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6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5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一道,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積極構建和諧社會,銳意進取,紮實工作,圓滿完成了市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6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6年
  • 地點:洛陽市
  • 類別:政府工作報告
前言,工作回顧,

前言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工作回顧

2005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一道,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積極構建和諧社會,銳意進取,紮實工作,圓滿完成了市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經濟總量躍上新台階。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111.5億元,較上年增長15.1%。其中,第一產業110.5億元,增長7%;第二產業648.4億元,增長17.3%;第三產業352.6億元,增長13.6%。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7萬元。
工農業生產再創新高。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359.8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078億元,實現利潤52.6億元,分別增長24.2%、39.1%和43.9%。糧食總產210.5萬噸,是歷史上第二個豐收年;肉、蛋、奶總產62.4萬噸,增長21.9%。
投資、出口、消費全面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80億元,增長45.5%,其中城鎮投資400.9億元,增長48.4%。進出口總額9.6億美元,增長27.9%,其中出口7.2億美元,增長22.8%。實際利用外資1.14億美元,增長28.4%;引進市外境內資金40.1億元,增長1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0.7億元,增長14.4%。
財政收支實現新突破。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20.9億元,增長32.3%,其中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0.9億元,增長41.7%。財政一般預算支出88.9億元,增長41.5%。9縣(市)和3個城市區財政收入超億元,其中偃師、欒川、新安、伊川超5億元,澗西、西工超2億元,分別列全省縣級和區級收入前8名。
就業和社會保障成效顯著。城鎮新增就業13.1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7.4萬人,其中“4050”人員1.5萬人。征繳各項社保基金18.5億元、支出17.9億元,16.1萬名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10.3萬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7.3萬名農村特困民眾按月按標準享受救濟。
城鄉居民收入進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175元,增長12.7%;農民人均純收入2903元,增長12.3%。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595.2億元,比年初增加76.4億元。
2005年各項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標誌著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重要意義的跨越,使“十五”時期成為洛陽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城鄉面貌發生深刻變化、人民民眾得到較多實惠的時期。
這五年,“千百億”目標超額完成,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國民經濟連續五年實現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和較高的增長質量,各項主要指標均比“九五”末翻了一番還要多。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大關,是2000年的2.6倍,年均增長13.5%,分別高出全國、全省4.1和2.1個百分點。全部財政收入突破百億元,是2000年的2.6倍。五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54億元,是“九五”的2.5倍。外貿出口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是2000年的5.1倍和2.1倍。
這五年,農業結構實現重大調整,農村社會面貌發生顯著變化。糧食總產連續3年保持在200萬噸以上。菸葉種植面積躍居全省第一,菸葉生產成為農民致富的重要產業。畜牧養殖業迅猛發展,奶牛存欄躍居全省首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220家。勞務輸出超過100萬人,勞務經濟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相繼實施了新安提黃、陸渾西乾渠、龍脖灌區改造、孟西灌區等重點項目,五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8萬畝,解決農村飲水困難和飲水安全32萬多人。改造農村中國小D級危房2224所,2260個行政村實現“村村通”,改造建設鄉鎮衛生院117所,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五年搬遷深山區貧困人口3744戶、1.5萬人,11.6萬人告別貧困。
這五年,四大產業基地迅速壯大,工業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凝聚全市力量,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努力建設先進制造業、鋁工業、電力工業和石化工業基地。五年實施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903個,完成投資475.3億元。先進制造業快速壯大,一拖、洛玻、中信重機等傳統企業竣工項目達到140個。鋁工業從無到有,在建氧化鋁生產能力120萬噸,達產電解鋁58萬噸,達產和在建鋁精深加工生產能力達60萬噸,煤電鋁及鋁加工產業鏈趨於完善。電力工業五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260萬千瓦,在建項目完成後可使裝機總容量達到632萬千瓦。石化工業已形成從煉油到PTA、聚酯、長絲、短纖的產業鏈,附加值明顯提高。全市銷售收入超50億元企業達到4家,洛陽石化達到21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銷售收入和利潤分別是2000年的3.1倍、3.3倍和16.1倍;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到172.6,比2000年提高96.3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0.9%,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59.9%。
