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6年,是我市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加快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一年。一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人民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順應巨觀調控,搶抓發展機遇,狠抓工作落實,圓滿完成了市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7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7年
  • 地點:洛陽市
  • 類別: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主題,2006年工作回顧,2007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加快建設經濟強市和文化強市,改善和發展城市環境,加快建設全面發展的和諧洛陽,

報告主題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2006年工作回顧

——綜合經濟實力再上新台階。全年生產總值1331.7億元,比上年增長15.6%,分別高出全國、全省4.9和1.5個百分點,連續16個季度保持15%以上的增速;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5%、19.7%和10.5%;人均生產總值2.07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6.5%,增速居全省第一。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到1058.9億元和547.9億元,比年初增加143.6億元和67.6億元。
——三大需求持續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25.4億元,增長37.4%;其中工業投資298.2億元,增長4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4.8億元,增長15.9%。進出口總額13.2億美元,增長37.5%;其中出口7.8億美元,增長8%。
——財政收支實現新突破。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54.5億元,增長27.8%;其中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6.6億元,增長25.7%。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12.3億元,增長26.4%。稅收占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71.3%,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1490元和3408元,扣除物價因素,增長11.3%和15.8%。城鎮居民失業登記率3.79%。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1.4%。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665億元,比年初增加69.8億元,人均儲蓄首次突破萬元大關。
(一)六大優勢產業日益壯大,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大力實施項目帶動。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實施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484個,新開工317個,竣工311個。其中結構調整項目231個,總投資405億元,完成投資163億元。中信“新重機工程”、中鋁洛銅10萬噸電子銅板帶、中矽高科2000噸多晶矽、中鋁河南鋁業鋁板帶熱連軋等123個項目開工建設;一拖彪馬6萬台輕型汽車、華潤首陽山2×60萬千瓦機組、尚德30兆瓦太陽能電池、洛鉬集團1萬噸日選礦等124個項目竣工投產。工業經濟高速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89.2億元,增長42.3%,高於全省平均增速4.1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143.7億元、利潤總額76.6億元,分別增長47%和60.5%。黃金產量27.8萬兩,再創歷史新高。重點企業不斷壯大。全年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企業160家,比上年增加36家,其中超200億企業1家、超百億企業3家、超50億企業3家。科技創新步伐加快。新成立研發中心35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3家、市級30家,爭取國家、省科技項目79項、資金3184萬元。列入省部共建裝備製造業基地的8個“863”計畫項目已完成4項。申報高新技術企業61家、產品95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完成技工貿總收入373億元,實現利稅32億元。
(二)“三農”工作全面加強,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認真落實惠農政策,全年支農支出6億多元,其中發放糧食直補和綜合直補9812萬元、退耕還林補助8095.6萬元。落實“兩免一補”政策,資助貧困學生101萬人次、1.01億元。積極推進結構調整,糧食總產量229.4萬噸,再創歷史新高。畜牧業快速發展,肉蛋奶總產量74萬噸,農民來自畜牧業的現金收入占家庭經營現金收入的25%;菸葉、花卉苗木、林果業全面發展,六大支柱產業占第一產業的比重達70%左右。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32家,帶動農戶65萬戶,農民來自產業化經營收入占總收入的47%。大力發展勞務經濟,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125.3萬人次,勞務創收45億元。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段家溝、大溝口、玉馬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按期完成,禹門河、金牛嶺、刁崖水電站和孟西灌區建設進展順利,前坪水庫前期工作全面展開。