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雲南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由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綜合各州(市)人民政府和省政府有關委、辦、廳、局200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及統計數據編制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9年雲南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 發布時間: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五日
  • 發布單位:雲南省政府
  • 性質: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2009年雲南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複議、提起,改進意見,相關說明及附表,

2009年雲南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由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綜合各州(市)人民政府和省政府有關委、辦、廳、局2009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及統計數據編制而成。本報告由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複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改進意見,有關說明及附表七部分組成。

概述

為進一步深入貫徹實施《條例》,推進全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2009年,我省把推進“陽光政府”四項制度作為貫徹落實《條例》的重要措施,緊緊圍繞建設人民滿意政府的總體目標,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突出工作重點,狠抓制度落實,在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拓寬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加強責任和服務意識、強化政府信息公開監督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一年來,主要開展了以下七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信息公開推進機制
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和省政府機構改革的意見,及時調整了政府信息公開主管部門,由原雲南省人民政府信息產業辦公室調整為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負責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省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各地、各部門進一步加強了組織領導,建立了“一把手”總負責,分管領導親自抓,責任部門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推進工作格局。成立領導小組,由省政府法制辦、省政府督察室和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分別具體負責重大決策聽證、重要事項公示、重點工作通報和政務信息查詢制度的實施。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召開會議7次,及時研究解決信息公開推進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制定實施方案和實施辦法或細則等配套措施,對工作程式進行規範。落實責任人員,配備政府信息公開專、兼職人員11802人,建立政務信息查詢話務員和聯絡員隊伍13622人,註冊信息發布員21134人,審核員848人,監察員342人。同時,安排和落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專項經費1727.01萬元,規範有序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和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工作的開展。全年,全省累計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985555條。
(二)創新信息公開工作模式
以雲南省人民政府自2009年3月1日起在全省縣級以上行政機關全面推行“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為切入點,創新工作模式,全面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實施重大決策聽證制度。在政府重大決策前召開聽證會,及時聽取民眾意見,通過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形成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政府決策機制,使政府決策更具科學性並獲得廣泛的社會認同和理解,促使決策達到預期目的和實現最大社會效益。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省共組織重大決策聽證2251項,其中,以省人民政府名義組織聽證6項;省直部門組織聽證33項;各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組織聽證2212項。
實施重要事項公示制度。在政府實施重要事項之前,及時向社會進行公示,接受公眾監督,提高政府行政活動的透明度,提高公眾對政府工作的信任度。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省共發布重要事項公示信息17818條,其中,以省人民政府名義公示15條;省直部門公示430條;各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發布公示17373項。
實施重點工作通報制度。在政府工作中及時將涉及人民民眾切身利益、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工作,通過網路、電子螢幕、新聞發布會、公共場所等多種方式向社會進行通報,讓人民民眾更好地了解和監督政府工作。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省共發布重點工作通報事項42705項,其中,以省人民政府名義集中組織通報事項8項;省直部門發布1038項;各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發布41659項。
(三)暢通信息公開渠道
