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南縣

龍南縣

龍南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建縣,位於江西省最南端,隸屬贛州市,東鄰定南縣,西靠全南縣,北毗信豐縣,南接廣東省和平縣連平縣;縣境東西最大距離60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5.5千米;是中國對外開放縣,105國道大廣高速贛粵高速京九鐵路貫穿南北,已成為政治、地理、交通優勢極為突出的江西省全方位開放的南大門

龍南縣總面積1640.55平方公里,轄5鄉、9鎮、1場、共有11個居委會、94個村委會;總人口33.69萬人,少數民族人口600多人,龍南屬典型的純客家縣,通行客家語(寧龍片),客家文化和風情濃郁。被譽為“世界圍屋之都、中國圍屋之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南縣
  • 外文名稱:LongNan County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江西省贛州
  • 下轄地區:龍南、武當、東江等8鎮、5鄉、2林場
  • 政府駐地:龍南鎮
  • 電話區號:0797
  • 郵政區碼:341700
  • 地理位置江西省最南端,與廣東接壤
  • 面積:1640.55平方公里
  • 人口:33.69萬人(2018年) 
  • 方言客家語-寧龍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小武當山關西新圍玉石仙岩、九連山、 安基山原始森林等
  • 火車站龍南站、龍南高鐵站(籌)
  • 車牌代碼:贛B
  • 地區生產總值:154.87億元(2017年)
  • 行政代碼:360727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質,地貌,氣候,自然資源,土壤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建設,文化,衛生,旅遊,公交,教育,交通運輸,鐵路,公路,客家文化,名勝古蹟,小武當山,九連山原始森林,關西新圍,龍頭灘瀑布,楊村燕翼圍,楊梅千年古樹群,湯湖溫泉,玉石仙岩,客家酒堡,太平橋,特產,名人,榮譽,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龍南地屬吳。
前473年(周元王三年)冬十月,越滅吳,龍南地屬越。前334年(周顯王三十五年),楚滅越,龍南地屬楚。
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分全國為36郡,龍南地屬南壄縣,隸九江郡
前203年(西漢高帝四年),改九江郡為淮南國。前201年(西漢高帝六年),析淮南國置豫章郡,領18縣。龍南地屬南壄縣,隸屬豫章郡。
9年(新朝)改豫章郡名九江郡。龍南地屬南壄縣,隸九江郡。
25年(東漢建武元年),復改九江郡名豫章郡。龍南地屬南野縣,隸豫章郡。
195年(獻帝興平二年),析豫章地置廬陵郡。龍南地屬南野縣,隸廬陵郡。
236年(三國吳孫權嘉禾五年),分廬陵郡地置廬陵南部都尉,析南野縣置南安縣,縣治在今南康。龍南地屬南安縣,隸廬陵南部都尉。
280年(晉武帝太康元年),改廬陵南部都尉名南康郡,改南安縣名南康縣。龍南地屬南康縣,隸南康郡。
420年(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改南康郡為南康國。龍南地屬南康縣,隸南康國。
483年(齊武帝永明元年),南康國復名南康郡。龍南地屬南康縣,隸南康郡。
589年(隋文帝開皇九年),改南康郡為虔州。龍南地屬南康縣,隸虔州。
605年(煬帝大業元年),虔州復名南康郡。龍南地屬南康縣,隸南康郡。
622年(唐高祖武德五年),復改南康郡為虔州。龍南地屬南康縣,隸虔州。
682年(高宗永淳元年),析南康東南地置南安縣。龍南地屬南安縣,隸虔州。
742年(玄宗天寶元年),復改虔州為南康郡,改南安縣為信豐縣,析信豐縣地置百丈,不久升百丈,名百丈鎮,不久又改百丈鎮稱虔南鎮。時龍南即虔南鎮,地屬信豐縣,隸南康郡。
758年(肅宗乾元元年),南康郡復名虔州。時龍南即虔南鎮,地屬信豐縣,隸虔州。
918年(後梁貞明四年),吳楊隆演改虔南鎮為虔南場。時龍南即虔南場,地屬信豐縣,隸虔州。
953年(南唐保大十一年),以信豐虔南場置龍南縣,隸虔州。據《龍南縣誌》:因縣境北有龍頭山,縣城在山之南,故名。另據《郡縣釋名》:以縣位居百丈龍潭之南,定名龍南。
1107年(宋徽宗大觀元年),升龍南為中縣。
1121年(宣和三年),改龍南縣名虔南縣。
1153年(紹興二十三年),改虔州為贛州;又改虔南縣為龍南縣,隸贛州。
1287年(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並龍南入信豐縣,隸贛州。
1296年(成宗元貞二年),改贛州為路。時龍南地屬信豐縣,隸贛州路
1309年(至大二年),復置龍南為縣,隸贛州路。
1365年(明太祖吳二年乙巳),常遇春攻贛州,改贛州路為府。龍南縣隸贛州府
1569年(隆慶三年),割龍南縣高砂、下歷、橫江3堡地並安遠、信豐縣割地共建定南縣
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割龍南大龍、新興2堡地並信豐縣割地建虔南廳
1912年(民國元年)冬,廢府及直州,龍南縣隸江西省政府。
1914年(民國3年),劃全省為4道,龍南縣屬贛南道。
1926年(民國15年),廢道,龍南縣復隸江西省政府。
1932年(民國21年),劃全省為13個行政區。第十三行政區轄龍南、虔南、定南、安遠、尋鄔5縣,駐龍南。
1933年(民國22年),第十三行政區與第十一行政區合併,改名為贛南政務專區,專員公署先設大庾後遷至贛州,龍南縣屬之。
1934年(民國23年)春,改贛南政務專區為第九行政區,龍南縣屬之。
1935年(民國24年),縮改全省為8個行政區;第四行政區轄11個縣,治所贛州。龍南縣屬第四行政區直至1949年解放前夕。
1949年8月19日龍南解放,隸贛州分區督察專員公署。9月,改屬贛西南行政公署贛州分區。
1950年9月撤銷贛西南行政公署,龍南縣改屬贛西南人民行政公署。
1951年6月撤銷贛西南人民行政公署,龍南縣改屬贛南行政公署。
1954年6月撤銷贛州專員公署,龍南縣改屬贛南行政公署。
1964年5月撤銷贛南行政公署,龍南縣改屬贛州專員公署。
1968年2月撤銷贛州專員公署,龍南縣改屬贛州專區革命委員會。
1971年2月撤銷贛州專區革命委員會,龍南縣改屬贛州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7月撤銷贛州地區革命委員會,龍南縣改屬贛州地區行政公署。
1999年7月撤銷贛州地區設立贛州市,龍南縣改屬贛州市至今。

