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遺址(遼寧朝陽)

龍城遺址(遼寧朝陽)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興建前燕定都龍城公元333年,慕容統帥慕容鮮卑,公元337年稱王,國號燕,定都棘城,也就是前燕。公元341年,慕容皝命人於龍山築龍城。公元342年,前燕正式將都城遷入龍城。前燕在向四周用兵的同時,大規模構築龍城,龍城附近人口猛增,龍城的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逐漸成為了東北的中心城市。

繁華後燕大興土木公元360年,由於內部紛爭,前燕滅亡。

後燕時期龍城這座東北最大的都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展。

公元409年,馮跋被慕容鮮卑擁立為王,以龍城為都城,是為北燕

馮跋死後,公元436年,北魏大軍攻打北燕,高句麗乘機攻入龍城,將龍城府庫擄掠一空,放火焚毀了龍城宮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城遺址
  • 性質:歷史遺蹟
  • 地址:朝陽市雙塔區北大街西側
  • 興建於:定都龍城公元333年
朝陽龍城興衰,歷史地位,考古發現,意義重大,

朝陽龍城興衰

東漢末年始,中原戰亂頻繁,百姓流離失所。鮮卑慕容部占據遼西,發展經濟,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地區,吸引了大批中原流民。逃往遼西的中原流民,為鮮卑慕容部帶來了先進的思想文化和農業生產技術,加速了鮮卑慕容部的漢化進程,壯大了力量,使其不僅統一了東北,而且進一步爭雄中原。龍城作為前燕後燕北燕的都城,逐漸成為當時東北亞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三燕文化對北朝、隋唐以及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文化的形成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興建前燕定都龍城公元333年,慕容(皇光)以平北將軍、平州刺史統帥慕容鮮卑,公元337年稱王,國號燕,定都棘城,也就是前燕。公元341年,慕容皝命人於龍山築龍城。當時的東晉成帝正式承認慕容皝為燕王。公元342年,前燕正式將都城遷入龍城。經過征戰,前燕大軍打敗了高句麗等其他部族,成為東北霸主。前燕在向四周用兵的同時,大規模構築龍城,龍城附近人口猛增,龍城的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逐漸成為了東北的中心城市。
繁華後燕大興土木公元360年,由於內部紛爭,前燕滅亡。後燕慕容熙在位期間,勢力依然開始衰退,高句麗、契丹等東北少數民族乘機擴張勢力。慕容惜多次率軍攻打高句麗、契丹,最後都以勞民傷財、損兵折將而告終。與此同時,慕容熙寵愛妻妾,為取悅她們,在龍城大興土木。慕容熙的窮奢極欲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龍城這座東北最大的都城卻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展,不僅成為東北的中心城市,而且在經濟、政治和文化上對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損毀北燕一場大火公元409年,馮跋被慕容鮮卑擁立為王,仍以龍城為都城,是為北燕。
馮跋即位後,吸取了後燕亡國的教訓,採取了一些有利於社會穩定、發展的措施,使北燕國力得到恢復。馮跋統治後期,北燕連年乾旱少雨,而且又發生地震,宮內因皇位繼承問題又發生內亂,國力逐漸走向下坡路。馮跋死後,公元436年,北魏大軍攻打北燕,高句麗乘機攻入龍城,將龍城府庫擄掠一空,又放火焚毀了龍城宮殿。

歷史地位

朝陽歷史古城的發展及其地位,標誌其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獨特的歷史優勢。位於朝陽城東南郊的柳城歷史久遠,戰國時,燕置塞上五郡,柳城屬遼西郡。至漢朝時,柳城已成為遼西郡西部都尉治所,後被三郡烏桓據為統治中心,曹操北伐烏桓曾揮師柳城,可見柳城在秦漢時期已成為東北重鎮。據《晉書》及《十六國春秋輯補》記載:“晉鹹康七年(公元341年),燕王慕容皩以柳城之北,龍山之西,所謂福得之地也,使陽裕、唐柱等,可營制規模,築龍城,構宮室宗廟改柳城為龍城縣。“第二年,即鹹康八年(公元342年)慕容皝將都城由棘城遷移到了龍城(遼寧朝陽)。文獻記載:“晉永和元年(公元345年)夏四月,一黑龍一白龍見於龍山,皩率群僚觀之,去龍二百餘步,祭之以太牢。二龍交首嬉翔,解角西去。“歷代帝王都自命為真龍天子,黑白二龍現身龍城,正預示著慕容皝也是受命於天,於是在龍山建龍翔佛寺,把新建的宮殿命名為和龍宮。而龍城作為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燕後燕北燕的都城和陪都長達百年之久。

