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延鎮

龍廷鎮地處新(泰)、沂(源)、蒙(陰)三市縣交界處,是新泰市的東大門,全鎮轄53個行政村,總面積158平方公里,總人口6.2萬人,耕地面積5.8萬畝,人均耕地0.9畝。屬典型的山區、庫區鄉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廷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華東
  • 電話區號:0538
  • 面積:158平方公里
  • 人口:6.2萬
  • 著名景點:龍廷溶洞群
  • 車牌代碼:魯J
  • 耕地面積:5.8萬畝
基本介紹,資源優勢,地理環境資源,人文資源,礦物質資源,歷史文化,歷史名人,產業發展,基礎農業,特色產業,社會事業,農村建設,開發項目,特色村屯,計生工作,下轄,

基本介紹

風光秀麗的大汶河橫貫東西,碧波蕩漾的青雲湖鑲嵌其中,山川秀美,奇石林立,人傑地靈,是資源豐富的泰沂山區寶地,聞名中外的杏梅之鄉。鎮黨委政府按照“要務是發展,中心是經濟,重點是品牌,關鍵是項目,根本是效益”的總 體工作思路,立足山區、庫區、老區實際,壯大林果優勢產業,著力在生態農業上求突破,打造山水綠色龍廷,推動了全鎮經濟超常規、高速度、跨越式發展。2006年,全鎮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4.8億元,其中特色產業收入達2.8億元,占全鎮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的90.3%。2007年1—10月份全鎮存款餘額達到2億元,比去年同期新增5800萬元。2006年被山東財富論壇評為最具成長力的鄉鎮。2007年9月被泰安市評為十大現代農業特色鄉鎮。
龍延鎮龍延鎮

資源優勢

地理環境資源

地理位置優越,生態旅遊得天獨厚。龍廷鎮依託青雲湖、蓮花山風景區,延伸完成了龍廷境內148公里的生態旅遊道路硬化,形成了看“五峪”、觀“五園”的特色觀光帶。看豹峪、轎峪、老瓜峪、太公峪、亮峪,觀桃園、蘋果園、杏梅園、板栗園、柿子園,有湖心島、龍溪地下溶洞漂流。山區、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水源充足,獨特的地理、資源、氣候優勢給龍廷發展帶來了機遇。以總長78公里的生態農業觀光產業帶為主線,立足四個著眼於,為農民致富增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人文資源

泰沂戰役陳毅指揮所、新泰縣第一次黨代會會址、新泰縣第一屆抗日聯合會會址等紅
色景區相繼建成。龍廷九頂鳳凰山前,高官頻出,西漢初《禮》學最早的傳授者《禮》學博士高唐生、明朝工部尚書崔文奎均已載入史冊;姜太公廟、龍母墳、新泰八大景觀之一的龍池秋月等人文景觀聞名瑕爾。一個集觀光、休閒、旅遊為一體的最具成長力和發展潛力的鄉鎮已凸顯出誘人的魅力。
龍延鎮龍延鎮

礦物質資源

龍廷自然資源豐富,發展潛力巨大。探明金屬和非金屬20多種,其中位於兩縣一帶的銀礦品位極高、儲量大;優質花崗石儲量1億立方米以上,石灰石、長石、石英石、鐵礦石儲量可觀,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歷史文化

龍廷旅遊業前景廣闊。龍廷鎮依託青雲湖、蓮花山風景區,延伸完成了龍廷境內148公里的生態旅遊道路硬化,形成了豹峪、轎峪、老瓜峪、太公峪、亮峪“五峪”和桃園、蘋果園、杏梅園、板栗園、柿子園“五園”及湖心島、龍溪地下溶洞等特色觀光旅遊帶。泰沂戰役陳毅指揮所、新泰縣第一次黨代會會址、新泰縣第一屆抗日聯合會會址等紅色景區相繼建成。龍廷九頂鳳 凰山前,高官頻出,西漢初《禮》學最早的傳授者禮學博士高唐生、明朝工部尚書崔文奎均已載入史冊;姜太公廟、龍母墳、新泰八大景觀之一的龍池秋月等人文景觀聞名瑕爾。一個集觀光、休閒、旅遊為一體的最具成長力和發展潛力的鄉鎮已凸顯出誘人的魅力。
龍廷鎮龍廷鎮

