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系

黃河水系

黃河全長5464公里,為中國第二大河。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9省、自治區,在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注入渤海。黃河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里(包括鄂爾多斯內流區4.2萬平方公里),匯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1000多條溪川,流域面積達75萬平方公里。黃河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黃河平均年徑流總量僅580億立方米,占全國河川徑流總量的2%,在中國各大江河中居第8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河水系
  • 英文名稱:The Yellow River water system
  • 流經地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
  • 發源地:巴顏喀拉山 
  • 主要支流:渭河、涇河
  • 河長:約5464公里
  • 河流面積:75.24萬平方公里
  • 平均流量:574億立方米
主要河流,窟野河,禿尾河,無定河,清澗河,延河,渭河,涇河,北洛河,南洛河,八里河,黃河現狀,全球變暖,植被破壞,灌溉方式落後,

主要河流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青、甘、寧、內蒙古、陝、晉、豫、魯等8個省(區)入海,輸沙量16億噸。陝境秦嶺以北河流皆屬黃河水系。入黃二級支流除涇、洛二河與渭河齊名而記外,其餘列一級支流之下。
黃河幹流
黃河流經內蒙古南托克托河口鎮,即進入中游,由東偏南行至河口南下,穿行於陝晉峽谷之中,至府谷牆頭村進入陝境,南流經神木、佳縣、吳堡、綏德、清澗、延川、延長、宜川、韓城、合陽、大荔等縣(市),至潼關折向東行於沙坡出境,全長715.6公里,為陝晉兩省界河。此段黃河在禹門口分成自然特徵迥然不同的上下兩段,禹門口以上583.1公里穿行於黃土高原中心地帶的峽谷之中,平均比降0.95‰,河流深切基岩,兩岸峰巒重疊,河流彎曲狹窄,府谷、吳堡間谷寬600米~800米,吳堡以下谷寬縮至200米~600米。沿河多灘磧,大的有30多處,以府谷霧迷浪最為馳名。再南進入宜川境壺口,河床由寬400米收縮成深30米寬50米的窄槽,黃河北來,至此傾瀉於西崖,懸注如壺,故名壺口,其瀑布奇觀聞名中外。下遊河槽俗稱“十里龍槽”,兩岸巉岩危石聳峙,兩座巨石屹立河中,俗謂孟門,相傳為大禹治水開始的地方。下與龍門峽谷相銜接,向南直抵禹門口。因龍門山與梁山東西對峙,石壁相對如門,水如蛟龍騰湧,故稱龍門,相傳為大禹所鑿,又名禹門。
禹門口以下至潼關132.5公里,河流進入汾渭地塹,河床為沖積層所構成,河寬展至3公里~18公里,比降只有0.3‰~0.6‰,成為強烈的堆積遊蕩性河道,河道淤積多變,通常稱為“小北幹流”。據調查,明萬曆年間(1573~1619)至今400年內,地面淤高16米,年均淤高0.04米。三門峽建庫以後,淤積加快,近50年淤積達5米以上,平均年淤高大於0.1米。此段在豐水豐沙之年常有“淤灘刷槽”現象發生,又名“揭河底”,可使河床局部下切2米~4米,最深可達9米,1951年~1977年已出現8次,每次揭底之後又逐漸回淤,多則3年~4年,少則當年即復原狀。河中灘地百餘萬畝,隨河勢而消長,晉陝兩省民眾爭種灘地糾紛時有發生。河勢主流擺動不定,大的擺動周期幾年或幾十年不等,當地有“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之說。黃河西側奪渭侵洛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從西漢至今2000多年以來史書不乏記載。《平民縣誌》載:明隆慶四年(1570)黃河大水,“河溢,高數丈,大慶關至朝邑三十里不見水端,河西徙,移大慶關於河東”。趙渡鎮南之西厄村整個埋入沙中,挖深5尺,始見埋牆。清鹹豐年間(1851~1861)河走西岸大荔華原下,將朝邑灘衝決,史稱“鹹豐故道”。
陝西入黃支流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49條,其中直接入黃較大的有皇甫川、窟野河、無定河,渭(涇、洛)河、南洛河等,是黃河中游泥沙的主要產地。北端河口站入陝年徑流量為250億立方米,年輸沙量約2億噸;南端潼關站年徑流量增到556億立方米,年泥沙量達近16億噸。

