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能(神話中的動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能:一說是黃熊。一說是黃龍。也有說法是三足鱉。能,古代稱一種三足鱉

基本介紹

  • 本名:黃能
  • 別稱:黃熊
  • 所處時代:夏朝
  • 主要作品:鯀的化身
介紹,考證,典籍記載,

介紹

說法一: 黃熊
國語》記載,平公夢黃熊入夢。“平公有疾,韓宣子贊授客館。客問君疾,對曰:寡君之疾久矣,上下神祇無不遍諭,而無除。今夢黃熊入於寢門,不知人殺乎,抑厲鬼邪!子產曰:以君之明,子為大政,其何厲之有?僑聞之,昔者違帝命,殛之於羽山,化為黃能,以入於羽淵,實為夏郊,三代舉之。”
能是熊的本字,黃能即黃熊。韋昭注曰:公夢熊似羆。
說法二: 黃龍。
山海經·海內經》曰:“洪水滔天,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
晉代郭璞引《開筮》曰: “鯀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也。”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人部》曰:“黃熊,龍類也。”
明代陳士元《名疑》曰:“鯀封於崇,《國語》謂之崇伯,《左傳》作崈伯,鄭子產謂鯀殛羽山,其神化為黃熊,入羽淵。黃熊或雲黃龍。”
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前有羽潭,一名羽池。《左傳》:鯀化為黃龍入於羽淵。是也。”
清代呂撫《二十四史興衰演義》:“乃命祝融羽山。鯀死,三年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熊,尋化為黃龍,入於羽淵,反將息壤竊去。”
清代李鍇尚史》:“《歸藏》:鯀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
說法三: 三足鱉。
《增修歷史感應統紀》記載,禹的父親鯀,死後化為三足鱉:“帝堯之時,洪水滔天,堯求能治水者,皆曰鯀可。堯曰:‘鯀,負命毀族不可。’四岳請試之。鯀治水九年,功用不成。舜視鯀治水無狀,殛之於羽山以死。注云:鯀死化為黃能,入於羽淵。”(能,乃來反,三足鱉也。《夏本紀》)
《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二·復陳士牧居士書三》:“須知世間所最重者是神識。即功成名立,究竟於親之神識無所裨益。大禹,大聖人也,不救於之神識,化為黃能(音乃,平聲,三足鱉也),入於羽淵。思及此,則勸親念佛求生西方之心,油然生矣。”
黃能是一種神話中的動物,是三隻腳的鱉(能,乃來反,三足鱉也。)在《山海經》中有記載。

考證

近代神話學家袁珂先生認為諸多說法中,當屬黃龍之說最為可信。其根據是古神話典籍《山海經·海內經》中所記「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之語,而古代有馬化為龍的神話傳說。且大禹的後裔褒之二君亦有化龍之說、夏後少康的後裔古之民亦有文身龍子的習俗,故黃龍之說最為可信。
袁珂《山海經校注》曰:“鯀被殛羽山,死三歲不腐,其腹生禹,行跡乃又過於希臘神話取火者之普洛米修斯矣。惟鯀入羽淵所化,則諸書所記不一。《歸藏·啟筮》云:「化為黃龍。」《左傳·昭公十七年》云:「化為黃熊。」《國語·晉語八》云:「化為黃能。」《拾遺記·卷二》云:「化為玄魚。」龍、熊、玄魚均無疑問矣,惟「能」解釋各異。《左傳》釋文云:「熊一作能,三足鱉也。」《史記·夏本紀正義亦云:「鯀之羽山,化為黃熊,入於羽淵。熊,音乃來反,下三點為三足也。束皙《發蒙記》云:『鱉三足曰熊。』」由是言之,熊者熊字之訛,熊即能也。然《說文·十》云:「能,熊屬,足似鹿。」韋昭注《國語》亦云:「能似熊。」任昉述異記》亦云:「陸居曰熊,水居曰能。」則此熊屬之獸,又可以居水也。三足鱉或系誣辭,水居之能說亦牽強,熊不可以入淵,玄魚則古「」字之析離,更不足據,要以古說黃龍為近正也。鯀原為天上白馬,《周禮·夏官·庾人》:「馬八尺曰龍。」則天馬化龍,亦想像之自然,無足異也。”

典籍記載

國語·晉語八》:“昔者違帝命,殛之於羽山 ,化為黃能,以入於羽淵 。”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上:“ 堯使鯀治洪水,不勝其任,遂誅鯀於羽山 ,化為黃能,入於羽泉 ,今會稽祭禹廟不用熊,曰黃能,即黃熊也。陸居曰熊,水居曰能。”
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 羽窟無底幽黃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