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國最佳雜文

2009中國最佳雜文

《2009中國最佳雜文》是2010年1月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2009中國最佳雜文
  • ISBN:7205066867, 9787205066864
  • 頁數:328頁
  • 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10年1月1日)
  • 開本:16
  • 叢書名:太陽鳥文學年選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條形碼:9787205066864
  • 尺寸:23.6 x 16.8 x 2.2 cm
  • 重量:522 g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2009中國最佳雜文》出版於遼寧人民出版社,內容簡介:本年選將目光鎖定在純文學的佳作精品,以其獨具的民聞視野,爬梳整理著雜文的09年年度精品。它恪守純文學陣地,堅持編選的民間視角,逐年梳理,逐年集粹,自成風格。
選本在傳統閱讀的基礎上,打開了文學的多元生存空間,走的是平民化、大眾化的閱讀路線。它更多的是參與其中,而不是以客觀審視或居高臨下的姿態親近現實,它關注生活,靠近民眾的閱讀心理。

  

目錄

序 “遍讀”之難
阿 敏 仰視很“哲學”的領導
愛 軍 信息公開了
安 寧 簡歷人生
安立志 “眼睛雪亮”與“不明真相”
鮑爾吉?原野 上帝的親筆信
畢會成 歷史真的只有那么點事兒?
畢詩成 欣慰與遺憾並存的袁偉民爆料
柴會群 女“許霆”是怎樣煉成的
長 平 余秋雨破壞了君子協定
陳 章 也說美國大選花錢
陳 倉 遠去的詩意
陳長林 有沒有養生書號召不吃飯?
陳魯民 倘若馮夢龍當編劇
陳四益 關於“扯淡”
陳先義 漢字不是乾癟的符號
刀爾登 我為什麼不喜歡狗
鄧 剛 幸虧狗不會說話
狄 馬 歐巴馬當選是誰的勝利?
丁 東 弱智是不是電視文化的宿命?
房連水 開場鑼鼓打得沒底氣
馮日乾 娛樂,不止於死
馮永鋒 世界為什麼是乾的
傅劍鋒 與道德批評相關的媒體倫理
高 低 未完成的“測量”
高紅十 不知道
葛兆光 中國味道什麼味兒
瓜 田 呼籲成立“出逃貪官聯誼會”
郭振亞 “盲人摸象”君莫笑
海 瑩 像木雞一樣去戰鬥
韓小蕙 人之不復為人也
何家弘 “人肉搜尋”與犯罪偵查的“民眾路線”
何三畏 看孔慶東教授的“敵情觀念”
和靜鈞 哪個經濟學家向公眾道過歉
洪 燭 “少不讀魯迅”
洪巧俊 傑弗遜住旅館
侯志川 一次不民主的“重要會議”
黃 波 朱元璋的另類“偷窺”
黃一龍 雜文和民主
蹇廬氏 屁從嘴放
蔣 萌 趙本山的“文革”為農民爭到啥尊嚴?
蔣元明 腸子與性格
蔣子龍 2008年的創意
焦 加 老去文章
孔 曦 貪官私房話
老 土 給醫生一把槍吧
樂 朋 倘若毛公做了雜文家
黎 明 官員之死與“發來賀電”
李恩柱 舒蕪的意義
李建永 雜說“三人行”
李景陽 當官的不會笑
李興濂 古代馬屁奇觀
梁 衡 人人皆可為國王