窟野河

黃河右岸支流,流經內蒙古南部和榆林地區東北部,上游名烏蘭木倫河,源於內蒙古伊克昭盟東勝市的拌樹林,東南流至後石圪台以下,有20公里為伊、神界河,至大柳樹進入神木縣境,納A【A=牛+孛】牛川水、考考烏素溝、永興溝、麻家塔溝、賀家川等支流,至王家坪南入黃河,全長241.8公里。陝境神木縣河長157.9公里,兩岸均為黃土區,由上而下丘陵溝壑逐漸增多;神木城以上,河流岩岸土岸相間,河床平緩,以砂礫為主,多險灘,一級階地發育;神木至楊家坪,河谷寬緩曲折,岩岸斷續出現;楊家坪以下水流深切曲折,岸高谷深,砂頁岩基裸露,沿岸多石質丘梁。
窟野河集水面積8700平方公里,其中陝境面積4070平方公里,以降水補給為主,年徑流量4.57億立方米,占全河總量7.62億立方米的60%,平均流量24.5立方米每秒,夏秋降水占80%以上,占河水補給量的70%;洪枯流量懸殊,最大流量曾達14000立方米每秒(1976),最枯水僅為0.01立方米每秒;年際變化突出,相差4.7倍。
流域內氣候乾燥多風,地面植被稀少,黃土疏鬆,風、水蝕強烈,河床經水蝕及重力剝蝕,泥沙含量居全省各河之首,每平方公里年侵蝕量在2萬噸以上,年輸沙量達1.42億噸。

禿尾河

黃河右岸支流,居窟野河與佳蘆河之間,處於神木縣西南,與榆林、佳縣搭界。漢代名圁水,亦名吐渾河,元代下游曾改名無定河,明代始稱禿尾河。由於源出沙漠區,且支流稀少,故得“禿尾”之名。上源有二,西支圪醜溝,東支正源出神木縣西偏北部的爾林兔公泊海子,二源會合始稱禿尾河。東南流經瑤鎮鄉、高家堡鄉至馬家灘,為神木縣與榆林市界河,到馬家灘往下,又轉為神木、佳縣兩縣界河,直至佳縣武家峁東南注入黃河。河長139.6公里,平均比降3.6‰。較大支流15條,主要有圪醜溝、青楊樹溝、紅柳溝、洞川溝、榆林溝、開荒溝等。
禿尾河集水面積3294平方公里,形狀狹長,流域地貌基本上以長城為界,現處於神府煤田的中心地帶。長城以北為風沙區,屬毛烏素沙漠南緣,廣布固定、半固定沙丘及湖泊、灘地和綠洲,海子星羅棋布,植被率15%~35%;長城以南和東部為黃土丘陵區,風蝕、水蝕強烈,植被稀少,是黃河粗沙的主要來源。河川徑流以地下水補給為主,約占80%~90%,沙漠河流特徵明顯,年徑流量穩定在4億立方米左右,季節變化及年際變化較小,水質優良。