歷史名人

崔文奎
崔文奎(1451~1536),字應宿,號松溪,明代濟南府新泰縣苗莊(今山東新泰市龍廷鎮苗莊)人。成化十三年(1477)舉人,二十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弘治十一年(1498),升任河南按察司副使。十六年,轉任山西布使司左參政。正德初年,其母其父先後辭世,崔文奎回鄉守孝。服闋,詔起復,因宦官劉瑾和焦芳濁亂朝政,辭以疾病,未就。正德五年(1510),劉瑾伏誅。七年,任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糧儲。十年,任南京工部右侍郎。十一年,崔文奎“修河”之際,重修濟寧梁祝之墓,並樹《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以記其事。嘉靖元年(1522),崔文奎任南京工部尚書。因與權臣張璁、桂萼意見不合,多次請辭。嘉靖四年,辭官歸里。賜五時朝服,晉階為從一品。回到故鄉後,崔文奎優遊山林,兼事農稼,興修學校,教育子弟。嘉靖十一年,崔文奎生日,嘉靖帝還特命臣下制壽聯並頒“表率卿相”匾額。卒謚康簡。新泰城敕建司空坊旌表褒揚。崔文奎歷事四朝,位列六卿,剛正不阿,“守身清約,精於吏事,居官所至有聲”(《明世宗實錄》卷一三五),“清潔恪厚,天下推為長者”(清康熙十七年《新泰縣誌·人物》)。著有《康簡公文集》。

產業發展

基礎農業

龍廷農業基礎穩固。山區、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水源充足。全鎮已形成萬畝杏梅、萬畝板栗、萬畝柿子、萬畝優質蘋果、萬畝蜜桃五大林果基地。2004年6月五種林果均被省農業廳命名為無公害果品,林果專業村發展到22個;發展瓜菜面積1.2萬畝,其中保護蔬菜800畝,冬暖式蔬菜大棚3000個。形成了林果、蔬菜、桑蠶、畜牧四大商品基地,是泰安市設施農業先進鎮,優質林果基地建設先進鎮,山區開發建設先進鎮。 龍廷工業發展勢頭迅猛。鎮辦消防器材廠是公安部定點廠
家,現生產四大系列24個品種的消防器材。兔毛加工、機械製造、麻紡織、建材、木材、毛刷、制膠、農副產品加工為重點的十多個門類34個行業、80多個產品的工業集群已初具規模。其中消防器材、機械製造、毛刷、兔毛加工、麻紡織等已成為龍廷的龍頭項目。龍廷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堅持走統一規劃、突出特色,擴大規模,提高效益的路子,突出建設大市場、大流通、培育新產業3個重點,興建了一大批商業設施,兔毛、毛刷、羊絨“三毛”產業已成龍廷品牌,兔毛收購數量占全國總量的十分之一,毛刷產出總量占到了全省毛刷銷售量的2/3以上的,成為江北最大的毛刷生產基地。
龍廷鎮龍廷鎮