行政區劃

龍南縣下轄龍南鎮武當鎮楊村鎮汶龍鎮程龍鎮關西鎮里仁鎮渡江鎮、九連山鎮9鎮,5鄉桃江鄉東江鄉臨塘鄉南亨鄉夾湖鄉,以及安基山林場1個林場,2個管委會。共有11個居委會、94個村委會。
  • 龍南鄉鎮一覽表
鄉鎮
面積
郵編
轄區
龍南鎮
123.7k㎡
341700
中山、文化、金都、金水、金塘、龍洲、新生、五里山、龍騰等9個居委會,龍陂、石人、紅岩、新楊、井崗、紅楊、金虎、大羅、新都、黃沙、畲族、新華、新嶺等13個村委會
武當鎮
110.1k㎡
341705
新街居委會,崗上、大壩、石下、橫崗等4個村委會
楊村鎮
144.8k㎡
341703
轄太平居委會,楊村、楊太、員布、五星、車田、坪湖、新蔡、橋頭、黃坑、紫霞、坪上、烏石、垇下、新陂、蕉陂等15個村委會
汶龍鎮
84.4k㎡
341709
轄江夏、里陂、上莊、石蓮、新墟、羅壩等6個村委會
程龍鎮
127.1k㎡
341715
轄五一、八一九、龍秀、楊梅、盤石、程龍等6個村委會
關西鎮
80.4k㎡
341712
轄翰崗、關西、關東等3個村委會
里仁鎮
140.1k㎡
341711
轄馮塆、新里、正桂、栗園、中興、上游、圳背、張古塅、均興、金蓮等10個村委會
渡江鎮
77.9k㎡
341714
轄果龍、嶺下、蓮塘、象塘、竹梓、新埠、新大等7個村委會
桃江鄉
90.7k㎡
341700
轄窯頭、清源、水西壩、灑口、中源等5個村委會
東江鄉
49.8k㎡
341700
轄中和、大穩、曉坑、新圳等4個村委會
南亨鄉
97.2k㎡
341706
轄東村、西村、助水、石門、圭湖、三星等6個村委會
臨塘鄉
110.5k㎡
341708
轄東坑、大屋、塘口、水口、西坑、臨江等6個村委會
夾湖鄉
132.2k㎡
341704
轄三門、花樹、楊嶺、松湖、新城等5個村委會
安基山林場
61.84k㎡
轄林中村委會
九連山鎮
209.86k㎡
轄墩頭、古坑、潤垌等三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地質

