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遼中縣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的一年,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縣政協的民主監督和各位代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機遇,合力拚搏,較好地完成了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實現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兩個不低於”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7年遼中縣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7年
  • 地點:遼中縣
  • 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回顧往昔,2006年,2007年,發展方向,

回顧往昔

2006年

一、2006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縣政協的民主監督和各位代表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機遇,合力拚搏,較好地完成了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實現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兩個不低於”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實現73.7億元(屬地口徑),同比增長21.0%。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完成27.8億元、26.2億元、19.7億元,分別增長2.5%、62.7%、11.3%;財政收入完成2.1億元,同比增長36.1%;固定資產投資實現49億元,同比增長3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718元,同比增長1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50元,同比增長13.2%。
——招商引資實現重大突破,“開放年”活動成效顯著
拓展了發展空間。依託產業大道,成立了茨榆坨經濟區,規劃總面積390平方公里,享有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及部分城市管理許可權,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到瀋陽市城建計畫。基本完成了啟動區內3.2平方公里的規劃設計工作。
推進了工業園區建設。籌措資金2.1億元,進行了不鏽鋼、泵閥等重點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實現了“五通一平”。泵閥園落地企業39家,其中有28家開工建設,4家已經竣工投產。九星集團、銀豐鑄造、遼冶重工、遼健化工等重大項目建設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創新了招商機制體制。調整了招商政策,組建了綜合服務局,成立了10個專業招商局,構建了績效掛鈎、能者高薪的運行機制和優勝劣汰的目標管理體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一批高素質的招商人才。全年新開工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86個,同比增長43.3%。其中新開工3000萬元以上項目32個,同比增長88%。竣工3000萬元以上項目23個,同比增長64%。實際利用外資682.5萬美元,是去年的30倍。出口創匯實現1350萬美元,同比增長19.9%。
——經濟建設實現新突破,總體實力不斷增強
農業產業化步伐進一步加快。新增省、市級農副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7戶,各類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75個。新建及改擴建富民小區206個,“一村一業”專業村達到82個。養殖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64%。經過積極爭取,劉二堡經濟區被市政府列入首批重點發展的經濟區,在全市率先啟動。
工業主導地位進一步顯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40戶,總產值完成93億元,同比增長67.5%。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6億元,同比增長53.2%。工業總產值完成249億元,同比增長47.3%。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3.4%。
第三產業日趨活躍。全年新增萬村千鄉農家店100家,新增保險、信息諮詢、連鎖店等業態組織23家,改擴建專業批發市場3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完成30億元,同比增長14.2%。
財政支撐能力不斷增強。財政收入首次突破2億元大關。爭取上級資金累計超過4億元。投入資金1.853億元,支持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其中籌措資金4000多萬元,重點解決了教師工資補發、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升檔晉級和第十三個月獎勵工資等問題;籌措資金484萬元,啟動了住房公積金。加強了財稅監督和審計力度,維護了正常經濟秩序。
——環境建設實現了新突破,城鄉面貌有了新改觀
蒲河公園建設工程進展順利,蒲河綠洲生態示範工程初具雛形。修建濱水路4300延長米,栽植喬木1300株,綠化草坪13.7萬平方米,鋪裝彩磚1.1萬平方米,建成休閒廣場2個,向建設生態宜居副城的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