特色產業

由於龍廷鎮許多農產品“無名無姓”,難以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為此,該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發揮地理、環境、水源、資源等優勢,藉助生態觀光效應,大打“龍廷”特色品牌,催生出“掌平窪杏梅、太公峪板栗、上門紅富士蘋果、豹峪沙紅蜜桃、演馬柿子”五大綠色無公害產品,全部註冊了“龍廷”商標,並被山東省農業廳命名為無公害果品生產基地。其中,龍廷杏梅通過國家林業局植物新品種保護審定,填補了國內林果品種空白。該鎮發展特色林果6萬餘畝,年實現銷售收入2.6億元,僅此一項,農民戶均增收3600元。
一個個綠色品牌的“孵出”,帶來了一個個產業崛起。3000個蔬菜大棚、5000畝桑園、5000畝中草藥、8000畝速生楊、8000畝黃花菜在綠色品牌的“強力引擎”下迅速崛起,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園,特色專業村達到了100%,10萬畝農田成了“產業車間”,農民收入也隨著綠
品牌而“水漲船高”。新泰市龍廷鎮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環境優勢,大力發展林果知名品牌。該鎮2萬畝杏梅喜獲大豐收,產量達1000多萬公斤,可實現效益1000多萬元。該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發揮地理、環境、水源、資源等優勢,突出在“土野青、獨專精”方面大做綠色品牌文章,並採取了果園覆草,限施化肥,採用滅菌類無公害農藥,實施疏花疏果、果實套袋、鋪設反光膜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所產優質果達到90%以上。同時,該鎮成立了10餘個專業協會,由協會對全鎮果品統一商標、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大大維護了果農的經濟利益。該鎮80%以上的農民種植林果,已發展特色林果4萬餘畝,年實現銷售收入6000多萬元,僅此一項,農民戶均年增收3000元。
龍廷鎮龍廷鎮

社會事業

農村建設

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按照“分類指導,整體推進,規劃為先、重在建設”的原則,搞好村鎮規劃,按照市委提出的“五好五新”30條的建設標準,完成了北站、上豹峪、掌平窪、榆山前、南站等新農村建設,以點帶面,積累經驗,全鎮鋪開。53個行政村全部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60%的村完成了村內主幹街道的整修硬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6%以上,投資400萬元解決了53個村6萬人的吃水問題,自來水入戶率達100%,53個村全部實現“三清、四改、五通、六化”。基本完成了53個村的客運站點建設,對鎮敬老院進行擴規改造,農村“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70%以上。 龍廷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良好。占地200畝的民營加工工業園,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實現了“四通一平”,完成了35KV雙迴路電網改造工程,53個村完
成了二期農網改造,建有聯通、移動四個基站。境內萊新高速公路橫穿南北,設出口一處,東去距沂蒙高速公路5公里,西接京滬高速公路6公里,龍蒙、新蒙、龍北三條公路縱橫全境,貨物可直運青島、煙臺、日照、臨沂等港口和批發城。龍廷鎮已制定了“十一五”計畫和2020年遠景規劃,橫穿29個村的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帶業已建成。不久的將來,一個融農業、文化、旅遊為一體的現代化小城鎮將迅速崛起。
龍廷鎮龍廷鎮

開發項目

龍廷溶洞群是一個大型溶洞群,溶洞分布集中,共有大小溶洞十幾個,洞深約2000米,洞口寬4米,高5米。洞內發現有保存完好的鐘乳石、石花,並在洞中發掘出大批動物骨骼化石。後經有關專家論證,該動物骨骼主要為馬鹿骨骼,並伴有其它動物骨骼及牙齒,現已發掘骨骼約2萬件左右。專家介紹,馬鹿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上萬年前有大批馬鹿在此群居。據推測,有可能是洞體塌坍將馬鹿埋入洞中,形成化石。 溶洞駐地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投資環境良好。境內萊新高速公路橫穿南北,設出口一處,東去距沂蒙高速公路5公里,西接京滬高速公路6公里,龍蒙、新蒙、龍北三條公路縱橫全境。
溶洞景觀,完全因地質演化而自然形成,未有雕琢痕跡。洞內石筍
林立,景景相連,形象逼真,千姿百態,巧奪天工,瑰麗神奇,且各洞內景觀各不相同,每個洞都有其獨特的一面,加之大批的動物骨骼化石,更具考古觀賞價值。洞外,群山環繞,樹木蔥蘢,河流四季流水不斷,清澈見底,珍禽、魚類隨處可見,遊人在游洞的同時,更能體會融入大自然的真切感受,再加上具有本地濃鬱氣息的神話故事及民間傳說,讓景區景點變得更加神秘,更加奇特,讓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
龍廷鎮龍廷鎮

