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窯(窯爐)

龍窯(窯爐)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我國窯爐的一種形式。多建築在江南地區坡地上。最早發現於浙江上虞,為商代窯址。窯長條形,依山坡所建,由下自上,如龍似蛇,故名。亦稱蛇窯、蜈蚣窯。

2009年在江西贛州市寧都縣長勝窯下陶器的據解放前村民做房挖地基時發現的古窯場遺址,經專家考證可追溯到唐末寧初年代。

2013年在對江西景德鎮南窯的考古發掘中,發現唐代最長龍窯遺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窯
  • 門票價格:免費
  • 所屬城市:江西省景德鎮市
  • 所屬國家:中國
發展歷史,窯體結構及示意圖,主要特點,代表遺址,德化龍窯,南風古灶,高灶,龍窯茶具,考古發掘,龍窯遺址,

發展歷史

龍窯又稱長窯,一種半連續式陶瓷燒成窯,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築,以斜臥似龍而得名。
龍窯出現於商代,這個時期的龍窯既燒制印紋硬陶,又燒制原始青瓷,即通常所說的“陶瓷同窯合燒”,至東漢晚期結束了陶瓷同窯合燒的狀況,出現了專燒瓷器的龍窯。浙江上虞東漢窯址出土的青瓷碎片,經過化學分析和物理測定,已達到瓷器標準。東漢瓷器的出現與龍窯的改進有直接關係。早期龍窯一般長十幾米到二十幾米,到了宋代龍窯長達五六十米,個別地區甚至達到七八十米,一次可裝燒二萬件瓷器,對當時瓷器的發展起很大作用。龍窯逐漸增長,各朝的傾斜度和結構也不斷改進,使龍窯燒成效果不斷完善,宋、元時期的龍窯出現了一種在窯室內砌築多道擋火牆,將其分成若干小室,擋火牆下部設煙火孔,使室與室之間相通,即所謂的“分室龍窯”。直至當今,南方有的地區仍然在使用龍窯燒制陶瓷器。
龍窯自商代至明清時期南方地區多有砌築。明代以前,南方各產瓷區,如江蘇、浙江、廣東、福建、江西和湖南等地均廣泛採用。到2013年為止中國長江以南及東南亞部分地區仍保留有少數龍窯。

窯體結構及示意圖

窯室分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多依山坡或土堆傾斜建造成一長隧道形窯爐,約與地平線構成10~20°角。窯頭角度較大,約20°,中部約15°,後部約11°。窯頭有預熱室,窯尾通常不設煙囪或設定很矮小的煙囪,因龍窯本身就起著煙囪的作用。窯長約20~80米,陶窯可達100米,寬約1.5~2.5米,高約1.6~2米。橫斷面積以窯頭最小,便於燒窯開始時熱量集中,利於燃燒,中部最大,窯尾大於窯頭而小於中部。拱頂成弧形,兩側上部或窯頂有多排直徑約0.15米的投柴孔,窯身兩側有兩個窯門。全窯結構簡單,建築費用較低,不需尺寸嚴格的拱磚。龍窯作業時,在窯室內碼裝坯體後,將所有窯門封閉。先燒窯頭,由前向後依次投柴,逐排燒成。燒成溫度最高達1300℃,並可控制還原焰
龍窯結構示意圖龍窯結構示意圖
建築示意圖建築示意圖

主要特點

龍窯採用自然通風方式,以雜柴、松枝等植物為燃料,窯內火焰多平行窯底流動。加上此種窯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溫快,升溫快,降溫也快;可以快燒,也可以維持燒造青瓷還原焰。故有說龍窯是青瓷搖籃。影青、黑釉瓷等大都是在龍窯里燒成的。同時裝燒面積大,產量高。
①窯體傾斜設定,本身就起著煙囪的作用,所造成的幾何壓頭能克服料垛阻力,使窯在接近零壓狀態下操作,減少了漏氣、吸氣現象。
德化龍窯德化龍窯
②由於燃燒段逐漸後移,有效地利用了煙氣熱量和產品熱量,使熱損失顯著降低,並可提高燃燒溫度,縮短生產周期。
③由於燒成快,窯體散熱與蓄熱不大,單位產品的熱量消耗較少,其熱效率接近於隧道窯
④窯的結構簡陋,使裝窯和出窯的勞動強度大,難以實現機械化和半自動化。
⑤窯內溫度和氣氛波動較大,燒制大件產品和比較緻密的工業陶瓷容易發生冷裂。有時由於燒成溫度下的保溫不足,影響燒成質量。

