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嘉禾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從2003年任職以來,第十四屆縣人民政府已經走過五年的奮鬥歷程。五年來,在縣委的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本屆政府團結和帶領全縣上下,把握時代潮流和機遇,迎戰各種困難與風險,頑強拼搏,開拓進取,譜寫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嶄新篇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8年嘉禾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類似:工作報告
  • 地區:嘉禾縣
  • 時間:2008年
工作回顧,工作建議,

工作回顧

從2003年任職以來,第十四屆縣人民政府已經走過五年的奮鬥歷程。五年來,在縣委的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本屆政府團結和帶領全縣上下,把握時代潮流和機遇,迎戰各種困難與風險,頑強拼搏,開拓進取,譜寫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嶄新篇章。
——致力於提速增效,經濟實力有新的增強。經濟總量持續擴張,2007年實現生產總值38億元(預計數,現價,下同),比2002年增加18.72億元,年均遞增11.9%。產業結構不斷調優,三次產業結構由2002年的27.7∶31.4∶40.9調整為20∶42.6∶37.4,農業經濟得以鞏固,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第三產業蓬勃興起。經濟質量逐步提高,2007年完成財政總收入2.07億元,年均遞增20%,稅收占財政總收入比重較2002年提高9.8個百分點。“十五”目標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開局良好。
——致力於改革開放,體制機制有新的突破。農業稅、農業特產稅全面取消,鄉鎮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市率先推行。精簡行政審批項目120個,行政效能不斷提高。財政管理和投融資改革進展順利,金融機構貸款餘額比2002年增加3.45億元。產權制度改革穩步推進,縣屬國有企業改制面擴大到73.7%,非公有制經濟進一步發展,2007年,民營企業實現增加值25.8億元,占GDP的比重達67.9%。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改革有序推進。招商引資不斷擴大,累計引進省外境內資金27.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135萬美元、出口創匯1129萬美元。項目建設勢頭強勁,投資100萬元以上的項目386個,竣工投產287個,實際完成投資21.69億元。參與區域協作日趨緊密,承接產業轉移力度加大,泛珠三角協作配套基地初具雛形。勞務經濟更加活躍,勞務輸出被評為全國示範縣,“鑄造湘軍”被評為全省十大勞務品牌。
——致力於擴容提質,城鄉面貌有新的變化。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4.13億元。縣城總體規劃和縣域城鎮體系規劃修編如期完成,新區開發和老城改造有序推進,國家衛生縣城復檢驗收順利通過,省級園林縣城創建通過考核驗收,城區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小城鎮建設富有成效,城關鎮、塘村鎮被列入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城鎮化率達33%。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治理病險水庫21座,完成煙水配套面積3.1萬畝,改造中低產田4.1萬畝,新建沼氣池5950口,農網改造被評為全國先進縣,桂嘉高等級公路、新車頭大橋、嘉禾大道建成使用,嘉新路、嘉寧路加緊建設,成功爭取廈蓉高速、京珠高速複線取道我縣,新修和改造通鄉、通村公路289.4公里,通村公路密度和農村公路硬化率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致力於共建共享,民生民計有新的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4426元,居民儲蓄餘額達24.79億元,累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83億元。落實直補、良補等糧食補貼資金2170萬元、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資金3470萬元,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89056人次1448萬元。城鄉低保擴面提標,發放城鄉低保金4.66萬人次2996.1萬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縣城供水擴改項目竣工使用,完成112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3.8萬人的不安全飲水問題。耕地總量連續七年實現占補平衡,礦業秩序得到有效整治和規範,啟動陶家河流域污染綜合治理和採煤沉陷區治理,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得到加強。人口計生工作在流動人口管理、落實節育措施和打擊“兩非”等方面取得進展。“科教興嘉”戰略深入實施,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達到55.7%,國考考點全面恢復,嘉禾一中順利搬遷並被評為省級示範性高中,成功創建嘉禾五中,民辦教育快速發展,義務教育被評為全省先進。縣圖書館被授予“國家二級圖書館”,嘉禾伴嫁歌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全民健身活動被評為全省先進,競技體育在國際大賽實現金牌零的突破。公共衛生體系和基本醫療服務不斷健全,成功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監察、審計、統計、物價、房產、殘聯、老齡、氣象、檔案、地方志、人民武裝、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廣播電視等各項工作協同進步、富有成效。
——致力於和諧和美,民主法治有新的進步。全面推行民情懇談、人民調解,深入推進信訪維穩攻堅活動,化解信訪積案186件。積極開展整治地下“六合彩”、“兩搶一盜”等專項行動,社會治安秩序好轉。狠抓鄉風文明建設,大力推進“和美”創建,人文環境逐步改善。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機制,抗擊非典、禽流感、“7?15”特大洪災取得重大勝利,珠泉商貿城事件影響化解有效。廣泛推行基層工作“村為主”和村務公開,基層換屆選舉風清氣正。深入開展“四五”、“五五”普法活動,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主動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1329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辦復率達100%,加強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聯繫,營造了政通人和、安定有序的社會政治局面。
總之,過去的五年,是我縣改革開放和全面小康建設取得突出成就的五年;是我縣經濟社會戰勝困難、擺脫挫折,保持又穩又好又快發展的五年;是嘉禾人民風雨同舟、和衷共濟,再展與時俱進時代風采的五年!
