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龍虎紋青銅尊(龍虎紋青銅尊)

商龍虎紋青銅尊

龍虎紋青銅尊一般指本詞條

龍虎尊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其出土於阜南縣。它體形高大,口沿廣闊,鼓腹,高圈足,高50厘米,口徑45厘米,重約20公斤。鑄工極精,整體形成三層花紋。肩部以圓雕和浮雕相結合,塑造3條生動的蟠龍形象。腹部以三道扉棱為界,分隔3組相同紋飾,皆雙虎食人之狀。圈足平雕饕餮紋飾,饕餮紋也稱獸面紋。這種紋樣象徵古代傳說中一種貪食的凶獸饕餮的面形。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商龍虎紋青銅尊
  • 出土地點:安徽阜南月兒河
  • 館藏地點: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
  • 所屬年代:商
  • 出土時間:1957年
  • 用途:盛酒器
  • :26.2千克
  • 足徑:24厘米
  • 口徑:44.9厘米
  • :50.5厘米
  • 所屬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
  • 所屬地區:北京
藏品信息(中國國家博物館),器物簡介,形狀介紹,主要用途,歷史淵源,歷史意義,相關事件,

藏品信息(中國國家博物館)

詳細信息
器口侈大,直徑過肩,頸部較高,下部收縮,呈大喇叭狀。肩部微鼓,下折為腹,呈弧形收斂作圜底,圈足,上飾十字鏤空。器肩部飾三條曲身龍紋,圓雕龍首,探出肩外,活靈活現;腹部以雲雷紋為地,裝飾三組虎食人紋,寓意詭秘;圈足飾饕餮紋。整器工藝精湛,花紋線條洗鍊,是商代青銅器中的精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龍虎紋青銅尊藏品圖片中國國家博物館龍虎紋青銅尊藏品圖片
龍虎紋青銅尊腹部的虎食人紋以浮雕虎首為中心,左右雙身,口含一人。人無衣冠,身飾花紋。採用這一構圖意在從正面表現猛虎的完整形象,但正面又無法體現虎的雄偉身軀,於是便採取軸對稱的布局使虎身向兩側伸展,商代饕餮紋也是運用此種構圖。此外,在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青銅鉞上、“后母戊”青銅方鼎耳外側及山西渾源李峪村出土的春秋晚期鳥獸龍紋壺腹部,均有類似的虎食人像。今藏於日本泉屋博古館的虎食人青銅卣,整器為猛虎食人的立體形象,更為逼真。在商代玉器上也見虎食人像。東漢王充《論衡·訂鬼篇》引《山海經》佚文,記有虎噬鬼魅之說。此種虎食人像或許是取於此意,藉以震懾邪祟。
今安徽阜南地區在商代是淮夷部族的聚居地,此地出土青銅器的形制、紋飾明顯受到中原商文化的影響,龍虎紋青銅尊即是其中較為典型的一例。

器物簡介

尊,是中國古代一種盛酒器,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到春秋戰國已很少見。根據文獻記載,遠在4000年前的夏代就已經鑄造銅器。商代後期,青銅器製造水平達到了高峰,表現為器類繁多、數量增大、造型秀美和花紋繁縟細密等特點。這件龍虎尊,因其主題紋飾有龍虎而著名(見圖)。出土於阜南縣龍虎尊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其中龍虎紋銅尊,鑄工、紋飾極精,令考古工作者讚嘆不已。它體形高大,口沿廣闊,鼓腹,高圈足,高50厘米,口徑45厘米,重約20公斤。鑄工極精,整體形成三層花紋。肩部以圓雕和浮雕相結合,塑造3條生動的蟠龍形象,龍身蜿蜒,龍首探出,額有雙角,闊吻巨口,兩眼大睜。腹部以三道扉棱為界,分隔3組相同紋飾,皆雙虎食人之狀。虎頭居中,為高浮雕,左右兩側是虎身,為淺浮雕。裸體人頭已被老虎含噬口中。圈足平雕饕餮紋飾,饕餮紋也稱獸面紋。這種紋樣象徵古代傳說中一種貪食的凶獸饕餮的面形。在古代青銅藝術傑作中,此件龍虎尊當為佼佼者,被文物考古界視為珍寶,當之無愧。龍虎尊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饕餮紋尊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館
阜南出土龍虎尊阜南出土龍虎尊

