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江水系

黃浦江水系

黃浦江水系是太湖流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發育的過程與太湖流域水文環境變化密切相關。由於北宋開始的海平面上升,太湖地區水文環境發生重要變化,湖群擴張,三路排水格局轉為吳淞江一路,吳淞江曲流發育。這個變化是黃浦江水系開始發育的動力。13世紀末海平面下降,又導致了太湖地區的水文環境發生相應改變。吳淞江的迅速淤淺,推動黃浦江水系的全面成熟和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浦江水系
黃浦江水系簡介,水系的初期階段,水系的發育成熟,

黃浦江水系簡介

黃浦江水系是太湖流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發育的過程與太湖流域水文環境變化密切相關。由於北宋開始的海平面上升,太湖地區水文環境發生重要變化,湖群擴張,三路排水格局轉為吳淞江一路,吳淞江曲流發育。這個變化是黃浦江水系開始發育的動力。13世紀末海平面下降,又導致了太湖地區的水文環境發生相應改變。吳淞江的迅速淤淺,推動黃浦江水系的全面成熟和發展。

水系的初期階段

一、黃浦江水系形成的初期階段
1.太湖流域排水格局的改變
今天黃浦江水系是淺碟形太湖盆地的東向出水通道。太湖流域的排水出路,古有三江,即東晉庚仲初在《揚都賦》注中所說的:“太湖東注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入海為東江,與松江而三也。”至遲在唐代,古東江和婁江已完全湮塞,但到北宋初年。太湖流域的排水格局還沒發生重要的變化,依舊因襲古三江的大勢,即東北、東、東南三路排水。郟dǎn@①談到:“自松江下口,北繞崑山、常熟之境,接江陰界,約三百餘里,有港浦六十餘條。”[5]此為東北方面排水的河道。東南面則“一路自急水港下澱山湖入海。”[6]朱長文也記載:“松江東流聚為小湖,……又南接三泖,……又南接海鹽之蘆瀝浦,行二百餘里,南至浙江。”[7]中路吳淞江依存,是太湖排水的主要河道。
從北宋中葉開始,這個排水格局發生重要的變化。當時東北方向的排水出現困難,“水盛時決之則或入江海,水稍退則……欲北導於(長)江者反南下。”[8]這是郟所描述的當時實況。瀕臨長江的農田為了防止鹹潮倒灌危害,紛紛修築堰壩隔海潮,崑山一帶的塘浦開始喪失排水的功能[9]。到南宋初年,據當時水利調查中所描述的水流走向來看,崑山一帶諸多河道和湖泊的走水已改為南出吳淞江,循東路出海[ 10,11]。而古婁江的大體位置在今瀏河一線,正位於崑山境內。因此太湖水系在古婁江方向的排水到南宋初已基本喪失。只是崑山以西常熟一帶的通江諸浦仍擔任著排泄昆、承湖一帶的部分來水功能,東限則在白茆港附近。
與古婁江方向出水困難的情況相類似,古東江方向的泄水功能也日見衰減而最終喪失。北宋皇yòu@②年間華亭沿海修築海塘擋潮[12],隔斷大部分河港的直接入海通路,僅金山一帶尚留數處港浦通海之口。到南宋初葉,這些通海之處已成為鹹潮奔沖損害民田的禍根[13]。故而一些港浦相繼捺斷,“獨留新涇塘以通鹽運。”但此塘仍是海潮倒灌災難的根源,樓鑰對這樣的後果有所描述:“海潮大入,雲間、胥浦、仙山、白沙盪為巨壑,漫及蘇、湖、秀,邑不復可耕。”[14]乾道七年(1171),在秀州知州丘@③的主持下,修築運港大堰和新鹼塘,至此古東江方向的排水通道已全部捺斷[15]。隨著這一帶河港入海通路的逐漸喪失,吳淞江以南水流全部改走東北,由吳淞江入海。如《雲間志》中記載:“華亭地勢東南益高,西北益卑,大抵自三泖五浦下注松江以入於海。”