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5萬畝、節水灌溉4.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228平方公里,改造中低產田6.6萬畝。完成造林28.5萬畝、通道綠化401公里。搬遷安置深山區貧困人口1.18萬人。農村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累計投入1.5億元,開展“村村整治、千村達標、百村示範”活動。新建農村社區服務中心600個,完成通組入戶道路2612公里,解決了13.8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新建沼氣6.4萬座,我市被確定為全國沼氣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
(三)旅遊帶動能力增強,服務業水平不斷提升。旅遊業發展增勢強勁。成功舉辦第24屆牡丹花會和第3屆河洛文化旅遊節;新安黛眉山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遊客在洛停留時間由1.5天延長到2.5天。全年接待遊客2802萬人次,增長30.6%;其中境外遊客21.6萬人次,增長56.4%。旅遊門票收入3.8億元,增長50.8%。商貿流通業快速發展。新都匯購物公園、中原康城一期等項目建成開業,新增營業面積13.75萬平方米。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快,住房、汽車、通訊、電腦等高檔耐用消費品大幅度增長。房地產市場日趨活躍。全年完成投資78.8億元,增長71.1%。商品房銷售323.7萬平方米、61.5億元,分別增長58.5%和74.7%。歸集住房公積金5.98億元,發放政策性個人貸款2.93億元。
(四)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經濟活力持續增強。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進展。洛軸集團與永煤重組成立的LYC公司生產穩定;洛玻與中建材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大股東占用問題徹底解決;中鋁洛銅、中鋼洛耐、黃河同力、永安特鋼等資產重組取得實質性進展。完成大中型企業輔業分離22家、改制13家,移交企業中國小19所,第一中醫院與洛玻醫院順利合併。203戶市屬中小企業改革掃尾工作進展順利。其它領域改革進一步深化。鄉鎮機構改革不斷鞏固,縣鄉財政體制和教育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農信社清收不良貸款5.2億元。公務員登記工作基本完成,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和規範津補貼工作進展順利。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事業單位改革,清退機關借調人員和在編不在崗教師,人事編制管理進一步規範。預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斷深化,收支兩條線、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採購等進一步加強。公路系統、公用行業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廉租房制度和住房貨幣化分配製度初步建立。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實際利用市外境內資金111.6億元,增長278%;實際到位省外資金88.5億元,增長436.4%,增幅居全省第一。新批外商投資企業48家,實際利用外資2.1億美元,增長85.5%。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勢頭迅猛。新上500萬元以上項目618個,其中千萬元以上項目399個,超億元項目54個。非公有制企業增加值、上繳稅金分別增長37.1%和31.8%,營業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85家。
(五)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城市品位明顯提高。堅持規劃先行,科學編制第四期城市總體規劃和全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新區建設步伐加快,全年開工各類工程400項,完成投資76億元,累計開發25平方公里,建成道路52條83公里。隋唐城遺址植物園一期、南湖音樂噴泉等標誌性工程竣工,新區體育中心、歌劇院主體完工。定鼎門污水處理廠等近30項市政公用設施建成投用。沿洛河百棟高層新開工41棟,累計開工72棟。8個村民安置小區全部竣工。城區改造穩步推進,實施改造項目150個,完成投資65億元。定鼎北路、王城廣場二期等21項工程完工,新建和改造主次幹道19條、背街小巷和城中村道路334條。向陽軸承廠地塊等32個開發項目完成投資50億元。精細化管理初見成效。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載體,建立了市容巡查、垃圾有償清運等一系列長效機制,對全市公廁進行改造並免費開放,實施路燈照明和景觀亮化工程,城市形象更加靚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全年完成投資20億元。洛陽至南陽高速汝陽段進展順利,廟祖線欒川方村至盧氏界、邵吉線吉利段等9條129公里幹線公路建成通車,偃師-洛寧、洛陽-吉利快速通道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改造縣鄉公路96.9公里、“村村通”工程2100公里,在全省提前一年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目標。縣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全市建制鎮完成投資3.8億元。縣域經濟占全市經濟總量的6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9.8%,高於全市13.3個百分點;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8.5%,高於全市2.8個百分點。我市有4個縣(市)在全省縣域經濟會議上受到表彰。