形狀介紹

器高五十點五厘米,口徑四十四點九厘米,重約二十公斤,是一件具有喇叭形口沿,寬折肩、深腹、圈足,體形較高大的盛酒器。鑄工極精,整體形成三層花紋。肩部以圓雕和浮雕相結合,塑造3條生動的蟠龍形象,龍身蜿蜒,龍首探出,額有雙角,闊吻巨口,兩眼大睜。腹部以三道扉棱為界,分隔3組相同紋飾,皆雙虎食人之狀。虎頭居中,為高浮雕,左右兩側是虎身,為淺浮雕。裸體人頭已被老虎含噬口中。圈足平雕饕餮紋飾,饕餮紋也稱獸面紋。這種紋樣象徵古代傳說中一種貪食的凶獸饕餮的面形。龍虎尊的肩部飾以三條蜿蜒向前的龍,龍頭突出肩外。腹部紋飾為一個虎頭兩個虎身,虎口之下有一人形,人頭銜於虎口之中。虎身下方以扉棱為界,飾兩夔龍相對組成的獸面。圈足上部有弦紋,並開有十字形鏤孔。
阜南出土龍虎尊阜南出土龍虎尊

主要用途

龍虎尊紋飾的主題是"虎口銜人"。關於這一主題,有人認為:在這裡,"人"應是那些奴隸,"虎口銜人"反映奴隸社會的殘酷、恐怖。對於這種傳統的解釋,另外一些考古學家則提出質疑,他們認為這應該是在表現一種巫術主題。青銅器在當時是十分重要的禮器,這樣的紋飾應是巫師作法的情景紀實。張開的虎口在古代是分割生死兩界的象徵,虎口下的人很可能就是巫師,巫師在祭祀中通過老虎的幫助而表現出一種能夠通天地、感鬼神的能力。"虎口銜人"這一圖案的含義究竟是什麼,我們還不能做出精確的解釋,但在當時一定是和某種神話和宗教信仰相聯繫的,在祭祀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尊是商代青銅器中與四羊方尊齊名的珍品。

歷史淵源

商族起源,古典文獻中普遍存在著一種玄鳥生商的傳說。《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早期的傳說,商的始祖契,本來是“感天而生”或“無父而生”的。這就與文獻中常見的“古者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說法相類似,都是遠古母系氏族制度曾經存在過的一種反映和形跡。傳說玄鳥生商,則是早期商族崇拜鳥圖騰的遺存。所謂圖騰,是一種最初的古老的宗教形式。圖騰,本是北美印第安人的土語,意思是“他的親族”。它產生於早期氏族社會,由於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各種自然的外在力量都在威脅和束縛著人們。因此,人們崇拜自然,並產生某一氏族同某種動物或植物存在著血緣聯繫的幻想,從而把它作為自己氏族的圖騰,也就是這個氏族的祖先、保護神和標記。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圖騰崇拜是在原始人聯合成為早期氏族的家長式集團的時期里產生的,它們起源於共有的女祖先——玄鳥。早期商族以玄鳥為圖騰,便是荒誕地把這一部落的人,說成是起源於玄鳥。
龍虎尊花紋,從肩部、腹部和足部,均被平分為3個畫面,由3個立體的龍頭和豎起的扉棱間隔成三等份,肩部三條蜿蜒的龍遊蕩在空間,龍頭伸出銅尊肩外,每條游龍後面還尾隨小龍一條。腹部用鏤空扉棱隔成3個相同的畫面,主體花紋四周布滿了饕餮紋。足部飾以饕餮紋一周。從整體上看,3個部位的紋飾銜接得緊密流暢,渾然一體;從主體花紋看,龍、虎、人造型莊嚴穩重、奇特神秘,特別是龍頭和虎頭用澆鑄法從外壁突兀凸起,雄健粗獷,比起用高浮雕法更具有一種威武逼人的悍氣。這種手法既適應尊的特定造型,又表現出纖柔親和之意,似乎在呵護著蛙形裸人,折射出神秘莫測的魅力。
虎與人鑄在一起的造型可能是“虎食人”,奴隸主把這殘酷景象鑄在尊上是拿來威嚇奴隸、壓制反抗,或認為奴隸主吃飽喝足之後,用欣賞虎食人的可怕場面來尋開心,猶如古羅馬奴隸主觀賞奴隸鬥獸一樣。對此,劉奕雲認為這些說法可能都不對。他舉例說,前些年浙江省餘姚等遺址出土一批原始社會進入文明時代初期的文物,在幾件玉琮、玉鋮上,用微雕刻畫有帶冠神人蹲抱在虎頭上的圖案。前面說的四川三星堆出土的一件人跪坐在虎背上的雕像,這些形象應該說都是氏族的保護神。
龍虎尊在造型創意上解讀,圓形大口表示上天,肩部神龍遊蕩於空中;尊腹表示大地,有神虎張牙舞爪,以其不容侵犯的雄偉姿態保護著紋身的淮河氏族。可以這么說,龍虎尊以其強烈的歷史穿透力,傳遞出商代及商代以前虎方淮夷的原始巫風、圖騰崇拜、神祗信仰等多方面信息,展現出淮夷虎視八方的雄風。