從上述可見,到南宋前期太湖流域的東北和東南諸浦排水通道的功能已經基本喪失,僅剩吳淞江一路。與北宋初相比,可以看出水系格局已發生重要變化。這是有記載以來太湖流域下游水系發生的最重要變化,正是這個變化為今天黃浦江水系的發育創造了條件。
2.太湖地區水位抬高和吳淞江曲流的發育
太湖地區地勢淺平低洼,北宋以來水患日趨嚴重,水位抬高,瀕湖低田相繼積水,形成新的湖群,同時原有的湖泊也在不斷地擴大。據郟dǎn@①在熙寧年間談到的現狀:蘇州除太湖、昆湖、承湖、陽城湖、沙湖外,其餘幾十處“皆積水而不耕之田地。其水之深不過五尺,淺者可二三尺,其間尚有古岸隱見水中,俗謂之老岸。或有古之民家階zhòu@④之遺蹟在焉。”[16]這些新生的湖群幾乎連成一片,崑山至和塘以北的原有諸塘浦“與諸湖相連,不見其蹤。”從崑山與常熟虞山之顛遠眺,四周之水與天相接,“父老皆曰:水底,十五年前,皆良田也。”[17]吳淞江以南今澱山湖一帶,原有不大的數個湖泊,到南宋紹熙年間已擴展成一個“周回幾二百里,茫然一壑”的薛淀湖[18]。不僅東太湖地區的湖群在發展,就是太湖本身也在擴大。單鍔曾於熙寧八年(1075年)大旱水退時,在湖中見到昔日丘墓、街井和枯木之根,堅信“昔為民田,今為太湖也。”[19]由上可以看出,北宋初以來,太湖流域的湖群開始擴大,表明太湖地區的水位在上升,因為太湖地區是低平的碟狀窪地,水位抬高對水體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水面的擴大。
在北宋時期,吳淞江河道最大變化是河曲的發育。一般來講,後人有“五匯四十二灣”之說,所謂“匯”是河道的大灣,即河道的曲流。除河沙匯在江口,主要形成在元初之際外,其餘皆集中在蟠龍至白鶴近20公里的距離,“自白鶴匯極於盤龍浦環曲為匯,不知其幾,水行迂滯,不能徑達于海。”[20]這是北宋嘉yòu@②年間吳淞江河道曲流的實況描述。曲流的發育致使江流行緩,成為當時吳淞江排水的主要問題,因此北宋時治理吳淞江的工程主要以“道直流速”為目的,對這些河曲進行裁彎。
3.太湖流域北宋以來水文環境發生重要變化的原因
形成北宋以來太湖流域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直接原因則是海平面的上升。海平面上升,東流水勢受阻,為維持太湖流域上游來水和下游輸送的平衡關係,太湖自動向比降增加的方向發展,水位相應抬高。由於太湖是淺碟型的湖盆,水位增高在平面上的表現主要為湖區面積快速增長,瀕湖地區低田相繼淪為水澤,成為“積水不退之田”。“低下之田昔人爭售之,今人爭棄之,蓋積年之水十無一熟”則是這種水文環境變化在農業經濟方面所表現的嚴重後果。海平面的上升,河流侵蝕基準面抬高,吳淞江水流縱比降減小,河曲迅速發育,流速相應減緩。原來與流速相適應的輸沙平衡被打破,河流向堆積方向發展。海平面上升,造成沿海地區的高潮位相應抬高,通海的港浦河汊本來水勢不壯,此時反倒成為海水內伸的通道。為保護耕地不受鹹水的危害,諸浦相繼捺斷,這是無奈之舉。當然海平面上升也促進沿海海堤的修築,以保護瀕海農田不受鹹潮影響。華亭縣令吳及在皇yòu@②年間(1049—1053)主持上海第一條見於記載的海堤,就是這樣環境變化壓力下的必然後果。
此時海平面的上升與北宋時全球氣候變暖有密切的關係。從我國氣溫變化來看,1010年代起氣溫開始上升,1050—1109年的60年間平均氣溫比1880—1979年的平均值偏高0.67℃,其中最暖的是1060年代和1080年代,兩個十年的平均溫度偏高分別達1.3℃的1.1℃。[21]與氣候變化幾乎相同步,海平面上升在太湖地區造成的影響也開始出現在這個時間。據郟dǎn@①所言:太湖地區的水害問題“自景yòu@②以來,上至朝廷之縉紳,下至農田之匹夫,謀議擘畫三四十年。”[22]景yòu@②年間正在1034—1037年,距氣溫開始升高的時間不過20—30年。而水害問題最為嚴重的熙寧年間也正是位於溫暖氣候的頂峰。兩者間的關係是顯然的。