過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艱苦的實踐探索留給我們許多啟發。我們深深體會到:一是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發展。科學發展是政府工作的第一方針。五年來,我們堅持以發展為大,注重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全面推進嘉禾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四位一體”建設,以“一區兩園”為龍頭,深入實施工業強縣、城鎮興縣、農業穩縣等主體戰略;以壯大和提升傳統產業為重點,帶動新型工業化;以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和鄉風文明為重點,帶動新農村建設;以加快縣城建設為重點,帶動城鎮化,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二是必須始終堅持開放創新。開放創新是政府工作的第一動力。我們立足嘉禾發展現狀,注重加快改革與擴大開放相結合,激發“內力”與藉助“外力”相結合,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全面推進行政、經濟、社會管理領域的改革,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成功擠入國家財政“三獎一補”政策籠子,爭取了更多項目、更多資金落戶我縣,“百姓創家業、能人創實業、幹部創事業”的氛圍日益濃厚,發展的後勁和活力明顯增強。三是必須始終堅持民生為上。為人民服務是政府工作的第一宗旨。我們堅持一切發展為了人民,一切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廣泛開展建言獻策活動,力求決策貼近民生、切合民情、順應民意;建立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深入開展“千名幹部下基層,排憂解難促發展”、“萬千暢通行動”等大型扶民助民活動,興民利,排民憂,解民困,以實實在在的惠民利民舉措,獲得了人民民眾對政府工作的更多信任與支持。四是必須始終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縣是政府工作的第一方略。我們認真吸取珠泉商貿城事件的深刻教訓,堅持以嚴格的標準加強管理、以誠懇的姿態接受監督、以負責的行動解決遺留問題,著力規範行政審批、行政許可、行政執法行為,強化效能監察和行風評議,進一步落實重大情況向人大報告、重要決策與政協協商制度,依法啟動實施珠泉商貿城項目整改建設,妥善處置和化解各類矛盾,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有效促進了和諧穩定。這四點體會,歸根結底就是要毫不動搖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這既是對過去五年實踐的基本總結,也是今後政府工作必須堅持的基本準則。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就,為發展嘉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五年的實踐,為開拓未來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歸功於上級黨委、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歸功於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歸功於全縣廣大人民民眾和駐嘉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政法幹警的共同努力,歸功於社會各界的精誠合作,歸功於歷屆縣委、縣政府和老領導、老同志奠定的堅實基礎。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同志們,向全縣人民,以及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嘉禾建設與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過去五年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對嘉禾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保持清醒的頭腦,對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保持足夠的認識。一是縣域經濟發展仍然處於低水平、低檔次的狀態。總量不大、結構不優、質效不高、活力不足、後勁不強的問題客觀存在。二是穩定問題仍然是制約發展的重要因素。社會轉型期出現的複雜矛盾、改革過程中形成的利益衝突、民眾生活中引發的各類糾紛,以及社會治安、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各種隱患,對加快發展造成了嚴重牽制。三是人文環境不完全適應發展要求。部分幹部民眾思想保守、觀念陳舊,缺乏開放創新的活力,社會文明程度提高和思想道德建設任重道遠;部分民眾生育觀念落後,人口計生基層基礎薄弱,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面臨嚴峻形勢。四是行政管理仍然存在滯後的方面。體制性障礙需要進一步消除,行政效能建設亟待加強,政府機構和公務員隊伍的紀律、作風建設還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對於上述問題,我們既要高度重視,正確對待,更要在實際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工作建議

