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讓

黃讓

黃讓,號遜齋。廣東省永安縣琴江都中正(今紫金縣敬梓鎮中正)人。

基本介紹

  • 本名:黃讓
  • 字號:遜齋
  • 所處時代:宋朝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時間:1526年
簡介,評價,作品,

簡介

黃讓——號遜齋(zhai),是宋五城兵馬都監黃海龍十一世琢明之第五子。妣鄒氏,生四子:啟愚、啟魯、啟蒙、啟英。明朝嘉靖廿一年(1542年)壬寅歲,父母輪喪,讓時年16歲,性至孝,廬墓三載。時中正屬長樂縣(今五華)遠邊山區,地連歸善縣(今惠陽市)之邊遠山區古名都、寬得都。嘉靖三年(1542年)後,福建上杭楊立於古名都?頭領導礦工起義,至三十三年(1554年)被明將尤瑛、王寶所破,楊立遭擒。三十五年(1556年),楊立之姑聯絡各地勢力揭竿再起,但累遭官兵征討而覆。四十年(1561年)後,東江有孫大德、陳松山、龍迪、李烏蛇、諸世和、葉萬、謝飛虎、李南山、張明宙、謝前墩、劉藍村、吳竹池、葉丹樓、黃繼相、葉千、賴時清(黃鹿觜)、葉景實、李元立、楊子亮、李竹山、丘宗堯、鮑時秀等,大群數千、小群數百。還有西江的王端、陳世安等也入侵古名、琴江,虜人民,占妻女,焚廬舍,據田地,挖墳墓等等恣行無忌,死者無數。後來,數村一壘,賊去則耕,賊至則閉壘而守,往往陷沒。四十五年(1566年)丙寅歲,賊人葉千擾琴江上、中、下鎮,挖去葬於古營墩琢明骸骨,入巢勒贖,索價千金。讓痛失父骸,未告妻、子,逕入賊巢以身當贖。賊見其家人日久無來求贖,常將拷打。有聞者慕讓之孝,不忍其受刑而報知其家,讓次子啟魯即奔賊巢替父。讓回,將土名金坑、溜沙等處田地賣銀380餘兩,入巢贖回。此後,盤踞各地的賊黨益恣橫行,東至興寧、長樂(五華)、程鄉(梅州)、揭陽,北至河源、龍川,西至博羅,南至海豐、歸善(惠陽、惠東)、東莞,無不罹其鋒者。古名、寬德、琴江其蹂躪之區也。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都御史吳桂芳率兵討伐。讓乃獻策於吳桂芳曰:“歸善之古名、寬得,長樂之琴江,其地為凶人築穴,不如置縣之,以安萬民。”時琴江嶂下歲貢黃遷、葉春秀亦上表請置縣:“毆鬥碎山谷間,官府號令不及,故令盜賊紛紛至此,惟置縣,庶亂略可遏也”。請於伸威副使方逢時。隆慶元年(1567年),穆宗即位,詔封疆以講武為不息,以玩寇為苟安,盜賊隱容,不早撲滅,往往釀成大患。巡按都御史參劾欽哉。葉春及應詔上書廿五篇。二年(1568年)黃遷至京師,上疏乞討賊置縣。隆慶三年,旨下立永安縣,隆慶四年(1570年)旨命林天賜代署縣城,修築城池,聘黃讓為監工,他嚴密組織,親自督戰,至次年城成,藩臬大夫旌其功。