(六)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諧洛陽建設成效顯著。就業和社會保障取得新進展。全市新增就業13.2萬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2萬人,“4050”人員1.8萬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9405萬元。征繳各類社保基金22.2億元,為16.6萬名離退休人員增加了待遇,確保了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城鄉低保標準進一步提高,保障城市低保對象11.6萬人、農村12.9萬人。投入1.28億元改造農村敬老院87所,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20.2%。在全省率先建立城鄉困難民眾醫療保險救助制度,參保民眾27.6萬人,救助資金2917萬元。經濟環境進一步最佳化。建立企業事項代理服務、企業負責人約見市領導、企業首席服務官等10項最佳化環境長效機制,向39家企業派出首席服務官190人次,解決重大問題52個;嚴肅查處破壞經濟環境的違法行為。集中治理教育亂收費、公路“三亂”和醫藥購銷、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搞好食品藥品、農資、成品油和文化市場整治,經濟秩序進一步規範。平安建設紮實推進。堅持市領導分包信訪案件、政府常務會定期聽取信訪匯報、黨政聯席會定期研究疑難案件、派駐下訪工作組、啟動責任調查和追究機制,一大批疑難問題得到解決,信訪工作完成省定目標,信訪量退出全省前10名。開展煤礦、非煤礦山、旅遊、交通等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全年無重特大事故發生。深入開展平安建設十大專項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大局基本穩定。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加快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發展農村寄宿制教育,為農村中國小配備課桌凳10萬餘套。普通高招上省定本科線1.2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洛陽工業高專、洛陽大學合併組建洛陽理工學院通過教育部評審。成功舉辦洛陽首屆文化產業博覽會、四國女籃對抗賽、中俄拳王爭霸賽等重大活動,榮獲省十運會金牌、總分第2名。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城鄉文化事業進一步繁榮。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鄉鎮衛生院國債項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進展順利;4個試點縣(市)184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03萬人享受補助5404萬元;在全省率先建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善、運作協調的公共衛生體系。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目標以內。實施碧水藍天青山綠地工程,開展重點區域、重點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城市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303天。實施土地“三項整治”,新增、補充耕地2741.9公頃。開工建設標準化廠房52.6萬平方米,建成36萬平方米。民族宗教、新聞出版、統計、審計、外事、僑務、人防、地震、氣象、地方志、殘疾人事業等都取得了新成績。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不斷深入。認真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形式多樣的文明創建活動。雙擁工作成效顯著,軍政軍民關係更加密切,駐洛部隊在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維護社會穩定中做出了重要貢獻。堅持依法治市,提請市人大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4件、頒布行政規章9件。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規、決定和決議,自覺接受人大的工作監督、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結率100%,滿意率98%以上。強化行政執法和效能監察,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黨風廉政建設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在巨觀調控趨緊、區域競爭加劇、產業升級加快的大環境下,我們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一年來,我們牢牢把握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最佳化環境等關鍵環節,既適應巨觀調控要求,又努力尋求發展機遇,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逐步得到解決;我們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經濟既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又保持了較好的質量和效益,發展勢頭更加強勁;我們加快新農村建設和農業結構調整,既注重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又注重解決與農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農業基礎更加鞏固;我們加快新區開發和城區改造,既注重建設的速度和質量,又注重文化內涵和品位,城市特色更加明顯;我們在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更加重視教育、文化、衛生、勞動和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的發展,解決了一大批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經濟社會更加和諧。河洛大地處處充滿生機活力,646萬洛陽人民正在中原崛起的征程上昂揚奮進!
