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剛剛過去的2011年,是河南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一年來,我們持續、延伸、拓展、深化中原崛起戰略,凝聚全省人民智慧和力量,不斷完善建設中原經濟區戰略構想,推進中原經濟區發展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以《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國務院《指導意見》)出台為標誌,中原經濟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確立了積極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發展路子,明確了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和現代農業基地、全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示範區、全國重要的經濟成長板塊、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支點和重要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五大戰略定位,中原經濟區建設成為國之大事、省之大計、民之大業,顯著提升了河南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為我省改革發展創造了難得歷史機遇,必將極大地激發人民民眾幹事創業熱情,匯成萬眾一心、奮發進取、克難攻堅、共襄盛舉的強大精神動力,開創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美好未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2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2年
  • 地點:河南省
  • 類別: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1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11年,也是全面實施“十二五”規劃的起步之年。一年來,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持續顯現,世界經濟成長放緩;國家巨觀調控面臨穩增長、調結構和控物價三者兼顧的艱難選擇,生產要素保障持續繃緊,社會管理難題不斷增多。面對困難和挑戰,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四個重在”實踐要領,大力實施建設中原經濟區、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總體戰略,全面推進“一個載體、三個體系”建設,狠抓“八項關鍵舉措”落實,經濟社會發展繼續呈現出好的趨勢、好的態勢、好的氣勢,是歷年來發展科學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最好的一年,完成了省十一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二五”發展良好開局。
——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主要指標增速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預計全省生產總值突破2.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7萬億元,增長25.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300億元,增長18%左右。
——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二三產業比重接近87%,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50%以上,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30個百分點以上。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1.8萬億元,占全省比重超過40%,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城鎮化率超過40%。非公有制經濟占全省比重61%以上。
——經濟效益明顯提升。財政總收入2851億元,增長24.3%;一般預算收入1722億元、支出4246億元,分別增長24.6%、24.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突破4000億元,增長30%以上。
——人民生活繼續改善。新增城鎮就業141.1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2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8000元、6500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和11%左右。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一年來,我們突出抓了以下重點工作:
(一)強力推動開放招商,綜合帶動作用日益顯現。把開放招商作為“八策”之首和綜合性戰略舉措強力推進,取得了“一舉應多變”、“一招求多效”的綜合帶動效應,不僅拉動了經濟成長、加速了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增加了社會就業,而且促進了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推動了體制創新和政府職能轉變、提升了河南對外形象。深入推進大招商活動。成功舉辦黃帝故里拜祖大典、豫港澳台經貿交流、承接產業和技術轉移合作交流等重大經貿文化活動,富士康電子、格力電器等一大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和項目戰略布局河南。加強與國家部委和央企的戰略合作,共與62家央企簽訂19項戰略合作協定和130個重大合作項目。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突破100億美元,增長60%;實際到位省外資金突破4000億元,增長46%。不斷完善開放條件。產業集聚區、開發區和城市新區建設加快,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區港聯動”工程穩步實施,保稅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區等開放平台建設取得重大成效。口岸出入境人數達到30.6萬人次,增長26.3%。努力擴大進出口規模。積極承接加工出口型項目和企業,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300億美元,增長70%以上,其中出口增長80%左右。對外工程承包、境外直接投資、外派勞務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深入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邁出新步伐。以擴大開放、承接產業轉移為主要途徑,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強載體建設,努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和自主創新體系。加快產業集聚區發展。按照“四集一轉”和“提升速度、提高水平、擴大效果”的基本要求,強化政策引導,突破薄弱環節,開展觀摩指導,產業集聚區綜合效應日益顯現,已成為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招商引資的主平台、農民轉移就業的主渠道、改革創新的示範區和縣域經濟的重要增長極,產城互動格局初步形成。尤其是一批發展基礎相對薄弱的傳統農業縣,通過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狠抓開放招商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全省產業集聚區固定資產投資突破7000億元,占全省比重40%左右;利用省外資金2400億元左右,占全省比重近6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業人員240多萬人,占全省比重40%以上。最佳化產業產品結構。圍繞規劃發展的18個重點產業,培育優勢產業,壯大優勢企業,增加優勢產品。六大高成長性產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接近70%,其中電子信息產業成倍增長,汽車整車產量實現翻番;四大傳統優勢產業精深加工和終端產品比重穩步提高;四大先導產業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知名品牌和優勢產品;四大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旅遊業接待海內外遊客3.07億人次、增長19%。