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虞稷

黃虞稷

黃虞稷(1629-1691年),字俞邰,號楮園,明末清初晉江安海人,著名藏書家。生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黃居中之子。崇禎中隨其父移居南京。

基本介紹

  • 本名:黃虞稷
  • 字號:字俞邰
    號楮園
  • 所處時代:明末清初
  • 出生地:晉江安海人
  • 出生時間:1629年
  • 去世時間:1691年
  • 主要作品:《千頃堂書目》、《大清一統志》等
人物事跡,千頃堂藏書,征刻唐宋秘本書目,人物貢獻,《千頃堂書目》,參纂《明史》,參纂《大清一統志》,其他,著述,

人物事跡

千頃堂藏書

千頃堂是福建晉江安平金墩黃氏十三世孫黃虞稷藏書處,故址在今南京白下國區馬路街千頃堂金墩宅,前身系其父黃居中所建之千頃齋。
黃虞稷受父親黃居中薰陶,從小刻苦向學,嗜書成癖。七歲能詩,有神童之稱。十六歲入江寧郡學,博覽群書,於典籍“問無不知,知無不舉其精義”,被當地藏書家丁雄飛視為知已。
時值清兵大舉南下,江南戰亂頻仍,許多名家珍藏版籍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號稱藏書與天府埒的明朝諸藩之藏,更幾無寸軸片紙留世。黃虞稷承繼其父豐富藏書,千方百計慎守先世藏書,奇蹟般完好地保存了下來。大儒錢謙益《黃氏千頃堂藏書記》感嘆說:“豈非居福德之地,有神物呵護而能若是與?”
他慎守善增,廣泛搜購他人流散市上的藏書,充實自己的珍藏。幾年間,黃虞稷在其父黃居中千頃齋藏書六萬餘卷的基礎上,增至八萬多卷,並易名千頃齋為千頃堂,成為江南屈指可數的大藏書家之一。
當時名儒、藏書家錢謙益在纂輯《列朝詩集》時,曾向其借書,才“得盡閱本朝詩文之未見者”。錢氏見多識廣,其絳雲樓藏書被譽為東南文獻之歸,但他尚需借閱黃氏之書,可見千頃堂藏書之富、珍籍之多。藏書印有“晉江黃氏父子藏書印”、“溫陵黃愈邰氏藏書印”等。
著名學者黃宗羲曾贈詩黃氏:
“秣陵焦氏外,千頃聚書多。石戶樓千秘,宗人許再過。
從來耽怪牒,豈以易鳴珂。況說今加富,應知有鬼訶。”
黃虞稷擁有豐富的藏書,從不矜嗇,公之同好,互相研究考訂。他“常與江左諸名士約為經史會,以資流覽,借閱者無虛日”。
他又和好友、藏書家丁雄飛等人建立“古歡社”,訂立《古觀社約》,和藏書家丁雄飛結為摯友,互相訂有“古歡社約”,兩家相距10餘里,互定為約,每月13日他到丁雄飛處,25日丁雄飛到他處,相互質證,借書、抄書、校勘,要務有妨則預日辭。約會日不入他客,借書以半月為率,還書不得托人轉致。以“盡一日之陰,探千古之秘”,傳為書林美談。

征刻唐宋秘本書目

為使當時歷劫倖存的珍貴版本書籍得以廣泛流傳,黃虞稷還會同祥符藏書家周在浚,共同發起征刻唐宋秘本藏書。他們從各自家藏中精心挑選出唐、宋秘本96種,詳加校訂,編成《征刻唐宋秘本書目》一卷,刊刻發布,廣泛徵求有財力的有識之士刊印出版,希望以此帶動海內藏書家,共出所藏珍本。
此一舉動,得到許多學者的積極回響。朱彝尊魏禧等五人聯名發表《征刻唐宋秘本書啟》,張芳還專就此事撰文,願天下人共襄盛舉。
不久,納蘭性德刊刻《通志堂經解》,首先收入黃虞稷和周在浚提供的經部書籍。其後,在官纂《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和私刊《知不足齋叢書》中,又陸續刊印《征刻唐宋秘本書目》中的絕大部分珍籍。
黃虞稷利用家藏的珍本,常與當時的名士學者論事校書,視野大開,學識益廣。龔佳育是金陵藏書兼刻書的名家,黃虞稷在他府中立館,一面教其子弟,一面為其校書。龔氏刊行的《授經圖》、《春秋纂例》諸書,大都經黃虞稷校正。

