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商丘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商丘市政府工作報告

剛剛過去的2013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嚴峻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搶抓承接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牢牢把握“持續求進,好中求快”的總基調,緊緊圍繞主題主線,堅持以四項重點帶全局,著力調整結構、著力擴大投資、著力改革開放、著力改善民生,各項工作取得新成績。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538.2億元,增長10.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46.4億元,增長2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85.8億元,增長22.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39.5億元,增長1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23.4億元,增長14.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100元,分別增長10.5%和10.8%;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3%;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任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繼續保持了好的趨勢、好的態勢和好的氣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4年商丘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4年
  • 類別:政府工作報告
  • 地點:商丘市
簡介,2013年工作回顧,2014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2014年重點工作,以改革的精神推進政府自身建設,

簡介

各位代表:
當今,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3年工作回顧

2013年來,我們主要抓了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經濟運行調節,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面對經濟下行的困難形勢,我們未雨綢繆,以穩經濟、保增長為重點,狠抓經濟運行監測和綜合協調,強化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運行調節,最佳化生產要素配置,組織開展了百日攻堅行動,有效推動簽約項目促開工、在建項目促進度、建成項目促達產、運營項目促增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一直在16%~16.8%的區間運行,利潤增速從上半年的0.08%回升至全年的13%;工業用電量增速從年初的-0.4%回升至全年的7.4%,全市工業經濟運行實現了穩中趨升、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積極組織“金融服務進產業集聚區”活動,為企業新增貸款130億元,市外融資93億元,創歷史新高,有效保證了各類企業的資金需求。大力促進產銷對接,組織參加中博會,成功舉辦了電動車、三輪車及零部件展覽會,提升了商丘製冷產業和電動車品牌影響力,擴大了市場份額。深入開展企業服務活動,在全省率先建成“商丘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著力拓市場、破瓶頸、解難題,促進了民營經濟、中小企業創業創新、轉型升級和健康發展。商貿物流業快速發展,全市年交易額超10億元的市場達到12家,繼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之後,中原車城成為全市第2家銷售收入超百億元的市場,各類市場主體總量突破20萬戶,居全省第3位。
(二)做好承接產業轉移,促進產業集群集聚發展。以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市建設為抓手,圍繞主導產業,進一步內引外聯,吸引帶動配套和相關企業跟進轉移,產業集群化態勢已經顯現。民權縣製冷產業形成了年產冰櫃冷櫃1200萬台、壓縮機300萬台、冷藏保溫車1.5萬輛的生產能力。柘城縣金剛石產業形成了從單晶合成到微粉加工再到系列製品生產較為完善的鏈條。夏邑縣紡織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形成了紡織、印染、服裝加工為一體的產業鏈。虞城縣打造以鋼捲尺為主的五金電子特色主導產業,年產五金工具1.2億隻、鋼捲尺10億隻以上。睢縣電子信息產業依託富士康實訓工廠和培訓基地,年產手機配件1億多片。寧陵縣農資化工產業已入駐史丹利、嘉施利、君信等一批龍頭企業,年生產能力達到550萬噸。睢陽區紡織針織服裝、梁園區醫藥製造、開發區電動車和環保設備產業,都已形成重要的生產能力,具備了區域競爭優勢。當前全市各個產業集聚區的主導產業更加清晰,都形成了自己的產業集群,主導產業營業收入占整個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比重達50%以上。
(三)堅持四項重點工作,保持全局向好發展態勢。堅持把產業集聚區、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新型城鎮化四項重點作為戰略性舉措來抓,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發展。產業集群區建設水平不斷提升。突出“三規合一”、“四集一轉”、產城融合,基礎設施更加完善,綜合承接能力更加凸顯。全市產業集聚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50億元以上,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的70%;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0億元以上,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近60%;稅收收入40億元以上,帶動41萬人就業。在2013年全省產業集聚區觀摩點評活動中,我市獲得黃淮四市第1名;3個產業集聚區進入全省第一批專業示範產業集聚區行列,總數居全省第1位。開放招商力度不斷加大。堅持把開放招商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突出招大引強,阿詩丹頓電器、格力頓漢、泛亞電纜等一批知名企業和項目落戶商丘。與阿里巴巴(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聯通河南省分公司簽署了合作協定,共建阿里巴巴商丘產業帶,通過電子商務平台打造全新的網上物流中心和集散地。全市實際利用省外資金完成470.4億元,總量、增速和完成比例均居全省第3位;引進境外資金2.77億美元,增長12.4%,超額完成省定目標任務。新型城鎮化引領作用明顯增強。中心城區建設實現了重大突破,投資規模創歷史新高。啟動了城市總體規劃修編,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116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16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3.8%。商丘新區共引進項目49個,總投資579.6億元,白雲倉儲、億豐物流、大一機電等項目開工建設,中原佳海國際商貿城、義烏國際商貿城、富商新能源產業園等一批大項目相繼簽約。