考古發現

2003年,遼寧省朝陽市政府對朝陽市老城區內的北大街及周邊地區進行拆遷改造,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改造工程,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從2003年7月—2004年12月,共發掘11個地點,發掘面積1萬餘平方米,揭露出多處十六國時期至清代的重要遺蹟,出土了包括北燕紀年陶瓮在內的大量重要遺物。其中3號地點即朝陽北大街城門遺址的發掘,是本次考古工作最大的收穫之一。入選2004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考古發掘表明,這座門址坐北朝南,始建於前燕,徹底廢棄於元代,共經歷了前燕、後北燕、北魏、唐、遼和金元6個時期的建築和改建,歷時1000餘年,這在我國城市考古中是極為罕見的發現。三燕時期的城門是首次在朝陽城內發現,其門道結構保存完好,建築風貌獨特,據中國古代建築的等級制度,只有都城才能修建三門道城門。朝陽龍城城門遺址就發掘出了三門道。專家分析,這座始建於前燕時期的古老都城,是1600年前中原文化、東亞文化、草原絲綢之路的匯集地。為研究十六國時期北方城市的城門形制提供了實物資料。更重要的是,這座城門遺址位於朝陽老城區的中軸線上偏北處,根據其位置判斷,應為三燕龍城宮城的南門,這為研究三燕龍城的布局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坐標點。尋找和確定三燕都城龍城遺址,是十六國時期考古的重大課題,也是遼寧西部地區歷史時期考古的一項主要任務,雖不斷有有關遺蹟現象顯露,但都較為零散。此次考古發掘有較好的解決,為遼寧城市考古積累了經驗,是學術上的一次突破。
城門遺址位於朝陽北塔東南300米,包括大型夯土城門墩台、石砌門道、向南北兩側延伸的石子大路、磚路和東西兩側的城牆。城門墩台由兩個東西對稱的大型夯土台基構成。
三門道證明這是座都城通過考古發掘,發現“龍城宮城”正門先後經過前燕、後燕、北魏、唐、遼五個時代的建設。第一期門址有三個門道,兩側有向東西延伸的城牆,門址和城牆都用純淨黃土夯築,質地堅實,夯層清晰,夯層厚8—10厘米。按中國古建築的等級制度,只有都城的城門才允許開設三門道,據此推測,第一期門址當為前燕始建龍城時所築,是龍城宮城的南門。第二期門址在一期門址基礎上改、擴建而成,仍為三門道,推測二期門址建於後燕,毀於北燕滅亡時。
龍城確毀於一場大火第三期門址形制發生了較大變化,主要是把東、西兩門道的南端用夯土堵死,中門道繼續使用。兩側門道未堵的空間填滿了堆積土,出土有北魏蓮花瓦當和隋五銖錢。第三期門址當為北魏時期所建,沿用到隋代。第四期門址在北魏基礎之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門墩的南北兩端和城牆南端都進行了增補。門墩平面呈長方形,底部東西長34米,南北寬23米,門墩南北兩側均有包磚。門道長4米,其北部發現一條南北走向磚道,殘存25米。根據夯土外包磚的形制和層位關係判斷,第四期門址當建於唐代。第五期門址的方向和格局都依唐代之舊,但範圍有所縮小。門墩底部東西長約32米,南北寬20.5米。門墩外圍均用磚石包砌。門道寬5米,長20.5米,地面用大石板鋪砌,兩壁包鑲木板,其下置礎石,上承木柱,門道內堆積了大量的被燒成木炭的粗大立柱和紅燒土塊等,表明此建築最終毀於一場大火。推測第五期門址始建於遼代,沿用至金元,廢棄之後沒再重建。
眾多文物顯示古城的繁華在此次發掘中出土了建築構件、陶器、瓷器、骨器、石佛造像、陶佛造像、石夯錘、玉器、鐵器、銅器、銅錢等遺物。在七號地點發現了多件刻有北燕“太平”年款和製作工匠姓名的陶瓮。此外,在朝陽南塔北側50米、雙塔街南口還發現了一座遼代藏佛舍利石宮。石宮平面呈長方形,由大石板砌成石室,外面包磚。石室內藏一長方形石函,石函內外均施彩繪,函內藏有佛舍利、鎏金佛像、銀缽、銀菩提樹、白瓷淨瓶、白瓷香爐等物。石函旁立一長方形石碑,刻《佛舍利銘記》,時為遼聖宗統和二年,即公元984年。
令人驚奇的是,作為“三燕故都”的內城門道,修築已相當講究。早期的門道地面鋪一層黃沙土;中期唐代的門道又發展了一步,道中間鋪了2米寬的磚路;而晚期的門道更氣勢恢宏,不但路寬拓展到5米,還全部以200厘米長、80厘米寬的長方形大石塊對縫鋪設,排列整齊。當時這座城市的繁華,由此可見一斑。

意義重大

十六國時期整箇中國北半部都為鮮卑族所統治,當屬民族大融合時期,至唐代達到一個高峰,成為世界頂尖級文化。從公元3世紀到8世紀的500多年間,朝陽一直為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所在。中原王朝經營東北地區,聯繫、安撫東北少數民族都是以朝陽為重心和中介實現的。因此對三燕都城遺址考古,價值非同一般。原有文獻對龍城載之甚少,意義重大。  更值得關注的是,歷史上的龍城,曾是中原文化、東北亞文化、草原絲綢之路的匯聚之地。因此,如果能把這部分資源發掘出來,其文化價值非常高。中原文化正是通過龍城朝陽向東北及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進行傳播。涉及到中國東北邊疆歷史的主線,事關重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