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從巴米揚到敦煌”絲綢之路文化藝術研究班

2017年11月20日,冬季朔風中,敦煌莫高窟前的敦煌研究院學術報告廳卻熱情洋溢。來自英國、美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國家及地區的180餘位學者、學員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從巴米揚到敦煌’絲綢之路文化藝術研究班”的開班儀式。此次研究班由敦煌研究院主辦,敦煌研究院絲綢之路與敦煌研究中心、甘肅鴻文敦煌藝術研修中心承辦,敦煌研究院科研管理處、敦煌學信息中心協辦,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贊助。“‘從巴米揚到敦煌’絲綢之路文化藝術研究班”旨在進一步探究絲綢之路文化歷史源流,使學員加深對以巴米揚石窟、龜茲石窟和敦煌石窟為代表的佛教遺址的了解和認識,深度認知絲綢之路上歷史地理、佛教文化和佛教藝術的演變。此次研究班為期7天。
開班儀式由敦煌研究院絲綢之路與敦煌研究中心、敦煌學信息中心主任張元林研究館員主持,敦煌研究院副院長張先堂研究館員致開幕詞,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趙聲良研究館員進行首場學術講座。張先堂首先向主講人和學員們轉達了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的誠摯歡迎和對研究班成功舉辦的祝賀。張先堂在致辭中指出,敦煌研究院建院70多年來,幾代敦煌學人以敦煌石窟為研究主體,同時也長期在思考著:如何將敦煌石窟的研究放在絲綢之路廣闊的背景中進行再認識,追述其傳播過程和淵源。過去因為主觀、客觀的限制,相關方面的學術研究雖然被暫時擱置,卻始終不曾放棄。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這一學術研究的推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敦煌研究院由此組成學術考察團遠赴中亞,與國際學者協同合作舉辦多次學術培訓班,為今後能持續進行絲綢之路的相關研究奠定了基礎,培養了人才隊伍。最後,張先堂提到,期待研究班的主講人發揮出自身的學術優勢,學員們積極學習、培養關於絲綢之路和敦煌學的學術興趣,雙方教學互長,營造熱烈的學術氛圍。
開班儀式後,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趙聲良研究館員作了題為《巴米揚與敦煌美術比較研究——文化的傳播與選擇》的首場專題講座,學員們反響熱烈、提問積極,趙聲良先生分別就學員們關於敦煌闕形龕、忍冬紋圖像的溯源、花繩的定名與比較等問題進行了細緻解答。
早在公元7世紀初,中國家喻戶曉的玄奘法師,就曾在前往印度求經途中路過阿富汗的巴米揚山谷,並在《大唐西域記》中留下了寶貴的記載。古代的巴米揚,是犍陀羅僧人、商人循跡絲綢之路通往中亞和中國的始發站,也是中亞、中國商人進入印巴次大陸的最後一站,它不僅是重要的商業貿易中心,也是佛教中心。龜茲石窟群處在蔥嶺以西的阿富汗巴米揚石窟和中國新疆以東諸石窟群之間,不僅保存著古代佛教藝術在中國新疆形成、發展和流傳演變的清晰脈絡,而且對於中國佛教史、美術史、美學理論和古龜茲的社會、歷史、經濟等領域的研究都有特殊的價值。敦煌同樣作為古絲綢之路上的商貿重鎮,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敦煌石窟更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如今隨著中國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這三座歷史名城和佛教藝術寶庫,以學術交流方式在歷史長河中再次產生了新的互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