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腸炎病

黃鱔腸炎病,病症名。常見症狀為鰓部出血,肛門紅腫。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黃鱔腸炎病
  • 常見發病部位:腹部,頭部
  • 常見病因:細菌
  • 常見症狀:鰓部出血,肛門紅腫
  • 傳染性:強
  • 傳播途徑:黃鱔
簡介,預防,中藥防治,

簡介

病鱔離群獨游,遊動緩慢,鱔體發黑,頭部尤甚,腹部出現紅斑,食慾減退。剖開腸管可見腸管局部充血發炎,腸內沒有食物,腸內黏液較多。主要症狀表現在三個方面:
1、鰓部出血,提起病鱔尾部,可見口內流出血水;
2、肛門紅腫,正常黃鱔肛門顏色呈灰色,但發病黃鱔肛門的顏色從初期的淡紅色發展到紫紅色,此時肛門外翻,當肛門紫紅和外翻時病情已相當嚴重,很快會死亡;
3、頭部伸出水面呼吸,頭部發黑,腹部出現紅斑,嚴重時腹部朝上。解剖病鱔,可見腸內無食物,肛門前2-5厘米長的腹腔內有較多的淤血。
病原體:此病是養鱔中較為嚴重的疾病,也是多發病。普遍認為是由細菌引起,但尚未作病原的篩選、回感、鑑定等詳細研究。
該病傳染強,病程較短,死亡率高。

預防

1、發病季節,每隔15天左右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溶液消毒1次,堅持2-3個月有效。
2、每隔15-20天,100平方米水面用辣蓼5千克,薄荷葉3千克,熬水全池潑灑,具有較好的預防效果。
治療:
1、每100千克黃鱔按1千克大蒜頭破碎後拌入飼料投喂,連餵3-5天有效;
2、每100千克黃鱔配20毫升“十滴水”(人用“十滴水”2瓶),放入2-3千克的米糠內,並加入1千克麵粉拌勻後直接飼喂,連續3天,效果很好;
3、每100平方米水面用乾池綿草0.5千克,或鮮辣蓼2-4千克,熬水全池潑灑,連用3天有效;
4、每100千克鱔魚用磺胺胍10克,連餵3天;還可用呋喃西林代替磺胺胍,每100千克黃鱔按20克拌入飼料餵養,有很好的療效;
5、每平方米水面用大蒜2-3克、韭菜2-3克、食鹽0.1-0.2克,混合後搗爛,加水拌勻,潑灑在飼料中,每天投餵1次,直到病情痊癒。

中藥防治

1、每月投餵1-2個療程的大蒜,用量:每100千克黃鱔每天用大蒜頭500克(搗爛)或大蒜素2克、食鹽50克拌飼,分2次投喂,連投3天。
2、每50平方米水面用蓖麻鮮葉或嫩枝150-200克,紮成數小捆,插於泥埂中讓其自然腐爛,每次3-4天,連續2次。
3、每100千克黃鱔用鐵莧菜乾品250克與水辣蓼乾品250克混合加水煎煮2小時,拌餌投喂,每天1次,連續3天。
4、每50千克黃鱔用鮮草1.5千克或穿心蓮乾品1千克,粉碎煎煮。用蠶蛹、乾蛆或蚯蚓浸藥汁,晾乾後投喂,每天1次,連續5-7天。
用蠶蛹、乾蛆或蚯蚓浸藥汁,晾乾後投喂,每天1次,連續5-7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