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黑里河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黑里河自然保護區一般指本詞條

內蒙古黑里河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的西南部,燕山北麓的七老圖山脈,屬茅荊壩天然林區,總面積為27638公頃。主要保護對象是以大面積天然油松林為代表的暖溫型針闊混交林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資源,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內蒙古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的西南部
  • 氣候類型: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7638公頃
  • 級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保護對象:天然油松林
  • 類型: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地貌,氣候,區域範圍,保護目標,保護對象,生物資源,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1996年經寧城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2003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

內蒙古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8º16′~118°33′,北緯41°18′~41°35′。
黑里河自然保護區

地貌

內蒙古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大興安嶺南端與燕山山脈的交匯處,燕山運動、喜山運動和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形成了獨特的地質地貌特徵。第四紀以來,這裡又發育過多期古冰川。岩漿活動、構造運動、冰川作用、寒凍風化等因素,造就了這裡稀有獨特的地質地貌景觀。

氣候

內蒙古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年日照達到2800-2900小時,年均積溫2100-3200℃,平均氣溫2.8-7.5℃,無霜期110-150天。年均降水量430-500毫米,。

區域範圍

內蒙古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跨西泉鄉黑里河鎮和黑里河林場,總面積27638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10088公頃,緩衝區面積11248公頃,實驗區面積6302公頃。森林面積21335公頃,森林覆蓋率達77.2%,是一個森林類型自然保護區。

保護目標

保護對象

主要保護對象是大面積天然油松林為代表的暖溫型針闊葉混交林生態系統,區內生物多樣性資源及其珍稀瀕危物種及其環境。
  1. 大面積天然油松林為代表的暖溫型針闊葉混交林生態系統。保護區地處東亞闊葉林區,溫性針葉樹種油松是保護區的代表性物種。區內有天然油松林4667公頃,是華北山地面積最大,長勢最好,最為集中連片的分布區。常與蒙古櫟﹑白樺等闊葉喬木組成針闊混交林。
  2. 生物多樣性資源及其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區是燕山山脈東端北緣山地的典型地段。特殊的生態地理位置,造就了植被類型複雜,生物物種豐富,同時蘊藏著眾多的珍稀瀕危物種。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刺五加、穿龍薯蕷、中國沙棘、胡桃楸、野大豆、黃檗、五味子、紫椴、大花杓蘭、手掌參、角盤蘭、沼蘭、勘察加鳥巢蘭、二葉兜被蘭、二葉舌唇蘭、蜜花舌唇蘭、綬草共17種。保護區氣候溫和,植被茂密,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同時過渡帶的邊緣效應使得野生動物多樣性十分顯著。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豹、金雕二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熊、白枕鶴、灰鶴、大天鵝、鴛鴦、勺雞、﹙黑﹚鳶、白尾鷂、大鵟、普通鵟、雀鷹松、雀鷹、紅隼燕隼、黃爪隼、紅腳隼、領角鴞、長耳鴞、雕鴞等十九種。還有世界受脅鳥鴻雁、褐頭鶇在此繁衍生息。
  3. 西遼河重要的水源涵養地。保護區山高林密,林下苔蘚等涵養水源植物和枯枝落葉層豐富,水源涵養作用極強。境內大小溝系,常年流水不斷,地表水資源十分豐富,是西遼河的重要源頭區之一。

生物資源

保護區氣候溫和,植被茂密,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同時過渡帶的邊緣效應使得野生動物多樣性十分顯著。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豹、金雕二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熊、白枕鶴、灰鶴、大天鵝、鴛鴦、勺雞等十九種。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中鳥類物種多樣性保護優先序列的21種;屬於《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簡稱(CITES)附表所列的鳥類5種;有81種鳥類被列為“國家保護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名單。

生態價值

保護區處於東北針闊混交林向華北落葉闊葉林的過渡地帶,是燕山山地生物多樣性的典型地段和物種資源的“基因庫”。對保護生物多樣性有重要意義。
內蒙古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黑里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