時序推移,新老交替。新一屆縣人民政府又將站在一個全新的歷史起點上。今後五年,是我縣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重要歷史時期,是全縣上下進一步落實縣第十次黨代會部署、加快完成“十一五”規劃的決戰決勝階段,也是全縣改革發展面臨更多機遇、迎接更大挑戰的五年。立足當前現實,著眼未來五年,必須明確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和諧發展為主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富民強縣為目標,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著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建設全面小康嘉禾奠定堅實的基礎。
今後五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方針是:堅持又穩又好又快。確立這樣一種基本方針,是近幾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從艱難中奮起、在困境中突破的經驗總結,是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嘉禾實踐、推動嘉禾發展的必然要求。未來五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經濟質量好。在最佳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2008年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8.5億元,年均增長12.5%以上。財政總收入、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5%、12%以上,公共保障能力穩步提升。萬元生產總值能耗同口徑降低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口徑降低15%以上,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初見成效。“一區兩園”經濟龍頭作用發揮充分,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在省、市排名明顯進位,爭創全省經濟強縣,並在郴永邊境結合部形成率先發展的比較優勢。
——社會秩序好。依法治縣水平顯著提高,社會治安狀況有效改善,安全生產事故大幅減少,社會安全感明顯增強。社會管理組織完善,利益格局調整運行平穩,社會活動公平有序。
——城鄉面貌好。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6%以上。城鄉一體化進程加快,公路、電話、廣播電視實現“村村通”,鄉風文明、衛生環境明顯改觀,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爭創全省新農村建設示範縣,城鎮化水平達45%以上,成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
——民生改善好。按照“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總體要求,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5%和8%,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下,教育、衛生、體育、社會保障等各項事業協調發展,人民民眾的幸福指數明顯提高。
——人文環境好。社會文明程度與經濟發展速度同步提高,和諧文化建設成效明顯,人民素質大為提升,民眾思想開明開放,誠信、和諧、寬容、友愛蔚然成風,社會親和力明顯增強。政府建設不斷加強,管理服務規範高效,行風政風明顯改進,帶動社會風清氣正,社會公信度顯著提高。
今後五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舉措是:突出以穩求好、以快求好、以特求好、以新求好。確立這樣一種戰略舉措,是把握時代又好又快發展規律的內在要求,是立足嘉禾實際、加快富民強縣的客觀需要。
穩定是發展的首要前提。突出以穩求好,就是要以穩定保障改革的成效,以穩定夯實發展的基礎,以穩定促進社會的和諧。
要穩定地架構秩序。以普法依法治理推進“平安嘉禾”創建。強化公共安全建設,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實現政法部門依法治理和社會公眾群防群治並舉並重,防止和避免激發重大社會矛盾,切實控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重大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夯實基層組織基礎,推進村(居)民自治,實現維穩工作“村為主”。
要穩健地發展經濟。以連續穩定的經濟政策,防止和避免經濟社會發展失衡、方向偏差和大起大落。加快調優經濟結構,鞏固發展傳統農業,壯大提升優勢工業,積極發展新興產業。保持穩健的財政支出,逐步加大對民生民計、社會公共事業的投入。加強市場監管,確保物價穩定。加大對鄉鎮發展的扶持力度,努力促進區域均衡發展。
要穩當地推進工作。以科學、規範的職能定位,求真務實、統籌兼顧的施政策略,防止和避免功能錯位和工作失誤。凡是有損廣大民眾根本利益的政策檔案堅決不出台,凡是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堅決不上馬,凡是廣大民眾不支持的產業項目堅決不引進。