無定河

黃河右岸支流,橫貫榆林地區及內蒙古自治區南端。河流名稱歷代變化較多,古稱奢延水,又名朔方水、朔水、生水,俗名晃忽都河。漢代一度由榆溪河直到入黃通稱帝原水。唐代下游沿用奢延水,上中游改名無定河。宋代通稱無定河。元代又改稱吃那河。直至明代,上游稱紅柳河,中下游稱無定河。
幹流源於定邊縣東南白于山北面的長春梁東麓,東經108°12',北緯37°12',海拔1823米;東北流經靖邊縣西北,於110公里處折入內蒙古鄂托克旗;經烏審旗時靖邊縣從南面伸入一角,為大夏統萬城遺址所在地;河轉向東行,又110公里,到橫山縣與榆林市交界處雷龍灣復入陝西,東行有海流兔河、蘆河、榆溪河等匯入,再向東南行經米脂、綏德城,南偏東行會淮寧河,南行在清澗縣境過川口,至河口入黃。全河流經定邊、吳旗、靖邊、鄂托克、烏審、橫山、榆林、米脂、子洲、綏德、清澗等14個縣(旗),共長491公里,省內為385公里。
全河集水面積30261平方公里,其中陝境面積為2185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0%強。河系西北部為風沙區,地勢平緩;東部及南部為黃土丘陵溝壑區。紅柳河新橋以上屬黃土區,土質河床,河寬30米~50米,谷寬200米~500米,河岸崩塌嚴重。新橋以下,內蒙段為風沙區,河流切入白堊系砂礫(頁)岩中,局部形成跌水,進入陝境到魚河堡段,左岸為風沙區,右岸為黃土丘陵區,寬谷狹谷交替,河床不穩,開闊處700米~1500米,狹窄處僅10多米。魚河堡至崔家灣河道順直,河谷寬1000米~3000米,河灘發育,形成一、二級階地的寬谷平原,鎮川、米脂、綏德等城鎮坐落其間。崔家灣以下至河口段,為基岩峽谷,谷床系三迭系延長粗砂岩組成,上部殘留有薄層黃土,岸高谷深,河道曲折,河床穩定,多急流險灘。
水系分布略呈正三角形,左岸約占總面積的1/4,大小支流87條,均經過風沙區,以地下水補給為主;右岸約占總面積的3/4,大小支流272條,大者有蘆河、大理河、淮寧河等,均流經黃土丘陵區,河流補給以地面徑流為主。幹流北面沙漠區年徑流深76毫米,南部黃土區只有22毫米。年均總徑流量為15.36億立方米,省內產流為11.8億立方米,平均流量48.8立方米每秒,最大洪峰流量達6590立方米每秒(川口,1919)。流域水土流失嚴重,侵蝕模數每平方公里5580噸,年均輸入黃河的泥沙達1.69億噸,經多年重點治理,輸沙量已呈減少趨勢。乾支流所建壩庫眾多,有100萬立方米以上的水庫94座,1000萬立方米以上的水庫25座,總蓄水能力12億立方米,灌溉面積萬畝以上渠道8條,0.5萬畝以上抽水站9處,可灌地40餘萬畝。河道總落差880米,平均比降1.8‰,乾支流峽谷段跌水較多,響水瀑跌高達30餘米,已建小水電站10餘處,裝機容量近1.5萬千瓦。
無定河跨越長城內外,河流出入沙漠,平時河水澄澈,頗有塞北江南景色,宋代詩人蘇軾有:“應知無定河邊柳,得其江南雪絮春”的詩句。流域在陝甘寧盆地油氣田的中部,已探明天然氣儲量2100多億立方米,列入世界100個大氣田之列。
榆溪河為無定河最大支流,又名榆溪、榆林河、西河,古稱帝原水、明堂川。源出榆林市北刀免海子附近的泉水,南流納漩河,西納圪求水,東納四道、三道河,又西納白河水,在普濟橋南北,分別納二道、頭道河水,再向南繞威嚴聳立的鎮北台,入邊牆,穿紅石峽,過榆林城西,南有榆陽河、沙河、西溝注入,至魚河堡匯入無定河,全長154.7公里,平均比降3.1‰。集水面積5537平方公里,年徑流量4.21億立方米,河水靠地下水補充,占97%以上,屬中礦化度水,河水清澈,周圍泉流較多,榆林城內普惠泉水甘甜,俗稱“桃花水”。

清澗河

黃河右岸支流,介於無定河與延河之間,流經延安地區東北與榆林地區東南境一帶,古稱吐延水、秀延水,明代以後叫清澗河。源於子長縣西北李家岔鄉梁山(海拔1560米)之西南麓,初名秀延河,東南行右納源於安塞境的中山川,東行過安定(舊縣城),到瓦窯堡(子長縣城),右納李家川,過馬家砭入清澗界,始稱清澗河,東南流繞清澗城,於營田入延川縣境,在上楊灣右納永坪川和文安驛河,於南原再納拓家川河東南行,在土崗鄉大程附近注入黃河。
河流全長168公里,高差約800米,平均比降4.8‰。集水面積4080平方公里,流域跨子長、安塞、清澗、延川等4縣,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支流8條。幹流子長以上為上游,子長至延川為中游,延川以下為下游。多年平均徑流量1.93億立方米,每平方公里產流4.73萬立方米,水質為重碳酸鹽鈉型中等硬水。河流泥沙量高,年均輸沙量5590萬噸,每平方公里流失量1.37萬噸。
永坪川是清澗河右岸最大支流,源於子長縣南部余家坪鄉曹家河泉水。東流過余家坪、岔河坪,由崖頭村入延川縣境,東偏南橫貫延川縣西北,在縣城北匯注清澗河,全長65公里,平均比降5.1‰,集水面積968平方公里,年徑流量0.43億立方米。每平方公里產流僅為4.42萬立方米,水土流失量每平方公里達1.32萬噸。