龍南縣地層自上元古生震旦系至新生界第四系,中間除缺奧系、志留系地層外,其餘各系均有露布。主要地層有震旦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留紀、泥盆紀、石灰紀、二迭紀、三迭紀、侏羅紀、白堊紀、第三紀、第四紀,其中寒武紀、泥盆紀、石灰紀、第四紀分布廣。縣內露布地層的岩性大致可分為:沉積岩,分布面積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50%,是縣內地殼表層的主要岩石,岩中所含礦物主要有煤、鐵、鎢、石灰石等;火山岩分布面積約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4%;變質岩,分布面積約占總面積的15%;侵入岩,以花崗石為主,分布面積約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16%;第四系沖積岩,分布面積約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5%。

地貌

西南高東北低,西南部的九連山黃牛石海拔1430米,為全縣最高峰,東北部的桃江鄉龍村壩海拔190米,為全縣最低處。在山地與平原過渡區內,為緩丘陵地帶。根據地形地貌成因,可劃分為以下幾個地貌類型:侵蝕構造中低山地貌:分布於縣境的中部、南部以及西北部的廣大地區;構造剝蝕低山丘陵地貌:分布於東坑、里仁、黃沙、臨塘及程龍一帶,山勢平緩,山頂多呈渾圓形;岩溶地貌:分布在石灰岩地區的玉岩、里仁及南亨至武當一帶;剝蝕堆積地形:主要分布於桃、濂、渥、灑四大河流沿岸一帶,以龍南縣城、里仁、渡江一帶分布最廣;楊村、南亨至武當一帶次之。按海拔高度可劃分為4個地貌類型,分別如下:中山,全縣中山面積約1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0.92%;低山,全縣低山面積約442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6.95%;高丘,全縣高丘面積82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50.34%;中丘,由砂頁岩和花崗岩組成,全縣中丘面積約35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1.79%。

氣候

龍南縣屬中亞熱帶季風型溫暖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8.9℃,一月平均氣溫8.3℃,為最冷月;七月平均氣溫為27.7℃,為最熱月。極端最高氣溫37.4℃,極端最低氣溫-6℃。無霜期歷年平均286天。其中以桃江、渡江、程龍、臨塘、南亨、楊村、里仁、關西等地280~290天為最長。年平均降雨量1526.3毫米,最少年1020.8毫米(1963年),最多年2595.5毫米(1975年)。

自然資源

土壤資源

龍南縣土壤共劃分7個土類13個亞類48個土屬100個土種,7個亞類即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石灰土、紅壤、山地黃壤、山地草甸土,其中紅壤是縣內土壤的主要類型,分布在低山、丘陵地段,面積2064414畝,占土地總面積的83.07%,有3個亞類25個土種,3個亞類即紅壤、紅壤性土壤、山地性黃紅壤。

森林資源

龍南縣森林覆蓋率達80.3%,龍南縣原植被為典型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由於常綠闊葉林長期受到人為破壞,面積逐步縮小,林相殘敗,大部分演替為針闊混交的次生林和其它植物群落。按主要樹種和林種結構劃分,全縣可分為常綠闊果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樹林、不穩定的灌叢類型、山地草甸類型五類。野生動植物資源繁多,珍稀動植有紅豆杉、銀杏、觀光木、雲豹、水鹿等,是國內乃至世界著名的珍稀物種基因庫;全縣活立木苔積量達600萬立方米。