代表遺址

德化龍窯

龍窯我國窯爐的一種形式,多建築在江南地區坡地上,最早發現於浙江上虞,為商代窯址。窯呈長條形,依山坡所建,自下而上,如龍似蛇,故名,亦稱蛇目窯、蜈蚣窯。窯室分窯頭、窯床、窯尾三部分,因建在山坡上。
龍窯(窯爐)
德化龍窯始建於唐代中晚期,北宋時結構更為合理,一般長20米,坡度在10-28度之間,由窯頭、窯室、窯尾三部分組成,窯頭設火膛,窯室分若干目(節),階梯通道兩邊放窯門若干個,裝出製品通道。每節兩側窯牆處設投柴孔(火眼),對稱排列。窯尾設擋火牆,牆底部放通煙孔,牆後設煙火巷,俗稱煙囪,高3米,寬0.4米,長依窯體而異。利用斜坡高度差,火焰自然上升的原理,充分利用餘熱。
北宋時期的龍窯,窯身較窄較短。南宋時期,窯身加寬,窯體變長,窯床鋪沙,坡度較小。這種窯爐,明清時期仍繼續使用。
新中國成立後,德化窯還是以龍窯為主。20世紀60年代,全縣有龍窯近百座,大部分依山坡,砌築,長約43米,分32目,窯頭6目,高1.2-1.7米,長1.1-1.7米,目寬1.2-1.6米,窯中到窯尾26目,高1.85-2.5米,長1.8-2.2米,寬2.4-2.6米,窯兩側每隔5目各放一窯門,高1.6-1.8米,寬0.4米。窯頭設燒火膛,每目窯膛的兩邊對稱各放一個投柴孔,也是觀察火色孔,孔大約0.15×0.2米。最後一目置閘壁(擋火牆),壁腳放9個通煙孔,傾斜度約25-27度,結構合理,裝燒容量大,升溫適度、均勻,成品率高,同時事故少,操作容易。
龍窯(窯爐)
龍窯屬於柴窯,由於以木柴為原料,現已基本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電窯、油窯、液化汽窯、天燃氣窯。

南風古灶

南風灶建於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近500年的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世界上現存一條還在使用,最古老的柴燒龍窯。窯是依山而建,窯身全長34.4米,內長30.87米,猶如一條巨龍從天而降一般,所以當地居民就把它叫做“龍窯”。但是石灣的居民又稱龍窯為“灶”,因為窯頭燒柴的地方像舊時家裡燒柴做飯的灶頭一般,而且陶工都是靠龍窯燒產品養家活口,他們覺得龍窯就像家裡的“灶”一般重要。加上這條龍窯的灶口正對著南方,而且灶尾榕樹成蔭,每到夏天涼風習習,故稱“南風灶”。
2013年8月,南風古灶龍窯開始大修,至今歷時一年。
2014年8月23日,第五屆龍窯柴燒文化節在石灣南風古式開幕。兩條大修後的龍窯重新點起薪火。首批入窯的,是南風古灶園區及工藝美術協會超過50位陶藝家的作品。龍窯由於其獨特的氧化氣氛,所燒制的產品會有其他窯沒法達到的釉色效果。
由於龍窯是高溫燒制產品,最高溫度可達1300多攝氏度。熱脹冷縮和高溫熔融等因素,使龍窯會變爛或變形,窯背拱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塌陷,因此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需要進行大修。
窯體大修先要把內窯牆和窯背拱全部拆掉,外窯牆及旁邊的紅砂岩、夯土則保留,那是明朝留下的古蹟。之後,就要根據之前了解的情況,為龍窯重新開線、定位。定好位後,就要組織工人砌磚。

高灶

高灶建於明朝萬曆年間,較同園區內的南風灶建造時間晚,由明代沿用至今的古龍窯,已有400多年歷史。
窯之形制及坡度與南風灶近似,窯向正南,左側設窯門四,右側窯門三,窯內結構如園拱券頂隧道,以小型砂磚砌成。窯膛平面略呈船底形,總長38.25米,窯口、中段及窯尾寬度分別為1.85米、2.25和2.2米,內通高1.80-1.95米。窯頂厚約0.25米,窯面原有42排火眼,建國後改為33排,除窯口一排3個外余均5個火眼。明清時期該窯為陶業大行“水巷大盆行”的專業龍窯,歷來以煅燒大盆類產品為主。對研究制陶史及古代煅燒工藝有重要價值。
2001年被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8月,高灶、南風灶開始大修,至今歷時一年。
2014年8月23日,第五屆龍窯柴燒文化節在石灣南風古灶開幕。兩條大修後的龍窯重新點起薪火。首批入窯的,是南風古灶園區及工藝美術協會超過50位陶藝家的作品。龍窯由於其獨特的氧化氣氛,所燒制的產品會有其他窯沒法達到的釉色效果[1]。