延河

黃河右岸支流,古稱清水(即區水)、翟水、去斤水、濯筋水、朝陽水,又名延水,位於陝北中部。源出靖邊縣境賜灣鄉渠樹灣村白于山東面之高峁山(海拔1769米)東南麓,東南流繞安塞縣城西南,杏子河在碟子溝匯入,至棗園鄉會西川,在延安市區寶塔山下會南川,折向東北,至姚店北會蟠龍川,過甘谷驛再折向東南,從延長縣南河溝鄉注入黃河。幹流全長284.3公里,集水面積7687平方公里,流經靖邊、安塞、志丹、延安、延長5縣(市),落差938米,平均比降3.3‰。小川口以上約70公里為上游,小川口到甘谷驛95公里為中游,甘谷驛以下約120公里為下游,上段原面窄小,沖溝發育,下段為黃河沿岸石質丘陵區典型的陡壁狹谷段,河谷由1500米縮窄至100米左右,沿途多跌水險灘,為岩岸崩墜或曲流山嘴所致。
流域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年輸沙量7020萬噸,每平方公里達9130噸。全河多年平均徑流量3.15億立方米,平均流量10立方米每秒,徑流深45毫米~30毫米,自上而下,由西北向東南逐漸變小,年際變化極大,最大流量曾達9050立方米每秒(甘谷驛,1977),最枯流量僅為0.001立方米每秒(1966)。中游及下遊河谷段地勢平坦,農業發達,人口集中,為重要產糧區。
延安是流域內的古今重鎮。宋代范仲淹以龍圖閣直學士經略陝西,兼知延州多年,對聯合羌族防禦西夏起了很大作用,並在《漁家傲》詞中留下了“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的千古絕唱。1935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徵到達陝北後,延安又成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和全國人民進行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大本營,歷時13年之久,享有“革命聖地”之譽。