各位代表,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審時度勢、正確決策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社會各界和衷共濟、全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的結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駐洛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離退休老同志,向所有關心支持洛陽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肯定成績的同時,還要看到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中仍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一是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農業基礎依然薄弱,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下降0.9個百分點,比省政府下達的責任目標低1.9個百分點;外貿出口增速較低,結構不盡合理,非公有制經濟總量偏小,經濟的內在活力不強。二是經濟成長方式粗放。資源型、初加工工業比重高,社會化分工水平低,產業配套能力弱,產業鏈條短;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緩慢,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僅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1.38%左右,低於全省2.15個百分點;國企改革任務依然艱巨,工業運行的質量和效益不高。三是關係民生的問題還需認真地研究、很好地解決。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就醫就學、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方面還存在民眾不滿意的問題。四是最佳化環境任務依然繁重。一些部門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重,服務意識、執法水平和辦事效率仍存在不少問題,政府自身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2007年工作的總體要求

2007年是深入貫徹市九次黨代會精神、全面走在中原崛起前列的重要一年,我們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經濟全球化趨勢明顯,國際產業轉移加快,世界經濟仍處於新一輪發展的上升期。國家將加大促進中部崛起、新農村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力度,我市及部分縣被列入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和西部大開發政策享受範圍,有利於爭取更多的項目和資金。近年來,我市六大優勢產業日益壯大,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城市形象不斷提升,為進一步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要看到,國家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嚴控兩個閘門,嚴格市場準入,對我們加快發展、科學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區域間競爭更加激烈,我們面臨著更大的發展壓力。我們既要看到自身的優勢,更要正視存在的問題,搶抓一切機遇,主動應對挑戰,努力加快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十六屆六中全會和市九次黨代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旅遊強市、科教強市戰略,以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強市、最佳人居環境城市、最佳發展環境城市、全面發展的和諧洛陽為目標,以加快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為主線,以科技創新、改革開放為動力,以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為根本,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在再造一個新洛陽、全面走在中原崛起前列的進程中邁出堅實步伐。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外貿出口增長15%,實際利用外資3億美元,利用市外境內資金150億元;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3%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5%;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4%;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10%和2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
