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竹業創新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高層學術研討會

參會嘉賓,研討主題,主要任務,專題報告,實地參觀,會議背景,發展機遇,發展前景,

參會嘉賓

為了回響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戰略,發揮竹業領先優勢,探討竹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2015年10月17-18日,竹業創新發展與“一帶一路”建設高層學術研討會在杭州召開。科技部人才中心副主任郝強出席會議並作特邀報告;國家林業局科技司副司長杜紀山,中國林學會秘書長陳幸良,中國林科院副院長李岩泉,浙江省林業廳副廳長、省林學會理事長吳鴻等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林業大學張齊生教授,中國林科院亞林所資深專家蕭江華研究員,國際竹藤中心黨委書記劉世榮研究員,國家林業局北京林機所所長傅萬四研究員和竹子研究開發中心陳玉和研究員在會上做特邀報告。

研討主題

會議由中國林科院及中國林學會、國際竹藤中心共同主辦,竹子研究開發中心、中國林學會竹藤資源利用分會承辦。會議主題為“發揮中國竹業優勢,促進‘一帶一路’建設”。與會者圍繞竹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林業建設中可發揮的作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下竹業科學研究對策、發揮“一帶一路”大平台,探索竹業貿易和企業“走出去”新模式、竹文化在促進“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對策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主要任務

李岩泉說,中國竹資源種類、竹林面積和產業規模在世界占有絕對優勢,竹資源培育和加工利用、科學研究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竹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竹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我國竹業發展也同樣面臨著巨大困難和重大挑戰,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一定要站在國家戰略和世界文明發展的高度來看待。“一帶一路”是新時期、新常態下把握戰略機遇,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區域綜合發展,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重要抓手。是從國家戰略高度、國際大局出發,與各國攜手共建,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偉業。竹業無疆,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將一如既往地加強竹業研究,構建院內聯合、院外合作的研究機制,攻堅克難,勇攀竹業科學高峰,服務竹產業,服務國計民生大戰略,為推動竹業創新發展促進“一帶一路”建設,全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專題報告

會上,中國林科院專家亞林所、北京林機所、木工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亞林所專家以“創新完善高效可持續經營的竹林資源體系”、“發展竹工機械,促進產業發展”、“我國重組竹技術與裝備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竹家居裝飾與功能材料研究”、“覆蓋雷竹林土壤生態問題與管理對策”、“‘一帶一路’竹業發展若干思考與建議”、“竹類植物遺傳育新進展”為題分別作特邀報告和專題報告。

實地參觀

會議印發了與會者提交的論文。會後,與會代表考察了浙江永裕竹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吉竹子博覽園。

會議背景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跨越時空的戰略構想,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並獲得了積極回響。

發展機遇

新時代絲綢之路涉及的大多是開發中國家和地區,竹藤資源亦廣泛分布於這些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額超過了1萬億美元,占我國外貿總額的四分之一,過去10年,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額年均增長為19%,較同期我國外貿額的年均增速高出4個百分點。目前,我國市場規模居全球第二,外匯儲備居全球第一,具備技術優勢的產業越來越多,基礎設施建設經驗豐富,對外投資合作快速發展。“一帶一路”建設,能為沿線國家創造新的發展機遇,充分釋放沿線各國的發展潛力,將給沿線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為全方位的合作奠定了基礎。

發展前景

目前,全球竹藤產業總產值達600億美元,竹藤材及其製品有近萬種產品,廣泛用於建築、裝飾裝修、造紙、家具、化工、紡織、食品、保健、農業、電子等領域,在改善生態、消除貧困和能源替代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