4.黃浦江水系的發育初期
海平面上升給太湖流域水文環境帶來重要影響,流域排水格局發生相應改變以適應新的環境,正是這個改變引起黃浦江水系發育,最終導致黃浦江水系替代吳淞江水系,成為太湖流域東向排水的主道。具體促使黃浦江水系開始發育的條件,主要有兩個因素。其一是吳淞江水道曲流發育和河床淤淺,其二則是東南沿海出水通道的完全喪失。吳淞江水道曲流發育和河道淤淺使得太湖流域主要出水通道不暢,流域排水勢必要找尋新通路,以便分擔太湖東向排水,這是一個自然發育的過程。今黃浦江龍華以上的河段離吳淞江尚遠,受海潮影響不大,具有成為太湖流域新出水通道的條件。而東南沿海排水的困難以及諸浦相繼捺斷,使得澱山湖一帶的湖群喪失了直接通海的水路,以至這一帶的水源以及其它地區匯向這一帶的來水不得不折向東行,改走新的出路,循今黃浦東水道則是較為順當快捷的路徑。
在黃浦江水系形成初期,今澱山湖一帶的水源是呈多路走水的格局,沿上海地區原有的縱橫水網匯入吳淞江。據各種文獻中記載的流路來分析,南北向河流主要有黃浦塘、上海浦、新涇、蟠龍塘、通陂塘、大盈浦、趙屯浦等,東西向河流主要有北俞塘、大曹港、柘澤塘、東西橫泖和瓜涇塘(此河不見記載,但作為今黃浦江在閘港以西河段的前身,應是當時過水的一條重要河道)。但這些河流都最終流入吳淞江,是吳淞江水系的一部分。此時吳淞江仍是太湖流域的主要排水通道,就是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海舟巨艦每自吳淞江青龍江取道,直抵平江城東葑門灣泊。……此時江水通流,滔滔入海。”[23]可見,在黃浦江水系的形成初期,今天的黃浦江河道不過是眾多排水通道中的普通一條,還談不上以江著稱。不過重要的是在海平面變化的影響和太湖流域排水格局重組的基礎上,它已經開始擔任排泄上游眾多來水的功能,這為以後進一步順應自然環境的變化而發展壯大打下了基礎。

水系的發育成熟

二、黃浦江水系的發育成熟
1.太湖地區水文環境的新變化
南宋紹熙年間(1190—1194年),澱山湖已擴張成一個“周回幾二百里,茫然一壑”的大湖。但到十三世紀末,澱山湖湖岸西退,原湖中澱山回到岸上,“今者湖岸又復開拓於六七里之外矣。……致使二百餘里湖面,……皆增為平陸。”[24]這是太湖流域湖群退縮的典型例子。如前所述,北宋以來古婁江方向河流已經不擔任排水的功能。但從13世紀末期開始,太湖流域東北向排水發生新的變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朱清領導開浚平江府的河道,“自(蘇州)婁門導水由婁江以入于海,粗得水勢順下,不致為害。”[25]這條重新開通的河道就是以後的劉家港(今瀏河)。從北宋以來一直不通的古婁江水道,至此又開始擔任太湖流域的排水功能。在元後期治理太湖流域水患的策略和措施中,主要一點就是“令水勢轉於東北”,由劉家港入海[26],此時的劉家港已成為“水深港闊”的重要航運通道。明永樂二年(1404年)夏原吉治理太湖流域措施之一,也是這個方法,由此可見,從13世紀末開始,從吳淞江上源而來的水流,有一部分在其上遊河段改向北流,由劉家港入海。
