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呂梁市政府工作報告

呂梁市人民政府代市長董岩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3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總體要求,著力推動轉型跨越發展,經濟社會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積極應對複雜困難局面,調結構、促轉型,市域經濟保持平穩增長。201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28.6億元,增長9.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63.98億元,增長15.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完成875.6億元,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72.9億元,增長26.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44億元,增長14.2%;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7.48億美元,增長30.1%;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0%,控制在年度目標3.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2.1%,低於4.2%的控制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公共財政等4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以綜改試驗為統領、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經濟結構調整邁出重要步伐。紮實推進綜改試驗區建設,編制完成轉型綜改2013—2015年三年實施方案和年度行動計畫,“五規合一”、戶籍管理、行政審批、中小微企業融資、礦產資源產權交易等五項重大改革順利推進,扶貧開發、資源轉化、生態建設、城鎮化等10個方面重大事項全面啟動,20個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全面加快項目建設,全年共鋪開重點工程173個,完成投資1445億元,在省重點工程“六位一體”12項考核指標中,我市獲得5個第一、2個第二、1個第三,走在全省前列,有力促進了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傳統產業繼續做大做強,臨縣霍煤1000萬噸煤礦、興縣肖家窪1000萬噸煤礦、興縣中鋁100萬噸氧化鋁、孝義信發180萬噸氧化鋁、汾陽杏花村酒業集中發展區、交城國錦2×30萬千瓦電廠等項目基本建成或正式投產。孝義信發鋁系二期、汾陽國峰2×30萬千瓦電廠等項目全面開工建設。中陽中澳生態鋁循環經濟一體化等項目落地奠基。高新技術產業取得重大突破,呂梁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研究院在套用微小衛星、無人系統、能源網際網路及新材料工業等領域取得較大進展,特別是“天河二號”落戶呂梁,為我市成為全省、全國重要的運算中心奠定了基礎。全年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高出工業增加值7個百分點,占到工業增加值的20.6%,創歷史新高。第三產業健康發展,孝義義烏商品交易國際博覽城基本建成,沃爾瑪、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現代物流企業進駐呂梁,商貿流通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96.5億元,占GDP 比重較上年增長1.9個百分點。
——農業基礎地位不斷鞏固,農業農村面貌發生明顯變化。糧食總產量達11.6億公斤,實現“九連增”。“三農”支出達到113.96億元,同比增長12.38%。“8+2”農業產業振興工程順利起步,建成核桃和紅棗標準化管理示範園區3.5萬畝、綠色穀子生產基地2.3萬畝,新發展林下中藥材1.3萬畝、設施蔬菜2.52萬畝,建設一級種薯和綠色商品薯基地各1萬畝,發展窯洞食用菌6015孔、574.5萬棒。扶貧攻堅紮實開展,啟動“百企千村”產業扶貧工程,50家省市企業與10個貧困縣、1000個貧困村結對開發,組建開發公司20家,實施各類項目63個。易地扶貧搬遷、片區開發、整村推進等扶貧開發項目順利推進,實現12.7萬低收入貧困人口穩定脫貧。造林綠化深入推進,全年共造林77.4萬畝,栽植核桃林50.9萬畝。在汾陽市成功舉辦了第七屆世界核桃大會。
——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城鎮化建設穩步推進。《呂梁城市總體規劃》(2013—2030)得到省政府批覆,呂梁新區主幹路網、河道整治以及供水、供氣、供熱管網建設全面鋪開,回遷安置房及部分配套設施相繼開工。實施大縣城建設項目211項,完成投資44.75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30335套,建成24648套。全市城區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67.91%,燃氣普及率達到76%,污水處理率達到75.6%,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51.3%。城鎮化率達到43.11%,較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呂梁機場正式通航,中南、太興及呂臨支線鐵路加快推進,西縱、環城兩條高速基本具備通車條件。完成農村公路建設338公里。中部引黃工程進展順利,龍門供水取水樞紐主體工程完工,千年水庫主要工程建設任務基本完成,坪底供水工程大壩主體全面封頂。新打機井200眼,增加灌溉面積5萬畝。煤層氣勘探開發利用邁出重大步伐,地面抽采量達到15億立方米,輸氣管網架構基本形成。
——社會事業同步推進,城鄉統籌取得新進展。義務教育全面發展,交城、文水、方山、嵐縣完成薄弱學校改造任務,石樓、興縣、臨縣在城鎮學校擴容改造和農村寄宿制學校附屬生活設施建設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全年新改擴建城區幼稚園21所、農村幼稚園75所,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3.5%。高考二本B類以上達線人數首次突破萬人大關。科技創新成果斐然,申請專利963件,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達到4億元,增長18%。山西呂梁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正式獲批,建成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醫藥改革繼續深化,全市13個縣級綜合醫院全部達到二級甲等標準,圓滿完成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任務。新農合參合人數達到276.3萬人,參合率達到98.46%,籌資標準提高到每人340元。新農保參保人數達到170.9萬人,領取待遇人數達到36萬人。文化事業不斷繁榮,10個省級非遺項目通過評審,晉劇《劉胡蘭》獲全國舞台藝術最高獎“文華劇目獎”。呂梁慈善總會正式成立。衛生扶貧、物價管理、防震減災等工作受到國家表彰或中央領導肯定,為呂梁贏得了榮譽。
——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人民生活質量得到新改善。落實增收措施。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發布企業工資指導線,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培育富民產業,加大補貼力度,積極培訓和轉移勞動力,鼓勵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進機關定點扶貧、幹部包村下鄉。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145元,增長9.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067元,增長13.1%。完善社會保障。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0元;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10%;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40元;城鄉低保補助標準每人每月分別提高30元、24元;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金標準提高15%以上;財政籌資570萬元,將市屬48戶國有特困企業的3043名職工納入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改善生態環境。12個縣(市)和呂梁市區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1.8%,市區PM2.5 日均濃度達標率為78.9%,全省排名第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