水資源

龍南縣地屬長江流域,河流屬贛江水系,主要幹流桃江幹流貫穿縣境西北,其中從犁頭咀至龍頭灘一段長14公里為全縣河流之乾,稱桃江幹流。桃江幹流在縣內具有1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面積的支流計55條,累計總河長764.5公里,其中一級支流5條(桃江、濂江、渥江、灑江、小江),二級支流18條,三級支流21條,四級支流11條。

礦產資源

截至2007年底,龍南縣已發現礦種有稀土(輕稀土、重稀土)、煤、石灰岩、鎢、錫、鉍、銅、鉛、鋅、鎳、鈮、鉭、金、銀、鐵、鈦、鋯、鉿、鈷、螢石、大理岩、白雲岩、飾面石材,鉀長石、膨潤土、高嶺土、磷礦、地熱、磚瓦用粘土、建築用砂、建築石料等33種,礦產地93處。其中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礦種19種,礦產地48處。
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礦區中,以稀土礦和煤礦最多,次為水泥用石灰岩、建材礦區。其中大型礦床1處(足洞重稀土礦),中型礦床3處(關西輕稀土礦、玉石岩水泥用石灰岩礦、半坑螢石礦),小型及小型規模以下礦床(點)44處。達到勘探程度的礦區3處(足洞重稀土礦、富坑重稀土礦和湯湖地熱),詳查礦區9處(煤礦6處、鎢礦1處、螢石礦1處、礦泉水1處),普查礦區24處。查明資源儲量中基礎儲量所占比例較高的有:水泥用石灰岩礦70%、地熱65%、輕稀土礦62%、煤礦59%、重稀土礦35%。

人口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83514人;其中:龍南鎮41710、武當鎮12524、馬牯塘鎮37954、楊村鎮48339、汶龍鎮16697、程龍鎮9283、關西鎮6461、里仁鎮11516、東坑鎮6948、渡江鎮20098、桃江鄉16331、黃沙鄉4494、東江鄉10145、臨塘鄉16410、南亨鄉13083、夾湖鄉11521(人)。
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經濟

綜述

龍南縣已形成稀土、建材、輕紡、食品、竹木加工五大工業體系,其中有國優、部優、省優、地優產品,龍南牌高釔混合氧化稀土、美威牌腐竹、玉岩牌水泥等產品,以質優價廉暢銷國內外市場。甲魚鰻魚中華鱘美國牛蛙、美國山雞等特種養殖正形成規模。
龍南縣境內建有海關、檢驗檢疫機構,贛州南電力中心等,是中西部省份唯一建有正處級海關、檢驗檢疫機構的縣級城市,在中西部縣一級口岸設施最為完善,為企業進出口貨物報關、報檢提供了便利條件。設有外匯管理、加工貿易審批機構,可便捷辦理外匯開戶、結兌匯、加工貿易契約審批等業務。
2013年,龍南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4.5億元,增長10%。實現固定資產投資85.5億元,增長20%。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5億元,增長13.7%。全年實現財政收入11.84億元,增長3.09%,其中公共財政收入8.04億元,增長23.4%。
2013全年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63元,增長13.7%;農民人均純收入6708元,增長13.5%。
2017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GDP)1532206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9.2%。其中,一產增加值為133578萬元,同比增長4.4%,二產增加值為832720萬元,增長8.8%,三產增加值為565908萬元,增長11.1%。三次產業結構比由上年同期的9.4:54.6:36.0調整為8.7:54.4:36.9。

第一產業

2017年全縣實現農業總產值211627萬元,同比增長4.34%。全年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作物總產量64941噸,同比下降0.77%;油料總產量2814噸,同比增長0.57%;蔬菜總產量241239噸,同比下降3.3%。主要林產品產量:油茶籽2385噸,板栗765噸。
農業
2011年,糧食種植面積18.46萬畝;蔬菜種植面積13.13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3萬畝;薯類種植面積0.87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6.79萬噸。其中,稻穀產量6.35萬噸。
林業
2011年,龍南縣主要林產品產量:木材18361立方米,竹材10792根,油桐籽425噸,油茶籽1002噸,竹筍乾27噸。
牧業
2011年,龍南縣生豬出欄21.94萬頭;出欄牛0.33萬頭;出欄羊1.49萬頭。禽蛋產量1.12萬噸。
漁業
2011年,龍南縣水產品產量0.73萬噸。