做好今年工作,必須把握六個重點:一是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加快建設新型工業城市,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不斷提高第三產業比重,努力在提高發展質量上下功夫。二是更加注重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緊緊圍繞農產品深加工、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高新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資源合理有效開發、產品鏈條延伸,搞好項目謀劃和前期工作,加快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產品效益好的項目,努力在增強發展後勁上下功夫。三是更加注重城市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不斷提高中心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提高縣城和小城鎮的產業支撐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努力在提高城鎮化水平上下功夫。四是更加注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努力在轉變增長方式上下功夫。五是更加注重服務、作風和效率,努力在最佳化發展環境上下功夫。六是更加注重解決好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捍衛公平正義,妥善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努力在促進和諧上下功夫。

加快建設經濟強市和文化強市

突出產業主導和產業帶動,促進經濟與文化的相互滲透,加快經濟資源大市向經濟強市、文化資源大市向文化強市跨越。
(一)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持把“三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更多精力、財力和物力,加快結構調整,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全面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更加和諧。進一步加大對“三農”的投入。認真落實種糧農民直補等7項補貼、農村中國小“兩免一補”、計畫生育獎勵扶持政策。今年市級財政安排“三農”資金6755萬元,比去年增加725萬元。發展特色農業和品牌農業。進一步壯大六大支柱產業,全市優質小麥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優質玉米150萬畝,糧食總產穩定在200萬噸左右;加快以奶牛養殖為重點的畜牧業發展,力爭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5%;擴大優質菸葉、中藥材、優質水果、牡丹種植面積,搞好農產品精深加工,發展訂單農業,不斷提高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爭取市級龍頭企業達到30家、省級10家,申報國家級1-2家,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00家以上。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孟西灌區、禹門河和金牛嶺水電站等項目建設,做好前坪水庫、伊洛河治理、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等項目前期工作,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萬畝、節水灌溉3萬畝,治理水土流失200平方公里,改造中低產田10.6萬畝。搞好村鎮建設規劃,完善村鎮服務功能,重點抓好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和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戶用沼氣等農村公用設施建設。
(二)突出項目帶動,加快產業升級,努力建設新型工業城市和先進制造業基地。發展壯大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的六大優勢產業。全年計畫實施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40個,力爭實施300個,當年新開工124個,竣工120個,計畫完成投資220億元。其中安排先進制造業項目103個,總投資126億元。重點抓好中信“新重機工程”、中鋁洛銅10萬噸電子銅板帶、中色科技重大技術裝備研製基地擴建、洛陽石化800萬噸煉油擴能、中矽高科3000噸多晶矽等84個億元以上項目建設。確保華陽孟津電廠2×60萬千瓦機組、一拖工業園、伊電集團40萬噸鋁板帶熱連軋及10萬噸鋁型材、洛鉬集團日選礦9000噸白鎢回收、雙瑞萬基1萬噸鈦合金板帶材、偃師ITO導電膜玻璃等124個項目按期開工建設;一拖集團3萬台大中馬力輪式拖拉機、洛陽尚德二期90兆瓦太陽能電池等120個項目如期竣工。加快洛陽石化45萬噸PX、吉利60萬噸PTA、雙瑞萬基2萬噸海綿鈦、首龍集團5萬噸高精度鋁箔等項目前期工作,積極謀劃150萬噸甲醇、100萬噸二甲醚等50個項目。積極培育重點企業。引導列入省重點的14戶企業和8戶高成長性企業,通過資本運作實現跨越式發展。力爭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165家,超10億元企業18家,超50億元企業8家,超100億元企業4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50家、高新技術產品80個,力爭高技術產業比重達到省平均水平。加快高新區發展,力爭完成技工貿總收入468億元、工業總產值360億元。加強經濟運行協調。密切關注經濟走勢和市場變化,重點加強煤、電、氣、運、資金等生產要素的供需銜接;繼續實行扭虧增盈目標責任制,搞好重點企業、虧損大戶的扭虧增盈工作。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建立節能降耗目標責任制,抓好冶金、煤炭、電力、建材、建築和交通運輸等領域的節能降耗工作;認真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加快淘汰普通水泥機械化立窯生產線和小火電機組;所有縣(市)和吉利區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用,所有火電機組完成脫硫工程建設;繼續推進龍羽宜電循環經濟試點,完成豫港電力等3家電廠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嚴禁污染企業和城市污染物向農村擴散,控制農村面源污染。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引導企業向園區集聚;全年建成標準化廠房36萬平方米。開展土地“三項整治”,力爭盤活建設用地3萬畝。