依託全省統一的政府信息公開平台,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號碼、統一平台、統一系統軟體、統一資料庫”的要求,在全國第一家建立全省統一的政務信息查詢專線電話和政務信息網路查詢平台,同時,對省政府入口網站重新進行了升級改版。制定下發《96128政務信息查詢專線建設指導意見》、《雲南省政務信息網路查詢建設指導意見》、《雲南省政務服務中心信息化建設指導意見》,以及《96128政務信息查詢專線聯絡員服務規範》,《雲南省政務信息網路查詢線上解答管理辦法》(試行)、《雲南省行政審批數據公開管理辦法》(試行)、《雲南省政府公共服務電話短號碼整合意見》等指導意見和管理辦法,保障和規範政務信息查詢工作的推進。
截至2009年12月31日,政務信息查詢系統覆蓋省、州、縣、鄉四級行政機關及部分中央駐滇單位共9918家,其中,省級部門57家、州(市)政府部門1245家、縣級政府部門7764家、鄉鎮政府部門852家;政務信息線上解答信息發布總量86335條,查詢系統累計瀏覽量約10709489人(次)。
設立政務信息查詢96128專線電話10205部,累計接聽電話206171次,轉接電話137020次,轉接成功112915次。
政務信息網路查詢系統收錄各地、各部門常見問題77643件,行政審批項目及服務事項3521項,累計受理民眾網上提問7608件,辦結回復6830件。
(四)紮實開展宣傳培訓工作
強化學習培訓。各地、各部門採取各種方式,積極組織學習李江副省長在全省推行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省政府推行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的決定、實施辦法等精神;利用視頻會議、現場交流會、情況分析會等方式,對省、州(市)、縣(市、區)三級行政機關的有關負責人、聯絡員、信息發布員、接線員等進行10餘次專題業務和技術培訓,參加人員5萬餘人(次);編印《陽光政府四項制度學習材料彙編》、《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知識問答》等學習手冊,組織幹部職工學習,撰寫學習心得,組織統一考試,促使幹部職工深入理解實施政府信息公開和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的內涵和重要意義。
加大宣傳力度。由省政府新聞辦制定新聞宣傳工作方案,對省、州(市)、縣(市、區)三級的宣傳工作作出統一部署。製作政務信息查詢專線電話“有事問政府,請撥96128”宣傳片,在雲南衛視等省內電視台黃金時段和“七彩公交”視頻上廣泛宣傳;在省級報刊、電視台、電台、網站等開闢專欄,連續報導政府信息公開和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的推進工作;國慶前夕,省、州(市)、縣(市、區)三級每周在本級主流媒體圍繞政務信息電話專線查詢工作開展集中宣傳;全省統一印製20萬份宣傳張貼畫在各地各電信門市、政務服務中心等地方進行貼上,省政府督查室對宣傳畫的貼上情況進行督查並通報;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雲南省移動分公司、雲南聯通分公司、雲南電信分公司,採用手機簡訊、固定電話彩鈴、114導航語等方式大力宣傳,全面營造政府信息公開和陽光政府四項制度推進的良好氛圍。通過一系列的宣傳措施,與人民民眾關係密切的勞動保障、衛生、教育、住房等事關民眾利益的政府信息諮詢明顯增多,政務信息電話專線查詢在公眾中的知曉度和認可度逐步提高。
(五)加強信息公開查詢場所建設
為深入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和政務信息查詢工作,更好地為社會公眾獲取政府信息提供服務,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檔案館公共圖書館政務信息查詢工作的通知》,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按通知要求將檔案館、公共圖書館開展政務信息查詢工作作為實施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的重要內容;各級檔案館、公共圖書館將政務信息查詢服務納入工作職責,明確分管領導,指定專門機構和專門人員負責,安排必要的資金,加強本地檔案館、公共圖書館政務信息查詢的設施建設;各級行政機關按照“安全保密、便於利用”和“誰發文、誰負責”的原則,完善檔案移送工作機制,及時準確地移送相關政務信息。同時,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將政務信息移送工作和公開服務工作列入檔案執法檢查範圍,對移送工作不重視、不及時、不到位的單位及個人予以通報批評。全年,各級檔案館、公共圖書館為公眾提供查詢服務71969人(次)。各級行政機關開闢專門的政府信息查詢場地,設立公共查閱點或資料索取點21724個,設定信息公告欄、電子顯示屏等設施,配備公眾上網查詢的電腦終端,為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查詢21553407人(次)。
(六)強化監督檢查落實工作
積極探索多種監督檢查評議方式,加大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
把監督檢查作為落實工作的重要抓手。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監察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審計廳、法制辦、新聞辦、政府督查室等成員單位,採取隨機抽查、實地檢查、聽取匯報、召開座談會、現場提問、查閱資料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地深入一線,對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檢查。各地、各部門都建立了工作月報及簡報報送制度,每月上報相關實施情況,把本地、本部門實施工作中的創新舉措、典型經驗等及時上報省級相關責任部門。
把行政監督、媒體監督、社會監督作為落實工作的重要力量。省監察廳建立以“問責制”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和陽光政府四項制度落實的工作機制,並在全省全面推行電子監察系統,形成省、州(市)、縣(市、區)三級監督網路,把各地、各部門實施情況作為督促檢查工作的重點,通過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檢查,按照“首問責任制”和“限時辦結制”的要求,採取全面自查與重點抽查相結合的方式,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制度的落實。省政府督查室牽頭組織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兩次對全省實施政府信息公開和陽光政府四項制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
把考核評估作為落實工作的重要手段。省工業和信息化委按照省委、省政府開展全省集中檢查考核工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對16個州(市)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開、政務信息查詢、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等情況進行了實地專項檢查和考核。同時,建立較為系統的評估指標,對16個州(市)政府和43個省直政府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和政務信息查詢工作分別開展監測評估,並形成書面報告,反饋各地、各部門進行整改。

