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子

龔子

在滄市馬場街北頭路西、新華中路路南把角處,有一大片青堂瓦舍高宅大院,此宅已有近百年歷史,但如今仍保留較完整。當年修建此宅院的主人叫龔子和。這套宅院共有大小六個院落,既有四合院也有四破五、一明兩暗,廂房、耳室,既有主人居住臥室,花廳、客廳、書房、廚房,也有下人宿舍,儲室室,閒屋。共約60多間房子占地約十畝多。龔家為何能有力量建造這樣一耷大宅院呢?這還得從龔子和家史說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龔子
  • 國籍:中國
  • 地區:滄市
  • 時間:民國8年(1919年
發家,重建龔家大院,經營宅院,最隆重的葬禮,龔家宅院作用,龔子和之死,龔家宅院變遷,

發家

龔子和的祖籍是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雪堰橋。大約是清朝光緒年間(公曆1875年)因鬧災荒,他一家由南方流浪到河北滄州。當時一家人舉目無親,便住在郊外北陳屯村一戶農家場院草棚子裡。龔子和幼年喪父,他有一個哥哥叫龔子明。老寡母吳氏便帶著兩個未成年的孩子,靠給人縫縫連連過著寒酸貧苦的日子。龔子和哥倆幼年勉強上過兩年私塾,但由於生活所迫中途輟學。大約在龔子和20歲時,下決心要到天津北京等地去闖蕩闖蕩,最後來到北京、宣武門附近結識一位煤棧老闆,便給人家打雜當夥計,乾苦累活,經過幾年鍛鍊,逐漸熟悉了煤棧經營業務,後來老闆去世,老闆娘看他本分,聰明能幹,便讓他接替當了掌柜。他給煤棧立了新字號叫“泰昌號”。這個煤棧主要經營京西門頭溝原煤,供應附近買賣鋪戶和居民做飯取暖。後來因他經營有方買賣越做越大,擴充門面,場地並增添了夥計,逐漸發跡成了富翁。便在北京順治門外(即宣武門)東城根附近香爐營四條租賃了房舍,將滄州老母、家室和大哥龔子明都接到北京享福。通過龔子和朋友舉薦 哥哥龔子明到一家銀行當了職員。龔子和的孩子龔爽亭、龔子 明孫子龔士珍也送到崇文門裡船板胡同的教會中學,即匯文中學讀書。(此學校解放後改稱北京市四中)。龔子和還在北京納妾娶了二房夫人。

重建龔家大院

發家致富以後,他還始終眷戀著第二故鄉滄州。大約在民國8年(1919年)他在滄城馬場街北頭路西,石牌坊附近托人購買了舊宅而後拆除,建造了在當時也算高標準的古典式宅院。此宅院前後共修建了兩年,內外裝修基本完美。宅院建好後,便接老母回來與兒孫們一起居住。龔子和兄弟二人及家眷仍在北京。

經營宅院

龔子和大女兒龔智清和大兒子龔爽亭出聘與結婚都是在此宅院內。那時是舊式婚禮,但在當時也是非常隆重的,龔智清嫁給本城回民大戶劉鳳舞的四代孫劉竹波,長子龔爽亭娶的是孟村(當時屬滄縣)許村張家女兒。其婚禮是按當時最講究最排場最有氣派的規格舉行的。經過幾十年龔家家人的經管這所宅院已經非常幽雅別致,所有院落都是樹木蔥蘢,花草繁茂,以夾竹桃、櫻花樹、石榴樹,海棠果樹為最多,另外還有棗樹槐樹、葡萄架、藤蘿、爬山虎,還有許多木槽、瓦盤盆景,魚缸等不亞於官宦人家的行宮和別墅。

最隆重的葬禮

大約在民國22年(1933年)龔子和老母病故(享年82歲)龔子和兄弟及全家子女都由京返滄為老母治喪料理後事,舉行了在當時滄城最隆重最浩大的葬禮。雇了幾套和尚、老道班子,吹奏輓歌報廟,送路、跑方渡橋、放焰口、超度亡魂、老太太遺體入殮後,放了“五七”(三十多天)龔子和的親朋好友、故交知己甚至滄城官府衙門、商家、鋪戶、街坊鄰居各個方面,都來弔唁悼念,龔子和兄弟二人堪稱孝子,黑白跪在遺體旁為老母守靈。最後葬埋在北陳屯自己購置的墳塋地里。龔子和發跡後,除在城內建造宅院,還在北陳屯、韓家場、小金莊等購買土地五頃多(這些地大多由莊頭即二地主經管並由許多佃戶耕種,每年交租多少龔家並不過問,所以解放後鬧土改搞平分,龔家並沒挨斗,反倒把二地主給斗死了。)

龔家宅院作用

1924年(民國13年)直奉交戰(乃直系軍閥曹錕吳佩孚奉系軍閥張作霖的混戰)奉軍曾打到過滄州,他的一個團長叫夏鶴一的和部隊曾住在龔家宅院作為團部。到1928年6月,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革命軍興師北伐,由方振武軍長率領打到過滄州,趕走了奉軍司令,張宗昌褚玉璞,他的官坻和軍部也設在龔家宅院內。

龔子和之死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日本侵略軍攻占了北京,龔子和一家曾逃難回到槍州老家,住了些日子,但不久日本人又沿津浦路南侵,滄州眼看失守,他一家便匆忙逃到孟村許村的大兒媳家避難。此時龔子和已年逾花甲,體弱多病,經不起流離顛沛,可又感染了痢疾,天天拉肚子,又加之兵荒馬亂驚嚇,也沒有很好醫療條件,在這年的中秋節後便病故了(年僅64歲)。因為是寄居親戚家中,又是戰亂年代,所以喪事很簡單,只買了一口薄薄的棺木便裝殮了。事後又將靈柩運到鹽山縣城關后街,因這裡是龔子和妻室劉之琴的娘家,草草埋葬,丘了起來,打算以後世道太平了,再將遺骸運回滄州好好安葬在自家墳塋,一家人離開鹽山前委託龔智清舅舅劉之如看護好土葬棺槨。
料理完喪事之後,打聽到滄州和北京形勢稍有平和,龔子和夫人劉之琴便帶領家小又回到到北京,仍住在宣武門東城根香爐營四條老住宅。這時泰昌號煤棧雖換了經理,但仍有龔家的股份,生活來源仍不成問題。兒子龔爽亭便在煤棧作事。

龔家宅院變遷

七七事變前後,龔家宅院內曾經住過國民黨的兩個縣長和家屬一個叫郝炫,一個叫塗康。龔家宅第在日本侵略者占領時期,一直是偽渤海道道尹公署,道尹謝華輝辦公及家屬都住在這裡。名義上為慈善事業機構類似道會門的 字會也一度住在此處。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接收大員第十一戰區渤海專員公署專員張華堂及“剿共”前線指揮部也設在這裡。滄城解放前夕,這些傢伙們搜羅了龔家的一些家產浮財逃往天津。1948年底冀中八分區由河間縣景河鎮大皮箱屯搬遷封滄州來,一直到1959年天津、滄州兩專區合併搬遷至天津市之前,這裡曾是滄州地委機關所在地。1961年津滄分開,行署地委搬回滄州後,這裡即成為地委幹部家屬宿舍,至今沒有改變。50多年來龔家的家產基本上算充公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