(三)強化旅遊主導,突出商貿帶動,努力提升第三產業發展水平。強化旅遊業龍頭作用。充分發揮歷史文化優勢和旅遊資源優勢,加大宣傳推介和市場開發力度,著力打造歷史文化之都、休閒度假之都和國際性旅遊城市,使洛陽成為更多遊客的首選地和目的地。加快西南部山區主要景點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建設伏牛山生態休閒旅遊精品;重點抓好小浪底及西霞院沿黃旅遊產業帶的規劃開發,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星級酒店、萬山湖水上娛樂項目建設;大力培育生態農業、工業觀光和牡丹之都等旅遊品牌;精心辦好第25屆牡丹花會、第4屆河洛文化旅遊節、小浪底觀瀑節和中原滑雪節。力爭全年接待遊客3600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24萬人次,總收入180億元。加快商貿流通業發展。重點抓好金陵國際大酒店、建業太陽城、關林商貿城升級改造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引入知名商業旗艦店,全力打造澗西、西工、老城和新區商業中心;加快發展金融、保險、信息、諮詢、現代物流等服務業。加強社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醫療衛生、商貿流通、健身娛樂等服務業向社區延伸,不斷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擴大農村消費。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制定優惠政策,支持產品設計、研究開發、市場行銷、售後服務等服務業加快發展,實現服務業與工業的相互促進。加快發展房地產業。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引導金融部門加大對住房消費的支持力度,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力爭全年商品房開工700萬平方米、竣工280萬平方米。
(四)挖掘文化內涵,培育文化產業,不斷增強城市文化競爭力。著力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做好洛陽博物館建設前期工作;完成市區有線電視數位化整體轉換;加強縣級文化館、圖書館、鄉鎮文化中心和文化大院建設,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不斷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突出主旋律和地方特色,著力打造一批代表洛陽形象、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文化精品;逐步將隋唐洛陽城等大遺址建成集保護與展示為一體的遺址公園,繼續參與並推進絲綢之路、大運河洛陽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搞好民間藝術的搶救、整理和發掘,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大力發展牡丹書畫、民間民俗文化,積極培育文化商品交易、藝術品展示、收藏、拍賣市場;鼓勵和支持廣告會展、文化創意和動漫製作等新興文化產業。廣泛開展體育健身、技能培訓和技術服務,加快推進體育場館、協會、彩票、俱樂部及體育中介機構產業化。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事業單位改制步伐,培育文化龍頭企業,重點扶持10家有實力的民營演藝團體。
(五)加快科技進步,促進技術創新,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今年市財政安排科技專項經費2464萬元,比去年增加464萬元。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完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依託骨幹企業、科研院所和國內重點高校,支持列入省百戶重點企業、50戶高成長性企業和市屬30戶重點科技企業建立一批研發機構。積極支持省級多晶矽工程技術中心、先進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建設,支持河科大申報博士點,推動產學研結合,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和引進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運用高新技術產業化貼息資金、套用技術研發經費,引導企業加快關鍵技術和重點領域科技攻關,重點抓好多晶矽生產工藝技術與設備、海綿鈦及鈦合金工藝技術與設備、太陽能產業及配套技術等科技攻關,全年申報專利增長20%以上,力爭進入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行列。
(六)統籌城鄉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積極推進偃師城鄉一體化,開工建設偃師-洛寧、洛陽-吉利快速通道。加快衛星城鎮建設,完善城鎮功能,吸納更多人口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圍繞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積極培育骨幹財源企業,發展特色產業和主導產業,構建以工業經濟為主導的產業格局,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力爭偃師進入全國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欒川、新安、伊川在全省前20名經濟強縣中位次前移,嵩縣、汝陽繼續保持經濟發展快縣地位,宜陽、洛寧、孟津進入經濟發展快車道。積極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認真落實各項扶持政策,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進入公用事業、金融服務等領域。加快企業創新、創業基地和服務平台建設,完善信用擔保體系,為非公有制經濟提供更多的技術、融資服務。力爭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增長16%,營業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100家,其中超5億元企業16家、超10億元企業5家。