林 希 真是“不得了”
劉 齊 婚書上的語錄
劉 謙 那才是魔術啊!
劉誠龍 我娘與諸葛亮
劉吉同 按官“分配”
劉紹楹 老人為入獄而“搶劫”
劉效仁 拒授歐巴馬榮譽學位的“慣例”
劉興雨 忽悠忽悠我愛你
劉運輝 各式“愛國”
柳 萌 人生有悟不白活
陸士華 法律剛性來自嚴密
馬少華 我們為什麼都想當神仙
馬亞麗 李白如果實現抱負
梅桑榆 話說“五。後”
牟丕志 老鼠與經濟社會
南 北 大道至簡
潘德東 今天我們怎樣“祝福祖國”?
潘多拉 孟學農現在是老百姓嗎?
彭 俐 收藏三則
喬新生 諾貝爾和平獎成了和平夢想獎
秦 海 永遠鬧不懂的概念
阮 直 神聖無聊最無聊
單士兵 你選擇向誰致敬
商子雍 面對太陽,眾生平等嗎?
邵燕祥 牢頭獄霸引起的聯想
沈 棲 請告訴弱者“不可以”之後“怎么做”
盛大林 對“人肉搜尋”如此說“不”
石 飛 從李鴻章的那口痰說“文化差異”
宋志堅 “區區”與“堂堂”
蘇中傑 那是美麗的姑娘,不是妖怪
孫道榮 頸椎病的非醫學因素
孫貴頌 “毛主席不是學農的”
唐 宋 “溫和腐敗”踐踏了什麼?
唐德亮 狗屎緣何變香?
陶短房 六十年,中國人看世界日益個性化
滕朝陽 空姐學哲學
田嘉力 趙本山和二花臉藝術
童大煥 官字兩張口
汪金友 “賈君鵬的爸爸”逗誰玩?
王 暉 鄉村“意見領袖”
王 琳 卿本佳人,奈何作賊?
王 蒙 語言的享受
王 汀 從今以後,仔仔細細地過
王國華 鼓浪嶼上的字
王景山 說給凱歌同學聽——關於魯迅“大罵”梅蘭芳
王開嶺 讓傻瓜活得好好的
王培元 黑衣人魯迅
王乾榮 無“純種”,有“特種”
王書亞 做個聰明的小丑
王學泰 從“不怕鬼”到“不怕兔”
魏得勝 語境
魏劍美 罵娘愛國者
吳 澧 人要站起靠自己
吳營洲 寶玉的“情”,以及“懸崖撒手”
吳兆民 “荒唐選官法”比較
吳志實 家住CBD
伍里川 “提前二十天售票”是一種裸奔
西 風 “操事件”中的零容忍和寬容度問題
肖復興 誰帶著孩子一起打碎了窗玻璃
謝浮名 李銀河有誇讚王小波比魯迅偉大的自由
熊培雲 白領為什麼羨慕農民?
朽 木 忽悠“東方亮”
徐 強 理想的高低
徐 昕 這個可以知道
徐懷謙 需要第一個站起來的人
徐迅雷 論大師文懷沙的沒有倒掉
許身健 滿文軍作證與“親親相隱”
許石林 聖賢在誰家
薛 涌 中產階級需要微型房理念
薛林榮 北京來的電話
鄢烈山 警覺自我感動
嚴 瑤 “三巨頭”認錯
嚴寶康 沉“妖”泛起
嚴家新 今孔子後代最不該姓孔
閻 綱 不三不四的“研討”
楊學武 想當羅馬市長
葉延濱 意外之得
於 堅 少許
於藏東 牛婆婆寫給媳婦幾的信
曾 穎 人生的自助餐
張 鳴 大師別頌
張 煒 一棵樹
張心陽 “愛國主義”不是救命稻草
張雨生 一座“水韻?森林之城”的憂思
張遠山 新老紳士
趙健偉 一個草根藝術家的哲學思辨
趙健雄 米爾克:另類的權利
趙毅衡 “暈書綜合徵”
鄭連根 野鴨邏輯與道德整肅症
周 濂 暗夜微光
周 瓊 經濟學家的餿主意
周士君 帕夫利克式悲劇
周筱贇 “為地球熄燈一小時”的鬧劇
周澤雄 一個耳光與八個主義
朱 暉 大師什麼最大
朱大路 兩難
朱健國 從《潛伏》看關公
朱鐵志 說“門”論“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