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螞蟻(動物螞蟻種類)

黑螞蟻(動物螞蟻種類)

黑螞蟻(Polyrhachis vicina Roger), 又叫擬黑多刺蟻、鼎突多刺蟻、雙齒多刺蟻,屬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蟻亞科,多刺蟻屬,為群棲的社會性昆蟲。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雌蟻形大,雄蟻較雌蟻略小,均有翅,口器發達,為咀嚼式口器,前胸背板甚發達,中胸背板較小。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螞蟻
  • 拉丁學名:Polyrhachis vicina Roger
  • 別稱:擬黑多刺蟻、鼎突多刺蟻、雙齒多刺蟻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膜翅目
  • :蟻科
  • 亞科:蟻亞科
  • :多刺蟻屬
形態特徵,蟻巢,生活習性,利用,營養成分,黑螞蟻的室內飼養,

形態特徵

卵:卵圓形,乳白色,長0.9-1,0mm,寬0.3-0.4mm。
幼蟲:白色,初孵時體長1.0mm,體寬0.8mm,老熟時體長7.0-10.0mm,體寬2.0-2.5mm。
蛹:白色,複眼紅色,體長5.0-6.0mm,體寬2.0mm。絕大部分蛹包圍於薄繭內,個別裸露無繭。
繭:卵圓,黃色,長6.0mm,寬2.5mm。
工蟻:體黑色,大小不一,長5.5-7.0mm,分型不明顯。缺單眼,觸角膝狀,13節。前胸背面,並胸腹節背面及腹柄節背面各有一對極明顯的刺狀突起。腹柄節背面刺狀突起間有2個粗短齒。
雌性生殖蟻:體黑色,長8.0-10.0mm。具3個單眼。觸角膝狀,13節。前胸背面,並胸腹節背面及腹柄節背面各有一對刺狀突起,但不如工蟻那么明顯突出。具2對翅,交尾後翅脫落。
雄性生殖蟻:體黑色,長7.0-8.0mm,具3個單眼,觸角14節,前胸背較凸(與工蟻和雌蟻比較),無刺狀物。並胸腹節背面及腹柄節背面的刺狀物比雌蟻更不明顯。具2對翅,翅不脫落。

蟻巢

蟻巢為不規則形,以樹枝、樹葉、草屑、吐絲物等構成。巢內分許多層和小室, 互相交通。出入孔在蟻巢下方與枝頭相接的地方,多築於樹梢、枝梢、灌木叢巾, 少數築於地表草叢中。

生活習性

黑媽蟻是一種營群居生活的昆蟲, 螞蟻組織嚴密, 有工蟻、兵蟻、繁殖蟻和蟻王蟻后之分。
黑螞蟻食性很廣,為雜食性昆蟲,但在不同季節,黑螞蟻對各種食物的喜好程度稍有不同. 黑螞蟻在冬季以糖類和水果類食物最多,在春季則以糖類和動物性食物最多。黑螞蟻的食物組成與生活環境中的動物和植物種類有一定的相關性。 黑螞蟻出巢攝食時間也有一定的規律性,冬季,黑螞蟻每天攝食的尖峰時間為上午10 點以後到下午4 點以前;春季,黑螞蟻每天出巢攝食一般有兩個尖峰時間,即上午8~10 時和下午4~7 時。
黑螞蟻的 生殖以單性生殖為主,有時兩性生殖。單性生殖卵孵化雄蟲, 受精卵孵化雌蟲。
黑螞蟻一般在松樹上、荊棘從中和大石旁邊建窩。春、夏、秋季都有築窩活動。黑媽蟻為了覓食, 常在松林茂密、鬱閉度大、植物多、地面濕潤的林區, 特別是近水源的地方四出活動。在春、夏、秋季久雨後的晴天則外出活動最為頻繁。冬季晴天的中午亦有少量螞蟻外出活動。

利用

黑媽蟻是農林作物的傳粉媒介, 有促進農林業生產的作用。同時捕食水稻、甘蔗、花生及果樹上的害蟲,是生物防治上的重要天敵。

營養成分

大黑螞蟻古名為玄駒, 內含28 種胺基酸( 其中8 種是人體必需的主要胺基酸)、多種維生素以及鐵、鋅、磷、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尤以鋅的含量最為豐富,並含有多種酶甾體化合物以及高能含磷化合物— 三磷酸腺苷和草體蟻醛,蛋白質含量可達40 % ~ 50 %,不愧有天然營養寶庫之稱。

黑螞蟻的室內飼養

室內飼養黑螞蟻( 又名擬黑多刺蟻),一般選5 ~ 10 平方米左右的室內空地或拱棚作為飼養場地, 要求能遮驕陽擋風雨。空地四周砌一道環形水槽, 槽寬15 厘米、深10 厘米,水深8 厘米左右奮槽內側里斜面狀。槽內不能幹,以防螞蟻爬走。水槽中間空地上鋪20 厘米左右的腐殖沙土,上搭層距30 厘米左右的架子,架上放置蟻巢、食盆、水盆、海綿塊等。室內用40 瓦燈泡照明,並保持相對濕度80 % 以上,溫度在15 一30 ℃ 之間。冬季要注意防風防雨,加強防凍保暖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