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型肝炎

各種病因引起的肝炎,同時伴有皮膚黏膜黃染,血清膽紅素超過17.1μmol/L者稱為黃疸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是基於有無黃疸表現及血清膽紅素水平是否升高來定義的,與之相對應的是無黃疸型肝炎。黃疸型肝炎是一種臨床症狀的診斷而非病因診斷。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感染科
  • 多發群體:各種肝炎患者
  • 常見發病部位:肝臟
  • 常見病因:與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損傷、藥物損傷等有關
  • 常見症狀:乏力、厭油膩、噁心,伴有皮膚及黏膜黃染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各種引起肝炎的病因都可因同時出現黃疸而被診斷為黃疸型肝炎。常見的病因包括以下幾種: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的感染,其他嗜肝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等)的感染、化學毒物的損傷(如四氯化碳)、酒精損傷、藥物(雷米封、利福平、降血脂藥物)損傷、自身免疫損傷、遺傳代謝性疾病影響、血脂代謝異常(脂肪肝)等,這些原因都可導致肝細胞發生瀰漫損害產生肝炎,同時出現黃疸,在臨床上被診斷為黃疸型肝炎。

臨床表現

包括肝炎和黃疸兩方面的臨床表現。
1.肝炎的臨床表現
近期內出現的持續數天的乏力、厭油膩、噁心等,嚴重者可出現極度乏力,食慾減退、嘔吐明顯等,甚至迅速出現Ⅱ度以上肝性腦病。體徵有肝腫大並有壓痛、肝區叩擊痛,部分患者可有輕度脾腫大。化驗檢查血液會出現肝功能下降的表現,如轉氨酶升高等。
2.黃疸
皮膚和鞏膜呈淺黃至金黃色,皮膚可有瘙癢。化驗血液會出現膽紅素升高。
急性黃疸型肝炎在臨床上比較常見,根據臨床表現可將其病程分為三期,階段性比較明顯,總病程約4個月。
(1)黃疸前期病程數天到21天,平均7天。多數症狀緩慢出現,體徵多不明顯。多數病患者最早的感覺是全身乏力,繼而食欲不振、厭油、噁心嘔吐、腹脹,甚至不能進食。由於不同患者表現的情況不完全一樣,以起病時突出出現的臨床症狀可分為:以消化道症狀為主的消化不良型;以發熱、頭痛、上呼吸道症狀開始的流感型;以上腹部劇烈疼痛伴寒戰、高熱、黃疸、白細胞計數增多起病的膽道疾患型;早期以關節酸痛兼發熱的風濕型;還有惡寒、弛張熱、迅速見黃疸的敗血症型。此外還有起病類似瘧疾或腦炎或蕁麻疹、丘疹及紅斑樣皮疹者。
(2)黃疸期病程約為2周到6周。主要表現為黃疸的出現和加深。首先出現尿色黃染,繼之可見鞏膜及皮膚黃染。黃疸加深在1到2周內達高峰。隨著黃疸的加深,部分患者還會持續存在數周,然後才逐漸消失。此時多數患者不再發熱。黃疸達高峰並開始消退,消化道症狀表現改善,如食慾開始恢復,其他症狀也開始減輕。
(3)恢復期一旦黃疸消退,就進入了恢復期。病程約2周到4個月,平均1個月。以上各種症狀多在2周左右開始消失,兒童病程較短,恢復快,約1到2個月即康復。成人中約5%長期留有肝區痛,或不適感、食慾減退及乏力,常稱之為肝炎后綜合征。

檢查

1.血清總膽紅素升高,其中以結合膽紅素升高為主(>35%)。
2.尿中膽紅素陽性,尿膽原常增加,同樣糞中尿膽原含量可正常、減少或缺如。
3.肝功能試驗根據不同病因可出現下列指標異常:①轉氨酶升高;②凝血酶原時間異常;③嚴重肝病時,也可出現膽固醇、膽固醇酯、膽鹼酯酶活力下降等;④伴有肝內瘀膽時,鹼性磷酸酶可升高;⑤血清白蛋白下降。
4.免疫學檢查:血中肝炎病毒標記物陽性可支持病毒性肝炎的診斷。
5.肝臟活組織檢查對瀰漫性肝病的診斷有重要價值。除了光鏡檢查外,還可行電鏡、免疫組化、原位雜交、免疫螢光等檢查。
6.B超、CT等對肝臟形態學變化的診斷有幫助。

診斷

各種病因引起的肝炎,伴皮膚黏膜黃染,血清膽紅素超過17.1μmol/L即可診斷為黃疸型肝炎。

治療

1.一般治療
休息,飲食與營養。
2.針對性治療
(1)利膽藥物西藥:熊去氧膽酸、腺苷蛋氨酸等。中藥:茵梔黃沖劑等。
(2)護肝藥物主要為肝細胞膜穩定劑,有降低轉氨酶的作用,此類藥物有很多可供選擇。
(3)支持對症治療主要為改善納差、腹脹、噁心等症狀的藥物。
3.抗病毒治療
急性病毒性肝炎一般不需抗病毒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則需要針對病毒進行抗病毒治療。

預防

對於病毒性肝炎需要管理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以及保護易感人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