龍窯茶具

龍柴窯燒制全部以松柏木為燃料。須在龍窯前兩段處,在龍身高度離頂上壁面75厘米處的地方投火方能燒製成功。靠萬斤松柏枝燃燒時釋放的柏油及混合物附著在茶具上形成釉色,珍貴天然,不帶一點化學顏料。約7噸松柏木才能燒出一窯。因火候極難控制,且需連續燒制27個小時,每窯的成品率極低,故產品極其稀少珍貴。歷史至今沒有一件完整的柴窯茶具遺留下來,堪稱絕品。

考古發掘

在2013年對江西景德鎮南窯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出土多達數十噸的窯具和瓷片標本。同時在遺址中揭露清理出一座長達78.8米的龍窯遺蹟,這是到2013年為止發現的保存最長的唐代龍窯遺蹟。
南窯遺址位於江西省景德鎮市下轄的樂平市接渡鎮南窯村東北,是景德鎮市境內目前已知的最早窯業遺存。南窯遺址於1964年被發現,樂平市博物館分別於1983年和2008年兩次對其進行普查、複查。
2013年3月至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樂平市文化廣播電視局、廈門大學歷史學院等單位對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考古人員分三個區域發掘5 5米探方36個,揭示龍窯遺蹟2座、10個灰坑、1條灰溝、1條道路遺蹟。總計揭露面積1013.5平方米,出土多達數十噸窯具和瓷片標本。
其中,考古人員在南窯遺址東南部揭露清理的一座龍窯遺蹟長達78.8米,遺蹟由窯前工作面、火門、火膛、窯床、窯牆、窯尾等幾部分組成,窯內出土有青釉和黑釉執壺、罐、盞、腰鼓等。
根據地層疊壓關係以及出土遺物,可以推斷出這座龍窯是特色鮮明的中晚唐時期龍窯,是到2013年為止考古揭露最長的唐代龍窯遺蹟,也是目前景德鎮地區發現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窯爐遺蹟。
考古研究表明,南窯始燒於中唐,興盛於中晚唐,衰落於晚唐,距今有1200多年的歷史。南窯遺址的考古發掘不僅填補了樂平市唐代瓷窯遺存的空白,也把景德鎮的瓷器燒造歷史向前推進一步。

龍窯遺址

1986年,在省博物館專家的指導下,開始對大崗山東坡的一號唐代龍窯遺址進行發掘清理。該古窯從下向上延伸砌築,窯床傾斜25°,頂已塌落;中段殘長9.55米,前寬2.64米,後寬2.8米;窯壁夯土與磚合構,厚0.27米。窯內有一層厚10~14厘米紅褐色土層用以墊燒陶器,清理後可見窯床上有規則地排列著一個個經高溫燃燒過的圓窩,窩內還殘存著陶碗近百個。距龍窯20米開外發掘的兩處“探溝”中,發掘出碗、碟、缽、二耳罐、四耳罐、六耳罐、盆、缸、釜耳杯、爐、兩耳短頸展口壺等古陶十多種共上千件陶器,估計為廢棄物堆積層。陶器以施青釉為主,部分施醬釉,多呈短釉露胎;碗多作餅足、圈足、壁形足,造型有中、晚唐特色。
1987年3月,二號唐代龍窯遺址大崗山北坡出土。龍窯殘長9.06米,前寬2.2米,後寬2.36米,壁厚0.2米,窯床傾斜13゜。上有墊燒托缽104個,陶器除上述品類外,還有燭台、反唇碗、器蓋等。
唐代龍窯遺址屬廣東首次發現,出土有顯著唐代陶器特色的碗、碟、盆、缸、罐等陶器百多種上千件。唐代龍窯的發現,修正了長期以來“唐窯饅頭窯”的推斷,對廣東古代窯業演變史提供了重要史實和線索,具有教高的考古價值。為保護這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