商務中心區建設加快推進,宋城路、中州路和睢陽路3條主幹道基本完工,日月湖引黃調蓄工程正在加緊施工。鄭徐高鐵建設進展順利,商合杭高鐵項目已獲國家批准。商丘古城開發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開發銀行支持古城棚戶區改造的21億元長期貸款已獲批准。深入開展“六城”聯創活動,城市建設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各縣(區)緊緊抓住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建設,著力提升承接產業轉移、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實現了縣域城市的快速發展。中心鎮、特色鎮和新農村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全市啟動舊城、棚戶區、城中村改造項目110個,完成房屋徵收753萬平方米、新開工建設安置房370.3萬平方米,房地產開發施工面積553.4萬平方米。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組織實施了重點項目“百日攻堅活動”、“戰酷暑強投資促進度活動”,項目投資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全市安排市管重點項目253個,全年完成投資715億元,占年度計畫的136%,較上年增長32%,其中省管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2億元,占年度計畫的160%。重點項目的持續健康發展,既為保增長提供了保障,又為商丘的未來奠定了基礎。
(四)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加快新型農業現代化進程。狠抓糧食核心區建設,新建成“百千萬”高標準糧田126萬畝,全市糧食產量達到128.8億斤,實現“十連增”,再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大力發展果蔬、花卉等高效農業,加快畜牧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繼續發展水產養殖業,提高優質、特色農畜產品比重。加快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發展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70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53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4118家,科迪乳業、誠實人面業等9個農業產業化集群被省政府認定為2013年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集群。狠抓農業生產條件改善,全市共投入水利建設資金16.9億元,不斷完善灌排體系,灌溉面積達到875.7萬畝,抗禦自然災害和旱澇保豐收能力進一步增強。解決農村8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全市農機總動力達1176萬千瓦,農作物綜合機械水平達到82%。林業生態建設成績顯著,林木覆蓋率達到28.6%,完成林業生態建設9.8萬畝,任務完成率位居全省第1位。
(五)突出改革創新驅動,不斷增強經濟發展活力。把改革創新作為重大戰略加快推進,持續破解要素瓶頸制約,切實增強發展活力。創新糧食主產區土地流轉機制,穩步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全市農村土地並塊面積達870萬畝。農業部在我市召開了由12個省農業部門參加的“互換並地”現場會,推廣我市“小塊並大塊”工作經驗。創新土地資源保障機制,積極抓好土地綜合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耕地占補平衡和爭取人地掛鈎試點工作,申報各類建設用地報件83批次、5.3萬畝,創造了我市年度申報土地的新紀錄,有效保障了工業化、城鎮化用地。創新資金保障機制,完善金融機構考核獎勵辦法,引導金融機構對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支持,小微企業貸款增幅居全省第1位。創新人力資源保障機制,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和勞動技能培訓,鼓勵外出務工農民回鄉就業創業,更多的勞動者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大力推進科技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建成和在籌建的國家級質檢中心3個、省級質檢中心7個,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高新技術企業14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河南省院士工作站1個,柘城縣產業集聚區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超硬材料及製品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六)注重保障改善民生,紮實推進和諧商丘建設。繼續加大投入,辦好省定“十項重點民生工程”和市定“十件實事”,全市各項民生支出達245億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7.7%。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著重做好大學生、弱勢群體、“4050”人員等重點人群的就業。全年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9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16萬人,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紮實推進社會保障工作,城鄉居民養老、醫療、工傷和失業保險覆蓋率均達95%以上,城鄉低保、五保供養標準進一步提高。全年歸集住房公積金10.5億元,通過住房公積金解決了1.3萬戶城鎮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完成9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12.7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投入資金19.5億元,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圓滿完成省定目標。高度重視教育事業,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圓滿完成,新建、改擴建幼稚園565所,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116所、縣鎮普通高中5所,促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免費向貧困縣義務教育階段23萬名學生提供營養餐,免費向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教科書,基本解決了農民工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問題,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2%,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2%,均比上年有所提高。支持職業教育品牌示範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市博物館、圖書館、群藝館(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均已免費開放,大運河商丘段申遺工作紮實推進。