速度是發展的內在要求。突出以快求好,就是要以快節奏抓機遇、快速度擴總量、快步伐改面貌,努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
要快節奏搶抓機遇。以超前的思維、敏銳的眼光、實幹的作風,搶抓中部崛起、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湘南大開發等重大歷史機遇,在謀劃發展上高人一籌,在爭取項目上先人一步,在促進落實上快人一拍,努力將良好機遇轉化為加快發展的實在項目,將有利政策轉化為促進發展的具體工程,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率先發展的競爭優勢,“兩基地一中心”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要快速度擴張總量。以引進大客商、大項目、大企業為抓手,以資源為依託,以園區為平台,重點發展鑄造、鍛造、數控工具機、能源、建材、有色金屬、農產品深加工等七大支柱產業。到2012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85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0%以上,其中園區工業總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50%以上;累計契約利用外資1.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億美元、省外境內資金56億元,完成項目固定資產投資89億元,其中重點項目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力爭6個超億元的重大項目竣工,財政新增項目稅收1億元以上。
要快步伐改變面貌。以大投入推動嘉禾人居環境的深刻變化。到2012年,6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新農村規劃編制,努力實現行政村村村通行水泥路、村村開通寬頻網、村村喝上乾淨水。強力配合廈蓉高速、京珠高速複線嘉禾段建設,推進嘉新路、嘉寧路早日竣工通車,抓好嘉禾縣長途客運站和6個農村客運站建設,基本形成東西南北連高速、縣內村村通客運的大交通格局。加快“一區兩園”基礎設施建設,鞏固國家衛生縣城、省級園林縣城創建成果,到2012年,縣城建成區規模達7.2平方公里,縣城人口達8萬人,形成老城區、新城區、產業區定位明確、功能互補,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新格局。同時,著力培育以縣城為中心、以交通幹線為主軸、以特色小城鎮為依託的城鎮體系。
特色是發展的形態表現。突出以特求好,就是要以獨特的方式、獨特的產業、獨特的品牌、獨特的模式發展經濟,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發展路子。
要構建特色產業。以鑄造工業園為核心,以桂嘉路、嘉新路、S322線等主要幹線為框架,以塘村、袁家、龍潭、車頭、鐘水、坦坪等工業小區為支點,以大唐華銀嘉禾綜合利用工程、新型乾法水泥廠、眾合鑄造、雄建工具機、鑫誠工貿、金鷹錳業等重點項目和重點企業為龍頭,構建完善的工業體系布局,形成能源、鑄造、數控工具機等七大優勢產業集群。
要培植特色產品。以品牌戰略提升產品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強力打造“江南鑄都”、“全省五金工具生產出口基地”,打響“嘉禾鑄造”、“嘉禾鍛造”品牌,做大優質生豬、“神農葉”、香滿樓、稻甘酒、三味、嘉津等農業品牌,重獎名牌產品、著名商標創牌企業,5年內主要工業產業分別形成2—3個省級以上知名品牌,力爭培育5個銷售收入過億元且具有自主品牌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躋身全國生豬外調大縣行列。充分挖掘“神農教耕”文化內涵,加快繁榮嘉禾民歌、嘉禾飲食等民俗文化,包裝推介一批文化旅遊產業項目,培育“天降嘉禾”文化旅遊品牌,打造嘉禾發展的軟實力。
要發展特色經濟。以循環型、回流型、外向型和非公有制經濟模式帶動轉變發展方式、壯大發展基礎。到2012年,形成“煤炭→電力→水泥生產→餘熱再利用”、“廢舊金屬→鑄鍛造產品→廢渣再利用”、“豬→沼→魚→果(菜)”等主要循環經濟模式,推進企業由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型向環保節約型轉變,產業由粗放增長式向集約發展式轉變;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全縣GDP比重達80%以上,實繳稅金占財政總收入比重達70%以上;累計外貿出口總額達7200萬美元,境外勞務輸出1000人以上。
要營造特優環境。以優良的環境凸顯發展的凝聚力。營造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規範行政執法行為,暢通投資服務綠色通道,切實減輕經營成本;營造誠信規範的市場環境,推進誠信交往、誠信經營、誠信交易;營造開拓進取的創業環境,讓更多的人在幹事創業中維護嘉禾發展大局,在推進發展中促進和諧嘉禾構建;營造山清水秀的生態環境,突出抓好以南嶺林區為主的森林保護、以盤江水庫為主的水源保護、以污染源治理為主的環境保護,穩定和提高森林覆蓋率,努力創造宜居宜游的人居空間。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源泉。突出以新求好,就是要以新的理念、新的機制、新的技術來推動發展,讓嘉禾的發展更具新面貌、新姿態。
