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

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是考生考試的重要方向指導,其考試大綱內容包含:醫學倫理學、衛生法規、診斷學基礎、針灸學、方劑學、傳染病學、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內科學、中藥學、實踐技能、婦科學、兒科學、外科學等科目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2年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
  • 地位:考生考試的重要方向指導
  • 主要內容:醫學倫理學、衛生法規等
  • 具體內容舉例:依據四診內容進行辨證分析的能力
實踐技能,中醫基礎理論,

實踐技能

一、中醫辨證論治能力測試範圍
(一)依據四診內容進行辨證分析的能力。
(二)病症診斷能力
(三)類症鑑別能力
(四)確立治法的能力
(五)選方與用藥能力
(六)針灸穴位與操作技術的選擇能力
(七)預防與調護內容的掌握與臨床套用能力
二、中醫技術操作技能測試範圍
(一)中醫四診技術的掌握與操作能力
(二)常用針灸穴位的掌握與操作技能
尺澤孔最列缺魚際少商商陽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
迎香地倉下關頭維天樞梁丘犢鼻足三里條口豐隆
內庭公孫三陰交地機陰陵泉血海通里神門後溪天宗
聽宮攢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腎俞大腸俞次髎委中
秩邊承山崑崙申脈至陰湧泉太溪照海內關大陵
中沖外關支溝翳風肩井風池環跳陽陵泉懸鐘行間
太沖期門腰陽關命門大椎百會神庭水溝中極關元
氣海神闕中脘膻中四神聰太陽印堂定喘夾脊十宣
(三)針灸技術的掌握與操作能力
1.毫針刺法
2.灸法操作(部分內容要求實物操作)
3.其他針法操作
(1)三棱針法
(2)皮膚針叩刺
4. 針灸異常情況處理能力:
(1)暈針
(2)滯針
(3)彎針
(4)斷針
(5)血腫
(6)皮膚灼傷(起泡)
5.常見急症的針灸技術套用能力:
(1)偏頭痛
(2)落枕
(3)中風
(4)哮喘
(5)嘔吐
(6)泄瀉
(7)痛經
(8)扭傷
(9)牙痛
(10)暈厥
(11)虛脫
(12)高熱
(13)抽搐
(14)內臟絞痛
(四)拔罐技術的掌握與操作技能(要求實際操作)
1.拔罐的吸附方法
2.拔罐方法
3.起罐方法
4.拔罐出現皮膚灼傷(起泡)的處理
(五)推拿技術的掌握與操作技能(要求實際操作)
1.滾法
2.一指禪推法
3.揉法
4.摩法
5.推法
6.按法
7.拿法
三、中醫常見病症測試範圍
1.感冒2.咳嗽3.哮病4.喘證5.肺癆6.心悸7.胸痹
8.不寐9.癎病10.胃痛11.嘔吐12.腹痛13.泄瀉
14.痢疾15.便秘16.脅痛17.黃疸18.頭痛19.眩暈
20.中風21.水腫22.淋證23.癃閉24.陽痿25.郁證
26.血症27.消渴28.內傷發熱29.虛勞30.癌病31.痹症
32.痙證33.痿證34.腰痛35.乳癖36.蛇串瘡37.痔38.脫疽
39.腸癰40.崩漏41.痛經42.絕經前後諸證43.帶下病
44.胎漏、胎動不安45.產後發熱46.不孕症47.肺炎喘嗽
48.小兒泄瀉49.水痘50.痄腮(流行性腮腺炎)51.橈骨下端骨折
52.頸椎病53.腰椎間盤突出症
四、西醫臨床技能測試範圍
(一)內科體格檢查內容的掌握與臨床套用能力
(二)基本操作內容的掌握與臨床套用能力
1.外科洗手
2.戴無菌手套
3.手術區消毒
4.穿脫隔離衣
5.開放性創口的常用止血法
6.傷口換藥
7.脊椎骨折搬運
8.長骨骨折簡易固定
9.心肺復甦術
10.簡易呼吸器的使用
(三)常用輔助檢查的掌握與臨床套用能力
1.心電圖:
(1)正常心電圖
(2)典型心肌梗死
(3)心肌缺血
(4)過早搏動
(5)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6)心房顫動
(7)房室傳導阻滯
2.X線片
(1)正常胸部正位片
(2)肺氣腫
(3)胸腔積液
(4)氣胸
(5)長骨骨折
3.實驗室檢查
(1)血、尿、大便常規
(2)紅細胞沉降率
(3)肝功能
(4)B肝病毒標誌物
(5)腎功能(ALT、AST、γ-GT)
(6)血糖
(7)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脂蛋白膽固醇
(8)血清鉀、鈉、氯
(9)澱粉酶
(10)心肌酶(CK,LDH)
(11)抗鏈球菌溶血素“O”
(12)甲胎蛋白
(13)類風濕因子
(14)漏出液,滲出液
(四)常見西醫病種的診斷能力
五、西醫病種測試範圍
1.急性氣管-支氣管
2 .慢性支氣管炎
3.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4.支氣管哮喘
5.肺炎
6.肺結核
7.原發性支氣管肺癌
8.心力衰竭
9.心律失常
10.風濕熱
11.高血壓病
12.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13.急性胃炎
14.慢性胃炎
15.消化性潰瘍
16.潰瘍性結腸炎
17.上消化道大出血
18.肝硬化
19.急性胰腺炎
20.細菌性痢疾
21.病毒性肝炎
22.急性腎小球腎炎
23.慢性腎小球腎炎
24.腎病綜合徵
25.尿路感染
26.慢性腎衰
27.缺鐵性貧血
28.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29.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30.糖尿病
31.類風濕關節炎
32.腦梗死
33.腦出血
34.急性闌尾炎
35.乳腺囊性增生病
36.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37.先兆流產
38.產褥感染
39.盆腔炎
40.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41.圍絕經期綜合徵
42.小兒肺炎
43.小兒泄瀉
44.過敏性紫癜
45.水痘
46.流行性腮腺炎
47.橈骨遠端骨折
48.頸椎病
49.腰椎間盤突出症