這五年,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城鎮化進程顯著加快。以洛河為軸線、南北對應發展,跨過洛河建新城,實現了洛陽城市建設的重大跨越。五年投入城建資金396億元,是“九五”的近40倍。新建改擴建城市道路334條254公里,建成了洛浦公園、王城大道等一批重大項目,形成了龍門西山、周山、小浪底、上清宮四大森林公園,開工建設北邙綠色屏障和隋唐城遺址植物園,治理澗河、?『印⒅兄萸?、大明渠和秦嶺防洪渠,實施地塊開發項目125個。五年完成交通投資104億元,環城高速全線貫通,洛欒快速通道、南部山區大環線建成通車,新建改建縣鄉公路1100公里。9縣(市)縣城面貌煥然一新,一批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項目正在實施。投入26.4億元改造小城鎮138個,有力地帶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全市城鎮化率達到38%,比2000年提高8個百分點。
這五年,旅遊強市戰略有效實施,服務業發展水平顯著提高。以旅遊業為龍頭,大力發展服務業,形成了牡丹花會、河洛文化旅遊節、伏牛山滑雪節等節會品牌,成功入選中國十大最佳魅力城市和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旅遊城市,白雲山被評為十個“中國最美的地方”之一,接待海內外遊客突破21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100億元。商貿流通業升級步伐加快,丹尼斯、王府井、家樂福等相繼入駐,一批超億元項目進展順利。房地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五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41億元,竣工1138萬平方米。金融保險、郵電通信、社區服務等服務業快速發展。
這五年,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縣域經濟實力迅速壯大。積極完善政策,最佳化環境,大力實施骨幹帶動工程,非公有制企業稅收達到45億元,是2000年的5倍。營業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66家。以縣域工業為支撐,以非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因地制宜發揮比較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縣域經濟發展實現重大突破,一些貧困縣一改落後面貌,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躍居全省前列。9縣(市)生產總值占全市比重由2000年的52.9%提高到6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市比重由26.5%提高到48.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占全市比重由38.3%提高到46.8%。
這五年,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經濟發展活力顯著增強。國有大中型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洛銅引進中鋁公司進行戰略投資,洛耐併入中鋼集團序列,軸研科技成功上市。10戶重點企業的125個輔業單位完成分離。一批企業學校、醫院實現移交。203戶市屬中小企業改革基本完成。全面取消農業稅,長達2600多年的古老稅種退出歷史舞台。農村信用社改革、鄉鎮機構改革、礦產資源整合和財政、交通、市政公用等改革全面推進。大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不斷創新招商方式,全市外商投資企業達到709家,五年實際利用外資3.6億美元,利用市外境內資金145.9億元。外貿出口19.2億美元,130多個“洛陽製造”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這五年,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五年新增城鎮就業42.5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2.1萬人。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兩個確保”全面落實,養老保險市級統籌有序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運行平穩。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是2000年的1.8倍和1.5倍。居民消費結構明顯升級,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2.2平方米,通信、汽車、電腦等成為新的消費熱點。積極推進科技創新,五年共有520個項目列入國家、省科技計畫,10個項目列入國家“863計畫”。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6項、省級95項。落實免雜費、免書本費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政策,惠及農村貧困家庭學生64.4萬人次。普通高招連創歷史新高,新區大學園區初具規模。市、縣疾病控制中心、衛生監督中心投入使用。打造了《河洛風》、《牡丹魂》等文化精品,青年宮文化中心、新區體育中心、歌劇院等一批標誌性文化項目順利實施。加強超標排污企業治理,城市空氣品質良好天數達到265天。民族宗教、計畫生育、體育、物價、統計、審計、文物、外事、僑務、人防、氣象、地方志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的成效。紮實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廣泛開展“道德規範進萬家,誠實守信萬人行”活動。積極開展文明景區、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榮獲“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第四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順利完成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堅持依法行政,五年提請市人大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23件,頒布規章34件。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做好信訪穩定工作,榮獲“全國綜治先進市”稱號。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我市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是全市人民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的五年。2001-2006年,全市上下積極探索加快洛陽發展的有效途徑,堅持在巨觀調控中搶抓發展機遇,堅持在結構調整中培育發展後勁,堅持在完善基礎設施中加快城鄉建設,堅持在改革開放中增強發展活力,堅持在統籌協調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有力地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這五年積累的寶貴經驗和探索的正確發展思路,需要我們在今後工作中繼續發揚和長期堅持。