旅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分別增長13.5%和15.6%。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大力開展競技體育,在第12屆全國運動會上取得了優異成績。強化疫情監測分析,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7N9流感、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2%。左右。不斷加強民族和宗教工作,促進了民族團結進步和經濟發展。注重源頭預防,積極推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評估重大決策事項43起,有效預防和減少了因決策不當引發的矛盾糾紛。落實領導幹部接訪處訪各項規定,暢通信訪渠道,解決實際問題,市縣黨政領導接待信訪案件1128件,辦結率95%。加強平安建設,構建和諧商丘,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防控水平全面提升,打防違法犯罪成效顯著,社會大局持續平穩,人民民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突出抓好食品安全監管,全年未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七)加強民主法治建設,不斷提高社會文明程度。2014年來,我們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各界監督,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依法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定期向市政協通報工作。745件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如期辦復完畢,辦理質量不斷提高。出台了重大行政決策程式規定,堅持依法、公開、科學、民主、效率的原則,遵循公眾參與、專家諮詢、風險評估、部門論證、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的程式,不斷增強行政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加強規範性檔案的審核清理和重大契約的審核備案,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升。依法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深入實施政風行風評議,政府自身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全面落實“六五”普法規劃,全民法律素質進一步提高。我市順利通過省級文明城市先進市考評、省級衛生城市覆核檢查驗收,成功創建省級雙擁模範城,國家森林城市規劃編制順利通過國家林業局專家評審,在打造宜居、宜業城市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實施公民道德素質提升工程,大力弘揚“一言九鼎,實幹興商”的商丘城市精神,廣泛宣傳“商丘好人”群體,全市共有50人入選“中國好人榜”,13人榮登“中國好人榜”,5人獲得全國、全省道德模範提名,商丘人可交、幹部素質高、地方風氣正、發展環境好的軟實力不斷增強,美譽度日益提高。
加強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積極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駐商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在商丘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了重要貢獻,鞏固了軍政軍民團結的良好局面。外事僑務、對台工作進一步加強,統計、供銷、郵政、鹽業、菸草、史志、地震、人民防空、檔案管理、社科研究、青少年、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和慈善事業等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順利完成,第三次經濟普查工作進展順利,對口援疆工作圓滿完成。
各位代表!
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得益於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得益於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更凝聚著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向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商部隊和公安幹警、武警消防官兵,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為商丘建設發展作出貢獻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雖然總體上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均居全省第3位,但由於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略低於年初確定的預期目標。同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政府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差距。一是經濟基礎仍然薄弱,經濟總量偏小,發展質量不高,經濟成長內生動力不強,一些企業活力仍顯不足。二是在經濟結構方面,服務業占比低,消費需求不足,煤電鋁等重點行業發展形勢不容樂觀,結構調整仍然面臨較大壓力。三是土地、資金、用工等生產要素制約明顯,環境容量趨緊,出境斷面的水容量幾乎飽和,大氣排放容量空間不大,發展新的產業將面臨很大的環境制約,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的任務還很重。四是在政府工作中,還存在服務不優、效率不高的現象,少數部門還存在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極少數部門還存在著“吃、拿、卡、要”等現象。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2014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2015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2015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省“兩會”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構築中原經濟區東部戰略支撐總目標,堅持“持續求進、好中求快”的總基調,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搶抓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規劃機遇,扭住發展不放鬆,堅持以四項重點帶全局、四區發展求突破,著力最佳化結構,著力培育優勢,著力改革創新,著力擴大投資,著力改善民生,以調促增、以變促進、以轉促好、以改促活,擴大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市建設成效,切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持續較快健康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在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基礎上,全市生產總值增速在10%以上;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速高於生產總值和全省平均增速2個百分點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外貿出口增長10%;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