城鄉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從解決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路燈、公廁改造等小事入手,新建路燈799級,改建道路1萬平方米,建設住宅小區10萬平方米。建成了北環帶狀公園。完成了城市電網改造工程和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任務。啟動了西水廠建設工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順利通過考核驗收。進一步加大了城管工作力度,市容市貌明顯改觀。爭取資金9000萬元,完成了十大線、烏楊線、沈盤線等路段的改擴建工程,改建農村路網37.82公里。實施了“綠色村莊”建設工程,完成環村造林150萬株。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質量有了新提高
實施了機加泵閥園和經濟開發區的孵化器建設工程。積極探索校企聯合辦學新模式。整合了教育資源,調整了中國小布局,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6所。積極開展“四進家園”活動,改擴建村級標準文化活動室28個。農村有線電視用戶達到1萬戶。醫療保險實現17289人,勞務輸出完成25695人,就業培訓9568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7%。“4050”人員社保補貼達到2400人,新建農村低保戶和重點優撫對象住房148戶。成功舉辦了“建縣百年”大型慶祝活動,召開了全民體育運動大會。
——信訪穩定形勢逐步好轉,社會更加和諧安定
開通了縣長公開辦公電話,架起了一條聯繫民眾、為民解難的心靈熱線。接聽來電248件次,辦結率達93%。積極貫徹《信訪條例》,認真落實信訪責任制和領導包案制,強化了信訪穩定的排查調處力度。共受理民眾來信來訪5605人件次,同比下降了67.8%。
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強化了預警機制建設。嚴厲打擊了各種刑事犯罪活動和“六合彩”、現案破案率達到55%。全面加強了安全生產工作,有效地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執政能力明顯提高
主動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的批評、意見和建議272件,辦復率達到100%,滿意率達到99.6%。圍繞價格調整、經濟區建設等重大問題召開各種聽證會、論證會20餘次,進一步提高了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水平。成立了土地儲備交易中心,規範了土地開發、經營與管理。招商服務中心正式運行,辦事效率明顯提高。積極推進政務公開,穩步實施了鄉鎮機構事業單位改革。強化了行政效能監督,進一步完善了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此外,工商、質監、電信、郵政、金融、藥監、計生、統計、物價、司法、宗教、僑務、武裝、人防、檔案、氣象、地震、老齡、殘聯、修志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進步。
各位代表,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難所取得的,是全縣人民辛勤汗水和聰明才智的結晶。在這裡,請允許我代表縣政府,向各位代表,向所有關心支持遼中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廣大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政府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環節:一是工業化水平不高,財政實力不強,工業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例低。二是品牌不響。還沒有形成能夠代表遼中形象的名片產業、名片產品、名片商品,缺少能夠形成注意力經濟的大項目。三是部分機關幹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夠,發展信心不足。缺乏敢為人先的勇氣,敢想不敢做,敢做做不好,做了做不大。四是工作方式不靈活,拘泥於條條框框,工作效率不高,務實意識不強。這些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並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2007年


二、2007年政府工作安排
2007年所面臨的形勢,是機遇大於挑戰,希望大於困難。第一,省市做出的建設沿海經濟帶、實施至營口港公路、鐵路、管路“三路並進”以及建設沈西工業走廊等戰略決策,為提升遼中的區位優勢、加速振興創造了新的歷史機遇。第二,享有市級管理許可權的茨榆坨經濟區,形成了與細河經濟區競相發展、優勢互補的嶄新格局,為加速振興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第三,促進我縣加速振興的基礎已基本形成。有色金屬、泵閥、鑄造等產業集群不斷迸發新的張力,茨榆坨、劉二堡經濟區逐步彰顯新的活力,蒲河綠洲逐漸顯露巨大的吸引力,必將凝聚更多投資者的目光,形成推進遼中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第四,高壓力、強刺激的招商文化,廣泛而良好的項目資源,謀求合作與共贏的環境氛圍,遼中人民企盼發展與振興的強烈願望,將成為加速遼中振興的重要基礎與保障。
因此,我們要緊緊圍繞遼中位於遼寧中部這一特殊的區位優勢,做好發展這篇文章。要把遼中的發展置於遼寧中部城市群的大格局中來審視,放在市委、市政府對遼中的新要求、新希望上來謀劃,站在依託中心城市、服務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上來思考,以超乎尋常的歷史責任感,擔負起提高人民福祉、樹立可愛遼中新形象的重任,力爭在全市率先進入全國百強縣。
2007年工作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和縣委十五屆三次會議精神為指導,以衝刺全國百強縣為目標,以沈西工業走廊開發、“三路並進”建設為契機,以“創新年”活動為切入點,以項目為載體,實施工業立縣、農業強縣、三產活縣、生態建縣、科教興縣、法治安縣發展戰略,敢為人先,奮力趕超,確保實現“兩個高於”目標,用發展的成果,提高全縣人民的福祉,提高統籌縣域經濟發展的能力,提高遼中在瀋陽振興中的貢獻率,努力把遼中建成瀋陽生態宜居副城、最具活力的近海工業區。
