇,辦成高質量的招商大會、開放大會,提升中法生態城知名度和吸引力。
大力引進高效高新產業。發揮中法生態城品牌效應,加快推進中國·武漢太空科創園、優炫信息安全產業園、中法意庫等項目建設,帶動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圍繞文化體驗消費、節能生態、綠色智慧交通、高端國際健康醫療、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業服務等六大重點產業,引進培育處於產業鏈核心、關鍵環節的龍頭企業,同步引進總部、研發中心、銷售中心等功能機構,促進產業向產業鏈高端、價值鏈高效環節延伸。加快中法生態科技谷建設。
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實施百億項目建設,力爭當年實際投資達50億元。加快中法生態城土地利用規劃調整,實現“兩規合一”。全面提升中法生態城水網水系水質,構建“水體繞城、水網穿城、水系融城”的生態景觀體系。加快項目征地拆遷,完成征地1200畝,拆遷15萬平方米。推動2.84平方公里啟動區建設。開工建設知音文化公園、什湖生態文明公園、綜合管廊二期。確保中法生態城規劃展示館、文化活動和培訓中心、會議中心建成投用。啟動新天北路、新天南路綜合管廊和道排工程建設。建成新城路、和黃西路、五賢東路、琴台大道連線段及污水管網連通工程。完善拆遷政策,探索多樣化安置辦法,鼓勵貨幣化安置。加快還建社區建設,完成新天還建社區17萬平方米、知音城還建社區10萬平方米建設。
(五)著力激活改革創新內生動力
深入推進綜合改革。推進中法武漢生態示範城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改革。完善國有企業改革政策配套,強化國有資產監管服務,激發國有企業創效動力,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落實中央統計管理體制改革,提升統計服務經濟能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完成張灣街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年度任務。繼續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桐湖農場企業化改革、奓山街和永安街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穩步實施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公證制度改革、法律援助制度改革、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等各項改革任務。
支持創新驅動發展。鼓勵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專利申請和智慧財產權建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大力培育發展創新主體,力爭高新技術企業突破6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2%。完善創新創業平台和公共配套,提升各類雙創平台功能。加強與名院名校名企戰略合作,新增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10個以上。依託海智人才工作聯絡站、創投機構等社會力量,開展創新創業活動4場。實施市場主體增量提質行動計畫,新增市場主體10000戶。
(六)著力改善城鄉面貌
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堅持規劃引領,建立多層次、多專業、多規合一的城市規劃體系。啟動分區規劃編制工作,加強捷運沿線、舊城改造等重點區域城市設計,加強中西部街鄉規劃調整和土地供應。同步推進綜合交通、電網、地下管網布局等專項規劃編制。完善城市交通路網。重點保障捷運蔡甸線建設,確保2018年全線土建工程竣工。積極爭取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啟動建設。打通關鍵節點,完成318國道改擴建和知音湖大道、天鵝湖大道、通城大道路面改造等工程。加快推進文興路、蓮花湖大道東西段、公園路等城關道路改造工程。啟動西環線南延線和琴川大道西延線規劃建設。新建“扶貧路”、“連通路”60公里。啟動蔡甸廣場整體改造、蔡甸大街高架段拓寬等工程。通過智慧城市國家試點考核驗收。堅持舊城改造和城關擴張相結合,加快蔡甸街村級工業園搬遷,制定出台舊城改造、城中村改造政策性、操作性檔案,推進老一中片區、獨山體育公園舊城改造,啟動濱江片區、新廟片區、齊聯片區,孫家畈片區,六小片區等舊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項目。圍繞建設生態特色小鎮群目標,安排生態特色小鎮建設專項資金1億元,完成玉賢·中國園藝小鎮、大集·景綠網紅小鎮、侏儒山·六海賽小鎮、永安·九真洪堡小鎮等生態特色小鎮年度創建任務。
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水平,保持全市領先地位。健全垃圾收運處理體系。鞏固“城管革命進農村”成果,完善區、街、村“三級自查”機制。加強違法建設、占道和交通秩序、渣土運輸、油煙噪聲、“三亂”等專項整治。推進農村改廁工作,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加快提升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射擊場館沿線道路形象。深入實施城關和中法生態城等重點區域景觀亮化工程,開展市容環境示範路創建,營造溫馨、靚麗、安靜、祥和的城市環境。
實施“四水共治”工程。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確保全年完成投資12.8億元。積極實施漢陽閘除險加固、柴林垸整治等8項防洪項目。加快推進謝八家、什湖西等6座泵站續建工程,新增城市和農村總抽排能力130立方米/秒。切實改善水環境,分區域分流域推進河湖綜合治理,力爭11個重點湖泊實現退養或生態養殖,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啟動城關地區雨污分流規劃,完成蓮花湖引江補源工程,推進捷運沿線和常奓沌地區配套污水管網建設。完善集鎮、村灣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現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進一步完善供水體系,完成城鄉供水一體化二期、永安和玉賢加壓站擴建等6項工程,適時啟動城關水廠改擴建工程,實現城關、白鶴嘴、琴斷口、沌口、軍山等五大水廠互聯互通,互調互補,新增供水能力18萬噸/日,徹底解決全區供水難題。加強水源地保護,確保飲用水水質合格率98%以上。
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創建,打造全國綠色發展先行區。深入實施擁抱藍天行動,推進燃煤鍋爐等專項整治,大幅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打贏藍天保衛戰。探索“大湖+”發展模式,策劃“大湖+總部+文旅”樣板項目2個。加強沉湖濕地保護修復,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鞏固港口岸線整治成果,推進砂石集散中心建設。啟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和土壤環境質量狀況調查。持續開展造林綠化行動,實施造林1000畝,育苗1000畝。完成破損山體生態修復、三紅礦區治理等工程,加快推進侏儒山街採石跡地治理工程。加強環境整治和執法監管。
(七)著力提高人民民眾幸福指數