大企業集團培育取得新成效,15家企業進入中國企業500強,河南煤業化工集團躋身世界企業500強。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積極破解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先導產業發展技術瓶頸,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大容量鋰離子動力電池研發及產業化等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取得突破。新增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新組建5個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新當選3名兩院院士。玉米新品種“浚單20”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專利授權量超過1.8萬件,增長14%。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認真落實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發展壯大民營經濟。各類市場主體新增52.5萬戶、達到253.5萬戶,私營企業註冊資本總額首次超過國有、集體及其控股企業。紮實推進節能減排。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大力淘汰落後產能,積極推進環境綜合整治。預計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5%左右,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1%和3%,環境質量繼續改善。
(三)加快城鄉建設和城鎮化進程,綜合承載和支撐能力進一步提高。繼續實施城鄉建設三年大提升行動計畫,加快完善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城市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提升城鄉規劃建設水平。按照三次產業複合與經濟、生態、人居功能複合的理念,加快推進城市新區規劃建設,鄭州、洛陽、新鄉、許昌等城市新區建設成效顯現。指導中心城區與周邊縣城、功能區組團式發展,促進城市布局和形態最佳化。深入推進鄭汴一體化發展,鄭州至開封軌道交通建設全面啟動,鄭汴物流通道等骨幹道路建設加快。鄭州鐵路貨櫃物流中心、國家幹線公路物流港建成投用。加快推進城中村、舊城區和棚戶區改造,城市道路、環境衛生、城市河道等綜合整治取得成效。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有序推進。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高速公路網路化建設,豫西地區高速公路項目全面推進,京港澳、連霍高速公路改擴建和跨省通道建設進展順利,縣城20分鐘上高速通道工程全面展開,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5196公里;航空樞紐建設取得新進展,鄭州機場客運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大關,進入國家一類機場行列;按照“米”字型布局大力推進鐵路項目建設,石武客專省內工程基本完工,鄭州東站、黃河公鐵兩用大橋等項目進展順利。新增煤炭產能465萬噸、電力裝機540萬千瓦。搶抓國家加強水利建設機遇,加快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燕山水庫通過國家竣工驗收,河口村水庫等工程進展順利,大型水庫除險加固全部完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段建設加快推進,配套工程建設正式啟動,丹江口庫區16.2萬移民遷安“四年任務、兩年完成”目標如期實現。完成造林面積418萬畝。全省行政村全部通寬頻。促進人口向城鎮轉移。積極探索城鄉戶籍、社會保障等改革,著力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就業、住房、子女就學等突出問題,促進農村人口有序轉移,城鎮人口突破4000萬人。
(四)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現代農業建設取得新進展。深入開展糧食穩定增產行動,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保持了農業農村發展好形勢。鞏固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積極推進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加快推進中低產田改造,大力開展大中型灌區改造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優質糧比重達到75%以上,小麥玉米水稻優良品種覆蓋率穩定在95%以上。糧食生產克服嚴重自然災害再獲豐收,總產達到1108.5億斤,連續8年增產、連續6年超千億,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穩定市場物價、支撐地方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高效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畜牧業規模化養殖水平穩步提高。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660萬噸、400萬噸和320萬噸,均增長3%以上。支持特色優勢農業發展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新評定335家、達到62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淨增7868家、達到3.4萬家。農業科技和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疫病防控和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得到加強。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政策,財政惠農補貼167.8億元,增加18.6億元。新改建縣鄉公路和通村公路5500公里。新建村郵站1.3萬個。新解決508萬農村居民和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開工改造農村危房19萬戶。新增農村戶用沼氣21.3萬戶。新建和改造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1500多個。又有103.3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
(五)強力推進改革創新,發展瓶頸得到有效破解。積極推進資金、土地、人力資源、能源電力等要素保障機制創新,繼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發展動力活力不斷增強。創新要素保障機制。探索實施土地開發利用管理“三項機制”,開展農村土地整治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推進存量土地集約挖潛,基本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用地。積極創新投融資機制,有效整合利用政府資源、資產、資金、資信,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支持投融資平台擴大融資規模;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1578億元、增長41%,其中新增上市公司18個、首發融資104億元。大力實施職教攻堅計畫和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完成各類職業技能培訓300萬人以上。編制實施26個重點領域專項人才規劃,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保障作用更加凸顯。利用價格調節基金等手段平衡煤電企業與廠網之間利益關係,緩解煤電體制矛盾和發電企業經營困難,電力供應得到較好保障。紮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強力推進煤炭企業兼併重組,產業集中度顯著提升,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國企改革繼續深化,310戶企業實施了改革改制。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下放調整省級行政審批項目147項。10個省直管縣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順利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成三年目標任務。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有序展開。警務機制改革創新深入推進。政務公開範圍繼續擴大。文化、教育、科技、集體林權、供銷社等領域改革取得新進展。