要推進自主創新。以自主創新為核心戰略加快發展。加大自主創新投入,加快建立以發展裝備製造業為目標,以新技術、新工藝為支撐的產業技術發展規劃,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產業走內涵提升型、科技驅動型之路,實現鑄造產業由配件生產向整機組裝、機械裝配向整機製造、整機製造向自主創造的歷史性轉變和突破,努力打造湘南數控工具機製造中心;實現鍛造產業由貼牌上市向自主創牌轉變,煤炭產業由單純資源開發向綜合開發轉變,有色金屬、農產品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傳統建材向新型環保建材轉變。深入開展全民節能減排活動,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全社會共同推進的格局。
要推進機制創新。以機制創新為核心環節推進創業。完善推進創業的政策機制、人才機制、融資機制,全面放開創業領域,消除城鄉二元障礙,引導農民進城興家創業,鼓勵幹部職工參與除資源產業以外的產業開發,重獎創業名人、創業能人,鼓勵民間資金創辦多種形式的民間合法融資銀行,為創業創新提供融資方便,使全民創業的領域更廣闊、主體更強大、氛圍更濃厚、動力更強勁。
要推進理念創新。以理念創新為核心要素改進政府工作。堅持以發展嘉禾為天職、以服務嘉禾為己任,努力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形成致力於提供充分公共產品、構建優良經濟環境和維護民眾根本利益的服務政府、法治政府和責任政府。堅持一切權力為人民而用,一切利益為人民而謀,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為人民提供滿意的教育、醫療、文化、體育和社會保障服務。建立完善政府投入、部門幫扶、民眾主動、社會參與的民生事業建設管理機制,努力營造和諧社會全民共建、社會和諧全民共享的生動局面。
2008年的主要任務
200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屆人民政府施政的開局之年。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分別降低3%、4%;財政總收入增長15%,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5%;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7%,利用省外境內資金增長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城鎮化率達35%;計畫生育率達90%以上;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著力打造“江南鑄都”,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
推進鑄造產業集群發展。完善全縣工業園區布局規劃,加快鑄造工業園、鑄造協會返鄉創業基地和鄉鎮工業小區基礎設施建設,依託園區平台推進產業集群,拉長產業鏈條。年內至少引進10戶投資過1000萬元的鑄造企業落戶鑄造工業園,引導各類鑄造配套企業入駐鑄造協會返鄉創業基地,以及袁家、車頭、坦坪、鐘水、塘村等特色工業小區,形成規模效應。力爭年內實現數控工具機的批量生產,搶占區域機械裝備製造的制高點。
推進鍛造產業二次創業。引導鍛造業主轉變經營觀念,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改造產品結構,改進生產技術。鼓勵湘江工具、順利鍛壓等重點企業向生產精密五金、電動五金、防爆五金系列工具方向發展,帶動整個產業提檔升級,重現“鍛造之鄉”輝煌。
推進煤炭資源高效利用。鞏固煤礦關閉整合成果,加強煤礦技改擴能,抓好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發展採選分離等中間環節,煤電轉換、煤化轉換等產業鏈,有序推動國有煤礦改制,推進煤炭產業規範化、規模化發展。到2009年,所有保留煤礦設計生產能力均達6萬噸以上。
推進工業企業節能減排。用活用好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推動鑄造產業向整機組裝設計、鍛造產業向品牌擴張升級。落實節能減排責任制,嚴把項目環保準入關,整合供電市場,實施差別電價,取締小煉鐵和鐵錳礦採選企業,突出抓好煤炭、鑄鍛造、有色金屬加工、建材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的節能減排工作。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技術創新、資源節約的項目,重點培育眾合鑄造、雄建工具機等10個年產值過5000萬元或稅收過200萬元的骨幹企業。
二、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壯大主導產業。加快行廊生態農業示範園建設,在龍潭、石橋、蓮荷、泮頭等鄉鎮建設千畝以上、集中連片的單個特色農產品基地30個以上,構建“一鄉一業、多村一品”產業格局。完善“公司(企業)+基地+協會+農戶”等利益聯結機制,至少新增3家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積極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抓好千家洞、高峰等病險水庫治理,加快廣發、坦坪等土地開發整理,普滿、石橋等煙水配套項目進度,爭取普滿土地開發整理、肖家土地開發整理和中低產田改造、“嘉津”食用油深加工等項目立項實施。完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抓好城關、鐘水、石羔、田心等“菜籃子”工程基地建設,建立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區8個、面積6萬畝。