2007年主要經濟指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實現82億元,按可比口徑(下同)增長24.8%。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17.6億元、42.9億元、21.5億元,分別增長19%、48.2%和19.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47億元,增長42.2%。財政收入實現2.858億元,增長36.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8600元,增長11.5%,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6000元,增長16.5%。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現29億元,增長16%。實際利用外資3500萬美元,出口創匯總額實現1500萬美元。

發展方向


為此,我們要做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一)全方位開展“創新年”活動,為大發展提供動力支撐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創新年”,我們要充分發揮遼中人善於創新的聰明才智,讓一切促進發展的智慧源泉充分涌流,以創新推進經濟結構的大調整、增長方式的大轉變、城鄉面貌的大改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提高。
積極促進觀念更新。要鞏固“解放思想、加速振興”學教活動成果,營造遼中跨躍式發展的良好氛圍。強化敢想、敢幹、敢於創新意識,由“行不行、做不做”向“怎么能行、怎么能做得更好”轉變,千方百計化不能為可能,做到敢為人先、實幹創業。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要積極推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和標準化廠房建設,全年新增科技企業孵化器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要大力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支持引導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合作,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2007年,力爭進入全國科技“富民強縣”試點縣行列。
全面推進服務體制創新。要推行行政審批首席責任制,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並聯式審批、規範化管理,打造企業“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好”的最佳投資軟環境。要整合資源,設定專門服務機構,促進貂貉、肉牛、白酒等主導產業的發展。
(二)整合發展空間布局,提高產業聚集度,提升工業總體實力和水平
大力推進茨榆坨經濟區建設。要藉助沈西工業走廊發展之勢,立足“兩路”交匯點,舉全縣之力,推進輻射全省乃至東北的工貿物流中心和新興產業基地建設,依託營口港,打造近海工業的發動機。要聘請一流專家,大手筆制定茨榆坨經濟區20平方公里核心區和5平方公里起步區的控詳規劃,明確產業布局和功能定位,重點推進新型建材、皮草加工、商貿物流等產業發展。積極爭取開發銀行政策性貸款、瀋陽城建資金支持,加快園區土地整理和基礎設施建設。要投資1.15億元,完成3.2平方公里區域內四縱四橫的路網建設以及供電、排水、綠化等配套工程,年內力爭有20個以上項目開工建設。
大力實施工業“倍增計畫”。要重點抓好三個百億元產業集群建設,努力打造東北冶金鑄造第一縣。鑄造和泵閥產業集群產值要分別實現25億元,有色金屬產業集群產值實現50億元,形成遼中經濟的產業支撐。要抓好重點產業園區建設,適時啟動泵閥園三期工程。要抓好重大項目建設,突出抓好30戶重點企業和10個增長點項目。要扶持發展現有企業,培育壯大新建企業,確保工業高速增長。全年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要完成125億元、增加值完成30億元。
全面推進招商引資工作。要樹立全縣一盤棋、全員抓招商思想,促進招商引資的超常發展。要強化激勵機制,完善招商引資政策,充分發揮專業招商的主渠道作用,積極接觸世界500強、國內50強企業。全年力爭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0個、10億元以上項目1個、產值50億元以上產業集群1個,新開工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120個。
(三)推進農業經濟區建設,提高產業化、規模化和標準化水平
大力推進特種養殖經濟區建設,努力打造東北特種養殖第一縣。要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和政策支持,高標準推進劉二堡經濟區基礎設施建設。要不斷壯大經濟區主導產業,貂貉飼養量要實現150萬隻。加快引進美國其仕等加工企業,適時啟動1.3平方公里的加工園,全年落地加工企業達到10家以上。初步建成集繁育、飼養、加工、銷售、研發、防檢於一體,配套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特種養殖基地。要積極推進朱家房肉牛養殖經濟區建設,不斷擴大養殖規模,肉牛飼養量要實現30萬頭。力爭引進一家大型肉牛加工企業,延伸產業鏈條。
努力打造龍頭企業,推進產業化進程。全年新增農副產品深加工規模企業10家以上。要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高效農業,推進“一村一業”和“一鄉一業”發展,力爭70%的村達到專業村標準。大力實施品牌戰略,著力打造區域性馳名品牌。切實加強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建設,努力搭建農副產品生產銷售的服務平台。
(四)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大力推進茨榆坨商貿物流中心建設,努力打造東北商貿物流第一縣。要進一步整合服裝、建材等專業市場資源,完善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拓展市場發展空間,打造發展新優勢。要發揮區位優勢,打造“茨榆坨”品牌。
大力發展房地產業。要依法制定《城鎮房屋拆遷管理辦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規範拆遷市場秩序。要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激活民間資金,促進土地資源向資本的轉化,土地出讓收益力爭實現8000萬元。要努力激活金融信貸市場,力爭市商業銀行到遼中設立分支機構。大力實施萬村千鄉建設工程。積極推進劉二堡和朱家房市場建設,做大做強滿都戶糧食市場。要發展觀光農業,促進農村旅遊業發展。