中醫基礎理論

第一單元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細目一:整體觀念
要點:
1.整體觀念的概念
2.整體觀念的內容
細目二:辨證論治
要點:
1.症、證、病的概念
2.辨證論治的概念
3.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
第二單元 精氣學說
細目一:精氣學說的概念
要點:
1.精的概念
2.氣的概念
細目二: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
要點:
1.精氣是構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氣的運動變化
3.精氣是天地萬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氣化生為人
細目三:精氣學說在中醫學中的套用
要點:
1.構建中醫學精氣生命理論
2.構建中醫學整體觀念
第三單元 陰陽學說
細目一:陰陽學說的概念
要點:
1.陰陽和陰陽學說的含義
2.事物陰陽屬性的絕對性和相對性
細目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要點:
1.陰陽的對立制約
2.陰陽的互根互用
3.陰陽的交感互藏
4.陰陽的消長
5.陰陽的轉化
6.陰陽的自和與平衡
細目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套用
要點:
1.在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套用
2.在病理方面的套用
3.在疾病診斷方面的套用
4.在疾病治療方面的套用
第四單元 五行學說
細目一:五行學說的概念
要點:
1.五行和五行學說的含義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與現象的五行歸類
細目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要點:
1.五行相生與相剋
2.五行制化與勝復
3.五行相乘與相侮
4.五行的母子相及
細目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套用
要點:
1.在生理方面的套用
2.在病理方面的套用
3.在疾病診斷方面的套用
4.在疾病治療方面的套用
第五單元 五臟
細目一:五臟的生理功能與特性
要點:
1.心的生理功能與特性
2.肺的生理功能與特性
3.脾的生理功能與特性
4.肝的生理功能與特性
5.腎的生理功能與特性
細目二:五臟之間的關係
要點:
1.心與肺的關係
2.心與脾的關係
3.心與肝的關係
4.心與腎的關係
5.肺與脾的關係
6.肺與肝的關係
7.肺與腎的關係
8.肝與脾的關係
9.肝與腎的關係
10.脾與腎的關係
細目三:五臟與五體、五官九竅、五志、五液和五時的關係
要點:  1.五臟與五體的關係
2.五臟與五官九竅的關係
3.五臟與五志的關係
4.五臟與五液的關係
5.五臟的外華
6.五臟與五時的關係
第六單元 六腑
細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要點:
1.膽的生理功能
2.胃的分部名稱、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3.小腸的生理功能
4.大腸的生理功能
5.膀胱的生理功能
6.三焦的概念和生理功能
細目二:六腑與五臟之間的關係
要點:
1.心與小腸的關係
2.肺與大腸的關係
3.脾與胃的關係
4.肝與膽的關係
5.腎與膀胱的關係
第七單元 奇恆之腑
細目一:腦
要點:
1.腦的生理功能
2.腦與五臟的關係
細目二:女子胞
要點: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2.女子胞與臟腑經脈的關係
第八單元 精、氣、血、津液、神
細目一:精
要點:
1.人體之精的概念
2.人體之精的功能