(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進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全省財政用於與人民民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支出2815億元,占財政支出的66.3%,其中用於“十項重點民生工程”超過700億元,經濟社會發展協調性增強。突出抓好就業工作。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城鎮新增就業、失業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超額完成年度目標,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84.1%。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總量達到2465萬人,省內轉移就業人數首次超過省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覆蓋城鄉的基本養老制度基本建立,集體企業65.5萬應保未保人員實現老有所養,新農保試點縣市區擴大至101個,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縣市區達到98個。城鎮基本醫保和新農合參保率分別達到93.8%和97%。提高企業養老金、城鄉低保補助標準和優撫對象、困難民眾保障標準,不斷擴大保障面,基本實現應保盡保。調整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物價上漲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居民消費價格上漲5.5%左右。建立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機制,有效保障了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大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積極探索保障房建設、分配、使用等管理辦法,優先安排土地供應,著力保障資金需求,強力推進保障房項目建設,完成投資260多億元,新開工45.12萬套,建成22.63萬套,較好地發揮了改善民生、擴大投資、提振消費、促進增長的綜合效應。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省財政教育支出853.5億元,增長40.1%。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啟動實施,新建、改擴建幼稚園1100多所。職教攻堅強力推進,國家職教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新成效。鄭州大學“211工程”三期建設進展順利,河南大學百年名校振興計畫啟動實施,新增3所省部共建高校。開封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被命名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成功上市。河南廣播電視新發射塔正式投入使用。新建、改擴建縣級圖書館24個。建成農家書屋2.5萬個。符合條件的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文化館全部免費開放。豫劇《常香玉》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水月洛神》榮獲第八屆中國舞蹈藝術最高獎“荷花獎”第一名。又完成78箇中心鄉鎮衛生院和1萬個村衛生室改造任務。愛滋病“四免一關懷”政策全面落實。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管理體制,整合社會管理資源,有效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機制,集中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嚴厲打擊“瘦肉精”、“地溝油”制售和“黑職介”等非法行為。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強化安全生產監管。深入推進平安河南建設,切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民眾工作體系,排查化解矛盾糾紛,依法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人民民眾安全感進一步上升,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加強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支持政協履行職能,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加強政府立法工作,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6件,制定發布規章7件。大力推進依法治省、依法行政工作,全面啟動實施“六五”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規劃。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成效。紮實推進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文明中原系列行動”、“三優三創”和道德模範評選活動。鄭州、洛陽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大力弘揚新時期“三平”精神,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取得新成效。大力支持軍隊建設,制定落實軍隊轉業幹部安置、隨軍家屬就業、官兵住房保障和新形勢下徵兵工作等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全國首個軍民融合式應急投送保障基地建設順利啟動,駐豫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在支持地方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軍政軍民團結進一步鞏固。外事、僑務、對台工作進一步加強,民族、宗教、統計、參事、史志、文史、地質、氣象、體育、測繪、地震、人防、社科研究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對口援疆工作進展順利。
各位代表!
過去的一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積極支持的結果,是全省廣大幹部民眾群策群力、艱苦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省各條戰線上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我省現代化建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過去的一年,我們在複雜嚴峻形勢下取得較好成績,主要得益於以下幾點:一是堅持把貫徹科學發展觀與立足河南實際結合起來,遵循規律、科學謀劃。深入研究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發展方式轉變主線在河南的具體實現形式,持續探索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發展路子,特別注重科學決策、有效運作,不走錯路、少走彎路,注重著眼全國大局謀求自身發展,推動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努力在更高起點上開闢河南發展廣闊前景。二是堅持把激活內力與藉助外力結合起來,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把改革開放作為破解深層次矛盾和各種瓶頸制約的根本途徑,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體制改革、機制創新,大力實施開放帶動主戰略,搶抓機遇、擴大開放,努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力和活力。
三是堅持把國家巨觀調控政策落實與河南發展需要結合起來,抓好關鍵、推動全局。把握年度形勢特點,緊緊抓住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關鍵問題,創造性開展工作,以“八項關鍵舉措”帶動全局,努力爭取擴大需求、穩定投資、調整結構、改善民生的綜合效果。四是堅持把加快發展與改善民生結合起來,執政為民、發展惠民。促進增加投資、擴大消費與改善民生有機統一,盡力解決好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民眾,努力在加快發展中改善民生、在改善民生中促進和諧發展。五是堅持把領導方式轉變與發展方式轉變結合起來,轉變作風、務實發展。積極落實“三具兩基一抓手”,深入推進“兩轉兩提”,廣泛開展“九論十八談”系列學習交流和創新實踐活動,統一思想認識,突出實幹實效,努力營造團結協作、克難攻堅、競相發展的良好氛圍。