(五)提高經營城市水平,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大力推進蒲河綠洲生態示範工程建設,打造瀋陽生態宜居副城。要堅持因水而興,做好蒲河開發大文章,把蒲河開發成遼中加快發展的“母親河”。要完成蒲河沿線10公里景觀帶的建設規劃和申請國家立項工作。要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完成5公里的景觀建設任務。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和政策支持,完成護坡、移堤和橡膠壩等城防工程建設。努力建設水系發達、環境幽雅、設施一流、功能完備的生態宜居環境,吸引周邊城市人口到遼中落戶。
加強城市環境建設,打造城建精品工程。要高標準做好城市規劃,完成好中心街道路打通擴建和開發區污水綜合整治工程。要提升縣城綠化水平,實現省級園林縣城目標。要進一步擴大城管執法區域,不斷提高城管水平,提升城市品位。
積極創建生態文明村莊,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要加強農村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效、暢通、便捷的交通網路。高質量完成“綠色村莊”建設,改善村屯環境。
(六)做好增收節支工作,促進效益型財政的健康發展
抓好稅源建設,強化稅收征管。重點扶持現有盈利型企業,發展一批潛力型企業,促進稅收收入的不斷增加。要提高納稅意識,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稅源、重點稅種的跟蹤和管理,努力提高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例。
深化財政預算管理,最佳化支出結構。要建立政府招標採購中心,推進採購規範化建設。積極倡導和支持向國家政策要資金、向上級爭取專項資金,並建立獎勵激勵機制。要逐步提高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標準,力爭三年內翻一番。
(七)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努力建設和諧遼中
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要建名校,樹名師,積極爭創“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範縣。要加快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步伐,進一步完善省級標準化職教中心建設。要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成果,進一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納比例,不斷提高醫療救助能力。積極開展就業和創業培訓,努力探索失地農民養老保險體系建設。要大力發展民眾性文化體育事業,認真開展“做可愛的遼中人”系列教育活動,樹立遼中人的良好形象。
嚴格落實信訪穩定責任制,切實解決好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繼續開展平安縣創建活動,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堅決打擊兇殺、搶劫等嚴重刑事犯罪及“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的違法犯罪和“六合彩”賭博活動,努力創建綜合治理先進縣。積極穩妥地做好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要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堅決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八)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全面提升政府的執行力
堅持定期向人大報告、向政協通報工作制度,積極主動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虛心接受並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的批評、建議、議案和提案。不斷完善重大決策公示、聽證和專家諮詢等制度,努力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認真貫徹《公務員法》,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行政效能。
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要常懷感激之情、常葆進取之心、常存敬畏之念,建設高效、透明、廉潔、實幹的服務型政府。要從小事、從具體事、從有影響的事抓起,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2007年,要重點為民眾辦好十件實事:①大力推進蒲河綠洲生態示範工程建設。完成蒲河沿線10公里景觀帶的建設規劃、4300延長米的護坡工程、18500延長米的堤防加固工程及5公里的景觀建設任務;②投資1100萬元,建設2處休閒娛樂廣場;③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建設新型住宅20萬平方米;完成縣城內花灌喬木栽植15.5萬株,種草48.8萬平方米,改造及補修道路13.6萬平方米,鋪裝更新人行路彩磚4萬平方米;④爭取專項資金6000萬元,維修改造橋、涵、閘、站等農田基本設施及河道整治工程;⑤爭取投資5800萬元,完成縣、鄉、村三級路網180公里的改造任務;⑥發展生態、高效農業,新建富民小區130個,綠色基地20個;⑦大力推進“綠色村莊”建設,新增綠化面積4萬畝,完成植樹450萬株;新建和改擴建村級標準文化活動室15處;⑧爭創“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範縣;⑨改擴建一處農村中心敬老院;⑩健全招商服務中心功能,打造金牌服務,創建最佳投資環境。
各位代表,歷史即將翻開新的一頁,揚眉吐氣的新遼中要靠我們一起去創造。讓我們在縣委的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下,在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以敢為人先的鬥志和求真務實的作風,合心、合力、合手,實幹創業,銳意進取,為建設創新、和諧、生態、實力的新遼中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