今年經濟成長預期目標定為10%以上,體現了中央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是根據我市發展需要和可能制定的,就是要引導各方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和調經濟結構上來,以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發展。

2014年重點工作

2015年,著重做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推動結構戰略性調整,構建現代產業發展體系。積極打造產業發展平台,大力發展工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二三產業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推動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和提升。加快完善工業體系。圍繞打造“一谷三城六基地五中心”的目標,大力發展工業,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構建現代新型工業體系。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對化工、冶金、建材、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綜合運用財稅支持、技術改造、兼併重組等手段,強化項目引進、技術改造和精深加工,推動傳統產業健康、快速發展。不斷壯大優勢產業,對食品加工、製冷設備等產業,著眼於跨越發展,食品工業主要鞏固提升面及麵製品加工、畜禽屠宰加工、釀酒等傳統食品產業,積極培育乳品加工、果品飲料、速凍休閒食品等新興食品產業,製冷工業主要完善製冷研發、製冷檢測、冷鏈物流等配套產業,形成專業化分工、產業化協作相對完備的產業體系。培育高成長性產業,對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能源、現代家居、環保設備等新興產業,著眼於創新發展,重點開發高性能纖維產品和複合材料、金剛石微粉及製品、生物醫藥、積體電路、電子元件等產品,提升新興產業產值比重和發展權重。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把發展第三產業作為促進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的戰略性舉措來抓,加快發展市場平台建設。建設物流節點城市,完善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基礎設施,加快推進白雲倉儲物流、億豐國際商業博覽城、商丘花木交易市場等項目建設進度。依託商務中心區建設,加快建設現代化的商務景觀、會展等設施,培育樓宇經濟,發展金融、中介、研發等現代服務業。以古城保護開發為契機,培育壯大文化旅遊產業,積極發展文化觀光游、生態休閒遊和鄉村體驗游等新型旅遊業態,加快旅遊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以梁園區市場建設為重點,推進紅星美凱龍、丹尼斯二期、大商新瑪特二期、大潤發、中濠國際廣場等項目建設,實施中原車城升級改造,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大力發展數字城市、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信息產業,充分發揮阿里巴巴(商丘)產業帶的作用,鼓勵企業拓展網上行銷渠道。各縣(區)以中心商務區和特色商業區為載體,以服務產業發展為重點,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以服務人口轉移、促進人口聚集為重點,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積極發展信息、科技、諮詢、第三方物流、家居養老等新型服務業態。加強發展載體建設。圍繞加快二三產業發展步伐,重點推進產業集聚區、中心商務區和特色商業區建設。產業集聚區要加強軟硬體環境建設,突出產城互動,把集聚區內道路、通信、水電、污水垃圾處理、公租房等列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計畫,統籌規劃建設創新孵化、綜合服務、檢驗檢測、倉儲物流等公共服務設施,提高產業集聚區綜合承載能力。全市10個產業集聚區力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00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00億元,工業增加值260億元,形成主營業務收入超200億元的產業集聚區5個。結合省里出台的產業集聚區考評辦法,強力推進升級晉位和示範創建工作,每個產業集聚區瞄準1~2個方向開展創建,努力實現在省內排位前移,爭取更多的產業集聚區進入全省示範行列。中心商務區和特色商業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功能,做好配套,提高承接現代服務業能力。
(二)加快糧食核心區建設,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強化糧食生產安全,是糧食生產核心區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也是穩固農業基礎地位、加快推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需要。實施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加強農田水利、電網改造、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積極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和高標準糧田建設,實施好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乾支渠系配套完善等工程,全年新建高標準糧田89萬畝。加強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打造農業技術、農機、供求、流通等農業信息服務平台,強化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社會化服務。大力推廣農業科技實用技術,促進糧食高產創建,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20億斤以上。實施好農業產業化集群工程。重點培育科迪乳業、誠實人面業、貴友生豬、中州食用菌、豐太飲品等9個區域性優勢和特色產業集群,力爭建設一批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的種植和養殖原料生產基地。延長產業鏈條,新增5個以上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0個以上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力爭培育一個銷售收入超100億元、4個超20億元的農業產業化集群,實現食品工業銷售收入600億元以上。實施好精品農業工程。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按照穩豬、增禽,突出發展奶牛、肉牛產業的思路,繼續抓好黃河故道新增1萬頭奶牛養殖等項目建設。搞好農業產品結構調整,城市近郊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休閒觀光和生態農業,做大做強寧陵酥梨、虞城惠樓山藥、夏邑食用菌、柘城三櫻椒、梁園區草莓、睢陽區和睢縣菸葉等特色農業。