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塔古篆

龍塔古篆

龍塔古篆俗稱香水海石幢,位於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郾城實驗中學內的彼岸寺內。石幢雕工精湛,上部八棱千佛造像,伎樂仙人,中部四面小篆“許州郾城縣彼岸寺碑銘”,下部四面造像,底部雕以海池,池壁上為佛傳故事浮雕。明代僧人宗岩稱其為香水海石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塔古篆
  • 幢高:12.18米
  • 年代:北宋景德年間
  • 別名:香水海石幢
簡介,石幢構成,八棱千佛造像,伎樂仙人,郾城縣彼岸寺碑銘,四天王造像,六棱造像,海池與海壁造像,

簡介

郾城彼岸寺石幢建於公元1004-1007年,是宋代前期的佛教藝術石雕珍品,是研宋《營造法式》的典型石作例證。

石幢構成

八棱千佛造像

上部高2.96米,每邊寬0.36米,除南、西南、東南三面保存較好外,其餘各面均風化嚴重。每面上部均有一大龕,高0.29-0.31、寬0.295-0.31米,下有57個小龕,每排19龕,共三排,龕高0.12-0.13、寬0.076-0.09米。各個大龕內造像不同。西南面大龕,本尊面部豐滿,身披袈裟,左手在胸前,食指伸展,四指緊握;右手執法杖,赤足站立。二弟子衣著與本尊同,雙手合十,赤足站立。南面大龕,本尊高肉髻,面部豐滿,身披袈裟,雙手合十,肘上搭一布袋,坐於束腰須彌座上。左右兩側為二弟子,身披袈裟,左邊弟子叉手,右邊弟子雙手合十,弟子前有二供養菩薩,頭戴花冠,面部微內外側,上著短衣,下穿褲褶,披帛由肘部外飄,雙手合十,單腿跪在束腰座上。東南面本尊,高肉髻,面部豐滿,身著通肩大衣,袒胸,懷內有一蓮蓬,右手外露,坐於仰覆蓮束腰座上,兩側的弟子、供養菩薩與南面造像龕同,僅供養菩薩跪於仰覆蓮座上。
小龕造像均有頭光,高肉髻,面部豐滿,著褒衣,坐於仰蓮之上,從手勢和衣領看:有袖手者,有袖手執袋者,有雙手合十者,有左肘掛一袋者和袖手抱蓮花者。
八棱千佛造像下為仰蓮座,座厚0.25米,每面寬0.6米。
上部上部

伎樂仙人

仰蓮之下亦為八面,壺門內雕有伎樂仙人,即宋《營造法式》中的嬪伽,伎樂仙人為人首高髻,面部豐滿,手持樂器,背生雙翼,鳥足。南面嬪伽拍鈸,東南面嬪伽擊一方物,東面嬪伽吹螺,東北面嬪伽擊手鼓,北面嬪伽吹觱篥,西北面嬪伽吹排簫,西面嬪伽吹笛,西南面為雙首拍手鼓。
嬪伽下為正方形石塊,長1.5、厚0.25米,上刻仰蓮。

郾城縣彼岸寺碑銘

石幢中部為碑銘,四面正方,四角棱磨去,高3.06米,厚1.04米。碑銘為小篆,書法流暢,不知出何人之手。名為《重修許州郾城縣彼岸寺碑銘》,剝蝕嚴重,許多字不清,碑文大意記述了契宗大師自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到郾城彼岸寺,化募資財十五年,重修彼岸寺的事跡。《郾城縣誌》對碑文有較詳細的考釋:“許州郾城縣彼岸寺碑銘……契宗大師東京尉氏人也。宋沿周,以開封府為東京,尉氏縣隸開封府,可斷其為宋真時之碑。碑首數行皆泐盡,應是敘建寺之由來。惟可讀者有曰:秦蔡挻災,朱梁熾暴……。秦蔡者,秦宗權,朱梁者,朱溫也。則寺毀在唐末。……其曰興國中,師瓶錫四方及此。興字上二字全泐,應是太平,則契宗至郾城之時也……。太平興國中契宗始至,後又經營十五年之久……則碑銘之成,當在景德盟遼澶淵(1004年)之後。”
中部中部

