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京高考改革

北京市新高考方案已經教育部批准,將於2010年正式實施。2009年10月9日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已經公布。從方案中可以看出,2010年的北京高考考試的科目,各科考試時間長度以及各科的卷面分值都沒有改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0北京高考改革
  • 日期:2009年10月9日
  • 涉及:科目,各科考試時間長度
  • 分類:考試
簡介,解讀,專家觀點,各方反應,

簡介

2010北京高考改革
和實施高中新課程同時,與之對應的北京高考新方案的研討和制定工作就已啟動。北京教育考試院作為考試的主管部門,承擔著其中的重要工作。考察國外高考、赴已實行新高考的外省市調研取經、深入一線廣泛徵求意見……考試院的命題專家們度過了最為忙碌的兩年。
理論論證 早在2007年,北京在進入高中新課程時就宣布,3年後實施的新高考方案將是一份由教研專家、一線教師、招生考試專家等共同參與制定,並廣泛聽取各界意見,科學、可行的方案。
理論論證
作為方案主要制定部門的北京教育考試院開始了周密而細緻的調研工作。臧鐵軍是北京教育考試院主管高考命題的副院長,據他回憶,方案在制定伊始是理論論證工作。對國內外高考改革總體趨勢,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後,對國內外高考改革總體趨勢進行系統研究和論證。
調研取經 專家們調研了美國、日本、歐洲、韓國,以及台灣地區的高考形式,分析發現,儘管各國及地區在具體考試形式和內容上千差萬別,但究其核心,突出對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考查,已成為全世界高等教育在選拔學生時的重要標準,這一標準也相應體現在北京高考新方案的制定中。
調研取經
國內已實施新高考的省市也是命題專家們關注的重點。北京是全國第三批進入高中新課程的省份,在此之前,已有11個省、市、自治區進入了高中新課程。從2007年起,考試院新高考方案調研組的專家們奔赴各試驗區,對各省市新高考施行情況進行系統調研,包括對舊的考試大綱、考試說明和教材進行詳細對比,形成了一系列從教學大綱到課程標準與高考相關問題研究的報告。
與此同時,在北京市,一項在4000名高中生和2000名高中教師中展開的問卷調查也在鋪開,通過這次問卷調查,《北京市高考改革調研報告》應運而生。在強大的調研數據支持下,北京新高考方案輪廓逐漸形成——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為學生減負、分類考試、建立多元化考試評價制度等關鍵字出現在方案制定者們的思路中。
集思廣益 經過一年半的廣泛調研、醞釀,北京市高考新方案徵求意見稿漸漸浮出水面。2008年秋季起,對北京高考新方案的徵求意見工作漸次展開。
集思廣益
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參與徵求意見的人士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區縣教委主任、教研員、高中校長、一線教師,甚至學生代表……參與的人數已無從算起,但所有參與討論的人的意見都被考試院工作人員一一記錄下來,成為方案充實、修改的參考。
綜合素質評價是高中新課程的亮點,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新高考方案應該體現這個變化,但在具體操作形式上產生了分歧。臧鐵軍也參與了那次座談會,他一一聽取了各位負責人的意見後,談了他的看法:“綜合素質評價確實重要,但它的可信度如何保證?若是作為錄取的實際參考,那么算多少分才合適?”兩個問題拋出,問得剛發完言的李燕玲啞口無言。確實,這是一個核心問題,在社會誠信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的時候,簡單地把綜合素質評價量化到高考錄取中的做法勢必會引起更大的風險。
穩中求變 作為全國第三批進入高中新課程的試驗區,北京在改革之初就明確提出“穩步推進”的概念。在新聞發布會上,臧鐵軍也表示,重點突破、穩步推進是北京這次高考改革方案的重要精神。
穩中求變
高職招生是方案中改革力度最大的部分,也是突破口,這個變化經過了3年的磨合試驗。2007年,北京市首次在9所高職進行自主招生試點,學校完全脫離高考成績招生,考生根據專業學習意願選報學校,通過學校組織的面試和筆試來決定是否錄取。這一新的招考模式在當年被稱為“吹響了高考改革的號角”。
高職自主招生試點進行了3年,考試院跟蹤調研也進行了3年。專家們發現,通過自主招生形式,學生學習興趣能夠與專業很好結合,學校在招生時能對學生個性特長進行甄別,確定他們是否符合專業學習需求,學生、學校雙向選擇很好地解決了高職新生報到率低的狀況。於是,由考試院起草的一部20萬字的針對高職招生改革的報告出台了,這為新方案中高職改革方向提供了最為科學、客觀的理論和事實依據。