第二產業

工業
2013引進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16個,實際利用外資8662萬美元,增長10.05%。新增勁德科技、綺都製衣等本地出口企業7家,達到47家,全年進出口總額4.4億美元。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94.05億元,增長21.1%;實現利稅26.82億元。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達到77家。稀土新材料、電子信息、現代輕工、食品藥品四大主導產業加快發展,新能鋯業、堉然科技等12個重大產業項目建成或投產,雪弗特、格林庭園、本天食品等一批科技創新型企業加速發展;新增京利稀土、鑫輝功能材料等4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家。全年專利授權達到112個,列全市第二。創新建立安商服務效能“特派員”制度,實施“財園信貸通”試點,幫助新正耀、普惠精工、宏業成等17家企業解決融資6000萬元;執行稅收優惠政策,其中為101家企業減免稅收367萬元。金融、財稅的特殊政策支持,推動了實體企業發展,航天電源、雪弗特等7家企業實施增資擴產,總投資達到4.63億元。經開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7.64億元,增長11.9%;完成工業增加值44.68億元,增長13%。

第三產業

旅遊業逐步成為龍南最具活力的支柱產業之一。
2013全年接待遊客161.38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3.36億元,分別增長19%、28.1%,被確定為“全省旅遊綜合改革試點縣”和“旅遊產業園區創建縣”。

社會建設

文化

截止到2008年5月全縣共有各類電影放映單位12個,放映1460場,觀眾36萬人次。全縣共有文化站17個,文化專業戶35個,“送戲下鄉”演出70場,觀眾達40萬人次,廣場文藝活動演出20場,觀眾達15萬人次,組織農民參加各項文體活動120次;全年送圖書下鄉2000冊;全縣共有102個電視轉播台和有線電視站,全面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達到了100%以上。

衛生

截止到2008年5月衛生事業進一步發展,醫療條件明顯改善。年末全縣共有衛生機構24個,共有425張床位,比上年增長4.93%,衛生技術人員615人,比上年同期增長6.96%。

旅遊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龍南縣屬於原中央蘇區片區。

公交

截止到2012年12月,龍南縣安順客運公司擁有縣城公車14輛及縣內各鄉鎮班線客車20輛。
路線線路具體站點
1路
縣城—火車站
公交總站—好望角—濱江廣場—國稅—新馬垇—騰龍—大羅村—富業—邊貿城—汽車站—馬牯塘物流—奧園—龍騰新村—苗木市場—會龍工業園—獅山—龍關公路口—東升—里仁高速口—里仁交警隊—站前路—火車站
2路
縣城—里仁
新里—龍關公路—獅山—會龍工業園—美琪小天使—華翔廠—金塘工業園—保利—黛麗絲—汽車站—三中—郵政—婦保院—太平鋼材—實驗中學—東風—園角樓—濱江廣場—好望角—公交總站
3路
縣城—渡江
公交總站—宏昌(桑園店)—塔下—蓮塘一路—蓮塘二路—蓮路三路—象塘橋頭—渡江圩—渡江大布崗
4路
環城
公交總站—宏昌(桑園店)—金星路—金峰華庭—龍南中學—新都學校—福平酒店—行政服務中心—體育公園—宏昌(仙岩路)—武裝部—廟上—水東市場—解放橋頭—桃園麗景—老供銷社—縣政府—龍南二中—公交總站
5路
縣城—勤業
公交總站—宏昌—好望角—濱江廣場—國稅—恆泰—百易廣場—商檢局—人勞局—勤業—華隆—匯森家具—龍珠花園
6路
縣城—東江
公交總站—宏昌—好望角—濱江廣場—龍南中學—原東江煤礦—東江金三角—東江高速路口—東江三叉路口—宏通汽配—再生資源基地—中南藥化—和泰公司—東江鄉政府