主動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

2009年度,全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985555條,其中,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388363條,召開各級新聞發布會發布政府信息1491條,通過政府公報公布政府信息18306條,採取報刊、廣播、電視、簡訊等其他便於公眾知曉的方式發布政府信息1577395條。
(一)主動公開範圍
1.政府機構和人事
根據《中共雲南省委辦公廳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雲南省人民政府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省級相關行政機關對部門的主要職責、內設機構等職責調整、變動情況作了公布;公開了主要領導人簡歷、人事任免等信息。
2.行政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檔案
公開了《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雲南省物業管理規定的決定》、《雲南省地震監測管理規定》、《雲南省地下水管理辦法》、《雲南省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辦法》、《雲南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等5項省政府規章;公開了《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雲南省探礦權管理辦法》、《關於加快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支持地方金融企業改革發展》、《關於鼓勵創業促進就業的若干意見》等55個省政府檔案;公開了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推行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工作、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的實施意見、關於印發雲南省省級重點項目並聯並行審批或核准辦法(試行)、關於省政府機構設定等73個省政府辦公廳檔案;發布了中共雲南省委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決定、關於進一步加強民族工作促進民族團結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科學發展的決定等省委、省政府兩辦聯發檔案;以及雲南省土地利用年度計畫管理實施辦法、雲南省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實施辦法、雲南省集體林地林木流轉管理辦法(試行)等部門規範性檔案。
3.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相關政策
公開了雲南省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告;發布了雲南省光電子產業、裝備製造業、商貿流通產業、旅遊文化產業、生物產業、石化產業、有色產業、菸草產業、黑色金屬產業、能源產業等專項規劃;發布了雲南省生態功能區劃、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星雲湖、陽宗海、杞麓湖、撫仙湖、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規劃等區域規劃;發布了審計工作發展規劃、公共機構節能規劃等部門規劃。
4.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信息
公布了2009年1-5月雲南國民經濟運行分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09年11月)、雲南省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8年雲南省及各州(市)單位GDP能耗等指標公報;公布了工業、工業經濟效益、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價格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人民生活等統計信息。發布了2009年第一至三季度我省企業景氣指數、企業家信心指數、夏糧產量和播種面積情況、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指數、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農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費現金支出、農村居民家庭現金收支情況、城鎮居民家庭收支情況等信息。
5.財政預算、決算報告
公開了雲南省2008年地方財政決算的報告、雲南省2008年地方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09年地方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省審計廳發布了關於2008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昆明新機場建設前期項目實施情況、雲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2007年度省本級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管理情況、雲南省省級公益類科研院所2007年度財務管理情況、安寧、東川等20個縣(市、區)2008年度財政支農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雲南省2005年至2007年度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管理使用及效益情況等22項審計結果。
6.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項目、依據、標準
公布了雲南省財政廳、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印發雲南省省級批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的通知,發布了雲南省省級批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錄,內容涵蓋鐵道、交通、農業、建設、教育、公安、工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民政、保密、旅遊、財政、計畫生育、發展改革、民航、衛生等二十個部門61項收費項目的管理方式、收費依據及資金管理檔案等信息。
7.政府集中採購項目的目錄、標準及實施情況
公開了雲南省2008-2009年政府集中採購目錄及限額標準;發布招標公告信息256項,招標結果公示信息248項,信息包括項目名稱、概況、招投標程式等內容。
8.行政許可的事項、依據、條件、程式、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
建立行政審批項目查詢系統,收錄並公開了行政審批及服務事項3521項,其中,54個省級行政機關發布行政審批及服務事項738項,州(市)政府發布2783項,對涉及審批事項的名稱、類型、是否進駐政務大廳、辦理程式、法律依據、辦理條件、辦理期限以及申請行政許可需提交材料、收費標準、聯繫方式等信息進行了公布。
9.重大建設項目的批准和實施情況
在政府入口網站“重點工作通報”欄目,公開了交通、能源、水利、工業、城市建設、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物流、科技、社會事業等雲南省2009年“三個一百”在建、新開工、前期工作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情況,雲南省重點公路建設完成情況,省人防辦關於09年12月份新建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民用建築修建防空地下室方案審批情況,全省農村能源建設情況等各級政府年度工作重點及落實情況,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民眾切身利益以及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重點工作的進展情況,向社會公布的服務承諾事項和落實情況,以及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處置情況等信息。