特色村屯

山東省新泰市龍廷鎮太公峪村,地處泰沂山區中段,是大汶河主要支流柴汶河的發源地。該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水,交通方便,距京滬高速公路10公里,205國道、萊新高速公路5公里。這裡土地肥沃,氣候怡人,地下水甘甜清澈純淨。在這裡聽山風颯颯,聞林濤呼嘯,令人遐思無限,是個飄香流翠的地方。太公峪村堪稱革命老區,早在1939年,我國著名的軍事家、革命家陳毅元帥,曾在此遠籌帷幄,指揮了全國聞名的萊蕪戰役和孟良崮戰役,並留下了“蒙陰萊蕪新泰,路折峰迴石怪……堪愛、堪愛,蔣軍進攻必敗”的輝煌詩篇。太公峪有著久遠的傳說。相傳,這裡是周朝國相姜子牙釣魚的地方。兩三乾年前,這裡一片汪洋,姜子牙天天在金鑼山上釣魚。姜子牙勤奮好學,天文地理、文韜武略,無所不通,智慧超群,這訊息被周文王知道後,親自登門請他去當了周朝國相。從此周朝振興,姜子 牙成為民間婦孺皆知的人物。 現在的太公峪村有740戶,2286口人,村有自然風景區一處,耕地2349畝,全村中小型水庫20座,蓄水300萬立方米,環山公路25公里,擁有國家重點防護林5500畝,各種果樹3.6萬棵。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地瓜等。小雜糧:綠豆、江豆、紅小豆等。油料作物:花生。乾鮮果:板栗、蘋果、杏梅、大棗、核桃、柿子等。
龍廷鎮龍廷鎮

計生工作

龍廷鎮緊緊把握宣傳教育、政策激勵、契約管理等關鍵環節,多措並舉,狠抓晚婚晚育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2008年1—9月份全鎮新婚348對,晚婚231對,晚婚率達66.38%;其中7月份以來,全鎮共登記74對,晚婚率為100%。 這個鎮注重從轉變民眾的觀念上下功夫,突出宣傳教育,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通過廣播喇叭、宣傳車、宣傳欄、黑板報、張貼標語、發放明白紙等形式,大力宣傳晚婚晚育的
好處以及早婚早育的害處。同時,充分發揮各村人口學校、文化大院的作用,積極舉辦未婚青年培訓班。為鼓勵廣大未婚青年自覺實行晚婚晚育,該鎮還制定了激勵政策。凡是達到晚婚晚育年齡的夫婦,除接受不同程度的表彰獎勵外,優先承包土地山林,承包費優惠20%,優先在優越位置劃宅基地,晚育戶免費加入新農合等。把晚婚晚育工作納入責任量化考核,落實包保責任制,與各村年終考核成績和書記、專職人員工資相掛鈎,激發起基層幹部工作的積極性。
龍廷鎮龍廷鎮