各位代表: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人大、政協積極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搶抓機遇、共同奮鬥的結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駐洛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離退休老同志,向所有關心支持洛陽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經濟高速增長較多地依賴生產要素的高投入和資源的高消耗,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亟待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仍較突出,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城市低收入群體生活困難;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尚待進一步深化,經濟效益有待進一步改善;經濟發展軟環境仍需最佳化,利用外資規模和對外開放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安全生產存在薄弱環節,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依然突出。這些問題要在今後工作中認真解決。
二、“十一五”發展的基本思路和奮鬥目標
“十一五”時期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旅遊強市”戰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進一步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強化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把洛陽打造成國家新型工業基地和中西部地區最佳人居環境城市,努力再造一個新洛陽。
“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是:
――實現主要經濟指標再翻一番。到2010年生產總值達到2200億元以上,其中工業增加值1200億元以上;全部財政收入240億元以上,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20億元以上,均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
――加快建設國家新型工業基地。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全力打造先進制造業、鋁工業、能源電力、石化工業、矽產業、鉬鎢鈦產業等六大產業基地,到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達到2200億元以上,利稅達到180億元以上。
――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加快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十一五”期間,力爭改擴建農村公路7700公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覆蓋率95%,沼氣普及率30%,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5%,基本完成現有貧困人口脫貧。
――加快建設中西部地區最佳人居環境城市。進一步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實施“碧水藍天青山綠地”工程,建成國家衛生城市,爭創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建設國際性旅遊城市。到2010年,城鎮化率達到48%,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7%,空氣品質良好天數292天以上,接待國內外遊客3000萬人次以上。
――加快建設開放型城市。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五年累計利用外資10億美元以上,引進市外境內資金400億元以上,“十一五”末外貿出口達到14億美元。非公有制經濟比重達到58%。
――加快構建和諧洛陽。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關注民生,讓人民民眾充分享受改革發展成果。五年新增城鎮就業40萬人以上,養老、失業、醫療保險覆蓋面達到95%以上。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積極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健全公共服務體系,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洛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及其說明已印發各位代表,請予審議。
三、2006年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3.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外貿出口增長1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建設新農村為主線,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圍繞促進產業繁榮、增加農民收入、改善基礎設施、保護生態環境、整潔村容村貌、打造文明鄉風、完善社會保障、創新發展機制、提高農民素質、搞好民主管理、建設五好班子、實現社會和諧等重點工作,認真編制新農村建設規劃,全面開展“千村整治百村示範”工程,優先支持城市遠景規劃區、縣城及產業聚集區內的新農村建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鼓勵基層創造性工作,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
重點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7億元,完成715個村1798公里“村村通”工程。投資2.5億元,建成孟西灌區一期,搞好陸渾、玉馬等水庫除險加固和禹門河、金牛嶺等電源工程。積極服務西霞院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設。搞好灌區修復配套,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萬畝、節水灌溉4萬畝。治理水土流失200平方公里,改造中低產田3.3萬畝。籌措4750萬元,解決13.2萬人安全飲水,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發展農村自來水。籌措1300萬元,支持發展戶用沼氣6萬座。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工程和北邙綠色生態屏障工程,完成荒山造林20萬畝、高標準通道綠化400公里、綠化示範村400個。積極推進敬老院、文化大院等公益設施建設,使農民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務。加快農村商業設施建設,鼓勵城市連鎖超市向農村延伸。