10.扶貧、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促進就業等方面涉及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及其實施情況
社會救助扶貧、優撫方面,公開了召開雲南省農村五保供養實施辦法聽證會、開展社會救助管理工作檢查、昆明重審低保戶、緊急下撥4.4億元一次性補貼400萬民眾等社會救助信息;公開了雲南省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實施辦法、開展第八屆雙擁模範城(縣)檢查考核工作等優撫、雙擁信息。
教育方面,公開了2009年雲南省教育改革與發展情況、招生考試信息、推進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進展情況、調整學校布局實施“三級辦學”、全省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職業教育與農村成人教育2009年重點工作、國中教育評價制度改革、高中新課改教輔工作等信息。
醫療衛生方面,公布了本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情況、關於追蹤雲南甲流感病例密切接觸者公告、關於進一步貫徹落實雲南省人民政府第四輪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決定的通知、加強血液透析質量控制工作、以及對通海等縣“1.16”霍亂疫情情況新聞通報等信息。
勞動與社會保障方面,公開了省政府關於全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州市級統籌管理的意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實施辦法、省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服務管理辦法等政策信息,公開了新農保試點工作、省2009年企業工資指導線、實現全省工傷保險地級統籌、啟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工作、擴大醫療保險個人帳戶使用範圍、關於調整我省失業保險金標準等信息。
促進就業方面,公開了省政府關於鼓勵創業促進就業的若干意見、省鼓勵創業“貸免扶補”實施辦法、鼓勵創業“貸免扶補”實施辦法的細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和省創業小額貸款擔保中心聯合開辦創業小額貸款業務、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分析、鼓勵創業“貸免扶補”創業計畫書等信息。
11.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
各級政府結合地方實際,公開了破壞性地震、危險化學品事故災難、地質災害防治、公路交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安全生產災難、鼠疫控制、自然災害救助、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甲型H1N1流感防控、重大農產品質量事故、森林火災撲火、防洪搶險、重大動物疫情、重要物資供應等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等信息。
12.環境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情況
環境保護方面,公布了有關水環境、大氣環境、工業固體廢棄物及危險廢物、輻射環境、城市環境、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情況的環境狀況公報,水資源公報、水土資源保持監測公報;每季度發布雲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水質狀況及治理情況公告,關於滇池和洱海流域專項整治情況的報告等信息;發布環保專項行動工作簡報15期、環境監察工作簡報41期、九湖動態74期;對昆明市船房河整治工程、熱帶、亞熱帶良種牛胚胎工程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輸變電工程等40多項竣工項目的環境保護驗收情況進行了公示。
公共衛生方面,對雲南省農村醫療衛生條例(修訂草案)進行了聽證,對雲南省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資金實施方案和降消項目工作經費實施辦法等重要事項向社會進行了公示;對全省傳染病疫情情況、雲南省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情況等重點工作進行了通報。
安全生產方面,對全省較大道路交通事故、安全生產形勢、磚牆坍塌、煤礦坍塌、爆炸、水災、火災等安全隱患整改、事故災難發生和調查處理情況進行了公布。
食品藥品、產品質量方面,對藥品安全專項整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整頓、過期藥品的清理、查獲假藥的情況等信息進行了發布;對全省食用植物油、煙花爆竹、家具、大米、月餅、瓶(桶)裝飲用水、飲料、化肥、乳製品、人造板、陶瓷磚、服裝等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進行了公布。
(二)主動公開途徑
1.政府網站
全省省、州(市)、縣(市、區)、鄉(鎮)四級人民政府和行政機關通過“雲南省政府信息公開統一平台”發布政府信息。公眾可通過“雲南省人民政府入口網站”的“政府信息公開”子欄目和“雲南省政府信息公開入口網站”,以及各地、各部門政府入口網站查詢各級政府和部門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
全省政府信息公開統一平台從2008年4月30日開通至2009年12月31日止,已建政府信息公開網站10742個,累計公開政府信息達911846條,累計頁面總瀏覽量47817630人(次),累計獨立訪客15988948位,累計總IP數12290540個。
2009年度,全省新增主動公開政府信息388778條,頁面瀏覽量達36506937人(次),獨立訪客12556058位,IP數9674663個。
2.政府公報
各級政府通過政府公報公開重要行政法規、政府規章、各政府機關的主要規範性檔案,與經濟、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相關的其他檔案,以及人事任免、機構設定、表彰等信息18304條。
2009年出版《雲南政報(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報)》24期,發行60萬份,免費發行已覆蓋全省16個州(市),129個縣(市、區),145個州(市)、縣(市、區)圖書館、檔案館、國家圖書館、中國版本圖書館、國家圖書館中文報刊組,全國32個省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8個雲南省人民政府駐外辦事處,省人大辦公廳、省政協辦公廳,256個參加省級公文交換的各委辦廳局和單位, 18158個行政村,以及郵局、書報亭、新華書店等18750個公開查閱點。
各州(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也陸續出版政府公報,公布轄區內的重要政府信息。
3.政務信息網路和電話查詢
雲南省政務信息網路查詢系統,累計受理民眾網上提問7608件,辦結回復6830件,其中,省直部門政務信息網路查詢系統受理3437件,辦結回復2972件,各州(市)政務信息網路查詢系統受理4171件,辦結回復3858件。
雲南省政務信息96128電話專線,累計接聽電話206171次,轉接電話137020次,轉接成功112915次,平均轉接成功率為91.93%,滿意率98.53%。其中:省直部門轉接電話12082次,日均轉接62.6次,轉接成功率88.78%,滿意率為98.1%;州(市)轉接電話124938個,日均轉接44.73次,轉接成功率92.24%,滿意率為98.58%。
4.公共查詢場所
2009年,設立公共查詢點或資料索取點21724個,為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查詢21553407人(次)。
省、州(市)檔案館提供查詢文檔42036卷,查詢71969人(次),為公眾複印22679頁。
5.新聞發布會
省政府及各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信息1491條,內容涉及民生工程、環境保護、疫情防控等方面。