下轄

鄉村旅遊名村掌平窪村
龍延鎮
概述
掌平窪村,隸屬山東省新泰市龍廷鎮。轄五個自然村,398戶,1219人,林果面積1200畝,主要盛產杏梅、油杏、大櫻桃、李子等,是個典型的林果專業村。去年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山東省最美鄉村等榮譽稱號,今年又被列為全國500家旅遊扶貧村之一。
近幾年來,該村利用林果資源優勢,打造集賞花、採摘、觀螺旋井、吃農家飯為一體的鄉村特色旅遊,吸引越來越多的遊人慕名來該村賞花、採摘、觀光、吃農家飯。在杏梅花開季節,每天遊人達四、五千人。2014年村兩委註冊成立了掌平窪鄉村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積極對上爭取多方籌措資金投資200萬元,整修環山路五公里,進山門牌、公廁、路標、休閒廣場、桌椅、垃圾箱等基礎設施,修繕了螺旋井,完成了15家農家樂改櫥、改廁工程,提升了接待能力和水平。
今年又投資200萬元,建停車場一處,解決了停車難問題,建大寨文化館一處,讓遊客感受大寨精神文化。返租螺旋井周圍18位農戶老屋石房,按照外土內洋、一戶一個特色的標準進行修繕裝飾,建成了吃住、農家生產、生活勞動體驗一體的休閒養生福地。
村情介紹
龍延鎮
昔日的掌平窪村,,是一個靠天等雨吃飯村。1977年之前,村里沒有一處水源。由於可耕地大都在山樑之上,土地貧瘠,十年有七、八年欠收,就連人畜用水也要到十幾里以外的村去挑,人民生活極其貧困.才在一個半多世紀裡,掌平窪村沒有一個富裕家庭。村民們的收入除了地里以外,就靠山上的雜果換點錢以補口糧之不足。每當杏、柿子成熟的季節,村民們就靠肩挑人扛,把杏、柿子運到博山、萊蕪等地,換來一點可憐的血汗錢。村民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面對著具有美麗傳說的“九頂鳳凰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期間村里人口不僅沒有增加,反而日益減少。
20世紀60年代前,由於土地脊薄,糧食得不到好收成,村里人年年種地,年年糧食不夠吃。70年代後,特別是通過“學大寨”運動,廣大民眾積極回響,奮戰幾個冬春,把本村的山坡荒地進行改造整修,建成了順嶺勢的梯形大寨田,使薄地變成米糧川。從此,不僅有糧食吃,每年還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量的公糧.1967年3月到1977年5月,在村黨支部書記韓慎元的帶領下,掌平窪人在九頂鳳凰山腳下打螺旋井一眼,徹底結束了掌平窪村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掌平窪村插上經濟騰飛的翅膀,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關心支持下,個體私經濟迅猛發展,到2006年已發展到個體經濟30多戶。不少村民開農家樂,從事飯店、小吃部、炸油條、賣豆腐、攤煎餅、蒸饃饃、打火燒等買賣,也有的村民,在街上擺起了水果、蔬菜、衣料、生活必需品經銷部等攤點,村民的個人收入迅速提高。例如村民李峰,在部隊學了一手拿手菜。退伍還鄉後,憑藉掌平窪杏梅基地開發和黨的好政策,投資30萬元,建起了本村第一家農家樂--杏梅園酒家 。他的拿手菜,龍廷草雞、 柴雞、糖治魚、八寶魚蝦、草雞蛋 、苦瓜片以及掌平窪野菜、野味等佳肴,遊客百吃不厭,流連忘返。個人經濟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
龍延鎮
值得驕傲的是掌平窪村還出了一位精明能幹,勤政務實的好書記劉方軍,2007年擔任村支部書記以來,他思想解放,視野開闊,幹事創業勁頭大,他和兩委成員,立足服務村民,以村集體領辦杏梅專業合作社為抓手,投資70多萬元,修建了一條寬5米、長 十多華里的水泥環山路,極大方便了掌平窪村民的生產生活。
為了更好地發展杏梅產業,劉方軍書記還做了三件事:一是興修水利,在集體沒有資金的情況下,劉方軍背著自己的老婆,從家裡拿出10萬元錢,自己動手,在半山腰新建集雨窖86個。現在,村里已建成集雨窖248座,每個集雨窖里都蓄滿了水,從根本上解決了缺水難題。二是組織技術人員,在杏梅培育方面實行規劃、育苗、栽植、管護“四統一”。邀請省農科院等單位專家到村里授課,使生產的果品優質率達90%以上。2010年,杏梅被評為新泰市十大名優農產品。2012年,杏梅專業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示範專業合作社。2013年9月,杏梅獲得有機農產品認證。三是建市場,為提高果品價格,村里與杏梅專業合作社聯手籌措資金,投資5萬元建起掌平窪杏梅批發市場;投資15萬元新建冷庫一座;並組織銷售人員聯繫客戶。