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鏟

黃玉鏟

黃玉鏟,1959年泰安大汶口遺址出土,長17.8厘米,寬7.2厘米,黃玉質,呈淡黃色,頂部弧狀凸起,有一圓孔,通體磨製光滑,刃部鋒利。現藏於山東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玉鏟
  • 出土地點:泰安大汶口遺址
  • 館藏地點:山東省博物館
  • 出土時間:1959年
基本信息,歷史價值,

基本信息

新石器時代, 尺寸:長17.8、寬7.2、厚0.4厘米, 出土時間.地點:1959年.山東泰安大汶口出土。
玉色淡黃,細膩溫潤。器作扁平長方形,形制規矩,磨製精細。

歷史價值

大汶口文化距今約五六千年,這一時期社會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工具以石器為主,早期除使用一些磨製粗糙的石鏟,還有骨鐮、蚌鐮以及加工穀物的石杵和石磨棒,中晚期出現有肩石鏟、大型有段石錛、石鎬頭和鹿角鋤等,這些石器工具全系磨製而成,硬度很高,刃口鋒利,穿孔大都採用了管穿的方法,這些說明,大汶口文化時期的先民們已經成熟地掌握了石器的鑽孔技術。石器製作技術的發達,對同時期制玉工藝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出土玉器中幾乎都可以找到與其相同或相似的石質工具。大量玉質工具的出現真的是與石器一樣作用於農業生產嗎?雖然玉的硬度很高,但是質地極脆,在具體使用過程中極易損壞,而且玉材極為難得,隨著人們對玉的認識不斷深入,玉質工具逐漸從農業工具中分離出來,成為禮儀用器。此黃玉鏟沒有使用過的痕跡,且通體磨光形制精美,可以認定它是一件禮器。 這件玉鏟與其他的玉鏟在形制上沒有明顯不同,值得稱道的是它的沁色與鑽孔技術。經有關部門的鑑定,這件玉鏟材料來自山東地區,其上有大片的黃色沁浮於表面,形似漂浮的雲朵,像是刻意勾勒上去,以增添它的優美與神聖,沁色的形成與玉質、埋藏時間、埋藏土質都有密切的關係,這件玉鏟的沁色與玉質搭配得如此協調,華麗而不顯繁縟,自然形成的美感實屬難得。新石器時代的玉器一般都為有孔玉器,有些是造型本身帶的孔,如琮、璧,有些是為了穿繩佩戴而打的孔,因而在製造玉器時,穿孔不能不占有相當的位置,這一時期玉器的穿孔大概有這樣幾種:第一種是一面鑽孔,孔徑越來越小,縱截面為梯形,適於較薄的裝飾品;第二種是對穿孔,較厚的玉器或筒狀玉器穿孔一般採用這種方法,但鑽出的孔不圓、不直;第三種管穿法,這件黃玉鏟就是採用了這種方法,拿一根管,在扁薄的鏟的特定位置上,放入水調勻的解玉砂,使管在其上磋動,逐漸琢磨成玉器。這件玉鏟的孔既圓又直,外徑與內徑幾乎相等,沒有明顯的管鑽螺旋紋,打磨得光滑細緻。
此後,在龍山文化遺址和夏、商代的墓葬中仍有少量的玉剷出土,形制上逐漸向後世的圭過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