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北安農場

黑龍江北安農場

黑龍江北安農場,現為黑龍江省農墾北安管理局一部分,管理局地處小興安嶺南北兩麓,跨黑河、伊春、北安五大連池嫩江、孫吳、遜克7個市縣,轄區土地總面積1347.7萬畝。其中耕地473.9萬畝,林地195.4萬畝,草原122.5萬畝,水面19.5萬畝。管理局下轄15個國有農場,總人口20.3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龍江北安農場
  • 土地總面積:1347.7萬畝
  • 耕地:473.9萬畝
  • 林地:195.4萬畝
基本信息,自然地理,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水文條件,資源稟賦,發展過程,建場,更名,恢復國營,經濟發展,農業,林業,畜牧業,工業,副業,漁業,經營成果,交通,社會政治文化,知青時代,

基本信息

管理局是我國農墾事業的發源地之一;是我國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是墾區綠色有機農業核心示範區;是一個每年為國家提供29億斤以上商品糧的現代化新型墾區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北安農場地理坐標:東經126 35’~47’,北緯48 10’~21’。海拔320公尺左右。政區在北安縣建設鄉內。場區北鄰二龍山農場,西北是鳳凰山勞改農場,西南系北安良種場和大興屯,東南為北安縣“五七大學”。場區南北長約25公里,東西寬約17公里。

氣候條件

北安農場屬於亞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冬季漫長少雪,夏季稍熱多雨。春風較大,多為西南風,4、5月份間最大可達7~8級。年最高氣溫31.5˚C,最低為零下42˚C。年日溫差達73˚C。5月中下旬一般白天最高氣溫23~25˚C,夜間最低為-2~-3˚C。全年無霜期120天左右,初霜期在9月中下旬,終霜期在5月中下旬。作物生長期4—10月,約140—180天。全年平均溫度約在-1˚C左右。全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之間,6—9月降水最多。年蒸發量再1000~1200毫米之間,5—7月蒸發量最大。由於5月份降水偏少,氣候乾燥,因此常形成春旱秋澇,對播種與收穫稍有不利。

地形地貌

場區是小興安嶺余脈的丘陵地帶,丘陵大崗多為西南東北向。區內有四個大崗,最大的崗長5公里,寬4公里,在場區東北。崗頂最高處海拔345公尺,崗腳海拔280公尺,崗背兩側被中小水線割裂成18處。

水文條件

場區中部有主要水線一條,由西南流向東北,流向場區內的溫察爾河。另外與鳳凰山農場交界處,也有較大的水線。場區東部有一般的水線,這類水線並無長流水源,再乾旱季節幾乎斷流。
場區北部的溫察爾河,河身狹窄而彎曲,流經它又橫切漫崗的水線,多系乾溝子。雨季有水,旱季乾涸,因此,正常年頭水流很小。
場區現有水井系潛水類型水層的水,因而大量供水有困難,在乾旱季節嚴重缺水。水質除一、三分場的井水有銹面,沉澱物比較混濁外,其他生產隊和總場的井水,水質尙好,畜牧場的井水水質最好且水量充足。

資源稟賦

有肥沃的耕地,茂密的山林,廣闊的草原。農產品有小麥、大豆、穀子、玉米、土豆、甜菜。野生動物有野雞、狍子貉子。水產品有鯽魚、鯉魚。山產品有榛子、山丁子、蘑菇、苕條。藥材有黃芪黨參、五味子、平貝等。

發展過程

建場

1952年冬,黑龍江省公安廳決定以北崗勞改支隊為主,合併福安、龍鎮等勞改支隊,新成立“北安第五勞改支隊”。當時二井地區是一片荒涼,人煙稀少。二井火車站舊址西側五百公尺處,是原偽滿青年義勇隊滿鐵北安二井訓練所的舊址。房屋已扒淨,只剩下殘缺的圍牆和一些破房框子。現場部一帶,當時是榛柴崗和柞樺樹林,大白天就有狼群、野豬等野獸出沒。
1953年3月末,勞改支隊進駐二井,並進行基本建設。當年就有幹部231名,職工294名。就業農工33名,收押犯人2828人,當年建成支隊部一個(北安農場場部),基建大隊部一個,農業大隊4個,作業區(包括家屬宿舍)4個,新人村(系就業人員的居住地)1個,大橋1座,涵洞8個,水井10眼,修路14.79公里,開荒1838公頃。
這時北安第五勞改支隊的範圍從南邊的新建大隊,到北邊的龍鎮大隊,相距95公里。