杏梅成熟後,統一管理、統一商標、統一包裝、統一銷售,打開了銷路,提升了市場競爭力,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0多萬元與此同時,劉方軍書記,還通過最佳化土地流轉、統一提供優質服務、統一聯繫購銷業務、統一技術培訓指導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進行推動,逐步將杏梅基地,做成了帶動村民致富的支柱產業,現“杏梅”產業,已成為掌平窪村,遠近聞名的形象名片。目前全村已發展杏梅面積1100畝,2015年全村實現杏梅銷售收入1425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4390元。
去年,掌平窪人又利用本村林果資源優勢,打造集賞花、採摘、觀螺旋井、吃農飯為一體的鄉村特色旅遊,吸引越來越多的遊人慕名來該村賞花、採摘、觀光、吃農家飯。並註冊成立了掌平窪鄉村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積極對上爭取,多方籌措資金投資200萬元,整修環山路五公里,進山門牌、公廁、路標、休閒廣場、桌椅、垃圾箱等基礎設施,修繕了螺旋井,完成了15家農家樂改櫥、改廁工程,提升了接待能力和水平。今年又投資200萬元,建停車場一處,解決了停車難問題,建大寨文化館一處,讓遊客感受大寨精神文化。返租螺旋井周圍18位農戶老屋石房,按照外土內洋、一戶一個特色的標準進行修繕裝飾,建成吃住、農家生產、生活勞動體驗一體的休閒養生福地。
人文景觀
村名由來
掌平窪村,地處九頂鳳凰山腳下,明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洞大槐樹老鴰窩遷此,據家譜、碑文記載,最初遷入該村的是楊、陳兩姓,其他姓氏逐步入遷,目前該村,已發展到劉、韓、楊、陳、王、李等17個姓氏,因村子四面環山,中間窪地形似手掌,故而得名。
歷史沿革
掌平窪村,明洪武初年建村,清末民初,掌平窪村屬龍廷區管轄;1941年10月,龍廷區劃人新蒙縣,掌平窪村歸新蒙縣管轄。1941年10月,龍廷劃人新蒙縣,掌平窪村歸新蒙縣管轄。1943年8月重歸新泰縣,歸新泰縣管轄。1944年7月劃入蒙陰縣,掌平窪村歸蒙陰縣管轄。1945年10月復歸新泰縣,歸新泰縣管轄。1958年3月撤區並鄉,掌平窪村屬龍廷鄉;同年10月,鄉改公社,掌平窪村隸屬龍廷人民公社【期間,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改名為“東風人民公社”,1979年復名龍廷】;1985年10月撤處並鄉,掌平窪屬龍廷鄉;2001年1月岙陰鄉與龍廷鎮合併,掌平窪隸屬不變,屬龍廷鎮管轄至今。
九頂鳳凰山傳說
龍延鎮
九頂鳳凰山,位於掌平窪村西,主峰海拔 580 米,山體俊俏,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崇拜山 石,在新泰周圍,九頂鳳凰山,一直有“九頂風景以壯麗”著稱和美譽。
傳說盤古開天闢地後,大地上有一對鳳凰,雄的叫“鳳”,雌的叫“凰”,總稱為鳳凰。 其中,鳳住在掌平窪村西山上,凰住在百里以外的泰山上。據說這對鳳凰,開始和睦相處,後來因爭高低鬧了矛盾,雙方互不服氣。為了證明誰是老大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搏鬥中各自都傷了元氣,但叫人苦惱的是,鬥了三天三夜也沒有分出個勝負。 一日,雲遊到此的神仙呂洞賓,看著這對鳳凰打鬥不分勝負,實在著急。於是,出了就一個騷主意,呂洞賓說:你倆別鬥了,最簡單的辦法,是你倆個誰能把自己坐落的山,一夜之間叫它提升到比另外一個山高,誰就是老大。於是,這對鳳凰各展神通,兩座山呼啦呼啦的開始往上拔高起來。
天亮了,住在村西山上的鳳,一看傻眼了。它的咒語念錯了,村西的山及附近的8個山頭雖然一起長了一些,但都不高。而住在泰山上的凰卻把泰山一下子拔高到1545米。住在村西山上的鳳這才意識到自己徹底失敗了,後來凰比較大度,為了安慰鳳,棄泰山不住,嫁給了鳳在此地住下來了。九頂鳳凰山由此而得名。
螺旋井
龍延鎮
螺旋井,坐落在九頂鳳凰山腳下,始建於1967年 ,完工1977年。井體為直壁式螺旋形砌石結構 。昔日的掌平窪,是一個典型的靠天吃飯缺水村。每遇乾旱年份,村民吃水都要跑到十幾里路以外的村去擔水,村裡的老少爺們為吃水犯愁、犯難。
1967年3月,時任村黨支部書記韓慎元,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找水源,請專家,最後由縣水利局專家張道文敲定在此開挖螺旋井。當時正逢十年動亂,村集體沒有公共積累。怎么辦?支部書記韓慎元同志,提出了自製土法炸藥,自製錘釺等工具的建議,並發出了“寧願少活20年,也要拿下螺旋井,讓老少爺們吃上水”的豪邁誓言。