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推進農村土地“小塊並大塊”工作,促進農村土地合規有序流轉、規模化經營,實現農業穩定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改革發展。實施好扶貧開發工程。編制實施好我市大別山區域扶貧攻堅與小康建設規劃,完成90個貧困村的整村推進工作,實現11.7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三)強化三級城鎮體系建設,推進新型城鎮化快速發展。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新型城鎮化指導意見和三年行動計畫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最佳化布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遵循規律、因勢利導,積極穩妥、規範有序地推進新型城鎮化。提升中心城區輻射帶動能力。最佳化中心城區空間布局,完善功能,加快推進商丘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以鄭徐高鐵商丘站、古城保護開發和商務中心區建設三大項目為抓手,帶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發展。全面開工鄭徐高鐵商丘站整體建設工程,基本完成鄭徐高鐵主線線下工程,開工建設凱旋路和歸德路穿跨工程,統籌做好站前廣場整體開發,力爭完成投資100億元。古城保護開發計畫投資40億元,完成安置用地的規劃選址和一期工程80萬平方米主體建設,啟動東南城湖開挖清淤和應天書院、歸德府衙恢復建設項目。商務中心區完成宋城路、中州路、睢陽路3條主幹道的綜合配套設施建設,實施秦商、漢商等8條次幹道建設;充分利用土地、城投債等融資模式,力爭基礎設施建設融資25億元以上;加強與建業、中信、華強等企業合作,力爭入駐項目100個以上,實現當年投資50億元以上。商丘新區在完善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的基礎上,重點推進105國道、鄭莊、平台互通式立交橋“兩橋一路”和勝利路、310國道城區段建設。城區道路重點抓好神火大道(北海路~華商大道)拓寬改造、睢陽大道大修改造等工程。城區園林綠化計畫投資1.7億元,重點抓好漢梁文化園、商丘植物園、華夏遊樂園和部分道路的綠化建設,對京港綠地、文化綠地、金世紀廣場、商都文化廣場等進行升級改造,為我市2015年順利通過國家園林城市複查奠定基礎。持續推進內河水系綜合治理,計畫投資3億元,繼續實施包河、運河、蔡河、萬堤河、忠民河、康林河等6條城區內河部分河段的綜合治理工程。加快舊城、城中村、棚戶區改造步伐,改善老城區居民生活環境。繼續推進“六城”聯創工作,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大力發展城區經濟,依託商丘新區、梁園和睢陽產業集聚區、開發區、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以及食品工業園區,積極引進工業項目,加快新材料、環保專用設備、電動車等專業園區建設,力爭完成投資300億元以上,培育和完善城區工業體系。加大城區現代服務業和商業業態建設,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的現代服務業水平。繼續穩定房地產業發展,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52億元。強化縣級城市集聚產業實現產城互動能力。按照每個縣城30~50萬人口規模,做好城鎮化發展規劃,加強縣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以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建設為抓手,以服務生產、生活為主要目的,完善基礎配套功能,增強對產業項目的吸引力,力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20億元,力爭每個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引進1個以上知名商業地產企業或投資5億元以上的龍頭項目。加強產業集聚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實現產業集聚區與縣域城區公共設施的有效對接,加快商務辦公、職工宿舍、文化場所、商業購物、公共食堂等生產性配套設施建設,為產業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增強特色鄉鎮吸納農村人口轉移就業能力。對有特色和產業基礎的中心鎮、具有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的小城鎮、有條件的中心村,做好配套設施建設,增強產業支撐和輻射帶動作用,支持中心鎮逐步發展形成一批5萬~10萬人以上的小城市。突出培育夏邑會亭鎮、虞城站集鎮、寧陵張弓鎮等工業型鄉鎮,睢陽郭村鎮、柘城胡襄鎮等商貿型鄉鎮,梁園劉口鄉、民權北關鎮等旅遊型鄉鎮,夏邑車站鎮、梁園雙八鎮等特色農業型鄉鎮,培育一批文化旅遊、商貿物流、資源加工、交通節點等專業特色鎮,帶動農村人口就近就業,有序轉移。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以縣為單元,按照產業、新農村、土地、公共服務和生態規劃“五規合一”的要求,推進新農村規劃編制。科學確定村莊布局和規模,配套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加快外向型經濟發展步伐。繼續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持續抓好招商引資,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抓重點招商。突出重點招商區域,主攻長三角、珠三角、閩浙粵、環渤海等區域,分類實施專業招商、專題招商、小分隊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資成功率。突出主導產業招商,重點引進制冷、食品、紡織服裝、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突出招大引強,瞄準國內外500強企業、著名品牌、上市公司、行業龍頭,重點引進跨國集團、央企、省企、大型民企以及配套服務的中小型企業,全年實現引進省外資金500億元以上。抓區域對接。搶抓鄭州航空港綜合經濟實驗區、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等機遇,發揮區位、交通、資源和產業優勢,在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經貿交流、技術合作等領域主動對接,努力擴大與鄭汴洛、長三角等區域的戰略合作。抓項目推介。辦好2014年國際華商節,利用第九屆中博會、第十八屆投洽會、第十六屆高交會等重大招商活動,做好我市項目的包裝和推介,主招產業鏈缺失環節、核心技術、配套產品。組織我市企業和項目“走出去”,積極參與省政府組織的港澳台、新加坡、韓國等境外招商引資活動,多渠道、寬領域引進境外資金。抓對外合作。抓好重點企業、重點商品的供貨轉自營出口工作,依託虞城縣滙豐保稅倉庫,擴大進口規模,壯大進出口總量。發展國際友好城市和周邊國家貿易往來,擴大對外經濟合作,努力以對外直接投資、開發合作項目、對外承包工程等帶動設備出口和外派勞務。抓好開放平台建設,加快推進保稅物流中心方案編制、上報等工作。