渭河

黃河右岸支流,橫跨甘肅東部和陝西中部。源於渭源縣西南海拔3495米的鳥鼠山北側,源頭高程1383米,三源合注,東流至天水與寶雞接壤,經寶雞市的寶雞、渭濱、金台、岐山、眉縣、扶風,鹹陽市的楊陵、武功、興平、秦都、渭城,西安市的周至、戶縣、長安、未央、灞橋、高陵、臨潼,渭南市的臨渭、大荔、華縣、華陰等22個縣(市、區),至潼關的港口入黃,全長818公里,流域總面積134766平方公里,其中陝境內分別為502.4公里和67108平方公里,占陝境黃河流域總面積的50%。全河多年平均徑流量103.7億立方米,其中陝境產流62.66億立方米;每年輸入黃河泥沙達5.8億多噸,約占黃河泥沙總量的1/3。
入陝境至林家村為上游,河長123.4公里,落差791米,平均比降1.81‰,其上段主要為黃土高原溝壑區,河道川峽相間段;下段主要為秦隴山區,河流切入花崗閃長岩類基岩200米左右,形成寬僅五六十米、石壁峭立如拱門的石峽和峰巒聳接、山勢陡逼寬一二百米的寶雞峽。林家村至鹹陽為中游,河長171公里【註:1972年渭河中、下游主河道治理規劃以前,渭河中游段(林家村~成陽鐵橋)長176.6公里,經過規劃整治以後,此段河長為171公里】,流域面積46856平方公里,落差224.4米,平均比降1.24‰,水流緩慢散亂,沙洲淺灘較多,河寬1500米~2000米,計入灘地可達4000米~5000米。魏家堡渭惠渠大壩以下110餘公里河流南北擺動,變化頻繁,民眾亦有“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的民諺。鹹陽至港口為下游,河長208公里,落差56米,平均比降0.28‰,鹹陽至涇河口段屬遊蕩分汊性河道,主槽相對較穩定;涇河口至洛河口段,右岸較固定,左岸崩塌嚴重,唐時《三絕碑》距渭河7.5公里,現距河岸僅百餘米;北洛河口以下河寬3000米~15000米,因受黃河頂托易生倒灌,三門峽水庫建成後,渭河口以上河床淤積,抬高5米多,潼關卡口形成攔門沙,成為防汛心腹之患。
陝境渭河流域右岸南山支流較多,從西到東有清姜河、清水河、伐魚河、石頭河、西湯峪、黑河、澇峪河、新河、灃河、皂河、灞河、零河、湭河、赤水河、遇仙河、羅紋河、羅敷河等,大都水清、源短、流急,較長的黑河125公里,灞河104公里,其餘皆不足百公里。左岸為黃土階地原區,支流稀少,從西向東有通關河、小水河、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涇河、石川河、北洛河等,大多水量相對較小而含沙量很大,流長在百公里以上。
關中渭河形成於早更新世,距今約200萬年前,流域內人類活動蹤跡達80~100萬年以上,有8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遺址,15萬年前的大荔人遺址,六七千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群落半坡遺址,以及大量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等。關中又是中華民族實現國家大統一的奠基地,人文初祖炎黃二帝在此統領先民,征戰耕織;周秦漢唐等10多個朝代憑藉渭、涇、滻、灞、灃、滈、澇、潏八水之利,在此建都達千餘年之久,使中國名列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千河
渭河左岸支流,位於關中西部,因流經千山腳下而得名。源出甘肅六盤山南坡石嘴梁南側,東南流至唐家河入陝境,斜穿隴縣中部,經千陽、鳳翔,於寶雞縣馮家嘴注入渭河。河流全長152.6公里,平均比降5.9‰,流域面積3493平方公里,其中省內分別為129公里與3272平方公里,平均年徑流量4.85億立方米,隴縣以上流經隴山山地,植被較好,為山貨林產區;隴縣、千陽間為黃土原梁淺山丘陵區,千陽以下流經黃土台原區,馮家山附近兩公里長一段呈峽谷狀,以下則河谷展寬,水流分散,主岔不明。主要支流有石罐溝、鹹宜河、捕魚河、峽口河、普洛河等。
漆水河
渭河左岸支流,位於關中西部寶雞、鹹陽兩市之間,古時曾叫漆沮水、武亭水、杜陽水,源出麟遊縣招賢鄉石嘴子村西南山溝中,名招賢河;東南流過良舍鄉轉向東流,名杜水河;到麟遊城,納永安河、澄水河後始名漆水河。城西鎮頭天台寺有九成宮故址,為隋唐時皇帝避暑勝地,旁有《醴泉銘》碑,系唐魏徵撰文,歐陽詢手書,被世人譽為“雙絕”,為楷書典範之一。漆水再東南流與扶風、乾縣和永壽飛地搭界,本段又名好畤河;更南偏西行入武功境漠西河、湋水至大莊鄉南立節村注渭。全河長151公里,平均比降4.7‰,集水面積3824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約2億立方米。桃樹坡以上90公里為上段,屬黃土梁狀的土石山區,河谷窄深,基岩裸露,植被較好;桃樹坡至北鄭村為中段,長20公里,穿流於黃土原間,中部形成原間盆地,谷坡破碎陡直,庫容1.2億立方米的羊毛灣水庫即建於此;北鄭村以下40餘公里為下段,河流進入關中盆地,地勢平坦,農田水利開發較早。
漆水河右岸支流湋水,古稱雍水,上源棗子河,源出鳳翔西北老爺嶺沙泥溝,西南流至棗子河村折向東南過鳳翔城,城南有秦都雍城遺址,河過城東稱後西河,東入岐山縣境名雍水,北納橫水河,稱湋水,過扶風城南,北匯開里河,再東納美陽河,入武功境,至毛嘴子村入漆,流域面積和年徑流量均占漆水河的60%左右,為周代早期活動的中心地帶,農業、水利開發較早。
黑河
渭河右岸支流,流域全在周至縣境內。古稱芒水,以其出秦嶺芒谷而得名;又因其水色黑,故稱黑河。源頭在太白山東南坡二爺海(海拔3650米),南偏東流經厚畛子,過駱駝脖子直至峪口,長91公里,納大小支流34條,集水面積約1500平方公里,大部分為茂密森林所覆蓋,已有675平方公里劃為國家自然保護區,水源充沛,水質清純,為西安市重要水源地。河水出峪後穿過淺山丘陵區黃土台原,河道展寬至1000米以上,至沙谷堆、董家園變成了三岔河,河水漫漶,河道遊蕩,砂礫一片。再東流納南來的清水、A峪、田峪、赤峪等河,在尚村鄉石馬村投入渭河。
全河長125.8公里,集水面積2258平方公里,徑流深362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8.17億立方米,1964年最大徑流量12.1億立方米,1929年最小僅3.04億立方米,最大洪水流量3040立方米每秒(黑峪口,1980)。民國31年(1942)黑惠渠建成後,計畫灌溉農田16萬畝。幹流自然落差1100餘米,可開發水能2.99萬千瓦。
灃河
