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瑞寺

龍瑞寺

龍瑞寺大殿,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梁厝村。龍瑞寺始建於唐天復元年(公元901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占地面積1303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寶殿等組成。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七柱,單檐歇山頂、穿斗式架構為清代重建。大殿的殿基由青犁石砌成須彌座,束腰處鑲有精美浮雕圖像均為唐代構件。寺內還有宋代石井、石盆、石槽等古物。寺內最重要的國寶級文物就是建於宋元豐五年(1082年)的陶製雙塔(雙塔於1972年遷至鼓山湧泉寺天王殿前),東邊的叫“莊嚴劫千佛寶塔”,西邊的稱“賢劫千佛寶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瑞寺
  •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州市
  • 占地面積:占地面積1303平方米
  • 珍貴文物:陶製雙塔
古蹟建築,建築布局,陶製雙塔,唐宋古物,人文歷史,地理位置,地圖信息,

古蹟建築

建築布局

寺院坐北朝南,中軸線從南至北依次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塔院、大雄寶殿、觀音閣、藏經殿等,左右兩廂為僧房,周圍以風磚土牆,占地面積約1300平方米。布局嚴謹,規模宏大,氣勢恢弘。山門額曰:龍瑞古剎。據宋梁克家《三山志》載:“龍瑞院,永盛里,天復元年置。舊產錢一貫七百九十七文。”“天復元年”是901年,比鼓山湧泉寺的歷史還要早7年,是名副其實的“古剎”。
龍瑞寺

陶製雙塔

龍瑞寺保留有許多唐宋古物,其中最為珍貴的“國寶級”的文物就是“陶製雙塔”等。“雙塔”為宋元豐五年(1082年)的文物,分別矗立在龍瑞寺“塔院”的東邊和西邊。東邊的叫“莊嚴劫千佛寶塔”,簡稱“東塔”;西邊的稱“賢劫千佛寶塔”,簡稱“西塔”。兩塔均陶製,仿木樓閣式結構,八角九層,高8.3米,座徑1.2米,雙層須彌座,寶葫蘆塔剎。塔用陶土分層雕塑燒制,榫卯拼接,自下而上,逐層收窄,塔身施紺青色釉。兩座塔壁各貼有捏塑坐佛1038尊,八角踏檐各另有佛像72尊,塔檐翹角下各懸掛72枚陶製風鐸。塔座雕飾有獅子、力士和花卉圖案。“東塔”座刻字:“當山比丘造乾恭潦四恩、三有、法界含生,時發誠心敬造莊嚴千佛寶塔一座,安於大殿前,永為四眾瞻禮,然願當值。時元豐五年,歲次壬戌年謹識。監院僧若觀、住持傳法、沙門載文、匠人高成。”“西塔”座刻字:“閩縣永盛里清信弟子鄭富與室中謝三十一娘,各為四恩、三有、法界含生同發心敬造賢劫千佛寶塔一座,捨入龍瑞院大殿前,永充供養。然願今生宿世罪業消除,合家男女新婦孫侄等,現處當來,善牙增長,次希有情俱沾利樂。時大宋元豐五年,歲次壬戌十月初一日謹識。緣化僧若觀、勸首住持傳法、沙門載文、匠人高成。”“四恩”是:父母恩、眾生恩、國王恩和三保恩。“三有”是:本有現生之身心;當有未來之身心;中有有有與未有之間所受身心。“法界含生”是:一切含有生命者。清代謝章鋌有《龍瑞寺塔歌》跋曰:“塔久似有欲傾之勢,然左望則傾右;右望則傾左,不知何故也。”竟成千古之謎。福州淪陷時,日寇槍擊斷相輪塔剎,並盜竊鎮塔之物。據說像這樣的陶塔,全國惟閩候雪峰寺和梁厝龍瑞寺有,但雪峰的陶製雙塔早已經毀壞,惟有龍瑞寺的陶塔成為“孤件”。1961年被列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72年,鑒於龍瑞寺的人文和自然環境,不能很好地保護“雙塔”,移到鼓山湧泉寺的天王殿前。寶葫蘆塔剎和陶製鈴鐸由長樂陶瓷廠新燒制補齊,現已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需要糾正的是1993年由福建某出版社出版的叫《林紓》的書,作者寫:林紓年輕時多次游鼓山,“寺前左右兩座陶塔,每塔浮雕1038尊佛像,又稱千佛塔,是北宋時期燒制的。”殊不知這兩座塔在林紓病逝(1924年)後48年才移到鼓山去的,鬧了一個歷史的誤會。
龍瑞寺