紮實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最佳化糧食種植結構,提高糧食單產,力爭優質小麥達到185萬畝,優質玉米穩定在118萬畝,糧食總產穩定在200萬噸以上。籌措8000萬元,完成22個種煙大鄉的煙水配套工程,力爭菸葉面積突破30萬畝,菸葉特產稅達到7500萬元以上。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堅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針,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和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爭取達到6000萬元以上。繼續實施農村百萬勞動力轉移工程,著力提高務工農民擇業能力,實現勞務輸出120萬人,勞務創收40億元。不斷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爭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30家、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40家。加強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完成農民培訓63萬人。籌措6400萬元,完成搬遷扶貧3000戶、1.2萬人,力爭3年內完成9603戶3.8萬人的搬遷扶貧任務。妥善解決小浪底庫區新增移民和陸渾水庫回流移民生活問題。加強涉農收費和價格監管,防止農民負擔反彈。
(二)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加快產業基地建設和產業升級步伐
加大項目實施力度,加快重點項目建設,促進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確保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66億元以上。
著力建設六大產業基地。全年計畫實施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84個,其中新開工91個,竣工120個;項目總投資483億元,當年完成投資160億元。不斷提升先進制造業水平。確保一拖3萬台大中馬力輪式拖拉機、中信重機大型乾法水泥和礦山設備等37個項目竣工投產;開工洛銅10萬噸高精度電子銅板帶和洛玻高檔低輻射鍍膜玻璃等26個項目;積極推進一拖2萬台重型柴油機等14個項目的前期工作。大力發展鋁精深加工。確保新安電力120萬噸氧化鋁一期,中鋁河南鋁業20萬噸熱軋、20萬噸冷軋等9個項目竣工投產;新開工恒基鋁業20萬噸4A沸石等6個項目;積極推進伊川電力鐵路高速機車車廂板材等項目的前期工作。積極發展能源工業。確保華潤2×60萬千瓦機組、正村120萬噸煤礦等7個項目竣工投產;積極推進台塑2×60萬千瓦機組、新區2×30萬千瓦機組等項目的前期工作。抓好“西氣東輸”、“川氣入豫進洛”的爭取工作,積極引進管道天然氣。加快壯大石化工業。確保黎明化工院推進劑、吉利5萬噸輕烴燃氣一期等17個項目竣工投產;開工洛陽石化800萬噸煉油擴能等18個項目;繼續做好45萬噸PX、60萬噸PTA項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培育矽產業。積極推進偃師1000噸多晶矽項目建設,確保尚德30兆瓦太陽能電池、阿特斯100兆瓦太陽能電池一期等3個項目竣工投產;抓緊開工洛龍科技園2000噸多晶矽項目;進一步加快矽產業鏈項目的規劃和建設。加快開發鉬鎢鈦產業。確保新安5000噸海綿鈦等14個項目竣工投產;新開工汝陽金堆城1.5萬噸鉬選廠、洛鉬集團4萬噸氧化鉬及鉬冶煉等11個項目;積極推進725所萬噸鈦合金深加工、嵩縣萬噸鉬選廠等項目的前期工作。
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按照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大力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用技術創新支撐新型工業基地建設。引進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新建市級研發中心30個,申報高新技術企業50家。圍繞省部共建洛陽裝備製造業基地,開展重大裝備、新型材料、信息技術等領域的技術攻關,重點加強多晶矽、太陽能光伏電池等產業的攻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技術和產品。大力實施名牌戰略,建立企業爭創名牌的獎勵機制,努力使更多產品進入國家、省名牌行列。發揮科研院所優勢,支持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和產業化,實現技工貿總收入90億元。堅持人才強市戰略,完善和落實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造就創新人才隊伍。高度重視和關愛企業家,培養壯大優秀企業家隊伍。
著力促進工業集聚發展。圍繞洛陽優勢產業,進一步發展特色產業和關聯產業,拉長產業鏈條,培育產業集群,提高產業集聚度。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增強綜合配套能力,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使其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充分發揮洛陽高新區、洛陽經濟開發區、洛陽工業園區和洛龍科技園、吉利科技園等園區的平台作用,抓緊項目的引進和實施,努力壯大產業規模。積極推廣使用標準化廠房,構建中小企業發展新平台。
著力加強經濟運行協調。搞好煤電油氣運供需銜接,確保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需要。加強扭虧增盈工作,重點抓好盈利大戶增盈和虧損大戶的扭虧。推廣中信重機經驗,深化企業三項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減少兩項資金占用。管好用好財政貼息資金,積極爭取國家、省資金和銀行貸款,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服務力度。力爭銷售收入超50億元企業達到7家,其中超100億元企業4家、超260億元企業1家。
(三)以旅遊業為龍頭,進一步發展壯大服務業
全面提升旅遊業。堅持旅遊強市戰略,積極推進旅遊與文化、商貿業的結合,提高旅遊綜合效益。以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分離為突破口,推動旅遊景區企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整合旅遊資源,培育精品線路,逐步形成歷史文化、生態山水、旅遊節會、休閒度假等旅遊品牌。進一步完善旅遊交通體系,努力增加航空班次、旅遊專列。切實抓好白馬寺印度佛殿等項目建設。精心辦好牡丹花會、河洛文化旅遊節、伏牛山滑雪節等節慶活動。加大市場開發力度,積極策劃國外旅遊促銷,努力實現入境游的快速增長。實行貸款貼息等鼓勵政策,做大做強旅遊骨幹企業。力爭全年接待遊客2400萬人次,其中境外遊客18萬人次。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按照為民眾服務、為旅遊業服務的思路,繁榮文化產業,豐富民眾文化生活。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儘快使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加快洛陽歌劇院、體育中心二期等文化體育設施建設。繁榮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文化藝術,培育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場。辦好新組建的洛陽豫劇院。積極引進大型賽事,搞好新區體育場館的市場化運作。
