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首山岩群

龍首山岩群

龍首山岩群(Longshoushan Gr.)的時代古元古代。分布於甘肅龍首山,為變質岩系。自下而上分為:A岩組,以條帶狀混合岩為主,夾斜長角閃岩和薄層大理岩,厚1880米;B岩組,以大理岩為主,夾片岩、片麻岩、斜長角閃岩和磁鐵石英岩,厚2145~3745米;C岩組,以片岩、斜長角閃岩、淺粒岩為主,夾大理岩及片麻岩,厚1476~3237米;D岩組,下部為淺粒岩,中部為片岩,上部為變粒岩夾片岩、結晶灰岩,厚2110~2419米。變質程度屬低角閃岩相。黑雲角閃斜長片麻岩全岩Rb Sr等時線年齡23億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首山岩群
  • 外文名:Longshoushan Gr.
  • 階代碼: Pt1lss
  • 地區代碼: 25
基本資料,岩群命名,岩群沿革,岩群特徵,資料備考,

基本資料

地層名稱:龍首山岩群
地層名稱(英文): Longshoushan Gr.

岩群命名

甘肅省地質局第一區測隊1967年創名,命名剖面位於甘肅省山丹縣北東約7km的麒麟溝(A組),甘肅金昌市西北約5km(B組),金昌市西約5km(C組)和山丹縣城東約40km(D組)(甘肅第一區測隊,1971)。

岩群沿革

1948年郭宗山認為甘肅龍首山地區的區域變質地層相當於五台系或桑乾系,1958年甘肅地質局第六地質隊將其歸屬於前震旦系,張兆洽等(1959)將其劃分為震旦系和前震旦系。1963年,甘肅地質局第六地質隊將其自下而上劃分為白家咀子組和塔馬溝組。1967年,甘肅省地質局第一區測隊在龍首山中段發現了含疊層石的中新元古界與該變質地層呈不整合接觸,並將其命名為龍首山群,歸屬前震旦系。1983年,甘肅地礦局地質力學區測隊將其歸屬前中元古界1,自下而上劃分為麒麟溝組,白家咀組、塔馬溝組、石井口組。甘肅地礦局(1989)將其歸屬前長城系,自下而上劃分為A、B、C、D4個組。

岩群特徵

分布於甘肅龍首山地區。自下而上分為A、B、C、D組。A組 主要分布於山丹縣城北至張掖縣城北之間。以條紋狀、條帶狀、眼球狀混合岩為主,夾混合質斜長角閃岩、混合質片麻岩、薄層大理岩和蛇紋石化大理岩。厚度約1880m。B組 主要分布於龍首山中段(金昌市附近)龍首山南、北山麓。以粗晶大理岩、矽質大理岩、蛇紋石化大理岩、方鎂石白雲大理岩為主,夾黑雲斜長片麻岩、含石榴二雲片麻岩、含石榴二雲石英片岩、斜長角閃岩和磁鐵石英岩等。厚度2145—3745m。該組含鐵礦床。C組 主要分布區同B組。以二雲石英片岩、黑雲石英片岩、斜長角閃岩、淺粒岩為主,夾大理岩或白雲岩、黑雲斜長片麻岩、黑雲鉀長片麻岩、角閃斜長片麻岩、石英岩及變粒岩等。厚度1476—3237m。D組 主要分布於合黎山地區。該組下部為淺粒岩、石英岩夾變質英安岩;中部為雲母石英片岩夾片麻岩;上部為變粒岩夾片岩、結晶灰岩。厚度2110—2419m。該岩群遭受呂梁期以低角閃岩相為主的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和區域混合岩化作用。變形複雜。原岩主要為泥質、砂質碎屑沉積岩,其次為碳酸鹽岩、基性火山岩及少量英安岩,形成於淺海環境。角閃黑雲斜長片麻岩的全岩Rb-Sr等時線年齡為1949Ma,侵入該群的斜長花崗岩全岩Rb-Sr等時線年齡為2147Ma(甘肅地礦局,1989)、斜長花崗偉晶岩全岩Rb-Sr等時線年齡為2331Ma2,斜長角閃岩的兩組Sm-Nd模式年齡分別為2695Ma和3056Ma。該岩群與上覆薊縣系墩子溝群呈不整合接觸,B組和C組呈斷層接觸,B、C兩組與A組、D組為互不相連的岩片。

資料備考

1994年,宿振昌指出龍首山群主要用於龍首山小區對結晶基底的統稱。認為這套結晶基底與中朝準地台的基底及鄰近三危山區的敦煌群,祁連區的北大河群等可以對比。Sm-Nd法年齡往往比實際成岩年齡偏大, 因此該群是否屬於太古宙或是否有一部分屬於太古宙有待深入研究。
1.甘肅地質力學區測隊,1983,甘肅的前中元古界。 2.據甘肅省地礦局第六地質隊與西安地質學院龍首山群專題研究組。
編撰者: 金文山
作者1: 郭宗山
年份1:1948
系名: 古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