渭河右岸支流,位於關中中部西安西南,正源灃峪河源出長安縣西南秦嶺北坡南研子溝,流經餵子坪,出灃峪口,先後納高冠、太平、潏河,北行經灃惠、靈沼至高橋入鹹陽市境,與渭河平行東流,在草灘農場西入渭。全河長78公里,平均比降8.2‰,流域面積1386平方公里,平均徑流量4.8億立方米。灃峪口以上32公里流經石質山區,地質條件複雜,峽谷、寬谷相間,水流清澈湍激,山勢奇偉,景色秀麗。出山為山前台原帶,河床砂礫淤積,河水入滲地下,兩岸灘地土層薄,地下水源豐富,地熱水蘊藏較廣。秦渡鎮附近有灃惠渠首大壩,創建於民國30年(1941),為關中八惠之一,灌溉面積23萬畝。大壩以下,水流平緩,河道展寬,河床淤積更甚,形成地上河,常受洪水威脅,五樓堡洪峰曾達1430立方米每秒(1957年7月16日);平時常流量僅10餘立方米每秒。灃河的走向,史書有“東北支津”與“灃水東注”之說,但實地考察,中段並無改道跡象,河流變遷主要在下段,即過了豐鎬遺址,曾向西北流經沙河會新河入渭,北魏以後,主河道由客省莊北流入鹹陽境,或北流或東北流入渭。入渭前系河灘漫流,入渭口搖擺多變,極不穩定。
灃河是一條久負盛名的河道,相傳古時洪水泛濫,經大禹疏鑿乃成。《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說:“灃水東注,維禹之績。”《尚書·禹貢》說:“漆沮既從,灃水攸同”。《集傳》說:“灃水東北流,經豐邑之東,入渭而注於河。”周代豐、鎬兩京即建在緊靠灃河東西兩岸,秦阿房宮,漢、唐長安城離灃河亦不遠,昆明池遺址在灃河東岸。
灃河主要支流有高冠峪河、太平峪河和潏河等。潏河亦稱決水、泥水、坑水、瀋水,又稱泬水、高都水,東南北西向縱貫長安縣境。正源大峪河,源出長安東南秦嶺光頭山西北側之甘花溪,北流出大峪折向西北,建有大峪口水庫,於兩河口匯小峪河、太峪河,經王莽、樊村、杜曲、申店,過長安縣城西崔家營折向西南,此段繞神禾原北端西北流為人工河道,寬僅40米~50米,在香積寺南與滈河(石砭峪)會流後一併西行,此段亦為人工河道,寬不及百米,古稱洨河,現通稱潏河,於灃惠渠首大壩上游匯入灃河。潏河全長64公里,流域面積687平方公里,平均比降9.7‰,年均徑流量2.12億立方米,為西安城區的主要供水水源,漢時在昆明池北揭水陂下合流入城,隋、唐時東南有黃渠引大峪河水補充曲江池,又有清明渠和永安渠,由南面、西南面分別引潏水北流入城。潏河唐代以前是渭河的一級支流,北流出樊川後沿今氵皂河的流向入渭。今之氵皂河為古潏河遺址。
滈河古稱福水,也稱鎬水,鄗水、洨水、御宿川水、湘子河,源出於南山石砭(鱉)峪,經南山西側耍錢場西北流,過四岔口轉向東北流,河谷開闊,峪口狹長,1973年採用爆破築壩技術建成石砭峪水庫,峪外河道呈半槽形,經王曲、皇甫於香積寺南注入潏河,兩河匯合西去,舊稱洨河,今則統稱潏河。河長46公里,流域面積278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1.3‰,多年平均徑流量1.09億立方米,水質良好。
灞河
渭河右岸支流,位於西安市東南部,源出藍田縣東北隅,渭南、華縣交界處的箭峪嶺南側九道溝,南流至灞源鄉急轉西北,經九間房至玉山村折向西南,隔岸即公王嶺藍田猿人遺址,再經馬樓、普化到藍田縣城,納輞峪河又轉西北,過三里鎮、洩湖、華胥進入西安市區,穿灞橋、納滻河北流,於賈家灘北入渭。灞河古名滋水,秦穆公時改滋水為霸水,以顯霸功。後霸水又衍為灞河。遠於上新世,由於驪山斷塊的隆起和秦嶺的抬升,河水不斷向左岸偏移,使左岸支流少而長,右岸支流多而短。全河共有支流60條,較大的有藍橋河、輞川河、滻河,皆在左岸。灞河全長104公里,流域面積2581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7.43億立方米,年輸沙量278萬噸。平均比降6.2‰。洪水頻繁,民國24年(1935)和1953年曾出現2160立方米每秒29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而常流量不足10立方米每秒。橫跨在灞河上的灞橋古今聞名。據《三輔黃圖·橋》載:“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柳、留諧音,取挽留之意。《西安府志》說,灞橋兩岸,築堤五里,栽柳萬株,遊人肩摩轂擊,甚為壯觀。故唐人楊巨源和李白詩有“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與“年年柳色,灞陵傷別”之感懷。《開元軼事》則說,灞陵有橋,來迎去送,至此黯然,故又稱“銷(迷)魂橋”。每逢春日柳絮飄雪,“灞柳風雪撲滿面”也是長安八景之一。
灞河左岸支流滻河,源出藍田縣西南秦嶺北坡湯峪鄉月亮石溝,在長安縣境納岱峪河、庫峪河,於西安市東郊納荊峪溝,過半坡遺址所在的半坡村,至西安市東北郊譚家鄉廣太廟注入灞河。河長64公里,平均比降8.9‰,流域面積760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88億立方米。岱峪以下河流平穩順直,多泉水補給,兩岸河漫灘寬闊,階地完整,左為少陵原,右為白鹿原,隋唐之際,修龍首渠引滻水入長安城,是興慶宮、大明宮的主要水源。滻河原是渭河一級支流,後因灞河西倒奪滻而成為灞河支流。
石川河
古稱沮水,一名宜君水、石川水、堰頭河。渭河左岸支流。上源二支,東支漆水,又稱銅官水,西支沮河為石川河正源。
漆水以源頭多漆樹得名,源於耀縣東北鳳凰山東面的崾嶮梁下,與宜君縣西南哭泉梁的塔尼河匯合後入金鎖關,南偏西流,合馬杓溝、雷家河,穿過銅川市區,再合王家河、小河溝等,於耀縣城南入沮河。全河長63公里,流域面積814.7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1‰,年均徑流量0.38億立方米。上段基岩裸露,中段為灰岩地段,河床多礫石,下段進入地塹式斷陷盆地,河谷展寬。沿河兩岸水泥窯場、廢渣碎石遍布,阻礙行水,易發洪水災害。
沮水源於耀縣西北長蛇嶺南側,由大坡溝、西川等數條小溪流匯集而成,南偏西流至廟灣轉東南流,於柳林鎮上下,東納校場坪,西納秀房溝(頭道溝)水,在耀縣城南與漆水河交匯,河長67公里,流域面積871平方公里,比降13‰,年均徑流0.62億立方米。兩河匯合後始稱石川河。東南流,於馬槽村入富平,過莊裡鎮進入渭河平原,繞過富平城西,接納趙氏河,在魏村入臨潼,經康橋、相橋,轉西南行,接納從西面來匯的清河,在交口附近入渭。
石川河右岸支流清河,由清峪河與冶峪河匯流而成。清峪河又名清濁河,源於耀縣照金鎮西北的野虎溝,向南過白村為淳化、耀縣界河,過岳村為三原、涇陽界河;冶峪河一名冶峪水,源出淳化縣北安子哇鄉老城灣,兩源相隔不遠,一在石門山東南,一在石門山之南。冶峪河出谷口有臨江潭,峽谷飛瀑,景秀迷人,正南行繞淳化城轉東南,過黑松林、石橋,入涇陽口鎮、雲陽,在三原安全灘匯清峪河,向南又急轉東偏北行,河床深切百餘米,由三原城北經大程入臨潼,轉東南流注入石川河。清河長147公里,長於石川河幹流,集水面積155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3‰,年徑流量0.63億立方米。
石川河全長137公里,平均比降4.6‰,集水面積4478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15億立方米。流域西寬東窄,呈不對稱的巴掌形,東面石川、洛河之間古為金氏陂及鹵泊灘,沒有支流入渭;連同西面清河流域北原下之地,皆屬鄭國渠灌區。流域內已建有桃曲坡、馮村、黑松林、小道口等中小水庫數十座。