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業。加快國貿中心、新都匯、中原康城等重大項目建設,完善商業網點,力爭新增營業面積34萬平方米。大力發展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促進傳統商業企業改造升級。著力培育大型流通企業,增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能力。加快發展專業特色街和社區商業,進一步繁榮市場,引導和拉動消費。
進一步激活房地產業。支持我市房地產企業通過兼併、收購、重組壯大規模,培育房地產骨幹企業。鼓勵外地房地產企業來洛開發,吸引外地居民來洛購房。力爭房地產開發施工面積達到600萬平方米。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活躍住房二級市場。全面加強和改善物業管理,營造美好生活環境,為住房消費提供良好條件。
積極發展金融等服務業。發揮金融對投資和消費的支持作用,積極開發和利用新型金融服務產品。嚴厲打擊逃廢金融債務行為,構建良好金融生態環境。支持企業通過股票、債券、信託等途徑直接融資。積極培育保險市場。全面發展信息、法律、會計等中介服務業。加快發展社區服務、交通運輸、郵電通信等服務業。
(四)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依託,進一步加快城鎮化進程
加快推進新區建設。全年計畫完成投資75億元,基本完成新區道路、配套管網、園林綠化等工程。確保牡丹大道、關林路等12條道路如期竣工;新開工開元大道東西延長線等18條道路。加快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建設,完成新區水系工程,形成水面1900畝。全面完成村莊拆遷,村民安置小區全部建成入住。積極推進河科大、工業高專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新區醫院和普通高中。加快土地出售步伐,推進重點地塊開發。完善商業超市、文化休閒、餐飲娛樂等設施,健全綜合服務功能,實現成規模、聚人氣、出形象目標。
積極推進洛北城區改造。全年計畫完成投資63億元,突出抓好“一河兩渠”治理、定鼎北路、唐宮東路、社區道路改造、周王城廣場二期、洛浦公園美化亮化、供水供電管網改造、重點區域亮化等45個市政公用項目。實施地塊改造項目138個,確保世紀金苑、凱旋花園等41個項目年內竣工。完善城區改造規劃,推進城中村改造。優先發展城市公交,加快建設和完善公交場站。
大力推進縣城和小城鎮建設。高起點搞好縣城規劃,加快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建設設施完備、特色鮮明、環境優美、管理有序的現代化縣城。進一步完善小城鎮功能,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構築二、三產業發展平台,招商引資培育產業支撐,不斷增強輻射帶動能力。
繼續加快交通建設。確保完成投資20億元以上,重點抓好連霍高速改造和洛陽至南陽高速建設。完成欒川方村至盧氏界等5個幹線公路項目,新開工洛界高速汝陽連線線等5個項目。新建改建縣鄉公路112公里、鄉村客運站171個,行政村通客車率達到88%。積極支持鄭州-西安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和焦枝鐵路電氣化建設。
(五)以非公有制經濟為支撐,促進縣域經濟再上新台階
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營造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加強融資擔保、創業輔導等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拓寬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空間。依託六大產業基地,大力發展配套企業,培育產業集群,做大做強優勢企業。力爭非公有制企業營業收入達到1270億元,超億元企業達到80家以上。
進一步壯大縣域經濟。總結經驗,完善政策,引導縣(市、區)發展特色經濟,推動縣域工業相對集中規劃和布局,因地制宜發展工業園區,培育特色產品和產業集群。完善城鎮公共服務設施,加快現有企業改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快速集聚。著力抓好項目建設,做大縣域骨幹企業,大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推動各縣(市、區)經濟實力實現新的提升。
(六)以構建和諧洛陽為目標,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認真落實科教興洛戰略。強化政府主導,加大科技投入,建設創新型城市,爭取進入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行列。鞏固提高“兩基”成果,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爭取達到9400萬元。投入950萬元,提高農村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安排專項資金,為貧困地區中國小統一更換課桌凳。建立中國小危房改造長效機制。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支持洛陽大學、洛陽工業高專聯合升本,支持組建洛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加快完善公共衛生體系,積極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加大公共衛生投入,加強重大疫病預防控制。投入4080萬元,完成76所鄉鎮衛生院國債項目建設。進一步搞好鄉鎮衛生院和農村衛生所建設,積極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全面實施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搞好新安、偃師、嵩縣、宜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爭取早日在全市全面施行。整頓醫療秩序,規範藥品價格,進一步加強醫院管理,全面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全面發展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充分發掘河洛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加快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擴大農村廣播電視和信息網路覆蓋面。全面啟動有線電視數位化整體轉換工程。積極推進縣級圖書館、文化館建設。加強五大遺址保護,做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積極備戰省十運會,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嚴格落實計畫生育政策,穩定低生育水平。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建設,認真組織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全面做好外事、僑務、人防、氣象、地方志等工作。