更名

1953~1954年屬黑龍江省公安廳。1955~1958年屬北安勞改局。1959~1960年屬北安縣(市)和北安勞改局。1961~1967年屬北安勞改局.勞改農場是勞改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工具之一。因此,北安農場按照軍隊的編制,設政委、支隊長、教導員、管教員、看守員等。
1955年9月,黑龍江省公安廳決定:將福安、新建兩個大隊合併成立福安農場,龍鎮大隊改為龍鎮農場,南站劃給北安農學院,其餘各站合在一起,成立北安農場。這個農場對內稱為“黑龍江省第五勞改管教支隊”,對外稱為“黑龍江省地方國營北安農場”,1959年建國十周年劉少奇主席發布“特赦令”時,勞改管教支隊分3批共特赦103人。
1960年2月,根據上級關於場屯合併的指示,建國大隊所屬的二井子、前六井、右三井、何玉琢4個自然屯(耕地160公頃,住戶150戶、人口1000多人)併入農場。1962年3月,上述4屯及財產全部退出。
1960年10月8日,根據北安市人民委員會北民字419號檔案的通知:北安農場改名為“北郊農場”。1961年秋,上級又確定為“北安農場”。
由北安勞改局所屬的十幾個勞改農場的原國民黨縣團級以上,共產黨幹部科以上和大專院校畢業的(包括科技人員)知識分子等108名犯人,編成的“三高隊”,也由北安農場看管教育。
1964年,犯人都集中到長水河農場,此後北安農場就沒有在押犯人了。但因有就業人員,所以仍有管教任務。1964年末,還有就業農工1448人。到1966年撤銷管教科,對內的勞改支隊的名稱已不復存在。1977年末,僅剩就業農工285人。

恢復國營

1968~1971年屬北安縣。1972~1975年屬農場總局黑河農管局。1976~1978屬北安農管局。
1968~1974年北安農場分別接收齊齊哈爾、北安、牡丹江、哈爾濱、上海等地知識青年3606人。農場職工的成份有了根本的改變,農場的性質真正屬於國營農場。生產體制實行總場、分場兩級管理,兩級核算,有7個分場,1個水利隊,4個工業廠。
1977年末,農場尙剩留場的就業農工285人。1978年末,根據政策,凡留場的就業農工,都按基本工人管理。1978年春,北安良種場所屬的金家溝生產隊併入北安農場,改名為北安農場第七生產隊。
1979年1月,北安農場與二龍山農場合併。

經濟發展

農業

1953年完成新開荒地27570畝,播種39000畝。耕作以人工為主,人畜結合。從1955年起,逐年引進拖拉機。1978年已有拖拉機58自然台,耕地發展到98298畝,產糧豆9931噸。耕作方法以機械為主,田間機械化作業程度達80%。
作物種植---建場初期,小麥、大豆、玉米、穀子、土豆等齊頭並進。後因農機具逐年增加,小麥、大豆的播種面積也逐年增加,一般是小麥占60%,大豆占25~30%。
輪作---由於以小麥為主,因此實行麥豆雜和麥麥豆三區輪作制。
種子---建場初期,總場成立了良種繁育試驗站,配備有專職技術幹部,試驗地8~10垧。1970年以後,各分場配一名技術員,種試驗田2~3垧,進行良種試驗繁殖。
肥料---1953~1957,主要施用農家肥。1958年開始,使用少量化肥。1978年施用化肥2311噸。

林業

天然林---北安農場有自然林61569畝,大部分分布在場區東南部,小部分分布在二分場西北面。這些林帶都是混生次生林,系解放後在日偽亂砍濫伐的基礎上,進行封山育林發展起來的。樹種有柞、楊,間有柳、椴,已鬱郁成林。有一部分柞樹林劃歸蠶場養蠶。1978年末,養柞蠶的面積達311公頃。
人工林---農場人工造林分為兩個階段,1953~1972年為第一階段,這個階段,造的少,伐的多。年年造林而年年不見林。1970年末統計,實有造林面積僅213畝。1973~1978年為第二階段,林業生產有較大的發展。到1978年末,已有造林面積3707畝,其中用材林88畝,農田防護林2866畝,其他林637畝。