人物貢獻

《千頃堂書目》

在校訂藏書中,黃虞稷看到《宋史·藝文志》載止於南宋·鹹淳年間,遼、金、元三史《藝文志》均付闕如,雖在《文淵閣書目》和《國史經籍志》諸書中略有記載,卻又大都“草率”、“誕妄”,不足為憑。至於有明一代,儘管作者輩出,著述閎富,卻無一完備的書目。
黃虞稷
黃虞稷遂在他父親所撰6卷《千頃齋藏書目錄》的基礎上,據其藏書,以個人之力,窮十數年之功,重編成目錄學史上著名的《千頃堂書目》三十二卷。按四部分類,下分43門,類例多有創新,對明一代之書,詳加著錄。兼補《宋史·藝文志》所遺漏之書,又因遼、金、元三史無藝文志,又於每類之後,附此三代書目。著錄宋鹹淳以降宋人著作600餘家,12 700餘卷,遼、金、元三代1 710人的著作,12 200餘卷。卷數之外,註明撰人略歷,較前代各史藝文志為詳明。後來王鴻緒《明史稿·藝文志》和張廷玉《明史·藝文志》,均據《千頃堂書目》刪削而成。後因總纂官王鴻緒對《明史·藝文志》原稿多加刪削,全祖望、盧文弨、杭世駿對王鴻緒刪削之舉深表不滿。
《千頃堂書目》主要補錄明代著作,上到明代十六朝帝王將相的著作,下至布衣文人的詩文雜記,沒有書千頃堂不搜討網羅,甚為齊備,是迄今反映明人藝文最全的目錄之作。同時並附載宋、遼、金、元四代著述所闕。在每條書目下,還儘可能地記述作者爵里、字號、科第,有的還略志該書的內容或編撰的情況。
全書按經、史、子、集四部五十一類排列。每部類下先列明人著述,後附南宋鹹淳以下和遼、金、元各朝著作,總計收錄明人著作14000餘種,附載宋、遼、金、元四代著作2400餘種,使南宋末以至明代數百年間所有學人士子紛然雜陳、汗牛充棟的著述,初步條分縷析,“燦然大備”。
另和倪燦撰有《宋史藝文志補》,盧文弨訂正;《明史藝文志補編附編》等。

參纂《明史》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廷特命內外大臣推薦人才,開博學鴻詞特科。黃虞稷以“博雅能文”,尤深諳經籍目錄之學被推薦進京。未及應試,忽報喪母而奔歸守制。
黃虞稷
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廷開館纂修《明史》,由左都御史、崑山徐元文(玉峰)擔任監修總裁,召集全國的著名學者參修。徐元文以黃虞稷學問深博,文筆雅健,特薦舉參與纂修。康熙二十年(1681年),黃虞稷乃以布衣入翰林院,食七品俸祿,就任《明史》纂修官。
黃虞稷在明史館,分纂《列傳》和《藝文志》。在編纂過程中,他以自己的《千頃堂書目》為底本,利用史館的有利條件,博採諸家書目,去其繁雜,輯其未備,反覆考訂,纂成《明史·藝文志稿》。明史總裁王鴻緒依據黃虞稷的《藝文志稿》進行刪改、增補,砍掉宋末、遼、金、元四代附載著錄,編為《明史稿·藝文志》。其後張廷玉又按此稿校訂,改編成後來的流通本《明史·藝文志》。黃虞稷原編的《明史·藝文志稿》,卻湮沒失傳。
然而,經纂修官多次刪削後的《明史·藝文志》已無法反映明代著述之全貌,故後人探求明人著述概貌時,多舍《明史·藝文志》而取《千頃堂書目》。
《千頃堂書目》一直以鈔本形式廣為流傳,並先後得到朱彝尊、杭世駿盧文弨、吳騫諸學者的推崇和校補,日臻完善,成為中國目錄學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著述。1913年收入《適園叢書》第二集。

參纂《大清一統志》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徐元文之兄徐乾學修《大清一統志》,又推薦黃虞稷兼任《大清一統志》的纂修官,分纂福建全省分志。
黃虞稷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大清一統志》的總裁官徐乾學乞假回鄉,特旨準帶《一統志》稿回崑山總纂。徐乾學疏請準帶黃虞稷“隨往相助,一如在館供職,庶編輯易成”。黃虞稷隨徐乾學往太湖包山書局編纂《大清一統志》。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大清一統志》的總纂工作基本完成。
康熙三十年(1691年)七月,黃虞稷積勞成疾,抱病回歸江寧(南京),到家僅5天便與世長辭。

其他

黃虞稷詩文頗稱雅健,王士禎、毛奇齡等人時常稱讚他的詩作。毛奇齡在答贈他的詩句中有“秋盡論詩逢沈約,年來講《易》有田何”的稱譽。
黃虞稷天性孝友、好義。康熙十七年(1678年)應召進京,路過山東,看到山東旱蝗成災,餓殍遍野,隨即為民請命,報請有司施賑救濟。南京舊有福建義冢,因年代久遠,葬無隙地,黃虞稷帶頭捐資購地,擴充地域。
清初,福建沿海戰亂,有許多福建籍婦女被擄到南京販賣,黃虞稷即會同好義者集資為其贖買,並遣送回籍與家人團聚。
故里有敦善堂,專行濟藥、施棺善事,他亦時加資助。
黃虞稷祖籍的故居在安海鎮朝天境,祖宅門首原懸有木刻楹聯一對,曰:“一篇書目傳千頃,十則家規韻五言。”

著述

除《千頃堂書目》外,所著有《我貴軒集》、《建初集》、《朝爽閣集》、《蟬巢集》、《史傳紀年》和《楷園雜誌》諸書,但大都失傳。對國學最大貢獻為中國《大清一統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