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萬到1億:操盤手日記第1季

150萬到1億:操盤手日記第1季

本書是作者“10年100倍操盤計畫”的第一季,“原生態”地呈現了作者在最初的一個月里的操盤過程,約22個交易日盈利愈40%,為同期大盤漲幅的7倍。該書每章的寫作結構由操盤圖解、操盤日記、操盤知識點、專欄或部落格思考幾部分組成,全方位再現實戰操盤過程。

基本介紹

  • 書名:150萬到1億:操盤手日記第1季
  • 出版社:中國發展出版社
  • 頁數:296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發展出版社
  • 作者:吳國平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234616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他曾是高二入市迅速成名的少年狙擊手,他也曾在困境中苦求贏利之道。穿越牛熊、股海駛航近20年的他,首次公開自己的操盤日記。讓我們跟他一起,見證10年100倍的操盤奇蹟!

作者簡介

吳國平,客家興寧人,高二即入市,年少成名,失敗過也輝煌過。知名財經專欄作者與評論員,知名陽光私募基金經理,少帥操盤手。

圖書目錄

前言:為何要做10年100倍的夢想操盤實錄
第一章牛刀小試
第二章開門紅
第三章短期關鍵一戰
第四章總市值三連陽後的策略
第五章懸念初現
第六章考驗心臟的堅守
第七章波動階段的忐忑
第八章懸念迭出考驗操盤習慣
第九章分倉繼續出擊
第十章加大布局漸人佳境
第十一章突破170萬元
第十二章得意莫忘形
第十三章蓄勢再發
第十四章突破192萬元:值得紀念的收穫日
第—卜五章烏龍指:載人史冊的黑天鵝事件
第十六章資金突破200萬時刻
第十七章瘋狂中的冷靜思考
第十八章動盪來臨
第十九章千萬別跟股票談戀愛
第二十章開始第四波攻擊
第二十一章掘金半年報
第二十二章21個交易日累計收益突破40%
第二十三章收尾
第二十四章總結和思考