畜牧業

第一階段(1953~1959年):畜牧生產大牲畜以使役為主,豬以自養為主。1953年,大牲畜667頭,到1959年才820頭。豬比大牲畜發展得快些。
第二階段(1960~1969):畜牧生產除自用外,部分供應市場。從1960年起發展得快了,1969年有黃牛840頭,為1959年的4.6倍,奶牛117頭,為1959年的13倍;羊453隻,為1959的5.7倍。
第三階段(1970年—-1978年)畜牧生產基本保持原來的水平,有的年分有所下降。1975年,黃牛下降31%;奶牛下降43.3%。1972年生豬下降32%。下降的原因,客觀上有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主觀上對畜牧業不重視。

工業

農機修造廠——建廠時只有一座小烘爐,只能打馬掌,做鐵釘。1958年正式建廠。廠長丁貴喜,技術員吳建明,主要設備是爐、錘、鉗以及20平方米的磚木結構的廠房,修造長的任務是零星修理,拖拉機的大中修都得送外廠。1959年起逐步購進車床、刨床。1975年,在場部西南建了大修廠,厂部建築面積為2608平方米,設7個車間:機修、車鉗、鍛焊、鑄、模、電修。有車床5台。鑽床3台、刨床1台。銑床1台。修理廠除負擔農場全部農機具修造外,還能對外服務。
磚瓦廠——建廠初期,在場部西緊靠火車站修兩個馬蹄窯,年產紅磚11-15萬塊。1957年春,正式建磚瓦廠,配管理幹部1人,農工210人,將原來的馬蹄窯改成兩個方框窯。燒磚的燃料是榛柴,生產方式是手工操作。1958年為了適應大煉鋼鐵的需要,又在場部東北(現幸福工區)建耐火磚廠,1959年改燒紅磚。這時,農場有兩個磚廠,稱東、西窯地。1959年末,東窯地撤消,兩廠合併。1965年,購進一台制磚機,開始生產機制磚,年產85萬塊。1975年秋,建成22門的大輪窯,架棚增加到200棟,工人400多,年產紅磚320萬塊。1978年產紅磚755萬塊。
糧油加工廠——1956年建廠。有磨麵機2台、榨油機1台,滿足了農場生活需要。1965年,增設酒、醋等生產項目。
木材加工廠——1964年7月建廠。廠長韓順啟。1976年購入爬上虎機車,成立大型採伐隊。

副業

養蠶——1958年開始養蠶。產品除留種外均交國家。年產蠶繭293擔。
養蜂——1969年開始在林場和二分場養蜂。1971-1978年,每年平均養蜂155箱,最高的1977年養蜂190箱,產蜜382擔。

漁業

1958年,結合大搞水利,在二分場東南側修築小型水庫一座,命名為“紅旗水庫”。水庫設計容量為340萬立方米,占地193公頃。1965年開始放養魚苗,平均年產5880斤。