改善農村環境。完成塘村、行廊、袁家、石橋等建制鎮的總體規劃和袁家鎮袁家村、石橋鎮周家村等50個行政村的規劃編制,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重點扶持創建20個新農村示範村,抓好袁家、田心等農村集中供水,以及農村通達通暢、沼氣能源等項目建設。完成塘村110KV變電站、行廊和車頭35KV變電站建設,普滿、肖家供電區農網改造,抓好嘉禾220KV變電站前期準備工作。加快嘉寧路建設,實現嘉新路竣工通車。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力爭農村連鎖店覆蓋面達93%。
提升文明程度。深入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陽光工程”和“農民素質教育工程”,積極推進“和美”創建,啟動實施農村電影“2131”工程,抓好4個鄉鎮文化站和30個村級文化活動室建設,提高農民素質,倡導文明風尚。
完善支農措施。進一步落實糧食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能繁母豬補貼和保險等支農惠農措施。加強農村科技適用型人才培訓和引進,逐步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的目標。加大對基層的幫扶力度,提高村組主要幹部的待遇。
三、著力完善基礎設施,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
推進新城區建設步伐。編制完善縣城新區各類規劃,爭取啟動縣行政中心北移和公務員小區建設,推進檢察院、武裝部等機關單位搬遷,加快嘉府路、景觀大道、市民廣場及管網下地、主要道路綠化等設施建設。啟動嘉禾縣長途客運站建設,帶動新區商貿物流業發展,帶旺新區人氣。
推進老城區提質改造。抓好珠泉商貿城、晉屏大道南段開發、金泰華城小區、嘉禾大道南段改擴建、中華東路擴建、縣城防洪工程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和小街小巷提質改造,啟動垃圾無害化處理、城市污水處理項目。加強交通秩序、建築市場和房地產行業管理,提高城市綜合管理水平。
推進產業區加速發展。把鑄造工業園作為縣城核心產業區,加快桂嘉路南側市政工程、工業大道與嘉新路連線線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建設,推進園區物流、物業等社會化服務,通過開辦鑄造論壇等形式,放大產業影響,打造品牌效應。
構築特色小城鎮群落。加快制定袁家鑄造、龍潭電梯配件、塘村小五金等鄉鎮特色產業發展規劃,開展以鎮區美化、亮化、綠化為重點的環境衛生整治,著力培育各具特色的小城鎮群落。
四、著力抓好項目建設,加快構建公共財政
積極招商引資,開闢新興財源。主動融入湘南大開發,全面對接珠三角,積極吸納境內外資金,引進緊缺人才,突出抓好以鑄鍛造、建材、能源、加工貿易為重點的產業招商,力爭年內引進外資項目3個、戰略投資者2個以上,契約利用外資22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320萬美元、省外境內資金7.5億元,新增內資註冊資本金1.6億元,新上骨幹項目年內創稅1200萬元以上。
狠抓項目建設,做強支柱財源。做大做強傳統產業,培育一批年納稅100萬元以上的骨幹項目和民營企業,力爭實現煤炭稅費8000萬元以上、鑄鍛造產業稅費3000萬元以上,確保年產菸葉8萬擔,爭取9萬擔,完成菸葉特產稅1200萬元,爭取1500萬元。扶持鑫誠工貿、金鷹錳業等有色金屬加工產業發展,力爭實現稅收3000萬元以上。爭取大唐華銀嘉禾綜合利用工程、新型乾法水泥項目開工建設,實現單個民營企業項目納稅過1000萬元的歷史性突破。
深化體制改革,規範財政管理。加強房地產稅收一體化徵收管理、非稅收入和國有資產信息化監管,強化礦產資源開採權有償轉讓和特許經營,深化部門預算改革,推進國庫集中收付,完善“鄉財縣管鄉用”和“村賬鄉管”,健全縣鄉債務化解激勵機制。
最佳化支出結構,提升保障能力。科學配置財政資金,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新增財力重點保障民生民計、公共事業、新農村建設,主要用於教育經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鄉社會保障、農田水利、人畜安全飲水等工作。
五、著力改善民生事業,加快促進社會和諧
加速改善民生民計。繼續加大為民辦實事力度。統籌城鄉就業,新增城鎮就業22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5010人。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和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擴大非公有制企業職工社會養老保險覆蓋面,把機關事業單位編外人員、臨時聘用人員納入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範圍。發展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改擴建1所社會福利院,新建1所鄉鎮敬老院。規範城鎮低保管理,穩步推進農村低保擴面提標。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逐步解決困難民眾住房難問題。完成採煤沉陷區田心麻山頭村、行廊紮營坪村的治理工作。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深入推進民情懇談,落實信訪維穩“村為主”,積極化解信訪積案,依法規範信訪秩序。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全面啟用城區治安電子監控系統,強力推進打擊搶劫搶奪、涉黑涉惡等專項整治行動,加強睦鄰友好,確保社會長治久安。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切實加強安全監管,規範礦山資源開發秩序,加強煤礦瓦斯治理,強化交通、消防、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專項整治,努力杜絕重、特大事故。