城雖建,縣初立,賊眾日甚。舊者死,新者繼,一巢又分成幾。鐘英自青溪轉入古名,至岩前鷓鴣塘而巢,據四十寨。江漢殺鐘英橫行上、中、下鎮,據琴江,自璜坑南盡南嶺一十二寨而巢。曾廷鳳據九樹至黃塘而北至水潭毓九村而巢。曾宗惟、賀魁、陳子漢、甘公亮盡巢上、中二鎮。海豐曾仕龍入永安,破古名、琴江諸寨而巢銅坑。葉景實、鄔時會、江萬松巢南嶺。卓子旺、李東山、鄔世興、葉景清、藍一靖、賴宗爵等均永安境內東西南北方為犄角。永安79寨(圍)盡被賊破,完者僅8圍,各圍被殺至千人或數百。樟村圍僅剩3人。隆慶六年(1572年)兩廣侍郎殷正茂奉旨分兵五路大舉討伐。參將王詔、守備陳?U、參議顧養謙、副使劉穩出歸善。指揮祖萬松出永安,亦由顧養謙為監軍。時卓子旺踞璜坑,曾士龍踞田子徑,猖狂至極。黃讓募壯丁百人,由子啟愚、啟魯率為前鋒把總,討琴江守賊。十一月某日,永安縣陳立中令黃讓假道岩前、璜坑、龍窩諸巢,至岩前被曾仕龍捕捉。陳立中親往說賊曰:“兵往海豐,正宜鋤順,奈何自投湯火!”曾仕龍信之,並遣精銳三百以從。陳立中至龍窩喻賊助順,被曹志良捕捉,讓入巢如陳前言說之,始釋,並遣精銳五百以從。至南嶺,江萬松據險以抗,七日攻不下。陳立中命黃讓如前法說之,偽為質於賊,賊稍馳兵備。啟愚、啟魯率士會祖萬松、陳?U由小北進,中軍兵由漏子進,王瑞兵由曬禾石進,長樂守備徐天麟領兵由大梧進。啟愚、啟魯(時年19歲)率勇士百人先攻入巢,斬賊17人,救父出巢,啟愚身中數槍而捐軀。眾軍從四面突入,遂破南嶺,執賊首江萬松斬之,時為十二月十一日。是役,由黃讓說降曾宗惟等賊巢4個,降者1748人,斬將6員,生擒150人,將領2名。救還被捕者128人。接著,回師討伐踞琴江之殘餘。直至隆慶六年(1572年)以總兵張元勛、副使吳一介為中軍率部進兵討伐盤踞海豐馬公寨(今陸河縣屬)藍一靖,及踞螺溪(今陸河縣螺溪鎮)賴宗爵,啟魯奉命率前鋒勇士直搗馬公寨。破獲藍一靖,再撲螺溪,在抓賴宗爵的戰鬥中,啟魯受傷戰死。十二月廿八日,顧養謙計化解藍、賴餘黨,令陳?U繞出施山,令葉春秀誘出曹志良,令黃讓質於曾仕龍。廿九日,永安城遭賊放火。次日,即萬曆元年(1573年)正月初一、初二日,中軍兵由赤溪進(今紫金縣蘇區赤溪村),長樂軍徐天麟兵由永坑(今紫金蘇區永坑村)進,參將王詔,游擊將軍王瑞由貉獠坪進,張邦聘、黃道兵由禾多埔(今惠東馬山鎮禾多村)進,祖萬松兵由蕉坑(今紫金縣九樹鎮蕉坑村)進,破施山,擒曹志良,遂破李坑(今紫金縣龍窩鎮禮坑)等巢,擒卓子旺。繼之,攻烏禽嶂(今紫金、惠陽、惠東交界地)擒曾廷鳳、鄧伯韜、黃民泰。而永安尚有曾仕龍等,仕龍則破秋溪(今紫金水墩鎮秋溪村)歐宗政等自贖乞降,黃讓之力也。自是永安賊黨只剩葉景清,顧養謙遂與李如桂智擒之。至臘月遂肅清餘黨。黃讓累累立功,上每每賞賜,黃讓謙讓不已,且推於同事,以哨官之終久之。邑人鹹上言,上授以義士冠帶,黃讓辭之曰:“讓遭不辰之禍,殃及先君,破產贖骸,子職常事,何孝之足雲?至於待罪行間,賴天子聖靈,大將披髮麾殺賊,以雪民憤,不勝幸甚,敢言功乎!?非分之榮,義不敢受。”卒不受冠帶,使者異之。據郡縣禮記,初啟愚戰死,知縣陳立中葬而表之,及啟魯死無表之者。至萬曆十七年(1590年),邑人憐之,請縣為啟魯建祠。讓享壽81歲。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奉詔旆其閭、樹牌坊於縣城內東門,曰:“一門三孝”。皇帝詔曰:“朕跡黃讓,初終行事,誼篤天倫,死勤王事,財親骸而捐軀破產,卒歸骨於邱首,急父難而死親全,竟瞑目於地下,一門大節,萬古高標,應當特表以志不朽。”各邑官紳,衿合贈詞,事載《廣東通志》、《永安縣誌》、《長樂縣誌》、《閩小紀》、《廣東新語》、《嶺南逸史》等。(出自《廣東通志》)