解讀

部分選修課內容納入高考 對於普通高中新課程中設定的選修模組是否會在高考中出現,除了已明確納入考試範圍的部分選修課程外,其他選修課程的內容都不會在2010年高考中出現。考試說明中的“考試內容與要求”部分,對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內容一般不再區分,各自所占比例大體上根據各自部分的學習時數決定。
部分選修課內容納入高考
市屬高校自主招生期待“破零” 深化高水平大學自主選拔錄取改革,也是此次北京2010年新高考方案的亮點之一。但由於自主招生學校的審批許可權在教育部,因此目前北京市對此表態謹慎。 根據此前部分高考方案制定人士的介紹,對高水平大學自主招生,新高考方案中,將鼓勵他們充分使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會考成績。至於如何使用,高校可以自行確定,教育部門提供建議。
市屬高校自主招生期待“破零”
“高會統招”每人可報20個志願 高會統招的科目組合包括高考科目和會考科目兩部分。高考科目就是北京市全國統一高考中的語文、數學(文/理)、外語3科。錄取時按3科成績總分排隊。 參加高會統招必須具備相關科目的高中會考成績,沒有會考成績不能參加高會統招。高中會考主要面對高中在校生,同時往屆高中畢業生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也可參加高中會考。
“高會統招”每人可報20個志願
高會統招以“1個專業+1所學校”為1個志願單位,選專業優先於選學校,同一個專業可以報考5所學校,每名考生可填報20個志願,突出了考生對專業的選擇。

專家觀點

有進步性但仍然保守 (王雄 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民間高考方案的主要參與者之一 )與以前的高考方案相比,此次北京新高考方案有一定進步,但與其他已經進行高考改革的省份相比,則基本沒亮點。
有進步性但仍然保守
北京新高考方案主要變化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高中素質評價成高校錄取重要參考,另一個是高職採取高考成績+會考成績模式。這兩個方面,不少省份已經施行,比如在廣東、山東、江蘇等省份。在江蘇,已經沒有高中會考的說法,取而代之的是高中學業水平測試,並且已經進入高考錄取的參考標準。
高考新方案穩中求新 (劉海峰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學科評議組成員 )在我看來,新方案最大的特點就是平穩過渡,穩中求新。
高考新方案穩中求新
在本次的高考方案改革中,原來的高考方案主體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原因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分析:第一,方案改動太大,容易引起各方面太大的變動。比如高校錄取如何參考,高中老師教學如何安排,考生如何適應等。第二,激進的變革容易引起反彈。改革幅度太大引起反彈在某些省份已經出現過,有的省份改革進兩步退一步,有的則是多次改動之後又退回到了老方案,這種做法不可取。

各方反應

避免“一錘定音”現象 (王梅生北京二中高三化學老師 )對於新公布的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北京二中高三化學老師王梅生表示,在高考統招錄取、自主招生中將高中會考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校錄取的重要依據,對高中生的全面發展是很有益的,避免了往年高考“一錘定音”的現象。因此在高三複習中,學校會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打散”模組教學的方式,突出“探究”的新複習方法。
避免“一錘定音”現象
綜合素質評價的納入“禁止”了學生一貫認為的“高一高二無所謂,高三一錘定音”的想法,能讓學生的知識掌握得更紮實。原本推出綜合素質評價的時候沒有想到今後會成為高考參考依據,現在高考新方案將其納入進來,需要學校提高該項評價的監督性。每名學生的素質評價都要“三方會審”,包括學生自評、家長互評及班主任和各科任課老師的評價。避免學生在高中就產生偏科現象。
給了高校更多自主權 (孟芊 清華大學招辦主任) 北京新高考方案中提到,高校招生要參考會考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這說明給了高校更多的自主權,體現了對高校自主權的尊重和肯定。
給了高校更多自主權
清華正在對北京新課改下的教學培養等各方面進行考察,並在思考和設計與之吻合的政策,適當時候對社會公布。
會考和高考存在一致性,都是對於學習的考核,但是它們的考核目標、重點都存在差異。會考是一種水平性測試,相對標尺比較粗,而高考是一種選拔性測試。“比如會考得A也許有20%,但是清華、北大招收的只是排名靠前的學生。”所以,他認為會考和綜合素質評價有參考價值,但不同的學校,作用不太相同。
高職校將重新“洗牌” (魏曉東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對於新高考中,變化最大的高職招生部分,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魏曉東表示,這次高職招生的改革讓考生和專業更貼近,以專業為單位的大平行志願報考方式,有利於志願錄取百分比的大幅提升,對於考生是很有利的。
高職校將重新“洗牌”
在對考生有利的同時,對於高職院校來說可能會迎來一輪重新“洗牌”。原先高職校以招生規模為硬性指標,新高考方案出台後,專業內涵和質量的競爭將成主要方向。以專業為單位進行志願選擇,將使擁有“拳頭”專業的高職越來越強,不被“問津”的高職將有逐步被淘汰的危險。
兩條腿走路更有底 (崔暢 北京二中高三學生 )對於新高考方案,北京二中高三學生崔暢認為,把會考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這些反映平時學習情況的成績,與高考成績同時作為高考錄取依據,這種“兩條腿”走路的方式,讓自己對高考“更有底”。相對歷年考生都仗著高考“一錘子買賣”的情況,作為第一屆新高考考生,崔暢認為新高考方式有進步,不會因為有一次發揮得不好,影響自己一生命運。
兩條腿走路更有底
2009年的高考複習不再是跟著老師過一遍知識點,而是把知識點提出來,讓學生自己進行探討。拿做實驗來說,以前老師給出一個唯一的實驗步驟,學生照著去做,沒有一點自主性。現在是老師把知識點拿出來,實驗步驟不唯一,學生可以自主設計,但得出的結果是唯一的。這種學習方式雖然比原來做起來要困難,但是提高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也比較吸引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