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實施“教育強縣”戰略,加快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民辦教育、職業教育協調發展,落實城鄉義務教育學雜費全免政策,完善愛心助學機制,努力促進教育公平,辦好郴州市第十四屆中小學生運動會。加大科技下鄉、科技進企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進衛生系統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推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加快完善城鄉體育基礎設施,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抓好自然災害防治。嚴格基本農田保護,加強土地利用規劃修編,推進第二次土地大調查。抓好退耕還林、生態公益林和10萬畝速生豐產林建設,以及盤江區域內的水資源和森林保護,完成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加強環境污染治理。認真開展第二次經濟普查。加強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聯繫。加快發展人民武裝、廣播電視、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城市供水、地方志、統計、人事、氣象、金融、保險、老齡、檔案等各項社會事業。
紮實抓好計生工作。強化政策推動,完善人口計生考核機制,推進計生依法行政,落實計生工作“村為主”;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完善計生利益導向,轉變民眾生育觀念;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強化計生集中服務,切實穩定低生育水平,堅決實現甩重脫帽目標。
努力建設和諧文化。抓好第三次文物普查,加快整理開發“神農文化”資源,爭取嘉禾花燈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嘉禾民歌躋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行列。深入開展“五五”普法,加強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深入推進全民誠信教育,建立企業和個人信用等級評價制度,強化對失信行為的制約處置。
六、著力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政府自身建設
科學執政,打造服務政府。把服務發展、服務民眾作為政府工作的永恆追求。始終堅持勵精圖治謀發展,勇於以超常的決心促進發展,善於以超前的理念謀劃發展,敢於以超凡的舉措推動發展,努力做到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更加深化、措施更加有效、行動更加自覺。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謀民利,把事關發展大局、事關民眾利益的事項抓緊抓好,把“百姓急需、社會關注、歷史欠債”等方面的問題處理落實,不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多乾打基礎、利長遠的實在工作。
依法行政,打造規範政府。把依法行政作為政府工作的永恆主題。建立健全行政決策聽證、合法性論證、集體決定和決策責任追究制度,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輿論監督,認真辦理建議提案。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務中心功能,全面推行“陽光行政”,強化行政效能監察和行政問責,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辦法,把縣委的決策、人大的決議、政府的部署、政協的建議落實到位,堅決克服和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是、各自為政的現象,為人民用好行政權力,把人民交辦的事項辦實辦好。
廉潔從政,打造公信政府。把廉潔從政作為政府工作的永恆準則。始終堅持以政風帶民風,注重從職業道德教育和行風政風建設抓起,從民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切實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資金的監管;注重從各級政府工作人員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抓起,使廉潔成為自覺的生活方式,帶頭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樹立政府形象,匡正社會風氣。加強審計監督、財政監督及成果運用,對任何不正之風都堅決予以糾正,對任何腐敗現象都堅決予以查處,對任何腐敗分子都堅決依法嚴懲!
各位代表,晉屏山下正煥發蓬勃的發展生機,鐘水河畔正燃起熾熱的創業激情。讓我們在中共嘉禾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和全縣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共同掀起新一輪幹事創業的熱潮,為加快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新嘉禾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