唐宋古物

龍瑞寺還有許多的古蹟,如唐代青梨石的浮雕,仍然鑲嵌在大雄寶殿廊前石階的兩側,從東到西依次是:雙獅戲球、榮華富貴、椿萱雙祿、憐子愛妻、封侯掛印、鯉跳龍門、士子遊春、海族獻寶、花榮枝茂、龜鶴同壽、四季長春、八蠻貢象等,富有晚唐時期生活的特徵和藝術的特徵。此外還有花崗石石柱、石礎,都雕成“瓜楞”的形狀。塔院裡有兩個大石槽,分別刻:“紹興乙丑”和“紹熙癸丑”的年號,自然是宋代的古物了。屬於宋代文物的還有石盆、石佛、石井等。石井稱“甘泉井”,水質清洌甘甜,寶氣氤氳,實在不可多得。井圈為鼓型,是整塊石頭打造的。井高0.63米,外徑0.8米,內徑0.64米。朝東的井圈上刻有“紹興乙丑住山廣客施財重建”的字樣,面西的井圈刻有“眾緣造井黃乾舍石”的字樣。

人文歷史

龍瑞寺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梁厝村燕山,地處閩江邊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寺院坐北朝南,依次有山門、天王殿、塔院、大雄寶殿、觀音閣、藏經樓等。山門額曰:龍瑞古剎。“龍瑞古剎”就是“龍瑞寺”。據宋梁克家《三山志》載:“龍瑞院,永盛里,天復元年置。舊產錢一貫七百九十七文。”“天復元年”是901年,比鼓山湧泉寺的歷史還要早7年,真是名副其實的“古剎”。那時候還沒有“梁厝村”。這裡稱“永盛里”,宋代改為“永盛南里”,但“燕山”早已經有,據說是“燕窩之穴”。龍瑞寺坐落在這一塊風水寶地上至今已有1106年的歷史。
梁厝村”是宋紹興以後才有的,始遷祖為梁汝嘉和梁汝熹。梁氏伯重從福州鼓嶺茶洋(今鼓嶺梁厝)遷永泰石壁,三世後又從石壁遷“永盛南里”,據說是衝著“燕山”來的。相傳燕山之地,亂世無憂,混戰無犯,民食無愁,官逼無慮。並有預讖云:“兩懷高才,理學有道,衣冠名邑,科第綿延。”“兩懷”即“兩槐”。梁汝嘉,號兩槐。所以宋隆興元年(1163年),同弟梁汝熹擇燕山而居,後代果然人才濟濟,據《梁氏族譜》統計,宋代永盛梁氏成進士者13人,有“無梁不開榜”之說。明清以至於現代,梁厝村還是名人輩出,如:兩江總督梁章鉅、鰲峰書院教授梁鳴謙、物理學院士梁敬魁、航天院士梁守盤等等。
梁汝嘉在燕山緊傍龍瑞寺建“梅澗書院”,精於理學。現在在龍瑞寺大雄寶殿有一副楹聯曰:“燕嶺風清,瞰馬峽來潮永盛兩槐聚族;鼓峰日麗,涌瀕湖古剎,緣來梅澗賢蹤。”說的這是件事。又《梁氏族譜》說:“考亭朱先生嘗與辨道於梅澗,因相與友善,親書:貽燕堂扁額為贈。”以後在龍瑞寺里,也設有“貽燕堂”,為朱熹的手書,可惜已不復存在。福州亭江鎮長安村有“朱子祠”,據說是當年朱熹講學的地方,其學生著名的有梁汝昌等人,今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查:梁汝昌是梁汝嘉的三兄,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與朱熹同科進士,莆田尉迪功郎,籍福州永福(今永泰)縣。梁汝嘉的長兄梁汝霖也是宋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官直秘閣朝議大夫,知泉州。朱熹或與梁家有通家之好,但梁汝昌不可能作為朱熹的學生在長安村讀書。倒是朱熹因為與梁汝嘉朋友的關係,經常到龍瑞寺里來,這是無可非議的事。
1983年8月,龍瑞寺被列為福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現又晉升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瑞寺

地理位置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梁厝村
郵編:350018
公交線路:21路公交

地圖信息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S1521(福泉高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