與宋代吳淞江曲流發育的特徵不同,自13世紀末期以來,“舊可敵千浦”的吳淞江河道排水功能大大減退,主要表現在河道的全面淤淺。據記載:吳淞江“今則自河沙匯西至道褐浦六七十里之間,兩岸漲沙將與岸平,其中僅存江洪闊不過三二十步,深亦不過三二尺。”[27]這是元大德年間的情況。河道中出現河沙匯、新華嘴、分莊嘴、嚴家嘴等心灘和邊灘,嚴重阻塞江流。吳淞江河道的全面退化是當時人普遍看法,如周文英等人談到:“地勢塗漲,積漸高平,此所謂海變桑田之兆。”[28]“吳松江漸成痼疾,頗難救療。”[29]到明永樂初年,這條河流“潮汐淤塞,已成平陸。”從時間上來看,吳淞江的退化從十三世紀末開始,至元十四年(1277年)時,尚江水通流,到大德年間不過一二十年,正是在此不長時間裡吳淞江河床狀況發生了重大變化,並且這個重大變化正與劉家港的重新發育是在同一個時間,決非是偶然的巧合。
2.黃浦江下遊河道的發育
這裡黃浦江下遊河道是指今復興島至吳淞口的河段。古吳淞江河床原是西東走向,在今高橋地區南部入海。這可從兩方面予以證實:其一,今高橋地區有北虬江、中虬江和東虬江等河道,當是古吳淞江的殘道。其二,今浦東高橋地區原屬蘇府崑山縣,南宋嘉定十年改屬由崑山縣東境分境的嘉定縣,清朝雍正年間又屬由嘉定縣地新置的寶山縣,行政歸屬上長期與其以南的地區分屬不同的府,原因應是以吳淞江劃界的延續。
黃浦江下遊河道的發育是橫過古吳淞江的江口地區,它的發育時間則早於范家浜開浚。據明初《洪武蘇州府志》記載:“江灣鹽場在縣東南八十五里。系江東清浦”這裡所說的縣是指嘉定縣,清浦即今高橋地區。記載中所謂的“江東”表明在清浦以西已經形成一條足以可稱江的河道,可見至少在元朝的後期,今共青森林公園以北的黃浦江河道已經發育壯大。從時間順序來看,顯然這條河的壯闊與永樂初范家浜開鑿無關,因為范家浜開鑿前的明朝洪武年間,這一河段已發育擴大。但這一河段的形成也不是古吳淞江水流在江口形成的分叉,因為與此同時森林公園以南的黃浦江河道也在發育擴大。今浦東的慶寧寺建於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原址在陸行,元大德年間(1927—1307年)移址南蹌村,移址的原因是因為南蹌村船舶商賈富集,船民、漁民眾多。[30]這事實說明在元朝後期,南蹌村已由一個不見經傳的自然漁村發展成為中心村落,與航運有關的商業經濟活動加強,人口聚集,得以吸引僧人建寺駐香,其首要條件應是南蹌漁村所依賴的水運交通條件的完善,村旁的河道發育壯闊。如上所述,黃浦江的下游至少在元後期發育擴大。它們的動力不可能來自吳淞江江口的水流分叉,當另有自在環境變化的影響。
3.黃浦江水系發育成熟的標誌和進一步發展
黃浦江水系發育成熟的標誌是范家浜的開浚。明永樂元年太湖流域大水。次年(1404年)夏原吉奉命治理水患,其措施之一就是開浚范家浜。因為當時情況是“松江大黃浦乃通吳淞要道,今下流壅遏難疏,旁有范家浜至南蹌浦口,可徑達海。”[31]關於范家浜的位置現已比較清楚,即今黃浦江從蘇州河口至慶寧寺的河段。范家浜的開浚標誌著現今黃浦江河道的全線形成。這條開闊河道上流接上海浦和黃浦,再經瓜涇塘直達淀泖一帶的水源,下流由自然拓寬的下游接入長江口,至此一條通暢的主幹河流已全面發育。同時吳淞江作為太湖流域排水東出主幹河道的地位亦已喪失,降為黃浦江的一條支流,這又標誌著黃浦江水系的形成。
此時黃浦江還不是今天所見的面貌。黃浦在元朝“至元大德間浦面闊盡一矢之力”[32],大約在70米左右。據《讀史方輿紀要》上海縣下記載:“浦口舊闊三十餘丈。”這裡“浦口”當時指黃浦入吳淞江舊江處。以上數字所說的是范家浜開浚之前黃浦的寬度。關於范家浜開浚寬度,在夏元吉治水事跡中不見記載,但據《弘治上海縣誌》記載,“(范家浜)引流直接黃浦,闊三十餘丈。”這應是范家浜開浚時的寬度,這個寬度與其上下流河寬度應不會相差太遠。因此儘管范家浜的開浚,使得黃浦江水系的形成,但當時黃浦江水系的主河道寬度只在100米左右,只是今天河道的四分之一左右。黃浦江的沖刷開闊是在明永樂至萬曆年間形成的,據《萬曆上海縣誌》的記載:“黃浦……今橫闊二里許。”這裡所提到的河道寬度明顯偏大,因為今黃浦江河道寬度大約在400米左右,遠不及“二里許”。但至少可以相信,到明萬曆時黃浦已經發展成相當寬大的河流了。