四天王造像

四天王造像為石幢座中間四面的雕刻。
南龕,正中之天王頭戴蓮花冠,面部豐滿,身著甲冑,手持琵琶,坐於東腰須彌座上,琵琶放於雙膝之上,為持國天王。兩側各有侍者三,左一頭戴寶冠,著褒衣,雙手合十站立,左二剝蝕嚴重,左三手握一物,右一面似鬼,手握大棒,身穿短衣;右二側身而立,手在胸前,著短衣短褲,束腰;右三頭裹巾,著短衣短褲,束腰。
東龕天王居中,手執寶劍,衣著與南龕同,為增長天王。兩側各有侍者四,左一著褒衣,手執旄;左二戴高冠,著褒衣;左三兩目猙獰,著短衣,雙手握一小錘;左四剝蝕嚴重,僅可見其形狀;右一頭戴帽,著短衣束腰,手執矛,雙腿叉立;右二著短束腰,雙腿叉立,手執大刀;右三、四剝蝕嚴重,僅可看出躬身立於菩提樹下。
北龕,天王居中,右手托寶幢,左臂外伸,按在左膝上,左膝外伸,左小腿內屈,腳尖向下,右腳外伸,小腿站立,坐於幾座上,為廣目天王。兩側各有侍者三,緊靠天王的左一,有一侍者均著褒衣;左一戴花冠,雙手在胸前執圭;左二、三剝蝕嚴重,僅可看出著短衣;右一上部剝蝕,右二著短衣,右三仰臉,右手向下,手握一圭方形物,下著裙。
西龕,正中之天王剝蝕嚴重,著甲冑,右肘外伸,右手向上;左肘外伸,左手向上,坐姿與南龕同,應為多聞天王。兩側各有侍者三,左一著褒衣,左二著短衣,雙手在胸前相握,跣足站立;左三著短衣,跣足站立;右一著短衣,剝蝕嚴重,右二著短衣,雙手在胸前各執一物;右三著甲冑,雙手在胸前握拳,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天王龕上邊二層的平面為正方形,上一層邊長2.2米,厚0.28米,外雕海石榴花和卷草;最上層由四塊四板拼成,角邊長2.86米,寬0.28米,外雕花,右有一仙女,舞姿,雙手作飛燕狀,下著裙,左邊有一仙童,坐於蓮葉上,天王龕下第一層和第二層均刻海石榴花和卷草,長寬與天王上部同。天王龕四角柱雕工精巧:有仰覆蓮、垂帳、圓珠等。

六棱造像

六棱造像位於石幢底部,與四天王龕同,為底座六邊,由龍柱支撐,中為六棱造像。六棱造像的上下均有二塊六棱石,上雕海石榴花和卷草。六棱每面設一龕,龕內有造像。
六棱造像的龍柱雕工精緻,雙龍相蟠,下有山狀石雕。

海池與海壁造像


平面呈八角形,由八塊石雕組成,石幢居中。淺浮雕雕出波濤滾滾,在漩渦中有海馬、海獸等形象。海池是根據佛教的教義生死海設計的。海池的外部有池壁,上雕山巒起伏,內側有造像,好像一幅很大的畫卷。其造像內容主要是佛教故事,即釋迦牟尼出行到成佛的一系列故事,也有佛經故事。
東北面造像,山勢險峻,水流湍急,三人在水中拉網打魚,有一人著短衣,雙手推一獨輪車,用力推車上坡,有六人執兵器,旌旗招展,一人牽馬,馬上騎一褒衣者,這應是“太子出行遇漁人”故事。
北面造像內容是出行圖。著褒衣者騎馬,馬後旌旗招展,馬前戒備森嚴,前有衛士,手執兵器,馬前有一褒衣者,左邊有三人執兵器,其右有躬身、恭手等身體瘦小似乞討狀人物。故事見佛經故事《如意珠》,描述勒那拔彌國太子迦良那伽梨出徒遇乞丐的故事。
西北面造像:左邊為肩輿,輿頂為四角鑽尖,帷幕中衝出雲氣,由穿短衣者抬,肩輿左邊有旌旗二面和樹木,肩輿右邊有三鬼怪人赤體,一執棒,一拿相輪,一手執劍,右為建築群,均為廡殿頂,右邊有大門,一門半開,一人由半開的門中擠出,中為寬三間的廡殿,一著褒衣者立於前,一人跪在地上似掙扎狀,為太子出行遇病人的故事。
西面造像,南部上端石雕已經佚失,左邊三人,中間著褒衣,形體高大,其前後有二人,也著褒衣,但身材較矮,三人行於山中,右有一人坐于山中,為太子出行圖。
西南面造像,右邊缺一角,深山之中,樹下立三人,均著褒衣,中間者形體高大,兩側者較矮,其前有雲氣紋,山下有二人,一站一坐,造像內容應是“太子出行遇老殘”。
南面有二組造像,左邊雲氣紋上立一褒衣者,頭戴方冠,左手執笏板,面前立一個有項光的穿褒衣的佛,佛的雙手交叉於胸前。戴方冠者的身後,有一個穿褒衣者相隨,應為“太子向比丘”故事。
右邊有一長方形龕,框線飾雲紋。龕內左有一個執杈者,赤上身,為魔王,右為一個佛,坐於蓮花上,其間有二個小 蹲坐,故事是“太子成佛初坐道場。”
東南面造像:左為高山,山下有雲氣,雲氣中走出二人。大樹右側有一人手執大棒,束腰,立於殿下,殿內坐一人,雙手合十,殿後山巒重疊。殿後有二人,作走路狀,其前有一馬,頭部已剝蝕,僅露馬身、鞍、馬尾等。造像故事為“太子深山修道”。
東南造像,山巒下有二組建築及木架,左為一小亭,亭左植樹。亭為四角鑽尖頂,亭內有三人,左邊為僧,著大衣,右手前伸,左手撫胸。右邊一人,著褒衣,雙手在胸前相交,其身後立一人,右側為廡殿式建築,五柱四間,每間上有垂帳,下禪坐二尊佛,為“釋迦多寶”,四間共八軀,殿右有樹。木架位於殿右,中有一個方台,台上有一立柱,柱右有一人字形架,架上與木柱上有一橫桿,橫桿的左側懸一物,狀似鐘,木架右邊為山巒。
下部下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