歷時十年,掌平窪人在村黨支部的堅強領導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先後投資2萬多元,用工25萬餘個,開挖土石 3 萬立方,砌石 2萬立方米,使用錘釺 300公斤,開挖出了井口直徑18米,井深26米的螺旋井。該井的建成,徹底改善了掌平窪村靠天等雨的惡劣生存環境,解決了人畜吃水,果樹良田灌溉的問題,被村民稱之為"生命井"、"幸福井"。
螺旋井,是上個世紀掌平窪人,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自強不息、開拓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精神創造的一大奇蹟,它結束了掌平窪村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此井是掌平窪人刻在九頂鳳凰山腳下的一座豐碑,是掌平窪人的精神傳家寶.。
特別是近幾年來,掌平窪人,不斷賦予螺旋井精神新的內涵,將中華民的族艱苦奮鬥的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譜寫出“美麗、漂亮、幸福的掌平窪”創業新篇章,實現了掌平窪由山區貧困村,向現代、生態、文明、鄉村旅遊村的跨越。掌平窪人在建設這項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工程中,鍛造出了氣壯山河的"螺旋井精神"。該井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它是掌平窪的村魂,是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徵。
螺旋井的修建,孕育了偉大的"螺旋井"精神,它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座豐碑,中華文化的一個符號。2011年12月23日,時任新泰市委書記張宏偉在掌平窪調研時,對螺旋井精神進行了集中的概括:"為了村民,依靠村民是螺旋井精神的根本;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螺旋井精神的靈魂;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是螺旋井精神的具體體現;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是螺旋井精神的有力保障。" 螺旋井精神,是掌平窪人偉大創業精神的真實寫照。這種艱苦奮鬥的拼搏精神,必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掌平窪人去戰勝各種困難,創造人間新的奇蹟。
龍延鎮
能人李峰
李峰,男,漢族,1979年1月生人,掌平窪人。1997年高中畢業後入伍,在四川省樂山市武警支隊服役。2000年退伍還鄉,李峰退伍不退志,退伍後,沒要政府安置,他要自己創業。2008年借掌平窪 杏梅基地開發,投資30萬元,建起了本村第一家農家樂--杏梅園酒家 。他的拿手菜,主要是龍廷草雞, 柴雞,糖治魚、八寶魚蝦、草雞蛋 、苦瓜片以及掌平窪野菜,野味等佳肴。到目前為止,前來慕名品嘗的食客達萬人以上。對此,李峰成了遠近聞名的能人、名人。
歷任村支部書記
任職時間:1939年--1958年 楊在沂
任職時間:1959年--1978年 韓慎元
任職時間:1978年--1982年 王玉臣
任職時間:1982年--2007年 劉少增
任職時間:2007年-- 至今 劉方軍
特色展台
龍延鎮
掌平窪杏梅基地, 位於九頂鳳凰山下,山巒延綿,風光綺麗、鄉情淳樸、資源豐富,是新泰市杏梅生產示範基地。現已發展杏梅面積1130畝,苗圃地16畝,從業果農536人。全村杏梅年總產量605萬斤。
掌平窪杏梅屬薔薇科屬梅杏種,特點是營養豐富,含多種維生素、活性酶、酸、甙、醇、三萜等,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及降低膽固醇、活血化瘀、抗衰老、美容顏等其他藥理作用,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純天然保健果品。
2001年被國家林業總局授於植物新品種保護權,2002年在國家工商局註冊了“龍廷”牌商標,同年獲得山東省農業廳無公害生產認證,2010年被評為新泰十大名優特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