教育

龍南縣渡江中學
龍南縣第二中學
龍南縣第三中學
龍南縣龍翔學校
龍南縣新都學校
龍南縣職業中等技術學校
龍南縣龍師附小
龍南縣東江中學
龍南縣夾湖中學

交通運輸

鐵路

京九鐵路龍南段全長27.3公里,從東坑張古塅入境,至關西中心塅出定南,在里仁鎮設有四等火車站
車次類型始發站-終到站始發時間終到時間查詢站到站時間-開車時間運行時間
7216
空調普快
定南-吉安
07:52
14:25
龍南
08:18-08:20
6小時33分
K255
快速
合肥-深圳西
20:03
15:30
龍南
09:34-09:47
19小時27分
K921/K924
快速
廣州東-漢口
11:25
07:31
龍南
16:54-16:56
20小時6分
7215
空調普快
吉安-定南
11:19
18:20
龍南
17:52-17:54
7小時1分
K556
快速
深圳東-武昌
14:45
09:03
龍南
20:04-20:28
18小時18分
K116
快速
深圳-九江
16:40
07:48
龍南
21:40-21:43
15小時8分
K256
快速
深圳西-合肥
16:50
13:23
龍南
22:48-22:50
20小時33分
K1019
快速
九江-廣州東
13:47
05:38
龍南
23:19-23:25
15小時51分

公路

  • 國道:105國道於1989年1月建成通車,由北向南貫穿龍南縣境內。
  • 高速公路:贛粵高速公路於2003年年底開通,為龍南通往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之間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大廣高速公路龍南至楊村(贛粵界)段縱貫南北已通車,該高速公路的建成使龍南處在江西通往珠三角“Y”字型交通樞紐中的中心位置。

客家文化

屬典型的純客家縣,通行客家語(寧龍片),客家文化和風情濃郁。龍南人保持了中原唐宋時期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和語言特色,弘揚了客家精神,秉承了客家文化,展現了客家風貌。龍南山歌“過山溜”音調高亢激越,節奏明快自由,採茶歌舞詼諧活潑;龍南人崇古敬祖,講究長幼有序;有“釀豆腐”、“捶魚絲”、“小炒魚”等客家美食。
客家圍屋
龍南的圍屋建築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風格之全,保存之完好,均屬世界之最,是研究客家民系社會史和文化史極其寶貴的物證。龍南現有376座圍屋,遍布全縣,而關西新圍、楊村燕翼圍烏石圍等是其中的傑出代表,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和“建築教科書”。關西新圍和燕翼圍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已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客家圍屋第一縣中國客家圍屋第一縣
楊村端午龍舟賽
楊村端午龍舟賽,起源於明朝弘治年間,龍南縣楊村鎮,古稱太平堡,居住著客家人,他們每年端午都要舉辦龍舟賽盛會。楊村龍舟賽是楊村鎮獨有的一種端午民俗,龍舟賽是在面積15畝的池塘里舉行,隨著五百多年的流傳,形成了祀奉龍神、請龍神、龍船會、掃邪、決賽、遊船、龍神歸位、送遊船鴨等為一體的獨特的傳統龍舟民俗文化,成為贛粵兩省三縣五鄉一場端午節期間最受歡迎的傳統民間活動。
龍南客家圍屋文化旅遊節
“中國·龍南客家圍屋文化旅遊節”由中共龍南縣委、龍南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龍南縣委宣傳部、龍南縣文化和廣播電影電視局承辦。自2008年開始每年10-11月份在龍南縣龍翔廣場舉辦一次。隨著中國·龍南客家圍屋文化旅遊節不斷發展,逐步提高,不僅成為集中體現龍南客家圍屋文化品位、開放意識的文化盛會,成為贛州地區知名的品牌性節慶活動,也是社會各界密切關注的大型節慶活動。每年的文旅節開幕式都會邀請到眾多海內外著名歌手、主持人、歌舞團等文藝界人士參加。

名勝古蹟

小武當山

位於贛粵邊界105國道旁,是典型的丹霞風光和佛教文化融為一體的省級風景名勝區,規劃面積為13.5平方公里。99座石峰構成“武當勝地”、“疊翠霞谷”、“南海行轅”三大區域,八大主景,五十四處景物景觀。

九連山原始森林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連山生態旅遊區,位於小武當山風景區西南側約30公里處,距縣城70多公里,總面積21300公頃。區內保存了豐富的亞熱帶低海拔特色的珍稀動植物物種,是全國重點觀鳥區之一,江西省唯一加入中國生物圈的自然保護區。