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申請情況
2009年,全省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共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22618件,其中省級機關受理6663件,各州(市)人民政府受理15955件。現場書面申請18260件,占80.73%;電子郵件申請數383件,占1.69%;傳真申請113件,占0.50%;信函郵寄申請301件,占1.33%;其他形式申請3561件,占15.74%。
省級機關中,涉及依申請公開的部門有省工商局、省統計局、省商務廳、省衛生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審計廳、省國土資源廳八個部門。
州(市)人民政府中,涉及依申請公開的州(市)有玉溪市、普洱市、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保山市、臨滄市、西雙版納州、迪慶州、曲靖市十個地區。
依申請公開的信息中,申請內容主要涉及民政、教育、環保、城建、征地拆遷、就業、稅務、統計、工商、衛生、財政預算等相關信息。
(二)申請處理情況
在依申請公開的22618件政府信息中,已答覆22618件,答覆率為100%。
在答覆的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中,“同意公開”的19247件,占85.1%;“同意部分公開”的2999件,占13.25%;“不予公開”的371件,占1.64%,其它類型1件,占0.01%。
對“不予公開”的371件,“非《條例》所指政府信息”申請數116件,占31.27%;“信息不存在”申請數7件,占1.89%;“非本機關職權範圍”申請數19件,占5.12%;“申請內容不明確”申請數4 件,占1.08%;“重複申請”申請數102件,占27.49%;“其它”申請數123件,占33.15%。