改善和發展城市環境

以建設最佳人居環境城市、最佳發展環境城市為目標,努力把洛陽建成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獨具魅力、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城市。
(一)強化基礎建設,注重生態保護,著力打造最佳人居環境城市。堅持生態環境與人文環境並重、開發建設與經營管理並重,注重科學規劃,延續歷史文脈,突出文化特色,體現城市個性,努力建設山水園林相間、城市功能完善、人民生活舒適、璀璨的歷史文化和濃郁的現代化氣息交相輝映的最佳人居環境城市。科學編制規劃。加快推進第四期城市總體規劃和全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高水平做好洛河兩岸風光帶等一批重大項目控制性規劃和詳細規劃,確保建設的高起點、高層次。加大新區開發力度,力爭完成投資80億元以上,房建工程累計開工面積突破1000萬平方米,基本建成文化中心、體育中心和信息中心。加快南湖音樂噴泉周邊地帶開發,形成開元大道南北對應發展格局。加快鄭西鐵路客運專線洛陽南站、瀛洲橋、孫辛橋、開元大道東西延長線、新區醫院等重點基礎設施建設,濱河區域百棟高層累計開工110棟;積極推進新區污水處理廠、公交停車場等市政設施建設。加快洛龍科技園區建設,規劃建設伊洛工業園區,增強產業支撐能力。完善商業、金融、保險、醫療、教育、文化等配套服務功能,繁榮新區服務業。大力實施城區改造,全年計畫投資60億元,實施城區改造項目150個。重點抓好金業南路、衡山路等續建工程,確保按期完工。積極做好唐宮西路、武漢路、城市東出口公交停車場和瀍河、澗河二期治理等前期工作,確保年內開工。房建開發要抓好曼哈頓廣場等59個續建項目和西工步行街等91個新開工項目,確保竣工30個項目。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年投資20億元,重點抓好洛陽至南陽高速汝陽段、連霍高速洛陽東段擴建和舊鄧線白河至栗樹街段等8條幹線公路建設。實施縣鄉公路改造和通村道路聯網,完成縣鄉公路改造150公里、村村通道路1200公里。加強生態建設。完善北邙綠色屏障和城郊四大森林公園,加快環市區萬畝花卉苗木產業帶建設,全年新增綠地300公頃;實施飛播造林、封山育林和退耕還林,開展村莊綠化、道路綠化和農田林網建設,完成荒山造林20萬畝。大力實施“五城聯創”。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突破口,深入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中國最佳旅遊城市活動,確保創衛通過國家驗收。完善精細化管理評價考核體系,開展市容市貌專項整治,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二)擴大改革開放,最佳化經濟環境,加快建設最佳發展環境城市。
深化體制改革,增強發展動力。積極探索解決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努力在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重點領域取得新進展。以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企重組引領改革。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配置相結合,鼓勵現有技術、裝備、勞動力、資源等向六大優勢產業集中,向有比較優勢的行業和企業集中,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知名品牌和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集團;支持我市企業參與中央企業及其它優勢企業的重組,更好地利用優勢企業良好的信譽資源、信貸資源、市場資源和技術實力;繼續推進洛玻與中建材的重組,圍繞高檔低輻射玻璃開發,實現建材玻璃向電子玻璃的跨越;支持一拖集團與中國兵裝集團、洛陽凌宇公司與中集集團、白馬集團與香港德生公司合作;繼續深化黃河同力與省建投的合作;積極推動科研院所與企業重組,實現研發與生產相互促進,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率。以股份制改造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深化改革。利用企業戰略重組、輔業改制等形式,加快推進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逐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投資風險控制機制、內部監督管理機制,做好洛軸、洛銅、洛耐、白馬、黃河水泥、永安特鋼等重組後的後續工作;積極爭取洛軸政策性破產計畫,實施春都政策性破產工作。重點扶持20家上市後備企業,加快洛鉬股份、中航光電、中矽公司等7家省重點企業上市步伐。以用好老工業基地政策支持改革。積極爭取洛軸等企業列入老工業基地項目支持範圍,充分利用各種優惠政策,化解歷史債務,分流富餘人員,妥善安置職工。繼續推進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和分離企業辦社會,積極做好中信重機、白馬集團等7所企業中國小分離工作。以加強國資監管保障改革。完善國有企業監管制度,嚴格產權交易和股權轉讓程式,抓好清產核資、資產評估、職工安置等關鍵環節,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加快組建市國有企業監事會,儘快向市出資企業派駐專職監事。繼續做好市屬203戶中小企業的改革收尾工作。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完善鄉鎮機構改革,確保五年內機構、編制和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進一步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縣鄉財政管理體制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加大農信社清欠不良貸款工作力度,確保央行票據順利兌付。全面深化其它領域改革。穩步推進收入分配製度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確保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補貼發放;深化金融體制和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城市管理、幹線公路投融資、縣鄉公路養護體制改革。