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推進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城鎮新增就業75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大力實施全民參保計畫,提升社會保障水平,確保淨增“五險”參保3000人次以上。啟動區級市民之家規劃設計及前期工作。全面深化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推進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妥善化解社會矛盾。完善社會救助精細化管理,健全“大救助”工作機制。全面完成農村存量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推進區級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切實保障未成年人、婦女、殘疾人權益,加強老齡工作。統籌推進退役士兵安置、雙擁等工作。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圍繞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92%,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的目標,超前謀劃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等發展規劃。加大學校配建力度,完成幼稚園改擴建2所、中國小校改薄29所,加快推進5所中國小配建項目。統籌辦好老年教育、特殊教育和社區教育,滿足民眾多元教育需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發展智慧醫療。最佳化整合全區醫療衛生資源,加快推進區人民醫院一期續建和區中醫院改擴建工程。有序推動緊密型醫聯體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到基層。穩步推進社會化辦醫,加大醫養結合力度。建成區中心福利院。推廣“網際網路+居家養老”模式。啟動建設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位化覆蓋工程。持續開展中法音樂節、知音文苑講堂、知音文化論壇、全民閱讀等文化品牌活動。啟動“兩館一場”建設。高標準建成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射擊場館。提高全民健身水平,繼續承辦後官湖半程馬拉松、“同城雙驕”龍舟賽等特色賽事活動。持續最佳化城市公交,擴大城市公交覆蓋面和通達深度。啟動省級數字檔案館建設。提升氣象服務水平,爭取武漢新一代天氣雷達站落戶。
不斷創新社會治理。實施“紅色引擎工程”,以基層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加強社區管理,打造“紅色物業”。加強基層民主建設,依法有序開展村委會、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深入實施“七五”普法,加強法治文化建設。深化“平安蔡甸”建設,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型化、專業化水平,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保持“平安蔡甸”建設繼續走在全市前列。積極推進信用體系建設,提升信用水平。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強化食品藥品監管。大力提升檢驗檢測能力。打好信訪積案化解殲滅戰,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重點信訪問題。完善網上民眾工作部運行機制,推進陽光信訪系統深入對接,提升網上信訪比例。重拳打擊非法集資和傳銷。
(八)著力打造高效廉潔法治政府
全面加強政治建設。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堅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堅決貫徹中央方針政策,堅決落實省委、市委和區委部署,把黨的領導貫穿到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發展各環節,貫穿到“實現蔡甸綠色崛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全過程。
深入實施依法行政。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完善基層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實現基層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全覆蓋。堅持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加大政務諮詢力度,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的聯繫,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暢通社會監督渠道,更加注重人大、政協調研成果運用。增強依法行政本領,逐步理順行政執法體制,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啟動行政複議體制改革,加大行政調解工作力度,大力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加強政務、村務公開。
著力提升行政效能。進一步簡政放權,增強改革創新本領,完善綜合行政審批制度。縱深推進“三辦”改革,不斷減少“一次辦”事項,增加“馬上辦”“網上辦”事項,擴大“不用辦”領域。提升“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水平,實現“一個資料庫、一朵政務雲、一張政務服務網”,力爭創建市級示範街鄉(園區)政務服務中心2個。增強民眾工作本領,完善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兩大系統”建設。建立幹事創業正向激勵、容錯免責機制,旗幟鮮明為敢闖敢幹、創新改革的幹部解除後顧之憂,為幹部大膽創新探索撐腰鼓勁。實行行政事業單位購買服務用工規範化管理,滿足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需求。
加強清廉政府建設。堅持問題導向,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堅持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深化作風建設專項治理、“新衙門作風”治理,整治民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監管,規範村級財務管理,推行村幹部道德評價。聚焦重點領域,加強審計監督。強化督查問責,嚴厲整肅庸政懶政怠政行為,加快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傳承紅色基因,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明年,我們將繼續為民辦好十件實事。
1、推進中西部供水管網改造46公里。
2、在全區城鎮集貿市場、大型超市配建蔬菜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室28個。
3、推進3個公交停保場建設。
4、開展廟五河灌區水源配置工程。
5、實施城關區域人行道停車位改造工程。
6、開展街鄉老舊社區電氣線路改造工程。
7、支持協和江北醫院打造心腦血管市級重點專科。
8、實施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程。
9、實施消泗村灣公路修復重建工程30公里。
10、啟動侏儒山街軍山外垸等3個民堤民垸加高培厚工程。
各位代表!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更要有新擔當。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拼搏,務實奮進,以更高境界、更強本領、更優作風、更好精神狀態,奮力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蔡甸篇”,為實現蔡甸綠色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