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村(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長巷鄉黃龍村)

黃龍村(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長巷鄉黃龍村)

黃龍村,地處成安縣境西端,距縣城17公里;隸屬於長巷鄉,位於鄉政府駐地西北5公里處。全村總戶數1183人,總人口4520人,耕地面積6035畝,年人均純收入370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龍村
  • 外文名稱:Huanglong Village
  • 別名:黃令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
  • 電話區號:0310
  • 郵政區碼:056700
  • 地理位置:河北省南部、邯鄲市東南部
  • 人口:4520人(2010年)
  • 方言:磁漳小片-邯鄲(沙東)話-成安(城西)話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機場:邯鄲(馬頭)機場
  • 火車站:邯鄲高鐵(東)站、邯鄲(西)站
  • 車牌代碼:冀D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經濟概述,社會事業,村名來歷傳說,村名來歷,村名傳說,

歷史沿革

明代,黃龍村屬河南彰德府磁州(今磁縣)東鄉。
明嘉靖《磁州志》記載有黃龍村明嘉靖《磁州志》記載有黃龍村
清初,屬河南彰德府磁州東路南商城管統。
雍正間,改屬直隸廣平府磁州東路二祖鎮。
民國時期,屬河北省磁縣東區行尹約管轄。
1945年,成安縣與磁東縣合併為成磁縣,黃龍村屬晉冀魯豫邊區冀南區三專區成磁縣第四區(駐商城)。
1949年,成磁縣改稱成安縣,屬邯鄲專區;次年,黃龍村改屬成安縣第三區(駐商城)。
1953年,區下增設鄉建置,屬成安縣第三區(駐商城)吳村鄉。
1957年,撤區並鄉,吳村鄉併入長巷鄉(駐後長巷),黃龍村屬長巷鄉。
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下設管理區,屬商城公社吳村管理區;年底,成安、臨漳、磁縣三縣合併為磁縣;次年,合併管理區,吳村管理區併入長巷管理區,黃龍村屬磁縣商城公社長巷管理區。
1961年,恢復成安縣建置,管理區改稱公社,屬長巷公社。
1970年,邯鄲專區改稱邯鄲地區,屬邯鄲地區成安縣長巷公社。
1984年,撤社改鄉,長巷公社改為長巷鄉,黃龍村屬長巷鄉。
1993年,邯鄲地市合併為邯鄲市,黃龍村屬河北省邯鄲市成安縣長巷鄉。
2006年,成安縣在縣境西端成立商城工業園區;次年,成安縣為加快商城工業區建設,黃龍村被劃歸商城工業園區管理,仍屬長巷鄉。

地理環境

黃龍村位於河北省南部,邯鄲市成安縣境最西端,村西縱貫古河沙跡,村東穿行京深高鐵。東距縣城17千米。北距邯鄲市約25公里,距北京約450公里,南距鄭州約220公里。

經濟概述

2007年,成安縣為加快商城工業區建設,黃龍村被劃歸商城工業園區管理。近幾年來,依託成安縣商城工業園區雄厚的經濟實力,黃龍村各項事業飛速發展。村民除以傳統糧食種植為主外,就近工業區打工為村內收入主要來源,年人純收入大幅度提高。
黃龍村周邊村莊圖黃龍村周邊村莊圖

社會事業

2004年,完成村村通公路建設;2006年,於村東建有高標準教學樓一座。2009年,啟動新民居建設工程。

村名來歷傳說

村名來歷

黃龍村地處漳滏故道,建村歷史悠久,村名傳說動人。古時,這裡為漳水、滏水流經之地,常泛濫成災,傳說有一黃龍神將水治好,造福百姓,為此修建了黃龍廟。明初建村時,為紀念黃龍,取名黃龍村。該村以前久屬磁(州)縣管轄,解放後劃歸成安縣,歷經各代,發展迅速,現為長巷鄉轄區最大村莊。黃龍神降臨磁州地界,治理一方水土,造福當地百姓的故事,至今仍在磁縣、成安周邊各縣流傳甚廣。