積極擴大開放,增強發展活力。進一步提高招商引資水平。完善領導帶隊招商、招商獎勵等制度,創新招商方式,拓寬招商渠道。積極策劃500個招商項目,重點面向國內外知名企業搞好推介。精心籌備第25屆牡丹花會、第2屆中博會洛陽分會場和豫商大會招商工作。重點做好籤約項目的跟蹤服務,切實提高契約履約率、資金到位率、項目開工率。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加快融資步伐,提高金融保險、公用事業、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開放水平,吸引更多的金融保險機構來洛。最佳化進出口商品結構,鞏固擴大傳統大宗產品出口,積極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型出口企業,不斷提高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的比重。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跨國經營,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積極開展對外工程承包與勞務合作,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外向度。
最佳化經濟環境,增強對發展要素的吸引力。認真落實市領導聯繫企業、企業首席服務官、企業直通車、行政執法績效考核等10項制度,不斷完善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的長效機制。規範行政審批行為,減少審批事項,增加核准和備案事項,建立網上審批制度,完善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堅持雙休日正常辦理請辦事項制度、企業反映突出問題周報制度;加強執法監督,嚴禁對企業重複執法、無備案執法、無證執法、粗暴執法、“安靜生產日”亂檢查、無審核收費罰款;堅持對企業首次不罰、重大行政處罰聽證、對企業停產等處罰事項市政府審批制度。認真受理企業和民眾投訴,對破壞經濟環境的行為要嚴肅查處,公開曝光,決不手軟。努力營造負擔最輕、秩序最好、辦事最快、信譽最好、納稅人最滿意的發展環境。

加快建設全面發展的和諧洛陽

更加關注民生民情,切實解決好教育、醫療、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人民民眾享受到更多的發展成果。
(一)全力辦好市委、市政府承諾的20件實事。要為農民辦好十件實事。一是新建農村戶用沼氣20萬座,新發展沼氣技術服務網點80家;二是解決20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保證民眾喝上乾淨水、放心水;三是完成200個示範村、300個重點整治村通組入戶道路建設,硬化道路3000公里;四是農村低保對象做到應保盡保,補差標準由每人每月20元提高到30元。新建和改擴建鄉鎮敬老院50所,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30%;五是全面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繼續實施農村困難民眾補充醫療保險救助制度,解決425萬農民民眾看病難問題;六是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繼續對困難家庭學生免費提供課本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更新農村學校課桌凳,改善農村貧困學校寄宿生飲食條件;七是對居住在深石山區的3000戶1.2萬人實施扶貧搬遷,改善貧困山區民眾生存環境;八是對20萬名農村勞動力進行職業、勞務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125萬人以上;九是完成822個村3.4萬戶廣播電視“村村通”任務,建成市級無線數位電視中心機站;十是在全市50個鄉鎮建設鄉級便民服務中心,在距鄉鎮政府所在地較遠的行政村設立便民服務點,抓好600個行政村的社區服務中心建設。要為城鎮居民辦好十件實事。一是完成8條城市道路和七一南路雨水泵站建設任務,支持城市區281條背街小巷改造。市區和新區各增加1條公交線路,最佳化調整2條線路,新購置100輛環保公車,雙休日、節假日增加開往旅遊景點的車輛;二是落實廉租住房管理辦法,緩解市區1200戶“雙困”家庭的住房困難;全年竣工經濟適用房20萬平方米,解決2200餘戶民眾住房困難;三是新增就業10萬人,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47萬人,安排“零就業”家庭每戶1人就業;四是繼續實施城市困難民眾補充醫療保險救助制度,緩解15萬名城市困難民眾看病難問題;建設4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方便居民就近就醫;五是新增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5萬人、城市低保對象2萬人以上,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70萬人以上;六是消除城市區中國小D級危房,全部免除城市低保家庭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保證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七是加大大氣、水污染治理力度,全年削減二氧化硫排放量10萬噸,確保城市空氣良好以上天數穩定在300天以上;八是創建國家級商業示範社區1個,省級商業示範社區7個,在部分社區構建10分鐘商業網點服務體系,滿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九是實施洛浦公園東延伸工程和隋唐城遺址植物園二期工程,在洛北城區新增4萬平方米休閒廣場;十是組織對5000人次社區居民進行體質監測;為每個新建社區配備6件以上健身路徑;新區體育設施適時向市民免費開放;組織全市性市民健身活動20次以上、比賽3次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