(五)加強基礎支撐能力建設,培育加快發展競爭優勢。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加強基礎支撐能力的重要抓手,2015年計畫安排省市重點項目245個,總投資2042億元,當年計畫投資748億元。強化基礎設施支撐。以建設中原經濟區綜合交通樞紐為目標,重點實施好鄭徐客運專線、連霍高速公路拓寬改造、商登高速、沱澮河航運、商丘高鐵核心區市政配套一期工程,推進商合杭客運專線、商丘機場等項目前期工作進度,爭取年內開工建設,實施長江路東延工程,構建以商丘為中心,放射狀、格線化、立體式綜合交通運輸網路。做好電網科學規劃,加快市區110千伏潘窪擴建輸變電、220千伏柘城輸變電等工程建設,有序提升電網智慧型化水平。完善信息基礎設施,推進4G網路建設,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產業,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強化產業基礎支撐。推動柘城金銳金剛石產業園、寧陵複合肥生產基地、梁園安踏產業園和國藥基地等儘快建成投產,發展壯大民權製冷、夏邑和睢陽區紡織服裝、虞城五金電子、開發區電動車和環保專用設備、睢縣電子配件和製鞋等產業集群,打響品牌,提升質量,提高集聚發展水平。最佳化能源結構和布局,加快推進神火集團2×35萬千瓦熱電聯產機組、國電民權電廠二期2×100萬千瓦機組項目前期工作,實施西氣東輸豫東支線二期工程等一批電源、電網、煤礦、油氣管道、新能源項目。積極推進中石油千萬噸煉油廠前期工作,爭取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同時,謀劃、儲備一批事關商丘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適度超前發展環保、能源、新材料等基礎產業,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強化科技創新支撐。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點圍繞高成長性產業、傳統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採取政府引導、以獎代補等措施,鼓勵企業、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研發中心、科技孵化器、院士工作站、產業集聚區創新服務平台等,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推進標準化和品牌帶動戰略,增強企業和產品競爭力。強化人力資源支撐。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職業教育攻堅工程、“陽光工程”和“雨露計畫”,培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加大企業家隊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訓,完善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體制機制,加大高層次緊缺人才引進力度,積極培育創業人才隊伍。深化選人用人制度改革,建立激勵競爭機制,最佳化幹事創業環境,吸引高端人才集聚。
(六)深入推進全面改革工作,完善科學發展體制機制。按照中央和省統一部署,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積極穩妥推進我市的改革工作,以改革促發展促創新,破解體制機制難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建設和維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真正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國有企業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和企業內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強國有資產監管,逐步建立國有資產全覆蓋監管體系,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益。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認真落實公司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減少前置審批事項,實施中小微企業成長工程。深入開展與央企合作戰略,積極參加“中央企業中原行”活動,主動對接央企和省管大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積極爭取我市與央企合作實質性項目落地。紮實推進財稅改革。完善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清理和規範重點支出同財政收支增幅或生產總值掛鈎事項。清理、整合專項轉移支付項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清理規範稅收優惠政策,全面落實國家“營改增”、資源稅從價計征等改革政策。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確保“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有效防範和化解財政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充分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多種金融產品,推進一批企業上市融資和掛牌轉讓股份,落實好永續債券、縣城投集合債券和債貸統籌試點,積極引進股份制銀行。加快地方金融機構改革,積極配合中原銀行組建工作,研究探索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支持符合條件的縣域農信社組建為農商行,加快村鎮銀行組建步伐,探索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用活民間資本,支持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金融機構。全面建立風險補償機制,最佳化小微企業融資環境,規範民間融資,打擊非法集資,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有序放開商丘市區落戶限制,全面放開縣城和建制鎮落戶限制,逐步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水平。推行居住證制度,建立以居住證為依據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重點解決一批已進城就業定居的農民工落戶、一批城中村居民成建制轉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力爭年底前完成農村宅基地確權登記和頒證工作。探索宅基地有償退出機制,積極爭取開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研究在符合規劃和用途管制前提下,抓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進入市場流轉試點。積極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爭取人地掛鈎政策試點,增強用地保障。探索實行租讓結合、分階段出讓的工業用地供應制度。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加大土地收購儲備力度,嚴格土地供應管理,盤活存量,最佳化結構,提高建設用地利用效率。