關西新圍

位於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關西鎮新圍村,建造於清嘉慶年間,已有180多年的歷史。始建於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竣工於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是迄今國內外發現保存最為完好、贛南現存500多座客家圍屋中面積規模最大的一座結構功能最為齊全的一處圍屋。

龍頭灘瀑布

風景區距縣城7公里,沿桃江漂行40分鐘,灘頭登岸處,巨石壁立,江水從石峽中奔騰直起,捲起千堆雪,蔚為壯觀,人稱“龍頭雪浪”。矗立岸頭的“龍王爺”和“風、雷、雨、電”四大護神畫像,神情畢顯,栩栩如生。過廟入陰陽峽谷,穿翠竹曲徑,便見數十米高的泉水,依山勢,飛瀉而下,氣勢磅礴,《郡縣釋名》中記載:龍南“以縣在百丈龍潭之南,故名”。

楊村燕翼圍

全國重點文物,建於清順治年間,距今已320多年,為楊村賴福之所建,取山海經中妥先榮昌燕翼貽謀燕翼二字為圍名,是深謀遠慮、榮昌子孫之意。燕翼圍高14.3米,牆厚1.45米,長41.5米,寬31.8米,外牆厚實堅固、筆直矗立,如千仞陡壁。牆上布滿火槍眼,東南西北四座炮閣交相呼應,可形成無射擊死角的火力網。進圍內須經過唯一的圍門,圍門設有外鐵門,中閘門和內木門,只要圍門一關,外人莫想進來。樓上有米倉,院內有水井。

楊梅千年古樹群

位於程龍鎮,桃江河中上游,距龍南縣城15公里,總面積18平方公里。因1969年興建牛跡潭電站,攔河築壩,陡使水位上升,江面突增,形成湖中有湖、湖中有島,碧波蕩漾,情趣盎然的生態景觀。兩岸蒼松翠竹、奇石古樹,四季鳥語花香、綠茵蒼翠,其丹霞風光,猶如人間仙境,被稱為“龍南九寨溝”。

湯湖溫泉

位於城南17公里處的105國道旁。泉群在東坑小河中湧現,出露面積達200多㎡,可見60多個冒氣水眼,自然排水量達600多m3/d,出水口最高水溫可達73℃。泉水中富含鋰、鍶、氟、偏矽酸、氡等,用途廣泛。

玉石仙岩

是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離龍南縣城4公里,岩峰海拔307米,岩石全系石灰石,燦若白玉,故名玉石岩。內有一岩洞名玉虛洞,可容數百人,洞頂有圓形缺口,光線沉入如玉鏡懸空,岩洞內有千姿百態的石鐘、石筍,洞中有一井,稱龍井,深不可測。游者試以糠投入,後見糠出桃江龍頭灘,離岩已20多里。洞壁有明朝都御史王守仁等手書石刻43方,是珍貴的歷史文物。

客家酒堡

位於里仁鎮新里村漁仔潭,距縣城10公里。漁仔潭現有李、黎兩姓農戶28戶,人口153人,是一個依山傍水、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原生態古村落。漁仔潭圍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距今200年歷史,是由李姓先人種植淀坊(一種染布原料)發家致富後興建。圍屋南北長55米,東西寬45米,占地2475平方米,圍內建有三層結構民房,共有住房126間,另建有炮樓四座,圍牆四周布滿槍眼,圍內曾常年儲藏可供居民3個月生活所需的糧食和米酒,是典型的防禦型客家圍屋。

太平橋

太平橋位於江西省龍南縣楊村鎮街道北面一公里許的太平江上,橋身設計獨特,為兩孔三墩、四拱雙層重疊組合石拱橋,它緊聯嵐嶺嶂和水口嶺,是龍南縣重點保護的文物之一。楊村太平橋,是典型的廊橋結構,兩孔三墩、四拱雙層重疊組合石拱橋,上層有四通涼亭,亭頂四周三耙飛檐相襯,橋跨兩岸,宛如長虹,氣勢磅礴,蔚為壯觀,被《世界橋樑大觀》收錄。已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產