序言

1.我是誰
我的投資路始於1998年。
那時我還在讀高中二年級,我在家裡訂閱的一份《羊城晚報》上,看到股市專版的行情報價表,發現一隻股票第二天可以比前一天上漲10%,於是覺得這會是金礦,從此沉浸其中一發不可收。
那一年,我剛好成年。我踏入了股市,用稚嫩地寫滿三頁紙的投資股市計畫書,從父母那裡融到了初始投資資金。1萬元起步,很快放大到10萬元,經過1998年的磨鍊,小有成就。1999年爆發“519”行情,在財富效應的刺激下,從父母那最終獲得的資金累計投入加大到50萬元。結合當時的“519”行情,在高三那一年,我運作的資金逼近150萬元。
此時的股票賬戶對比本金增長了差不多3倍。那一年對我的思想衝擊很大,因為有了最高逼近150萬元資金的運作,具備了進出中大戶室的資格,在當時中大戶室里清一色叔叔阿姨的背景下,我的年齡顯得尤為另類。
當時我心裡有種很有成就的感覺,也漸漸萌生了不想讀書的念頭。因為,就當時我們當地的工資水平而言,1000元就算很不錯的了,這是從父母當時做布匹批發生意檔口給員工工資得出的大概結論。那時我們當地一個100平方米的商品房總價頂多10萬元而已,更多是幾萬塊的水平。所以,想到未來讀書出來無非也就是為了一份像樣的工作,至少憑著當時我運作的資金而言,每天波動幅度已經完全能趕上一份好工作一年的收入了,那么,為何還要讀書呢?
現在如果有人有我當時類似的經歷,或許也會有這樣的想法。當我把這樣的想法告知沒多少文化的父母的時候,原以為他們會很支持我的想法,沒想到,迎來的卻是堅決反對。
按照他們的想法,當時讓我玩股市,本質上並不是想靠我去賺股市的錢,而是希望我能多一份體驗,多一點興趣,多一點研究的東西,至少不會貪玩以至最終敗家,但絕非讓我在那階段以此為職業。以後讀書出來了我可以自由選擇,但這階段,我就必須讀完書,一定要讀完大學。父母很堅決,很嚴厲,更以抽回所有資金不讓我玩股票相要挾。
我當時很不理解,很不開心,但最終也只能無奈接受,畢竟資金確實都是父母的,再說,自小在嚴父面前我的叛逆是有限度的。於是約法三章,上大學讀書後,資金繼續歸我折騰。
那時,因為股市,自己在選擇大學的時候,也就多了份心眼,我已暗下決心,一定要選擇金融類的,以後一定要在金融界裡混出點樣子,成為這行業的專家。
就投資生涯來看,1998年和1999年是我投資的啟蒙階段,那時剛好碰到了“519”行情,那樣的年齡那樣的階段碰到那樣的行情,確實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2000年至2005年是我投資的修煉階段,行情從2000多點反反覆覆整體向下,直至2005年破了千點,這過程伴隨著我的大學生涯,也伴隨著我出來工作階段,行情起起落落,整體熊市,滋味萬千,可以說,那階段經歷過慘敗,人生第一次慘敗也就在那時候發生,十幾塊最終跌到兩三塊的境地,不僅賺的利潤吐出去,本金也受到損害。不過,時間越往後,我對自我的修復和提升也就越來越完善,慘敗過後又慢慢恢復生機,至少最後破千點之時,不是我輸最慘的時候,2003年,2004年和2005年,我其實都在恢復中,更在蓄勢中。
2006年和2007年,我抓住了破千點後衝上6000點的世紀大牛行情,那是人生輝煌的時期,投資收益幾十倍計,是人生重要轉折點。
2008年和2009年,行情瘋狂過後帶來迷茫,人生投資輝煌帶來無目標感,我開始尋找投資以外的東西來填補內心。好好談談戀愛,順便結婚;好好遊玩,領略下大好河山;好好上上非股市領域的課,讀讀非股市領域的書;閒下來也把一些投資理念總結成書。回頭來看,那兩年我是離股市最遠的,但也是收穫最大的。
沉澱過後的我,2010年正式再上路,幾乎是跟股指期貨上市一起上路,初期我對市場的把握確實得心應手,對2010年破2500點的行情把握非常精準。
可惜,2011年我犯了人生又一次重大錯誤,在2010年感覺良好的基礎上,在過去整體成績相當不錯的自信下,誤認為2011年下半年開始股指將有望漸漸走牛。畢竟,2007年到當時也調整5年了,也到了轉折的時候了。同時,2010年已經跌破過2500點,再破2500點的機率是很小的了。於是,2700點附近,我們重倉壓進,之後市場從當時2800點左右開始逐步下殺,在2011年底至2012年初市場甚至收出了周線九連陰的罕見走勢,那時最低探至2100點附近。短短半年時間股指殺跌超過20%,你可以想像,部分個股超跌幅度能有多大。因為過去的成績讓自己過度自信,以至於有點自負,最後輸在人性的弱點上面。那一年,投資虧損超過了30%,本來以為可以大發展的一年,結果卻迎來又一輪的慘痛。
這市場特現實,你只要有一次重大錯誤,市場往往記得是這個,你的客戶也很有可能會因此離你而去,毫無疑問,2011年我元氣大傷。還好,過去經歷的風雨多了,我們沒有放棄這市場。2012年和2013年,繼續堅定在這市場裡,雖然這市場整體依然不給力,但至少,我們慢慢還是緩過來了,因為,我們堅信,我們是能創造奇蹟的人。可以說,2012年和2013年是我們休養生息,低調蓄勢的一年。
一路下來,大大小小的戰役都經歷過,牛熊循環也經歷過幾波,這市場各色人等也都接觸過。資本市場就是大煉爐,能最終活下來的都是少數,極其現實,我算是至今還活著的一個,而且也是堅定未來要活得更精彩的一個。
2014年我們將再次啟航……這就是我,吳國平。
2.緣起:為何要做百萬到一億的夢想操盤實錄
從百萬到一億,差不多10年100倍的增長,我為何要做這樣一個操盤實錄?
做這個操盤實錄,其實緣自我的一種想法、一種實驗,想藉此讓資產管理跟我一直喜歡的金融文化結合起來。操盤,是關於資產管理的;實錄,這是文化,是金融文化。跟我一直所追求的很符合,所以,我想做,我也有能力去做。
我在《第一財經日報》的專欄上,不止一次說過,當你內心能夠油然升起百萬到一個億底氣的時候,那就成功一半了。這是我認為你要成功把握市場必須要有的底氣。
那么,自己有這條件,也認為基本上有這底氣,為何不說到做到,充分展現給大家呢,也當作是一種實驗,看最終是否可行。為自己,也為這市場充分展示一個樣本,不論最終能否成功。我既然內心有這樣的底氣,為何不在現實中來個圓夢呢?為自己,也為這市場。
150萬起,多少也是一種情緣,我高中階段幫父母運作資金達到的最高金額,就是逼近150萬元。那么,這次不如就150萬元起好了。
為何起點不更高點呢?是的,我原來也考慮過,不過,那就失去了我這實驗的初衷了,也意味著跟大部分人脫節了,在這裡,我希望體現的是一種一般人最終都能實現的夢想,當然,前提是一定要付出無比的艱辛,我自己也不敢保證最終就一定能實現,但我有勇氣去做個小白鼠吧。我也需要透過這個,告知很多平時看我部落格,看我文章,看我書的朋友,那就是,我不僅能說能寫,其實,我更能運作,我一直都認為,我的思想是很有價值的,因為,這思想的背後凝結了我比一般人多得多的絕對實戰經驗和經歷……
3.行動第一步:套現不動產,注入資金
在套現部分不動產後,我開始採取注資行動。因為我想傳遞一個信號:未來房地產投資和股市投資兩者的機會,應該會出現逆轉。說白了,股市投資的收益,我們堅信未來必然會遠大於房地產的投資收益。
2013年7月29日,一次性給賬戶注入888888萬元,也是想圖個好兆頭。加上賬戶原來的一些資金,一共約150萬元。2013年7月29日收盤資產總值為1513067元。
4.盈利目標
2013年7月29日起,至2023年7月28日止,10年時間,該賬戶資金突破1億元。
5.本書說明
本書記錄了我在最初一個月時間22個交易日的操盤情況。每一章都由4部分組成:
第1部分:操盤圖解。詳細圖解操盤過程。
第2部分:操盤日記。記錄當日操盤的一些思考。
第3部分:操盤知識點。這一部分主要補充一些跟當日操盤股票相關的一些知識點。
第4部分:專欄或部落格思考。這一部分主要為與當時操盤同步的一些財經專欄或部落格文章,側重於對當時大勢的思考,為具體的操盤提供一個大背景,以避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此外,融合回顧當時公開的內容也是一種溫故知新,讓一切更完整。
在每章的最後,還給讀者留下了一些空白,用來記錄閱讀過程中的感悟與思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