涇河

渭河左岸支流,古稱涇水,跨陝甘寧三省(區),源於寧夏涇源縣六盤山東麓的馬尾巴梁東南老龍潭(亦有南北二源之說,即北支出固原縣大灣鎮,南支出涇源縣老龍潭),穿過甘肅東北部平涼、涇川城,從長武馬寨鄉湯渠進入陝西,東流至芋園鄉景家河30餘公里一段為陝甘界河,再南流轉東南流,經彬縣、永壽、淳化、禮泉、涇陽至高陵陳家灘匯入渭河,全長455公里,集水面積45421平方公里,其中省境內河長272公里,集水面積9246平方公里,分別占全河長的60%和總面積的20%。
陝境涇河流分為三段:湯渠至早飯頭段90餘公里為原梁溝壑段,納馬欄河和黑河,過大佛寺和彬縣縣城。早飯頭至張家山120餘公里為峽谷段,谷寬僅百米左右,最窄處不到30米,山勢險峻,河道曲折,水力資源豐富,入峽不遠,左岸有三水河(面積0.13萬平方公里)由旬邑來匯,出峽處即北仲山口,張家山上下即古今引涇工程渠首處。張家山以下約60公里,為平川段,右納泔河,地面開闊,土地肥沃,水流漸緩,灌溉歷史悠久。
涇河流域年均總徑流量為20.7億立方米,其中陝境產流4.27億立方米,水土流失嚴重,年均輸沙量約3億噸,“涇清渭濁”考證多有,“涇渭分明”已成為分辨事物的成語。涇河洪水陡漲陡落,洪枯懸殊,常流量只有20立方米每秒,最高洪峰流量達14700立方米每秒以上(1911),張家山水文站有記載的最大流量為9200立方米每秒(1933年8月8日),最小僅0.7立方米每秒(1954年6月29日)。

