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羊鎮

黃羊鎮

黃羊鎮隸屬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位於區域東端,與武南鎮毗鄰,距武威市城區東南35公里,是甘肅省十大集鎮之一。

鎮域面積172.84平方千米,南北長30公里,東西寬17公里,總人口76200人(2017),城鎮化率達36.7%。全鎮轄1個街道辦事處、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3個村民委員會,218個村民小組,現有耕地10.3萬畝,人均耕地2.4畝。金大快速通道貫穿我鎮境內13公里,涉及8個行政村,25個村民小組。

2018年9月,黃羊鎮入選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羊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
  • 下轄地區:3個社區,23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黃羊村
  • 電話區號:0935
  • 面積:172.84平方千米 
  • 人口:76200人(2017)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火車站:武威站
  • 車牌代碼:甘·H
概況,沿革,基本概況,地理位置,旅遊資源,人口,交通,麵粉加工基地,甘肅農業大學所在,

概況

黃羊鎮位於涼州區南部。面積172.84平方千米,人口76200人(2017)。轄4個社區、2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黃羊,距市區35千米。蘭新、乾(塘)武(威)鐵路和312國道、G30連霍高速公路穿境。境內的明長城及沿成城障、烽燧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沿革

清代設靖邊驛。
新中國成立後,因興建黃羊水庫,大量張義鎮居民搬遷至今黃羊鎮境內。
20世紀50—60年代創建黃羊河農場。甘肅畜牧學校,甘肅農業機械化學校,甘肅水利學校,甘肅鐵道學院,甘肅農業大學等先後搬遷至黃羊鎮。黃羊鎮人口劇增。
1955年設二壩鄉,1962年改為公社,1983年改鄉。1996年,黃羊鎮面積102平方千米,人口3萬人,轄大墩、新店、黃羊、廣場、橫溝、長豐、土塔、三河、渠中、七里、中腰、李寬寨、唐溝、西河14個行政村;二壩鄉面積58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轄天橋、峽溝、新中、平溝、楊房、嚴房、二壩、上莊、楊家屲9個行政村,駐地距市區40千米。2004年,撤銷二壩鄉,併入黃羊鎮。

基本概況

鎮政府駐黃羊村。駐有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由甘肅省畜牧學校與甘肅省機械化學校於2004年組合)、武威市第七中學、黃羊河農場、省農墾農業研究院等單位20多家。有中國小18所,在校學生6637人。
黃羊鎮發展節水高效農業成效喜人黃羊鎮發展節水高效農業成效喜人
鎮內交通便利,1997年被國家計委列為全國農村生態環境及基礎設施建設的首批試點,鎮示範區核心區域總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將其建成一個具有示範帶動作用,能推動產業化發展的科技園區。

地理位置

黃羊鎮位於涼州區東端,總面積172.84平方千米,南北長30公里,東西寬17公里。

旅遊資源

黃羊鎮旅遊資源較為豐富,東西分別接近騰格里沙漠與祁連山脈,既有大漠孤煙直的豪情,也有山川聳翠的秀麗,天梯山石窟位於黃羊水庫邊緣,興建於北涼沮渠蒙遜時期,是中國最早的石窟建築。
境內有明長城,當地俗稱土長城。城垣與烽火台皆保存完整。

人口

總人口76200人(2017),城鎮化率達36.7%。全鎮轄1個街道辦事處、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3個村民委員會,218個村民小組,現有耕地10.3萬畝,人均耕地2.4畝。金大快速通道貫穿我鎮境內13公里,涉及8個行政村,25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黃羊村。駐有省畜牧學校、武威七中、省農機學校、黃羊河農場、省農墾農業研究院等單位20多家。2001年,完成農業總產值7388萬元,財政收入768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7602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55元。有中國小18所,在校學生6637人;區第五人民醫院正在籌建之中。先後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鄉鎮”、“全省明星鄉鎮”、全省“文明鎮”等榮譽稱號。

交通

鎮區內交通便利,通訊快捷,國道312線、蘭新、乾武鐵路幹線穿境而過,武黃公路、黃哈公路相互交匯,集貨運客運為一體的黃羊火車站就在鎮內;鄉村道路四通八達,交通比較便利。特別是1997年,黃羊鎮被國家計委列為全國農村生態環境及基礎設施建設的首批試點鎮以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代,鎮容鎮貌得到了大的改觀。黃羊鎮已成為省內外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中轉站,成為中西部商品流通的重要集散地。