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2009年,全省各級、各部門嚴格按照國家和省發改委、省財政廳《關於行政機關依申請提供政府公開信息收費標準及有關問題的通知》精神,收取(或減免)檢索費、複製費和郵寄費等費用。全年共收取費用34888元,減免費用15876元。其中,檢索費收取20847元,減免7585元;複製費(含光碟、紙張)收取10342元,減免7157元;郵寄費收取3699元,減免1134元。
收取和減免費用主要涉及省工商局、省國土廳、省審計廳、省農業廳等4個省直行政機關和玉溪市、昭通市、楚雄州和臨滄市4個州(市)人民政府。

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行政複議、提起

行政訴訟情況
2009年,全省收到因政府信息公開的行政複議申請1件,有關受理機關依法進行了調查處理,並告知當事人。
全省各級政府機關無因政府信息公開提起行政訴訟的案件。

改進意見

2009年,雲南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緊緊結合 “陽光政府”四項制度的實施,在創新工作模式,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和信息公開量,完善工作機制,拓寬政府信息公開形式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為進一步提高社會對政府信息公開的認知度和民眾的滿意度,完善制度建設和配套措施,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等工作,2010年,我省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深化認識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性
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是轉變政府職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及時、全面、準確地保證政府信息公開是各級政府及其部門的責任,只有各級政府其及部門真正的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到位,將其工作作為一項長期化、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工作,並確保組織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才能真正有效地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二)繼續加強組織領導
結合“效能政府”建設,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履行推進、指導、協調、監督全省政府信息公開職責,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各項要求融入到各部門的業務流程中;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加強查詢電話、查詢網站、政務服務中心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政務服務中心信息系統,為網上審批、電子監察等工作開展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在政務信息網路查詢基礎上,依託省政府入口網站,廣泛開展網上審批、網上公共服務、網上執法反饋等服務。
(三)完善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機制和網站平台的安全保障體系
進一步健全政府信息發布保密審查機制,規範審查程式,加強對擬公開政府信息的保密審查,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防止泄密事件發生,在認真處理好“保密”與“公開”關係的前提下,加大信息公開力度,確保政府信息安全和公眾知情權都得到有效保障。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及我省關於加強新時期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相關意見和要求,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部門和人員,制定和完善網站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信息安全應急回響管理機制,加大信息安全培訓教育力度,提高工作人員的信息安全防範意識和防禦技能。加強信息網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採取必要的技術防範措施,提高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安全防護水平,保障信息公開網站及公開內容的安全。
(四)深化信息公開內容
繼續推進“法制政府”、“責任政府”、“陽光政府”和“效能政府”四項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強對公眾關注度高的政府信息梳理,把人民民眾普遍關心、涉及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重點內容,繼續加大對重大投資項目審批、重大資源開發利用、重大國有資產處置、重大財政支出項目審批、重大決策聽證、重要事項公示、重點工作通報等政府信息的公開力度,拓寬政府信息公開內容的深度和廣度。
(五)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場所建設
加強公共查詢場所建設,保障提供多種形式政務信息查詢服務。繼續抓好全省檔案館、公共圖書館等政務信息查詢平台建設,特別是州(市)和縣(市、區)的“兩館”建設,為政務信息查詢制度的有效落實提供載體和支撐平台。儘快實施縣級檔案館、公共圖書館的政務信息查詢服務,將政務信息查詢服務納入工作職責,確保查詢服務工作順利開展。
(六)加大監督檢查力度
圍繞“效能政府”的行政績效管理制度,把人民民眾的滿意度作為衡量政府信息公開績效管理成敗的重要標尺。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和政務信息查詢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和評價機制,切實加強省、州(市)、縣(市、區)三級電子監察監督網路系統建設,建立健全舉報、投訴、監督機制,暢通監督信息渠道。對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條例》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政府信息公開內容、便民程度、公開的效果、民眾的滿意度、民眾意見建議和投訴處理和落實情況等進行綜合評議、考核、評估,以責任追究為手段,切實加大問責力度,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深入開展。

相關說明及附表

(一)相關說明
1、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時間截至2009年12月31日。
2、本年度報告的電子版可在“雲南省人民政府入口網站”或“雲南省政府信息公開入口網站”下載。
3、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聯繫(聯繫地址:雲南省昆明市永安路37號 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網路和信息資源管理處;郵政編碼:650011;聯繫電話及傳真:略)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五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