進一步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全面落實小額貸款、社保補貼、稅費減免等促進就業再就業的政策措施,力爭城鎮新增就業9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5萬人,其中“4050”人員1.3萬人。依法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力爭養老保險擴面2.8萬人,征繳9.3億元,清欠7000萬元,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健全城鄉低保,擴大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籌措1.2億元,救助低收入困難民眾21萬人。認真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和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繼續抓好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
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努力實現清潔發展。認真落實創建目標責任制,力爭上半年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考核,積極爭創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提高5000萬元環保專項資金使用效益,重點用於大氣和水污染治理,確保全年城市空氣品質良好天數達到270天以上,伊洛河出境水質達到省定標準。加強超標排污企業治理,堅決淘汰、搬遷污染企業,加快火電企業脫硫設施建設。按期完成澗河、瀍東、新區、吉利區和9縣(市)污水處理廠建設。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實現節約發展。認真做好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完善政策措施,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從嚴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產業,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整頓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推進煤、鋁礬土、鉬、黃金等資源整合。切實保護基本農田,逐步禁止生產實心黏土磚,積極推廣新型牆體材料。
高度重視並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開展專項整治,加強重大危險源監管和安全生產隱患的排查、整改,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價格欺詐等違法犯罪活動。認真做好人民民眾來信來訪工作,積極預防、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和突發性事件。鞏固“全國綜治先進市”成果,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努力建設平安洛陽。
(七)以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推動各項改革向縱深拓展
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國有大中型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股份制改造,著力解決出資人監管不到位和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等問題。鼓勵國有大型企業通過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等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爭取國有工業企業基本實現產權多元化。基本完成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和企業學校移交,加快企業醫院分離工作。鞏固中小企業改革成果,重點抓好資產變現、職工安置和恢復生產工作。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規範上市,推進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積極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採購等改革,加強非稅收入管理,提高收入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完善鄉財縣管,保障村級組織正常運轉,逐步建立地方公共財政體系。強化稅收征管,加大稽查力度,嚴厲打擊偷逃稅行為。加強稅源建設,認真開展稅收分析評估,在依法徵收、應收盡收的同時使企業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全面加快重點領域改革。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推行工資制度改革,落實公務員津貼補貼政策。鞏固鄉鎮機構改革成果,促進鄉鎮職能轉變。加快公共產品價格改革,確保物價穩定。繼續做好農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貸款工作。基本完成經營性事業單位企業化改制。進一步深化城建、交通、水利等方面改革。
(八)以招商引資為主戰略,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努力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堅持把招商引資放在經濟工作首位,進一步加強領導,完善機制,強力推進,務求實效。結合我市產業現狀和“十一五”規劃的重大項目,堅持領導帶隊招商、駐地招商、會展招商、以商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引資。強化企業的招商引資主體地位,支持企業拿出優質資產、優勢項目吸引合作夥伴。認真組織參加重要經貿洽談活動。完善招商引資考核辦法,加強資金到位率和項目開工率的考核。力爭實際利用外資1.5億美元以上,利用市外境內資金60億元以上。
努力保持外貿出口快速增長。進一步加強對企業的指導和服務,培育骨幹出口企業,大幅度增加自主出口企業。最佳化出口商品結構,鞏固傳統大宗產品出口,促進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力爭全年外貿出口8.5億美元以上。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擴大對外工程承包,帶動勞務和設備輸出。
(九)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
認真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深入開展公民基本道德規範教育,樹立以“八榮八恥”為具體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弘揚誠實守信、尊老敬賢、見義勇為的良好風尚。以倫理、心理、生理教育為載體,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紮實開展文明城市、文明景區和農村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創建活動,繼續開展法律、科技、文體、衛生進社區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深入開展國防教育,關心支持駐洛部隊、武警和民兵預備役建設。大力開展雙擁共建活動,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五連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