(七)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建設生態商丘美麗商丘。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係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強力推進節能減排。認真實施藍天工程,積極推進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城市燃煤鍋爐改造、機動車尾氣治理、城市施工和道路揚塵防治、秸稈焚燒整治,完成國電民權電廠脫硝工作,認真實施碧水工程,做好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力爭6月前全部通過驗收。嚴格污染物排放標準,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進一步減少污染排放,確保大沙河、包河等5條河流出境斷面穩定達標。認真實施鄉村清潔工程,開展農村連片環境綜合整治和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推進“美麗商丘·整潔村鎮”活動深入開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推進循環經濟試點建設,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和示範工程,提升循環經濟發展水平,建設工農業複合型循環經濟。依託優勢資源,以產業集聚區和重點企業為載體,重點打造有色、化工、生態農業、環保設備和環保產業以及再生資源等領域循環產業鏈,提高循環利用水平。提高煤炭清潔利用水平,大力推廣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爭取生物質能源示範試點。切實加強污染整治。繼續推進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綜合整治,加快污水垃圾處理、中水回用和污泥處理等設施建設,積極開展城市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確保城鄉空氣、水質和聲環境質量達到國家環境質量標準。繼續抓好生態系統建設。積極實施農田防護林、特色經濟林、林產工業原料林、森林撫育與改造等林業生態建設提升工程,完成植樹造林8.3萬畝,認真做好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爭創省級生態縣、生態鄉鎮和生態村。做好民權申甘林帶、黃河故道濕地保護工作,發揮其文化內涵和生態、休閒旅遊價值。加強林七、吳屯、任莊、鄭閣水庫等重點水源地的保護工作,確保城區居民飲水安全。抓好各類城市公園和生態綠地系統建設,努力建設生態商丘、美麗商丘、宜居商丘。
(八)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人民共享。更加注重民生建設,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發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民眾,確保全年用於民生方面的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不低於75%。推動實現高質量就業。繼續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同步推進政策扶持就業和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創新職業技能培訓模式,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殘疾人、低保對象及失業人員等特殊群體的就業工作。統籌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城鄉基本醫療、工傷、失業保險市級統籌、醫療保險門診統籌等管理機制,鞏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試點成果。
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障覆蓋面,著力解決跨區域制度銜接問題,完善失業保險與城市低保聯動機制。嚴格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機制。加快社會服務體系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啟動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努力化解城鎮“入園難”問題,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現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面發展。探索城鄉教師互動交流機制,促進城鄉教育資源共享。落實好促進民辦教育發展政策,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教育事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統籌推進文化廣電新聞出版事業,加大對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創新文化體制機制,推動政府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實施文化產業“雙十”工程,加快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建設,繼續做好大運河申遺工作。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紮實備戰四年一次的省十二屆運動會,開工建設市體育中心二期工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落實價格調控政策,繼續穩定價格總水平。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全面推進平安商丘建設,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做好社會矛盾排查化解,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強化應急管理體系;暢通信訪渠道,健全及時就地解決民眾合理訴求機制,依法按政策解決民眾反映強烈的信訪問題;以基層基礎為抓手,以技防建設為引領,構築立體防控體系,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提高民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加強社區建設,健全基層服務平台和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做好社區矯正工作。加強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完善制度和強化監管相結合,杜絕大的安全事故發生。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用最嚴格的標準、嚴密的監管、嚴厲的懲處、嚴肅的問責,確保人民民眾“舌尖上的安全”!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一言九鼎、實幹興商”的商丘城市精神和商丘好人精神,把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設融入國民教育、文明創建和社會建設的全過程,在全市培育做文明人、辦文明事的良好風尚,形成體現我市優良傳統和文化底蘊,營造適應發展要求的思想道德條件和文明社會環境。
加強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支持駐商解放軍、武警部隊、預備役部隊、民兵和人民防空建設,促進軍民融合式發展。深入開展雙擁共建,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等人民團體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切實做好外事僑務、對台工作。繼續做好民族宗教、統計、史志、氣象、地震、社科研究等工作。紮實做好第三次經濟普查。
