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博物館(台北黃金博物館)

黃金博物館(台北黃金博物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金博物館位於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金光路黃金博物園區內本山五坑旁,是黃金博物園區的一部份;黃金博物館由昔日台灣金屬礦業公司辦公室整建而成,是台灣第一個生態博物館,黃金博物館訴說金瓜石的礦業歷史與文化,讓現代的人們也能體驗金瓜石昔日的繁榮光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金博物館
  • 類別:歷史類
  • 地點新北市瑞芳區金瓜石金光路黃金博物園區內本山五坑旁
  • 館藏精品:大金瓜露頭
參觀信息,自行開車:,搭乘大眾運輸:,建築布局,

參觀信息

自行開車:

1. “國道” 三號:於濱海交流道下(循往東北角海岸指標),接2丁省道(瑞八公路)經瑞芳到瑞濱,再接2號省道東行即可到達黃金博物館。
2.經基隆市區接2號省道(北濱公路)往宜蘭方向,過八斗子、深澳即可到達黃金博物館。
3. “國道” 一號:於瑞芳暖暖交流道下,轉台2丁省道再往九份方向即可到達黃金博物館。

搭乘大眾運輸:

1.火車:搭北迴鐵路到瑞芳站下車,再換基隆客運濱海線,往金瓜石方向即可到達黃金博物館。
2.客運:於基隆火車站旁搭基隆客運濱海線,往金瓜石方向即可到達黃金博物館。 (1)台北-金瓜石:可自台北捷運忠孝復興站(1號出口-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152號)搭乘基隆客運(1062),經瑞芳、九份到金瓜石車站下車。 (2)基隆-金瓜石:可自基隆火車站(仁詳診所)搭乘基隆客運(788),經九份到金瓜石車站下車。

建築布局

黃金博物館共有三層樓,一樓展覽室的常設展分為幾個主題,『溯歷史金河』- 將金瓜石的歷史分成大航海時代(十六世紀左右)、清領時期(1890-1895)、日本侵占時期(1895-1945)、民國時期至台金結束營業(1945-1987)四個時代做介紹;『大金瓜露頭』-金瓜石的地名即從這座貌似南瓜的山頭而來,台語的金瓜即為南瓜,所以就叫做金瓜石,但是由於台金公司的開採,所謂的大金瓜露頭已不復存在;『本山坑道模型』-本山下的坑道全部接連在一起,全金瓜石地區坑道總長度達600多公里,深度則到達海平面下132公尺處;『早期採礦流程』-從爆破鑿洞到礦石開採的過程完整呈現在民眾眼前;『坑外運輸系統』-從最早被當作運輸工具的馬、電車至柴油車的發展,還有少數供人乘坐的平台車讓民眾參觀;『私人鍊金情境模擬』-金瓜石當地鍊金時多採用氰化煉製法,稱私入礦坑盜採金礦的淘金客為散花仔,以土法提煉有別於台金公司以機械化的選礦與煉礦,情境模擬得十分逼真;『盟軍戰俘營』-1942年英軍將在新加坡俘虜的523名戰俘帶來金瓜石,這些戰俘在日本侵占時代時從事採礦的工作,少量的糧食配給以及惡劣的環境,在攝氏40度的本山六坑礦坑因此而病死或是虛弱到無法工作,新的戰俘陸續來此地補充,總計共有1135個戰俘曾在金瓜石為日本人勞役,這些陳年往事都讓我們感覺歷歷在目。
黃金博物館的二樓也有常設展,共有三個主題: “金的運用” -讓民眾了解金在生活、科技上到底有什麼可運用之處; “家” -家是以523隻金螞蟻為主體的生態作品,每隻螞蟻栩栩如生,讓人不禁以為是活生生的螞蟻; “大金磚” -一塊高達220公斤的999.9純金的大金磚,在2004年獲得金氏世界紀錄,220公斤的黃金可能需要開挖4000萬公噸的礦石才有可能集成。黃金博物館的三樓則為 “淘金體驗區” ,讓民眾體驗用淘金盤淘洗砂金的樂趣,園區並附送小瓶子讓民眾將淘洗到的砂金帶回家。
金瓜石的金讓昔日的金瓜石繁榮興盛,讓今日的金瓜石成為民眾懷舊的好地方;金瓜石的瓜就是整座山脈的外觀,名稱也由此而來;金瓜石的食,金瓜石的地瓜、酸菜白帶魚湯都是金瓜石道地的料理,來到金瓜石可要好好品嘗一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