龍南珍珠湯:客家龍南著名小吃,香味襲人,清爽可口,而且是對人體有滋養功能的綠色食品,因此大受人們歡迎。
太平香菇:楊村香菇又稱“太平香菇”,盛產於菇木資源豐富的楊村鎮,有平菇、信菇、花菇、冬菇等十幾個品種。太平香菇有其菇厚柄短、色鮮味香、質純肉脆等特點,有“菇不到楊村不香”之說。
楊村烏粉:楊村烏冬粉選用九連山區優質紅薯粉為原料,採用客家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富含蛋白質、粗纖維及多種胺基酸,味鮮爽口、色澤晶瑩、柔韌清香,受到海內外客商的青睞。
太平水酒:楊村米酒又稱太平水酒,地方風味非常深厚,口感極佳。
龍南坳背梨:龍南地方優良品種,該果大(200-650克)汁多、香脆的特點,且早熟、豐產,小暑至大暑即成熟,株產高達340多公斤。
龍南板栗:全縣年產量300噸左右,品質優於日本栗和歐洲栗。
龍南紫皮大蒜:是江西省龍南縣的名優特產。蒜頭(鱗莖)呈淡紫紅色或紫白色,瓣肉細嫩緻密,每個蒜包一般有10-20瓣。蒜包緊實,耐貯藏。品質優良,生食香脆辛辣,熟食香味濃郁,營養豐富。
龍南絞股藍:絞股藍,又名七葉參,含有對人體有益的皂甙82種、胺基酸18種、微量元素19種及多種維生素,有“南方人參”之譽。絞股藍茶色澤淡黃、滋味甘甜、清潤可口、香氣獨特。
龍南香脆花生:以優質新鮮花生為原料,採用甘草等中藥古傳配方低溫烘製而成,未經漂白處理,保持自然本色,果均殼薄,飽滿充盈,富含蛋白質、鉀、鈣、鋅及其它微量元素。

名人

  • 賴遠明:1962年8月生,教授、研究員、博士、博士後、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
  • 鐘義信:1940年2月生,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兼校學術委員會主席、教授、博士生導師。
  • 賴正亮:1926年生,化學工程博士、教授。曾任美國聯邦政府印刷總局技術司司長。
  • 歐洋:1937年10月生,女畫家,廣州美術學院教授,被譽為“中國意象油畫拓荒者”。
  • 蔡德予:1935年生,副教授,著有《歌詞的審美與技巧》等。
  • 程啟鵬:1937年3月生,眼科學教授,贛南醫學院眼科教研室主任。
  • 沈南山:1960年3月生,高級經濟師,金沙礦業股份公司董事長、雲南銅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葉萬碧:1949年10月生,少將,第14集團軍副政治委員,總政治部紀檢部副部長。
  • 林澤華:1962年12月生,中央黨校在職大學學歷。贛州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 王升(1917~2006)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國民黨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常委,第十四屆中央評議委員。2000年被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
  • 李聯成:龍南縣人。曾獲航天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一項,國防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一項。
  • 鮑洪星:1964年出生於龍南縣的九連山雙胞胎集團董事長。

榮譽

“世界重稀土之鄉”、“全省工業經濟強縣”、“中國客家圍屋第一縣”、“江西省省級文明城市”、“江西省十佳魅力新城”、“全省開放型經濟強縣”、“全省農業發展先進縣”、“全省投資環境十佳縣”、“第四屆省級文明縣城”、“全省外貿出口‘十強’縣”、“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全省新型城鎮化先進縣”、“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先進縣”、“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先進縣”、“全省經濟發展綜合先進縣”、“全省財政收入三年翻番獎”、“中國最適宜粵商投資城市”、“中國最適宜深商投資地區”、“中國最適宜浙商投資地區”、“全省實際利用外資‘十強’縣”、“首屆江西環境投資最佳縣市”、“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江西省開放型經濟發展綜合獎”、“全國承接加工貿易轉移示範區”、“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綜合先進縣”、“全省第一批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全省財政收入超10億元先進縣(市、區)”、“全省2012年度公眾安全感滿意縣(市、區)”、“蘇商投資中國首選城市及最具投資潛力城市”、“全國著名的稀土發光材料及綠色照明產業基地”。
龍南縣被譽為“世界圍屋之都、中國圍屋之鄉”有圍屋376座,占贛南現存客家圍屋的70%以上,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待批省保5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風格之特別、保存之完好均為全國之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