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犀

黑犀

黑犀,學名:Diceros bicornis (Linnaeus, 1758),犀科黑犀屬的一種動物。體長約3-3.75米,肩高1.4-1.8米,尾長約70厘米,體重約800-1400千克。是犀科黑犀屬的唯一一種。儘管名叫黑犀,它們體表顏色實際上更接近於灰白色,這個名字一般被用來區別於白犀,事實上這兩種犀牛的區別不在於顏色,而主要在於體型,黑犀要比白犀小許多,吻部尖且能伸縮捲曲,頭抬起,無下門齒,明顯特點是上唇長並有卷繞伸縮性,在取食時能用來剝枝條上的葉子。黑犀牛腳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

棲息在叢林地帶,以樹葉為食。是分布最廣、數量第二多的一種犀牛,分布在非洲東部和中部、南部的小範圍地區,北至蘇丹東北部,西至奈及利亞東北部。是非洲國家賴索托國獸

基本介紹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物種學史

犀牛在地質時代中的第三紀時已在全球廣泛地分布。是發現的最古老的犀牛化石,是在始新世(距今5500-3600萬年前)早期的地層中挖掘出來的。此種犀牛的祖先與現代類的大小差不多,犀牛祖先之一種森林犀牛在歐洲曾廣泛存在過,個體很小且善於奔跑。
體型大的犀牛在漸新世(約距今3600-2500萬年前)出現,其中包括當時最大陸生動物-巨犀,它體格健壯、高大,腿長,頸也比現代犀牛長一些,體長約8米,身高5米。巨犀在中國最早出現於漸新世早期,至中新世初期就已經全部滅絕了,生存了約3300多萬年。在亞洲的蘇門答臘犀牛的祖先也是在漸新世出現的。
中新世(距今2500萬-1200萬年前)的後期,出現了獨角犀牛的祖先。當代,獨角犀牛僅存爪哇犀印度犀,均分布在亞洲。在中新世以後出現的犀牛體型與現代犀牛相接近。其中有下唇比上唇略大些的大唇犀,下頜有兩顆大牙向前伸出,生活在沼澤地帶,以水中的植物為食。
白犀白犀
上新世後期(約300萬年前),雙角犀牛出現。而現今的雙角犀牛有蘇門達臘犀牛、白犀和黑犀都是雙角的。
第四紀(180萬年前至今)時期人類已經出現,早期的犀牛以板齒犀披毛犀為代表。板齒犀個體巨大,5米長,身披厚甲,在額部生有大角,約2米長,牙齒的齒冠高,呈方柱狀,草地上生活,更新世時期在中國華北的及歐洲等地曾有板齒犀生活;披毛犀和猛獁象外形相似,巨大的身體及長著粗毛的厚皮可以抵禦寒冷,長鼻上有一對巨角,前面一支最長可達1米,生活在寒冷地帶。這兩種犀類先後在不同的時期都已經滅絕了。
黑犀牛於900萬年的晚中新世出現,比白犀早出現了約兩百萬年。雖然和白犀是不同屬,但仍然是現存犀牛中和白犀關係最近的。然而新近紀時,黑犀的足跡一度遍及到歐洲東南部和亞洲西部。在希臘、土耳其、伊朗等地中海東部沿岸的一些晚中新世地層中,都有其化石發現,並具有許多原始的特徵,齒冠低,鼻切跡淺。之後,到了晚中新世早期,阿爾及利亞出現了最早的黑犀屬成員,始黑犀(Diceros primavus);始黑犀和副黑犀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二者之間可能有十分密切的聯繫。接下來,到了晚中新世晚期,始黑犀可能進化出了紐氏黑犀(Diceros neumayri)。最古老的紐氏黑犀化石發現於突尼西亞,而在整個晚中新世,紐氏黑犀曾經擴散到東歐和西亞;紐氏黑犀的頭骨兼有不少白犀的特徵,比如頭骨後傾明顯,下顎已經有幾分白犀的樣子了,所以一些古生物學家認為,紐氏黑犀是白犀的祖先,很有可能,在晚中新世,一些紐氏黑犀,由原先頭型較為粗短,以樹葉為食的犀牛,進化成了頭型方長,以草為食的白犀。而現代黑犀(Diceros bicornis)的直系祖先可以追溯到上新世的早黑犀(Diceros praecox)。黑犀在歷史上曾分布於歐、非、亞三洲。但後來由於冰河時期時的天氣變化和人類捕殺以及棲息地減少,它們的生活範圍在1000多年前就只剩下了撒哈拉以南非洲。

種群現狀

20世紀,黑犀曾經是所有犀牛總數量最多的一種。但在20世紀後半葉,黑犀的數量急劇下降,從70000下降到1981年的10000-15000頭。1990年左右該數量又降到2500頭以下。根據2003年的資料顯示,黑犀的數量已有回升,約3610頭。黑犀的主要威脅是偷獵和棲息地的減少,人們獵取黑犀的目的是獲取它們的角。
為保護黑犀,在《華盛頓公約》CITES的干預下,建立了一些區域性的非洲犀牛保育工作,建立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南共體)的犀牛保護,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犀牛管理集團區域方案,以及南部非洲犀牛和大象安全組/國際刑警組織環境犯罪工作組。 IUCN SSC非洲犀牛專家小組是犀牛保護非洲大陸的協調機構。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