4.黃浦江水系發育成熟的原因
兩宋時期海平面上升,使太湖地區的水文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到13世紀末太湖流域水文環境又出現新變化,這個新的變化特徵與以前變化有根本區別。從成因上分析仍是海平面的影響,不過此時海平面向下降方向發展。海平面下降導致河流侵蝕基準面下降,原與高海面相聯繫的太湖流域高水位隨著下降,對淺碟型的湖泊而言,最明顯後果是湖泊水面縮小,澱山湖退縮正反映了這個演變趨勢。海平面下降,長江口潮汐也跟著東退,周文英所說的“近年潮汐東朝”[33]正指出了這個現象,崑山一帶河港受潮汐阻水壓力減小,古婁江排水通道得以重新開通的條件成熟,劉家港在人力的疏導下則迅速發育成一條排水要道。
而吳淞江在高海面時期一直是太湖水流東向出海的通道,一則河曲發育,二則受潮汐所攜帶泥沙的影響,河道中水下邊灘和心灘逐漸發育,這些暗灘在高水位時尚不嚴重。但海平面下降後,水下的淺灘迅速出露為占據江口的河沙匯,以及占據凸岸邊灘的新華嘴、嚴家嘴,嚴重阻塞河道。從河流動力過程和受潮汐影響的河道泥沙運行規律來看,就吳淞江中段的位置和可能的泥沙來源數量而言,河床的迅速淤淺必然是以長期泥沙淀淤過程為基礎的。但其出露為水上灘地,以“暴漲為害”為其表現形式,正說明吳淞江的水位也在下降,這與太湖流域的水位下降在時間上是一致的。吳淞江的水位下降也使得已經淤高的河床普遍縮狹,僅剩“三二十步”的河道主泓,“深亦不過三二尺”。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吳松江漸成痼疾,頗難救療”,就是對吳淞江在海平面下降後所表現的環境演變後果的嘆息。
對於在高海面時期形成發育的黃浦江水系來說,儘管其以多路分流為特徵,但主要的出水口是過上海浦而入吳淞江。在元後期海平面降低的形勢下,降低的吳淞江水位和淤高的河床,使這一路排水出現困難,水流勢必分流改走其它路線,順范家浜再接今黃浦江下游,繞開淤高的吳淞江河道是唯一分流通路。至於今黃浦江下游的河道,其一則接受從范家浜分流而來的水源,二則也是川沙、南匯一帶來水的通道。二水匯合,河流攜沙能力增強,在海平面降低的背景下,河道迅速發育拓寬。由於這條河道過水超過范家浜,所以其發展也比後者快。到明永樂初年時,顯然再開浚“下流壅遏難疏”的入江浦口是不明智的方案。而選擇開浚范家浜則順應了當時新的自然現實條件。
從以上分析可知,太湖流域在十三世紀末出現的水文環境變化和黃浦江水系全面發育的動力是海平面下降,儘管文獻中沒有相應的記載(也不可能有記載,因為當時還沒有海平面及其變化的概念),但從當時水文環境變化的種種特徵分析來看,可以推測這些變化背後的海平面下降在起著影響作用。十三世紀末出現的海平面下降也決非是偶然的現象,也正在此時中國的氣候溫暖期結束,開始向寒冷的方向,然後過渡到明清小冰期。[34]
黃浦江水系是太湖流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發育的過程與太湖流域水文環境變化密切相關。由於北宋初開始的海平面上升促使黃浦江水系開始發育。而13世紀末開始的海面下降則推動黃浦江水系的全面成熟和發展。隨著20世紀末全球變暖,海平面變化可能對長江河口地區的影響已經提上議事日程,黃浦江水系在未來海平面變化的背景下將有什麼變化,是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歷史的範例可給我們提供這樣一個參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