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金絲猴

黔金絲猴

黔金絲猴(學名:Rhinopithecus brelichi)體長64-73厘米;尾長70-97厘米;重量8-15公斤。黔金絲猴的體型略小於川金絲猴,臉部灰白或淺藍,鼻眉脊淺藍。吻鼻部略向下凹,前額毛基金黃色,至後部逐漸變為灰白。背部灰褐,從肩部沿四肢外側至手背和腳背漸變為黑色。肩窩有一白色塊斑,肩毛長達16厘米。頸下、腋部及上肢內側金黃色,尾基深灰色,至尾端為黑色或黃白色。幼體色淡,通體銀灰。

群居性動物,一般約150-250隻群居生活,一個群的大小在四季有分合的變化。活動範圍大,最大群有400多隻,種群中雌性與雄性的數量基本相當,為多雄多雌的混合家族群。食物為植物性的葉、芽枝、果實及樹皮。雌猴發情季節為夏秋及初冬。

分布於中國貴州省境內武陵山脈梵淨山

由於黔金絲猴棲息在猶如孤島一般的梵淨山中,生存範圍狹窄,加之數量稀少,又被科學家稱為“世界獨生子”。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EN(瀕危)級別,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野生種群,人工飼養,保護措施,保護級別,

物種學史

在中國的歷史上,黔金絲猴被稱為“宗彝獸”、“果然獸”等,分布區大約在貴州東北部、四川東南部的二十多個縣境內。早在清朝(1886年)編修的《銅仁府志》就記載有:思南、石阡一帶山中產獸曰宗彝,類獼猴,巢於樹……《太平廣記》謂:思南、石阡,銅乍所屬梵淨山產。《貴州通志》稱宗彝“形類獼猴而大,尾長四、五尺而歧端,色蒼黃,鼻露向”,“老者居上,子孫以次居下;老者簡出,子孫搜岩得果,即傳遞而上,薦老者食……上者未食,下者不敢嘗。”可見古人對黔金絲猴的觀察非常仔細,有些竟與現在生態學的觀察結果非常近似。現在黔金絲猴僅見於貴州北部的梵淨山,以及印江、松桃、江口、石阡、思南、銅仁等縣一帶,自然分布區域如此狹小,是世界上罕見的,種群數量也不多,因此,它也是最瀕危、最珍貴的一種金絲猴。
在1903年,英國人布列里奇從貴州北部產地的一個獵人手中獲得一個雌獸的皮張,並訂出了它的拉丁學名,但是從那以後,雖然很多動物學家、博物學家、動物園工作者等都到產地去尋覓過,但卻一直再無音信,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才由我國動物學家在貴州東北部梵淨山一帶重新找到。

形態特徵

黔金絲猴體長為60-73厘米,尾長80-90厘米,體重13-16千克。頭部為圓形,顏面部裸露,面色為灰藍色,雙眼微微向上傾斜。冠毛黃色,但毛尖為黑色,兩耳較小,也是黑色,全身披著暗灰色的、長度約為20-25厘米的毛髮,其中頭頂、背部、體側、四肢外側以及尾巴的毛色最深,為濃密的黑褐色,尾巴尖為白色,像一支毛筆,手掌、腳掌的皮膚以及指(趾)甲也都是黑褐色,胸部、腹部和四肢內側的毛色略淺,此外最獨特的標記還有大塊的橢圓形白斑長在背面的兩肩之間,所以又叫灰金絲猴或白肩金絲猴。在產地還因為它的尾巴又細又長,很像牛的尾巴,所以叫它“牛尾猴”。它的體毛的長度遠不如川金絲猴長,背部長毛不明顯,毛的密度較稀,裸露的淺藍色面部皮膚也沒有川金絲猴艷麗。
黔金絲猴黔金絲猴

棲息環境

黔金絲猴棲息于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地闊葉林中,主要在樹上活動,結群生活,有季節性分群與合群現象。
黔金絲猴黔金絲猴
棲息地的植被為常綠闊葉林、常綠闊葉與落葉闊葉混交林和落葉闊葉林。活動的海拔高度比川、滇金絲猴都要低,多棲于海拔500-800米河谷闊葉林,夏季則多見於海拔1400-2200米左右的闊葉混交林。也偶見於村寨附近。

生活習性

多為群居性。一般約150-250隻,一個群的大小在四季有分合的變化。活動範圍大,最大群有400多隻。為多雄多雌的混合家族群。食物為植物性的葉、芽枝、果實及樹皮。雌猴發情季節為夏秋及初冬。主要天敵有豺、大靈貓雲豹等。
黔金絲猴主要以多種植物芽、嫩皮為食,包括花、果。與川金絲猴和滇金絲猴不同,未觀察到黔金絲猴採食地衣,這可能與棲息地環境有關。它們走到哪裡就吃到哪裡,一般每天更換一次活動地點,有規律的巡迴遷徙。
黔金絲猴正常活動下叫聲圓潤細長,好似人隔山相喊的“喔—嗬”聲,顯得悠閒自在;鬥毆打鬧時聲音粗狂洪亮,發現異常情況時,其中一隻公猴會發出特有的警報聲。黔金絲猴生性機敏,對異常的響聲特別敏感,梢有響動,立刻逃跑。
它們活動時,散布面積較寬,約有1.5-2公頃,兩隻猴子間最遠距離200-300米。在一棵樹上可以見到一隻或幾隻,最多見到一棵樹上聚集30多隻猴子。它們在樹上坐著、走動、攀爬、跳躍,不時還發出叫聲,鬥毆追逐,看起來到處的樹都在搖動,似乎滿山都是猴子。它們坐著時,尾巴自然下垂,不時輕輕的擺動;跳躍起來時,尾搭樹枝,2、3米的距離一躍而過,從高往低還可以更遠,最瀟灑的動作則莫過於單臂抓住樹枝,以悠蕩的方式前進。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貴州省境內武陵山脈梵淨山。具體分布地點主要在江口縣的月亮壩、柏枝坪;松桃縣的泡木壩、田家壩、白雲寺、牛鳳包;印江縣的亞盤嶺、淘金河上游和護國寺。模式產地:貴州北部(梵淨山),模式標本保存地:大英博物館
黔金絲猴分布圖黔金絲猴分布圖