評價

永安縣知縣徐允元題聯曰:
黃讓
倡議建城,要得民安須寇熄;復仇護國,乃知子孝即臣忠。
貢生黃在中題聯曰:
冒刃全親,三孝芳聲凌日月;建城平寇,孤忠血性壯江山。
解元鐘丁先題祠門聯:
崇榮祀於宮牆,萬古綱常昭日月;表幽芳在岩谷,一時雨露滿乾坤。

作品

黃讓更是一位詩人,他工詩善書,其詩善於用詩記事表情,其詩語言流暢,情景交融,現錄其《孝順詩》如下:
一、人生百行孝為先,瞬息難忘父母恩。十月懷胎心戚戚,三年鞠育意拳拳。
母誠兒厚恩同地,父實功高德配天。奉勸世間行孝者,從頭細讀蓼莪篇。
二、人稟有生世早題,父精母血始成兒。移乾就濕隨時變,括骨搜腸查德知。
正好供餐忙換粥,方才就枕又啼飢。這般苦楚誰能會,養子方知不孝時。
三、三年懷抱在胸前,一日可曾離母邊。機織廢耒休自嘆,容顏消瘦向誰憐。
願求淑女配君子,更望明師育大賢。若使愛親如愛子,家家樂享大平年。
四、人生八歲向書齋,好把詩書化爾乖。雅子魯愚尊父命,後生狂閒任師裁。
修身吾日加三省,積學他年上九階。不負雙親勤教誨,今朝方顯報恩來。
五、為人須要順乎親,忤逆何曾是好人。竭力盡心全子識,立身行道見天真。
聞言有召唯無諾,奉命從行豈待論。養志望雲階是孝,高風千載仰天民。
六、父母劬勞子不知,待他養子罵他痴。天寒地凍嫌湯冷,晝永更闌怕飯遲。
病臥蓐床休借問,步移花影欠扶持。要知積穀防饑語,豺獺猶知報本時。
七、養親顏色樂怡怡,下氣柔聲問起居。扇枕溫衾真自得,謹身節用有贏餘。
止示精潔羹和食,不在常供肉與魚。菽水承歡無限樂,服勞奉養待何如。
八、行孝須當務謹身,莫為非事累雙親。公平處世心常泰,克已為人德自新。
父母同歡因子孝,鄉鄰相敬在人仁。秋成預了公家稅,便是堯天樂道真。
九、祖公一氣自天來,父母相承有此骸。須記先人多積善,方知後胤樂徘徊。
春秋俎豆尤加敬,旦夕香燈意莫灰。飲水尋源深有本,孫支流派遍天涯。
十、同胞骨眾豈他人,此體同生父母身。共桌未分高與下,各餐就見富和貧。
多因異姓妻孥說,致失天倫手足情。試看田真兄弟樂,果然枯木又逢春。
十一、孝子仁人聽我吟,暗香指指繞詞林。一誠有感冬生筍,兩意樂從天賜金。
大舜克階由上帝,高僧救母賴神明。自憐才劣吟難盡,堯舜相傳孝悌心。
十二、廿四仁人一畫圖,立身行孝汝知乎。當年止頌奇男子,萬古鹹稱大丈夫。
名播丹墀香不斷,德留青史譽相孚。殷勤致語無他囑,道在聖賢修在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