歷史意義

近來一些專家研究認為:所謂“龍虎尊”上的紋飾實際上應該是尊的銘文,所謂"虎口銜人"實際上是虎方二字(阜陽市檔案局副局長鬍天生先生持此說)。從器物的形制看,所謂“龍虎尊”肯定是商代的禮器,蒐集者之一、阜陽市博物館原館長韓自強先生認為同時發現的一批青銅器都是商代墓葬中的陪葬品,在禮器上鑄造銘文,符合商代制度。在這件器物上,寬大的口沿代表天,天下是雲和尊貴的龍,下面就是在龍的庇護下的"虎口銜人",即虎方。這完全符合古代青銅器的美好寓意。所以所謂"虎口銜人"實際上就是虎方二字。
“龍虎尊”的鑄造工藝極為複雜尖端。據說發現後上交國家博物館後,為了給安徽省和阜陽地區一個複製件,當時許多專家參與了複製件的鑄造工作,但是沒有人能夠複製出來,特別是那個寬大的口沿,一直是一個難題。今阜陽市博物館藏的複製件是石膏製成,基本接近原件的形制,但安徽省博物館的鉛制複製品就與原件有很大差距。國家博物館外出布展的是銅製仿製品,因為達不到原件的鑄造工藝,仿製品的重量是原件的二倍。這充分說明龍虎尊的製作工藝之先進高超。
另外,從龍虎尊的器形看,它和四川三星堆出土銅器的器形、風格極為類似。有人就推測這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繫。這應該是不錯的。殷墟卜辭中有殷征虎方,專家們推測:殷征虎方後,堅強的虎方人不肯臣服於殷商,於是舉族遷徙,輾轉逃到川藏高原,並在三星堆那裡定居、立國,所以兩地雖然遠隔數千里,其在青銅器鑄造的技術、工藝、風格上卻完全相同。不過相比之下,三星堆青銅器的製作工藝較之龍虎尊等同時出土的文物,就顯得太過粗糙。據此可以看出,很顯然是虎方人撤離此地後,原有的技藝高超的工匠或死或被俘,那些尖端的技術遂至失傳,後來的小徒弟們只能製作出像三星堆那樣粗糙的青銅器了。
龍虎尊的鑄造工序十分複雜,是用十八塊母範經兩次焊接而成的,塑之渾然一體,毫無痕跡。這充分說明遠在三千多年前,我國的冶金、鑄造技術水平已達空前的高度,其形制雕刻工藝在當前亦舉世無雙。龍虎尊至今在我國出土文物中獨一無二,彌為珍貴價值連城,被視為寶中之寶,誠堪誇耀於世界,非但不在國外展出,國人也很難目睹原件,所可見者僅複製品而已。其餘多件,與龍虎尊、饕餮尊相比,自然等而下之,然亦不可多得,同樣為祖國文物寶庫增光添彩。

相關事件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先後參觀稀世珍寶龍虎尊。
1958年9月17日下午,國家主席毛澤東在安徽博物館參觀了阜陽出土的青銅器,並對這批出土的青銅器讚不絕口。所有的文物在這件青銅器面前都黯然失色,它的名字叫“龍虎尊”,出土於阜南小潤河。
1960年元月,鄧小平副主席視察安徽省博物館時,對小潤河出土的這批青銅器也很感興趣。從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周恩來、劉少奇、陳毅葉劍英聶榮臻、李先念等也都親臨安徽省博物館視察並觀賞過這批青銅文物
70年代初,在國際事務中,為擺脫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困境,開展了“桌球外交”。隨之又踵事增華,開展了文物外交。國家選了一批珍貴文物到歐洲幾個國家舉辦文物展覽。本來龍虎尊首當其選,然而因其太珍貴了,中國歷史博物館即將同是阜南出土的饕餮尊送展。饕餮尊先後在日本、墨西哥、美、英、法、加拿大等國展出震撼了全世界。
胡錦濤主席為歐巴馬總統訪華舉行的歡迎宴會17日晚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宴會現場一字排開七件珍貴的中國古代文物。多次對中國古老文明表示濃厚興趣的歐巴馬總統有機會近距離體驗歷史的厚重。其中,就有龍虎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