經營成果

1958、1959兩年略有盈餘外,其它年份全虧損。自建場到並場收支相抵,共虧損2446.63萬元。

交通

北黑鐵路、北長公路並列通過場區中心。火車站距場部辦公室僅1公里。場區內部也有公路相通,風雨無阻,可謂四通八達,交通便利。

社會政治文化

人口
1978年末人口總數7218人,是建場初期的3.5倍。其中職工數3408人,占總人數的57.2%。職工數中知識青年1468人,占職工總數的22.8%。
歷屆班子
1953年-1968年間略
1968年5月成立革命委員會。主任宋宏志(現役),副主任隋義成、盧玉甫、宋秋月(造反派代表)、馬啟發(革命幹部代表)。
1969年,主任白玉章,軍宣隊組長劉香會,副主任馬啟發、於紀民、盧玉甫。
1971年,主任白玉章、副主任孫井祥、馬啟發、於紀民、張喜、盧玉甫。
1972年,主任宮慶久,副主任劉長青、孫梅超、潘貴仁。
1973年,主任宮慶久,副主任劉長青、邢玉明、代清心、江家驊、孫梅超、潘貴仁 。
歷屆黨代會和黨委
北安農場1957年前是黨總支委員會。1957年起成立黨委,共召開七屆黨代會。1970年前略。
1973年3月第六屆黨代會。黨委書記宮慶久,副書記孫井祥,委員劉長青邢玉明、代清心,郭恩吉、寧興海、耿萬春、於萬紅、楊克明、楊永才李煥臣、薛繼德、申憲庭、關繼平、張嘉林、李福堂、江家驊(上海知青)、王桂英(北安知青)。
1976年2月第七屆黨代會。黨委書記宮慶久,副書記李榮武(哈爾濱知青),委員劉長青、江家驊(上海知青)、孫海超、寧興海、邊福深、於萬紅、吳隆文(牡丹江知青)、趙有琴、申憲庭、郭恩吉、楊克明、楊永才、李煥臣、趙會林(北安知青)、耿萬春、韓廣文、翁榮顯、張喜林、王桂英(北安知青)、李福堂。
教育
場部學校校長(1970年前略):1972年張風橋。1973年申庭憲。1977年張風橋。1978年申憲庭。
北郊農場1954年成立國小,有十幾名學生在老師家裡上課。1955年正式成立場直國小,老師3人,學生13人。1958年場直開設高小、國中兩個班。1963年成立普通中學。1963年至1969年,各分場先後建立國小。其中二分場1971年,開設兩個國中班,1977年取消。1978年底,全場有國小7所,普通中學1所,在校生1587人,其中小學生1002人,校舍總面積4661平方米。
五.七大學:1976年前,農場成立了五.七大學,校址在紅旗水庫,有革委會副主任江家驊兼校長。開設農機、農學、畜牧三個班。學生82人,生源為各連隊選拔的下鄉知青。1977年撤消。
醫療衛生
醫院院長(1970年前略):1972年李丙令、金曉光。1973年黃純強、魯如連。1976年張喜林、魯如連。1977年趙有琴、魯如連。
1953年成立醫務所,醫務人員3人,監舍配犯人醫生或衛生員。1957年農場衛生院改稱醫院,醫務人員增到21人。1969年起可以做一般的手術。1978年醫院設內科、外科、婦科、中醫科、五官科,另外有心電圖室、X光室、化驗室,病床30張。
福利事業及駐場機構
供銷社,1953年6月成立,主任高肇元。
託兒所,1958年9月成立,所長盧秀全。
郵政所,1955年春成立,營業員張興臣。
中國人民銀行北安支行二井子營業所,1971年成立,所長程雲龍。

知青時代

1968-1974年.北安農場先後接收齊齊哈爾、北安、牡丹江、哈爾濱、上海等地知識青年3606人(數據出處:《北安農場知識青年工作會議總結(1973年9月19日)》)。其中第一批來到北安農場的是牡丹江知青(1968年10月抵達農場)。上海知青分別在1970年5月9日、5月27日、6月18日共三批離滬赴北安農場‘前兩批均來自上海市虹口區和楊浦區的69屆國中學生,第三批主要是68屆中專技校、半工半讀學生。
根據江家驊保留的一份1974年的北安農場統計資料,北安農場接收的各地知識青年數為上海知青1469名,齊齊哈爾知青531名,北安知青394名,牡丹江知青168名,哈爾濱知青53名,綏化知青21名,天津知青9名,還有本場和其他地方的知青。截至1974年,因徵兵、招生、招工、病退和其他原因調離北安農場的知識青年約七百餘人。
知識青年在“接收再教育”的過程中,對農場的經濟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知識青年逐步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和技術崗位。上述統計資料同時顯示,在1974年的時候,知識青年中入黨的有76名(其中上海知青26名)。入團的近千名。知識青年進入農場黨委班子有2名(其中上海知青1名),擔任科大隊級幹部的有9名,擔任連隊幹部的79名。知識青年中湧現的勞動模範129名(其中上海知青64名),占了農場勞模總數87%。被推薦上大中專院校的知青143名(其中上海知青29名),光榮參軍的知青92名(其中上海知青20名)。
1979年末,知識青年根據政策大批返城,形成農場的教師、農機駕駛員等技術崗位人員大量缺失,農場幾乎陷入困境。
截至1978年末,北安農場仍然有知識青年1468人,占職工總數的22.8%,主要是本場知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