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7月19日

長期以來,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的自殺身亡被視作百年不解的謎團,各種猜度和臆斷繪紜迭出,令人莫衷一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930年7月19日
  • 外文名:July 19, 1930
  • 主要人物:馬雅可夫斯基

他為什麼要自殺?是什麼原因導致他走自殺這條駭世驚俗之絕路呢?人們無法回答這些問題。這當中的詳細過程只有詩人生前最熱戀的女友,同時也是他的死亡見證人女演員娜拉-波隆斯卡婭最最清楚,她回憶了自己和詩人的戀愛過程以及她所了解的詩人的情況。他們的最初相識是在1929年5月。在蘇聯最大的城市莫斯科,他們偶然地相遇了,並且很快互相就熟悉了,接著就相約,就共同去散步,兩人時常在一起,彼此間增進了友誼,也互相有了深入的了解。感情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加深著。馬雅可夫斯基開始邀女友波隆斯卡婭去他家作客。她很高興同馬雅可夫斯基在一起。在他家,馬雅可夫斯基把自己出版的書拿給她看,把自己寫的詩朗誦給她聽。他的嗓音低沉渾厚,他非常激動,真的動了感情,那詩從他的嘴裡朗讀出來,有著感人的魅力,他富於激情而又幽默風趣,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是一位出色的天才演員。波隆斯卡婭被眼前的這個男人征服了,她的心開始和他貼近了,和他產生共鳴,她被馬雅可夫斯基的才華和熱情深深地吸引住了。波隆斯卡婭開始天天去詩人在魯比亞卡的家,他們相愛了。在一天晚上,波隆斯卡婭和馬雅可夫斯基一同去漫步,他們並肩走在魯比亞大街上。當走到廣場時,突然,當著過往行人的面,馬雅可夫斯基跳起了馬祖卡舞,他興奮極了,高興得手舞足蹈,那本來高大笨拙的身體,此時卻顯得那么輕盈、滑稽、動人。和馬雅可夫斯基在一起,波隆斯卡婭覺得既有歡樂也有痛苦和憂傷。馬雅可夫斯基是個極不安分的人,他從沒有過安詳、平靜的時刻,有時候,波隆斯卡婭正處在歡樂之顛時,他卻不知為什麼憂鬱起來,要么連續幾小時一言不發,要么神不守舍,像是為某件事發愁,這使得波隆斯卡婭的情緒也隨之而一落千丈。像這樣大煞風景的事是常有的,可是馬雅可夫斯基有時候又神采奕奕,莫名其妙地興奮,每到這時候,他便反覆朗讀幾行詩,吟詠著他自己即興而作的曲調。有一段時間,馬雅可夫斯基的情緒處於“最低波谷”,他常棠一個人獨自坐著發愁,緘默不語。這使波隆斯卡婭很著急,便關心地問他究竟出了什麼事,他總是吱吱唔唔搪塞過去。他開始吃起波隆斯卡婭丈夫雅辛的醋來。有好幾次,為這事他的波隆斯卡婭發生齦齬。30年代初,他向波隆斯卡婭提出要她與雅辛離婚,退出戲劇界,做他的妻子的要求。波隆斯卡婭沒有答應。這一段時期,又是詩人最“倒霉”的時候,他的創作開始受到評論界的冷遇,這使得他心情苦悶,無所適從。沉默和孤寂壓得詩人透不過氣來,詩人的身體也愈來愈糟。回想當年自己曾寫出轟動一時的輝煌長詩《列寧》和《好!》,因為這他被公認為一切重大事件和社會進程的代言人。而今天,他已力不從心,他的作品逐漸不被重視,已跟不上時代前進的跫跫足音,把握不住時代的脈搏了,他於此雖不甘心,卻也無奈。波隆斯卡婭的排演越來越忙,她是一個有進取心的人,她對自己扮演的角色總不滿意,成天想著如何演好。為此,她和馬雅可夫斯基的會面明顯減少了,有時,甚至一個星期乃至半個月不見上一面。這很使馬雅可夫斯基多心,他開始為波隆斯卡婭同他和疏遠而憂心忡仲,他再次要波隆斯卡婭放棄演戲,和雅辛離婚,這使得波隆斯卡婭很為難。她開始被激怒了,隨之而來的是兩人無休止的爭吵、埋怨。波隆斯卡婭開始有意避開和他見面了,他們的關係已經走到了崩潰的邊緣。這天,波隆斯卡婭幕間休息時,接到了馬雅可夫斯基打來的一個電話,他在電話里說自己很孤單,很痛苦,只有心愛的波隆斯卡婭能拯救他。波隆斯卡婭聽了很感動,安慰他說:她同樣不能沒有馬雅可夫斯基,她很想見他一面;一俟戲演完,她馬上就去他那兒。波隆斯卡婭聽到報幕的鈴聲,想掛斷電話急著上場,就聽到話筒里馬雅可夫斯基又說話了:“娜拉,我親愛的,我現在信中向政府提出,把你看作是我家成員之一,你不會反對吧?”波隆斯卡婭聽不懂他說這話的意思,也從沒想到過他要自殺,她只是在電話里委婉地說:“我的上帝,我什麼都不明白,你到底想說什麼!”說完,掛斷電話,就去演出了。演出結束之後,波隆斯卡婭馬上去了馬雅可夫斯基那兒,她請求他不要因為她而過分擔憂,要保重身體,她遲早會做他的妻子的,這她已鐵了心。只是,她想慎重、周全地考慮如何做得更策略些。她擔心他的神經出了問題,要他去找醫生看一看。她說完這些,又同他呆了一會兒,便告辭而去。時隔一天,在波隆斯卡婭重又見到馬雅可夫斯基後,馬雅可夫斯基已開槍自殺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