3.人體之精的分類
細目二:氣
要點:
1.人體之氣的概念
2.人體之氣的生成
3.人體之氣的運動與氣化
4.人體之氣的功能
5.人體之氣的分類
細目三:血
要點:
1.血的基本概念
2.血的生成
3.血的功能
4.血的運行
細目四:津液
要點:
1.津液的基本概念
2.津液的代謝
3.津液的功能
細目五:神
要點:
1.神的基本概念
2.神的生成
3.神的功能
細目六:精、氣、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要點:
1.氣與血的關係
2.氣與津液的關係
3.精、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4.精、氣、神之間的關係
第九單元 經絡
細目一:經絡學說
要點:
1.經絡的基本概念
2.經絡系統的組成
細目二:十二經脈
要點:
1.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
2.十二經脈的交接規律
3.十二經脈的分布規律
4.十二經脈的表里關係
5.十二經脈的流注次序
細目三:奇經八脈
要點:
1.奇經八脈的特點
2.奇經八脈的主要功能
3.督脈、任脈、沖脈、帶脈、蹺脈和維脈的基本功能
細目四:經別、別絡、經筋、皮部
要點:
1.經別的概念、特點和生理功能
2.別絡的概念、特點和生理功能
3.經筋的概念、特點和生理功能
4.皮部的概念、套用
細目五:經絡的生理功能和經絡學說的套用
要點:
1.經絡的生理功能
2.經絡學說的套用
第十單元 病因
細目一:六淫
要點:
1.六淫的概念
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點
3.風邪的概念、性質及致病特點
4.寒邪的概念、性質及致病特點
5.暑邪的概念、性質及致病特點
6.濕邪的概念、性質及致病特點
7.燥邪的概念、性質及致病特點
8.火(熱)邪的概念、性質及致病特點
細目二:癘氣  要點:
1.癘氣的概念
2.癘氣的致病特點
3.疫癘發生與流行的因素
細目三:七情內傷
要點:
1.七情的基本概念
2.七情與內臟氣血的關係
3.七情內傷致病的特點
細目四:飲食失宜
要點:
1.飲食不節
2.飲食不潔
3.飲食偏嗜
細目五:勞逸失度
要點:
1.過度勞累
2.過度安逸
細目六:痰飲
要點:
1.痰飲的概念
2.痰飲的形成
3.痰飲的致病特點
細目七:瘀血
要點:
1.瘀血的概念
2.瘀血的形成
3.瘀血的致病特點
4.瘀血的病證特點
細目八:結石
要點:
1.結石的概念
2.結石的形成
3.結石的致病特點
第十一單元 發病 
細目一:發病的基本原理
要點:
1.正氣與邪氣的概念
2.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因素
3.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
細目二:影響發病的主要因素
要點:
1.環境與發病
2.體質與發病
3.精神狀態與發病
細目三:發病類型
要點:
1.感邪即發
2.徐發
3.伏而後發
4.繼發
5.合病與並病
6.復發
第十二單元 病機
細目一:邪正盛衰
要點:
1.邪正盛衰與虛實變化
2.邪正盛衰與疾病轉歸
細目二:陰陽失調
要點:
1.陰陽偏盛
2.陰陽偏衰
3.陰陽互損
4.陰陽格拒
5.陰陽亡失
細目三:精、氣、血失常
要點:
1.精的失常
2.氣的失常
2.血的失常
3.精、氣、血關係失調
細目四:津液代謝失常
要點:
1.津液不足
2.津液輸布、排泄障礙
3.津液與氣血關係失調
細目五:內生“五邪”
要點:
1.風氣內動
2.寒從中生
3.濕濁內生
4.津傷化燥
5.火熱內生
細目六:疾病傳變
要點:
1.疾病傳變的形成
2.影響疾病傳變的因素
第十三單元 防治原則
細目一:預防
要點:
1.未病先防
2.既病防變
細目二:治則
要點:
1.正治與反治
2.治標與治本
3.扶正與祛邪
4.調整陰陽
5.調理精氣血津液
6.三因制宜
……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