繼續辦好事關人民切身利益的“十件實事”:1.擴大就業渠道。購買公益性崗位7000個,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1萬人,投放5億元小額貸款支持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創業。2.關心救助弱勢群體。市級兒童福利院年內投入使用。完成9200名殘疾人就業培訓和630名0—6歲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工程。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受理案件4000件,實現應援盡援。3.切實維護公共安全。建設覆蓋中心城區的社會治安視頻監控系統,免費開展電動腳踏車打碼登記服務,提升社會治安防控能力。4.改善城區交通狀況。投資5000萬元,完成11條背街小巷整修工程。投資1000萬元,購買空調公車,改善火車站至神火大道南端運營條件。5.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工建設豫東大劇院,實現博物館免費對市民開放。完成“舞台藝術送農民”演出150場,“百戲進百鄉”演出120場,農村電影放映4.6萬場。6.改善城鄉居民生活條件。投資2億元,解決43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新建農村公路360公里。開工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15662套。投資4億元,改造城區薄弱電網。投資2000萬元,新建、改造14座聯體式公廁垃圾中轉站。7.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完成引黃調蓄日月湖主體工程。8.改善城區辦學條件。在新區和梁園區、睢陽區新建、改擴建8所中國小校,逐步解決大班額問題。商丘幼師秋季開學投入使用。9.增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新建新區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中心和兒童醫院)。10.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發放社會保障卡280萬張。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均籌資水平提高到380元,其中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參合率98%以上。將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再提高10%。

以改革的精神推進政府自身建設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必須堅持從嚴治政、高效施政、依法行政、廉潔從政,積極打造為民、務實、清廉的公務員隊伍,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一)轉變職能,推進政府服務創新。圍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實現政資分開、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和政社分開,進一步強化政府提供公共產品、搞好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職能。認真落實國家、省簡政放權各項措施,按照“能放盡放”的原則,繼續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切實簡化辦事程式,最佳化工作流程,規範服務標準,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水平,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環境。按照中央和省里的統一部署,有序推進食品藥品監管、衛生和人口計畫生育等部門職責和機構整合,全面完成政府機構改革任務。嚴控機構編制,確保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
(二)依法行政,推進政府科學決策。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依法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認真執行人大及人大常委會的決定,自覺接受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政協委員的民主監督,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高度重視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不斷提高辦理質量和水平。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式規定,把公眾參與、專家諮詢、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作為必經程式,確保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拓寬政府信息公開、政務公開範圍,認真落實預算公開制度,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支持審計、監察部門依法獨立行使監督權。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過錯追究制,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三)務實重乾,推進政府效能提升。以保持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鞏固“三治三提”和“兩轉兩提”活動成果,紮實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民眾,傾聽民眾呼聲,關心民眾疾苦,認真解決事關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加強效能監察,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嚴肅查處推諉扯皮、行政不作為等行為。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堅持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精簡檔案、會議,改進文風、會風,把精力和重點放在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質量效益上,多做打基礎、管長遠、利全局的工作,健全完善科學發展考評體系,努力創造出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政績。
(四)廉潔從政,推進政府廉政建設。嚴格執行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八項規定和省委市委20條貫徹落實意見。按照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要求,加強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廉潔從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發揚艱苦奮鬥優良作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勤儉辦事,把財力重點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推行廉政監督員制度,強化對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尤其是對視窗單位、關鍵部門和崗位的重點監督,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認真貫徹落實《廉政準則》,深入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從決策和執行等環節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
各位代表,我們面臨的任務艱巨而繁重,我們肩負的責任重大而光榮!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牢記使命,不負重託,上下一心,發奮圖強,以更加振奮的精神、更加開闊的視野、更加務實的作風,為全力構築中原經濟區東部戰略支撐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