村名傳說

相傳很早以前,玉帝傳旨,要在磁州一帶降下冰雹和冷雨等災害,把這裡的糧食統統打光。並令海龍王——黃龍去行雹降雨。
黃龍尊旨來到人間,看到人們不怕風吹日曬,辛勤勞作,實不忍心。可玉帝的聖旨又違抗不得,怎么辦?想來思去,只好答應玉帝,前來降災。他為了既遵守玉旨又造福人間,就把冰雹和冷雨降到荒山禿嶺沒有人煙、寸草不生的地方。不料,公曹將此事奏明了玉皇大帝。玉帝怒不可遏地欲將黃龍判刑問斬。眾佛得知後,紛紛到玉帝面前奏本求情,黃龍才倖免死罪,被打下凡間,貶到磁州,服了苦役。
在一個炎熱的日子,由太白金星押著黃龍來到磁州地界。黃龍變作凡人,自稱姓黃,在磁州城東一個偏僻的村莊討飯。一位老太太見他年紀輕輕,便把他收為長工,把家裡地里的活全靠給了他一個人。有一天,主家要老黃去澆地,他卻躺在地頭睡大覺,主家心裡雖不高興,但見地澆的很好,也就隨他便罷。可是到了鋤秋苗的季節,主家到地里一看,大事不好,老黃把百十畝的大塊高梁地,鋤得只剩中間和四角一共五棵小苗,很是生氣,心疼白白扔了一大塊土地,後悔當初不該招這樣一個不會種地的長工。這時,老黃卻故意走上前去,和顏悅色地問:
“這莊稼鋤得稠不?”
主家沒有好氣地沖了他一句說:“還稠!”
於是,老黃二話沒說,又將四角的四棵高梁用鋤砍掉,只剩下中間的一棵。
“你看這高粱還稠不稠了?”
主家也不敢說稠了,再說稠連這一棵高粱也保不住了。心想:種成啥算啥吧,反正說啥已經晚了,我看你到秋後到底結個啥繭。
從這以後,主人再也不到地里去看了。收穫季節到了,老黃要主家準備大車往回運糧食。主家心想:哼!一棵高梁有啥收成,還要備車?但為了看老黃到底搞的啥名堂,主家還是備好幾輛大車,拉上好多麻袋到地里來了。一看,嚯!這棵高梁還真大,象一棵老槐樹一樣,一個穗頭兒就把地塊遮下半畝多。老黃不慌不忙地圍著那棵高粱碾了個大場,雙臂摟住高粱桿兒不停地晃起來。高粱籽唰唰地落個不停,麻袋裝了一條又一條,大車拉了一趟又一趟,從早晨拉到傍晚,場上的高梁堆仍不顯少。主家的糧倉滿了,院裡嚴了,黃龍就讓鄉親們也用車往家裡拉,直到人們都說糧倉都滿了,沒地方放了。說來也怪,刷刷下落的高粱突然間也停止了。
自從老黃來了以後,這一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後來,燕王掃北,大批官兵由南而北,手持刀斧,見人就殺。眼看就要渡過漳河,進入磁州,這裡的百姓危在旦夕。當時,正值寒冬臘月,大雪紛飛,河面上凍著一層厚厚的冰雪。就在蜂湧而來的官兵要踏冰過河的時候,老黃施展法術,轉眼間,河面上冰消雪化,滔滔河水擋住了官兵的去路。為了過河,官兵們就逼著漳河南岸的老百姓連夜造船、釘木筏。船剛備齊,突然間又起了大風,河面浪濤四起,無法擺渡,等了很久,風浪卻有增無減,官兵們只好繞道而行,磁州一帶的老百姓免遭了災難。
黃龍的所作所為,玉帝早有所知,雖說他觸犯了天條,可他畢竟心地善良,為人間的老百姓辦了不少好事。於是,便將功贖罪,傳旨,黃龍離凡歸天,官復原職。
離別時,黃龍將自己的身世告訴了鄉親們。村民們聽說黃龍要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個個跪在路旁,痛哭失聲,不忍心讓他離去。後來,這裡的人們為了報答黃龍造福人間的恩情,就在磁州城外老黃種地的村莊,修起了黃龍廟,立起了紀念碑,這個偏僻的小村莊也更名為黃龍村。從此,黃龍的美名就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了下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