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窟山古道

龍窟山古道

龍窟山古道位於東陽南馬鎮與永康橋下鎮交界龍窟山脈之北。山是野山、嶺是莽嶺、水是綠水。古道山麓至頂有九潭,拾級而下,相傳為龍棲之地,世稱九泄十八灘,為永康十景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窟山古道
人文歷史,景點特色,推薦行程,

人文歷史

早在1800多年前,東漢獻帝興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5年,就已建縣制,名吳寧,屬會稽郡。而後唐垂拱二年,即公元688年,建東陽縣,距今已有千年歷史。
龍窟山古道龍窟山古道
東陽自古就有“勤耕苦讀”之風,在歷史上人文薈萃,英才輩出,累計進士題名共有305人,其中武狀元6人,曾任正副宰相的5人。古代有名宦舒元輿、喬行簡、張國維等,近現代有北伐名將金佛莊、中國新聞先驅邵飄萍、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著名物理學家、原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嚴濟慈、台灣新聞報業巨子王惕吾等。
來到東陽,則不得不提及東陽木雕。"東陽木雕"與"青田石雕""黃楊木雕"“甌塑”並稱"浙江三雕一塑"。相傳早在一千多年前,東陽人就開始其木雕的歷史,他們世代相傳,創造了眾多的千古佳作,造就了上千的木雕藝人,從而成為著名的"雕花之鄉"。北京故宮及蘇、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東陽木雕留世。據東陽《康熙新志》載,唐太和年間,東陽馮高樓村的馮宿、馮定兩兄弟曾分任吏部尚書和工部尚書,其宅院"高樓畫欄耀人目,其下步廊幾半里"。
南馬鎮是浙江中部的一個千年古鎮,位於金華市東陽市的南大門。東臨橫店鎮,南接永康市,西連畫水鎮,北靠南市街道。悠悠南江蜿蜒境內,此次穿越的龍窟山古道就位於東陽縣南馬鎮上。
進入龍窟山古道之前是一條大約三公里的機耕路,入口在南馬經東永二線收費站下口兩百米的位置。路的兩邊青山綿亘,一側溪水蜿蜒。一路上我們偶遇了憨態地山羊、凶煞地老黃狗,還有那些個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只覺得藍紫紅綠的果實各有各的姿態,在山野的之中美的那般樸實無華,引得大家競相頓足拍照。
龍窟山古道龍窟山古道

景點特色

一個罕見的瀑布的世界,兩邊密林遮天,中間古道像狹曲的幽廊向下延伸,一級級的批評瀑布沿著灰白岩石傾瀉而下,直至谷底。清清的澗水穿過亂石叢林,丁丁冬冬,碰到懸崖便歡唱高歌,跌盪而下,形成優美的瀑布。每級瀑布的下端,都有一泓幽藍的潭水,潭形如壺,口小底大,深不可測。最下面一級瀑布高四五米,寬三四米。傾瀉而下,轟隆有聲。底下是巨大的深潭,藍瑩瑩的,誰也說不準有多深,有人稱“斤絲潭”。然而它有更美的名字叫“九仙潭”。潭的出口有龜、蛇兩山對峙鎖澗,澗水從這裡流淌,經過多少曲曲彎彎,就有了十八灘。 山是野山,嶺是莽嶺,水是綠水,風景秀麗,有當地民謠為證。
龍窟山古道龍窟山古道
一級級的台階沿著陡峭的山勢曲折而上。古道兩旁秀木扶疏,青苔密布,各色野花撒落其間。俯身,見得一泓碧幽的潭水,宛如一顆碩大綠寶石鑲嵌其中,形如壺口的深潭,窮目而不見底。潭的出口有龜、蛇兩山對峙鎖澗,澗水從這裡流淌,經過多少曲曲彎彎,就有了十八灘。
溪水在層層疊疊的岩頁上時隱時現。無論多么清純的溪流走的也是如大江大河一樣坎坷,水的幸運和悲壯都裸露在大地之上。清清的澗水穿過亂石叢林,碰到懸崖便歡唱高歌,跌盪而下,撞擊出的水珠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似有人居高臨下篩落滿崖的浪花,水霧迷朦。聽說在雨水充沛之際,這瀑布遠望似縞絹垂天,近觀如飛珠濺玉。

推薦行程

難度係數:初級戶外路線
7:30在浙報大院內集後上機場高速轉杭金衢高速轉諸永高速橫店出口下和前來接應的領隊匯合。在領隊的帶領下我們將經過橫店影視城並在故宮前簡單遊覽併合影。過南馬經東永二線的收費站後下車徒步。車由唐先到太平水庫畔接應我們。
11:00中餐(九泄農莊)
12:00沿著古道邊的九泄十八灘一瀉一灘的完成本次活動。青翠的山,碧綠的水,奇特的深潭,飛濺的瀑布構成了龍窟山古道的絕美畫卷。
16:00返程各回各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