各位代表!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河南仍處於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之中,仍處於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之中,仍處於中原崛起蓄勢積累的過程之中,人口多、底子薄、基礎弱、發展不平衡、人均水平低的基本省情還沒有根本改變;經濟成長方式粗放、產業結構不合理、城鄉差距大等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正在緩解但尚未根本解決;“錢從哪裡來、人往哪裡去、糧食怎么保、民生怎么辦”四道難題破解取得進展但尚未形成長效機制。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受國際國內需求下滑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電解鋁、煤化工等部分傳統優勢產業尚未擺脫困境;部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隨著沿海省份受外需影響增長放緩,省外務工人員出現異常回流跡象;安全生產、食品安全、學校安全管理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事故、事件時有發生。政府自身建設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一些部門職能轉變還不到位,行政服務效能不高,一些幹部素質能力、運作水平還有待提升,少數幹部以權謀私、奢侈浪費、消極腐敗等現象仍然存在。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解決。
二、2012年工作總體要求
今年是貫徹落實國務院《指導意見》和省九次黨代會精神、全面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對於鞏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好形勢,為黨的十八大召開創造良好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今年我省面臨的外部環境更為複雜嚴峻。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短期內難以消除,主要經濟體周期性經濟危機、結構性矛盾和政治因素相互疊加,世界經濟復甦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更加凸顯,國際市場低迷、外需不足可能成為常態。我國經濟增速回落與物價仍處高位相互交織,投資需求逐步放緩,居民消費增長難度加大,巨觀調控面臨更多“兩難”選擇,需求不足上升為經濟運行主要矛盾。國內區域之間圍繞市場、資金、資源、技術、人才等展開的競爭日趨激烈,東部地區憑藉雄厚實力和發展基礎仍掌握著競爭主導權,中西部省份搶抓機遇、競相發展的勢頭更為強勁,我省後發而起面臨更大挑戰。同時也要看到,我省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總體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國際產業分工格局加速調整,沿海地區企業受外需疲軟和生產成本持續上升影響,向中西部加快產業轉移的趨勢沒有改變。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突出防止經濟增速大幅下滑,保持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繼續加大對“三農”、保障性住房、社會事業等領域的投入,有利於我們更好地爭取國家支持彌補薄弱環節。我省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內需市場優勢明顯,民間投資潛力巨大,加之一些打基礎、增後勁的重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支撐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尤其是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我省發展帶來了重大歷史機遇,省九次黨代會對中原經濟區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人心齊、熱情高、幹勁足的良好社會氛圍已經形成。綜合來看,儘管形勢嚴峻,但有利條件多於不利因素,機遇大於挑戰。我們既要正視困難和問題,始終保持清醒憂患,做好應對更大困難挑戰的準備,更要看到機遇和優勢,在應對挑戰、化解風險、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中堅定信心,因勢利導,科學決策,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務院《指導意見》和省九次黨代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四個重在”實踐要領,全面實施建設中原經濟區、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總體戰略,持續探索“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路子,把穩增長、調結構、控物價、惠民生、促改革、保穩定有機結合起來,把握機遇、持續求進、務實發展、積極作為,保持經濟社會發展好的趨勢、好的態勢、好的氣勢,推動中原經濟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1%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20%;外貿出口總額增長3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均實際增長9%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為4%左右;節能減排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實現上述要求和目標,做好今年工作,必須按照中央“穩中求進”要求,立足河南實際,堅持“總戰略”,圍繞“總目標”,把握“總基調”,突出“四著力”。堅持“總戰略”,就是全面實施建設中原經濟區、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總體戰略,持續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新型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努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貢獻。圍繞“總目標”,就是圍繞富民強省總目標,繼續保持經濟社會發展好的趨勢、好的態勢、好的氣勢。把握“總基調”,就是“持續求進”。“持續”就是保持河南科學發展的意識、思路、舉措、進程,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好勢頭,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好局面;“求進”就是多著眼提升、多著力提升,努力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取得新進展,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突出“四著力”:一是著力擴需求。著眼破解需求不足這一突出矛盾,堅持擴大內需與拓展外需並重,通過爭取國家投資、積極招商引資、啟動民間投資擴大投資規模;通過加快發展服務業、完善服務設施和消費政策、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來擴大消費需求;通過承接產業轉移培育新的出口增長點,積極拓展外需,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大需求空間。二是著力創優勢。需求不足必然加劇競爭。無論區域發展還是企業經營,都要靠創優勢來應對競爭。必須立足自身實際,發揮市場優勢,發掘資源優勢,放大區位優勢,創新技術優勢,打造集聚優勢,構建體制優勢,培育環境優勢,促成產業優勢,力求在多個方面做得比別人更好一點,以創造優勢增強綜合競爭能力。三是著力破瓶頸。資源環境約束加劇、要素保障趨緊已成為常態,誰能勇於破解、善於破解、率先破解、更好破解,誰就能贏得主動、占得先機。必須堅持改革創新這一根本途徑,強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進一步消除體制障礙;不斷創新資金、土地、人力資源、能源電力等要素配置機制,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四是著力惠民生。牢牢把握改善民生這一根本目的,把推動經濟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更好地結合起來,千方百計辦好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讓人民民眾真正成為發展改革實實在在的受益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