繁殖方式

黔金絲猴繁殖高峰在4-5月份,雌猴發情季節為夏秋及初冬,雌性孕期200天左右,通常每產1仔,偶產2仔。
黔金絲猴的繁殖缺乏人工飼養條件下的記錄。通過野外觀察和分析認為,其性成熟約5歲齡左右。配偶不固定。家族首領常與多個雌猴交配。一次交配時間約1分鐘。一天內能進行多次交配。成年雌猴有月經現象。一般一年四季均有交配行為。雌猴除被動交配外,在發情高潮也主動扒在雄猴前要求交配。甚至還看見過雌猴靠近雄猴,先用前掌撥弄雄猴生殖器,雄猴隨即仰面朝天,雙腿分開,而雌猴則用口含弄雄猴生殖器的“口淫”現象。4-5月份各分散群又有一次合群過程。據此推算,黔金絲猴孕期約為6個月左右。白天未觀察到過分娩過程,估計其分娩過程多在夜間。母猴十分愛護嬰猴。初生下後,活動、覓食均用一隻前肢抱緊嬰猴於胸前,不管遇到多大危險,從不放手。但到5月初合群開始分散為小群時,大多數雌猴已是用四肢活動,而嬰猴則用四肢緊緊抱著母猴胸腹部。據此推算,嬰猴從出生到可以自己抱緊母猴隨母體活動約需20餘天,略接近合群所維持的時間。

亞種分化

黔金絲猴沒有亞種分化,但有的學者將它與川金絲猴合併為同一物種的2個亞種。

種群現狀

野生種群

中國: 1987年10月-1993年4月,調查顯示黔金絲猴的種群數量為764隻(655-873隻)。
據Eudey(1987)估計黔金絲猴的總數不超過500-670隻。
周曉農(1995)年調查發現黔金絲猴約750隻,組成20多個家族,活動範圍約4萬公頃。
1992年,多個觀察團組成的普查估計約有600-1200隻。
2005年,調查估計有750隻,其中有超過400隻成年個體。
2008年,種群數量估計約有850 只。

人工飼養

黔金絲猴黔金絲猴
鑒於黔金絲猴野生種群數量少,棲息地範圍小,滅絕的危險係數特別高,1992年,經國家林業局批准,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野外捕捉了7隻黔金絲猴進行人工飼養繁殖的研究。
經過13年的艱苦努力,第一隻人工飼養繁殖的黔金絲猴於1995年出生。2002年,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科研人員又成功繁殖了第二代黔金絲猴。
中國人工飼養繁殖的第二代黔金絲猴身體健康、成長良好。其中最大的接近4歲,最小的僅1歲。通常來講,黔金絲猴的人工飼養繁殖到達第二代,並且有一定數量,猴子成長良好,就標誌著人工飼養繁殖技術的完全成熟。”從2002年至今,梵淨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一共繁殖了13隻黔金絲猴,總體雌雄比例接近1:1。

保護措施

1978年在貴州產區建立了梵淨山自然保護區,面積達41300公頃,主要是保護黔金絲猴和珙桐等珍稀動植物及其森林生態系統,1986年又被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同年還加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自然保護區網。保護區建立後,保護工作有所加強。通過宣傳教育,和貫徹有關法規,提高了當地民眾對保護珍稀動物的認識。同時,對亂砍濫伐和盜獵者又繩之以法,如1984年對一起獵捕2隻黔金絲猴(致死1隻,致殘1隻)立案後,受到了法律制裁。因此,黔金絲猴的保護已做到家喻戶曉。
黔金絲猴黔金絲猴
梵淨山保護區保護區的建立使黔金絲猴的生存有所保障。雖然保護區初期亂砍濫伐、盜獵等現象仍很嚴重,但經過多年的努力,對當地人的教育和適當引導使這些現象的以避免。黔金絲猴的人工飼養正處於研究階段。
黔金絲猴的保護需進一步採取有力措施,加強法制,嚴格管理,對非法獵捕的盜伐者應予嚴懲。除了重視對它們本身的直接保護外,也不能忽視對它們賴以為生的棲息環境的保護,特別是猴群主要活動區域和越冬區域的森林保護,否則其種群將得不到恢復和發展。在其分布區內,還應經常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幹部和民眾遵紀守法,愛護珍稀動物的自覺性。還應加強對黔金絲猴的生態學研究,尤以種群生態、增長模型和動態研究,不斷地給保護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但是,對於發展飼養繁殖包括保護區內,都必須嚴加控制。

保護級別

●CITES瀕危等級: 附錄1 生效年代: 1997
●IUCN瀕危等級:EN (瀕危)生效年代:2008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一級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瀕危 生效年代: 19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