麵粉加工基地

農業生產基礎穩固,種植結構調整最佳化。1995年以來,興修各類渠道380公里,整修道路75公里,營造綠化帶44公里。農業科技含量日益提高,累計建成日光溫室1000多座,年產值約1000多萬元。小麥良種推廣率達到100%,規模養殖戶達到800多戶,已由單一的育肥肥逐步轉變為瘦肉型豬奶牛、肉牛育肥、優質細毛羊、特種畜禽等齊頭並進的養殖好勢頭。
鄉鎮企業發展迅速,工業體系初步形成。每年都有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大項目落戶。黃羊鎮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以麵粉加工為主導的黃羊工業經濟開發小區已成為輻射西北五省最大的麵粉加集散基地,年處理小麥80萬噸,是全區小麥總產量的2.8倍。年產值5000萬元以目的企業有6家。各類個體私營企業已發展到400多戶,初步形成了麵粉加工、塑膠、農機、化工、建材、裝潢、釀造、醫藥等門類齊全,實力較強,基礎較好的工業體系。
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拓寬鋪築道路4公里,新建萬噸蓄水池1座,新建二層以上樓房22幢,完成鎮區綠化帶10公里。
為了進一步快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步伐,黃羊鎮綠色食品科技示範區已於2002年3月由市政論批准成立,由市區共同負責建設,示範區核心區域總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示範區以套用高科技,突出綠色環保為宗旨,採取優惠政策和服務招商相結合的辦法,力爭將其建成一個具有示範帶動作用,能推動產業化發展的科技園區。
2004年8月,二壩鄉併入黃羊鎮。二壩鄉面積58平方公里,合併後的黃羊鎮轄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3個村民委員會,2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58380人,區域面積約158平方公里。
二壩鄉位於涼州區東南部,國道312線橫貫東西,黃哈公路穿越南北,鄉村道路縱橫交錯,效能條件十分便利。鄉域面積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9924畝。轄峽溝、天橋、平溝、新中、楊房、楊家窪、嚴莊、上莊、二壩9個村,6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994人。鄉政府駐新中村。2001年,完成農業總產值3123萬元,財政收入209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60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80有中國小10所,在校學生2674人;有衛生院1處。
二壩鄉與省科委共同承建高新節水示範區兩處,修建高壓泵房四座,節水地面各達10000畝。園區內新建蔬菜日光溫棚、花卉棚、常青樹棚100個,不斷引進推廣新品種,現已成為全市高標準、高科技示範園區之一。依靠沿山牧草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養殖業,現建立了集養殖、屠宰、販運冷貯為一體的規模養殖點1處;特禽養殖發展較快,已引進肉狗肉鴿等珍稀品種。全鄉規模養殖戶達316戶。黃羊經濟開發區成立以來,全鄉以麵粉加工為主體的鄉鎮企業、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如雨後春筍。有鄉鎮企業5個,個體私營企業89個,企業從業人員528人,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
在實施西部大開發中,二壩鄉根據區位優勢和地域優勢,確定了今後的發展目標:發展農業高科技示範園區,努力建設肉類、蔬菜供應為主的經濟開發區,不斷培育和壯大以小麥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蔬菜產業、以規模養殖為主的畜牧業,推動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甘肅農業大學所在

甘肅農業大學的前身是1946年10月創建於蘭州的國立獸醫學院,是當時國內唯一的獸醫高等學府,首任院長為我國著名獸醫學家、獸醫教育家及現代獸醫學奠基人之一盛彤笙院士。1950年,學校更名為西北獸醫學院;1951年,更名為西北畜牧獸醫學院。在建校之初,一批留學海外的學者放棄優越的生活條件,來到祖國的西部,立志於祖國畜牧獸醫事業,開創了我國畜牧獸醫高等教育事業的嶄新局面,培養了我國第一批畜牧獸醫事業的高級專門人才,造就了一大批國際、國內知名的專家學者。1958年,學校與籌建中的甘肅農學院合併成立甘肅農業大學,並遷往武威黃羊鎮辦學。在遷往武威黃羊鎮辦學的28年內,學校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以自力更生的創業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突出的人才培養成就贏得了社會的讚譽。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學校遷回蘭州市辦學。1984年10月,在當時財政投入十分有限的情況下,面對一片荒灘,全校師生萬眾一心,迎難而上,從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建起,開始了學校辦學史上的又一次艱苦創業。1986年秋季,在新校址招生。在此後的20多年裡,一邊搞建設,一邊抓教學,學校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和不懈努力,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農科為優勢,多學科發展的高等農業院校。
搬遷後舊址現為蘇式建築群,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