北洛河

古稱洛水,通稱洛河,50年代改稱北洛河,為渭河最長支流,源於榆林地區定邊縣西白于山最高處魏梁(海拔1907米)之南麓,東經107°36',北緯37°13',初名石澇川,東南流至鐵邊城合王坬子川後叫頭道川,至延安地區吳旗縣城關合亂石頭川後始稱洛河。流經定邊、靖邊、吳旗、志丹、甘泉、富縣、洛川、黃陵、宜君、白水、澄城、蒲城、大荔等13縣,在三河口附近注入渭河,河長680公里。流域平均寬80公里,呈條帶狀,總面積26905平方公里,除葫蘆河境外有2381平方公里之外,均在省境內,幹流平均比降1.5‰。
洛河是一條古籍記載較多而又混淆較多的河流。一是與南洛河相混淆。《廣韻·鐸韻》說:“《尚書·禹貢》在‘導洛自熊耳’,《漢書》洛,本作雒。”清王筠《說文句讀補正》說:“許君(許慎)但說陝西、甘肅之洛,是河南之雒本不從水也。段玉裁《小箋》說:“自魏黃初以前,雍州渭洛字作‘洛’,豫州伊雒字作‘雒’,絕無混淆,黃初(220~226)以後乃亂矣。”《魏略》說:“魏以行次為土,水之壯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佳’加‘水’,變‘雒’為‘洛’。”現在已將渭洛的洛河改稱北洛河,以別於伊洛的南洛河。二是與石川河(漆沮水)相混淆。首先將兩者混為一談。《尚書·禹貢》曰:“導渭自鳥鼠同穴,東會於灃,又東會於涇,又東過漆沮,人於河。”《毛傳》云:“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河。”其次上指漆沮(石川河),下指洛河。《太平寰宇記》載:“沮水自坊州昇平縣(今宜君縣西)北子午嶺出,俗號子午水,下會榆谷,慈馬等川,遂為沮水,至耀州華原縣(今耀縣)合漆水,至同州朝邑縣(今大荔東)東南入渭。”還有把雍州漆沮水(即武功漆水河)與石川河、洛河互相混同。
洛河按地貌區可分為三段:富縣以上為上游段,由志丹旦八到川口長25公里一段為白堊系志丹群石質峽谷,谷寬平均只有40米,河床切入基岩20米,其餘河段較寬闊,在100米~400米間。此段均屬黃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富縣至白水為中游段,富縣以下,河谷深切,逐漸變窄,交口河以下又進入寬約100米的峽谷,河道切入黃土原約100米,岸高谷深,屬黃土高原溝壑區。白水、澄城以南是洛河下游段,河流從西面繞過鐵鐮山,呈一大的S型進入關中平原,地勢趨於平緩,河曲發育,河床不穩,跌落甚多,以白水至船舍段的三疊狀、大小狀最為有名。洛河河口段遊蕩於孝義鎮與黃河之間,今之橋店和馬坊渡曾是洛河的知名渡口。
洛河支流共581條,集水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8條,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周水、葫蘆河、沮水、石堡川4條。周水一名周河,又稱周水河,源於靖邊縣石嘴梁東南側苗家溝,西南流過紅柳河折東南流至志丹縣城西南注洛。河長85公里,平均比降3.7‰,集水面積1334平方公里,屬黃土梁峁溝壑區,面蝕強烈,每立方米水含沙364公斤,年輸沙1300餘萬噸。
葫蘆河源於甘肅東北部華池縣之川家岔,東南流經合水縣,過太白鎮入陝西富縣境,再入黃陵境,抵咀頭,陝境流長143.8公里,集水面積3068平方公里,占全河60%左右,平均比降2.4‰。流域為橋山林區,植被茂密,河水清澈,年徑流量1.8億立方米,年輸沙量54萬噸,每立方米水含沙僅3公斤,已建水庫2座,蓄水能力500萬立方米,澆地6000畝。
沮水一名東沮水,洛河右岸支流,源於黃陵縣西北子午嶺沮源關南側,東略偏南流,橫穿縣境,繞過縣城南在縣河口入洛。全長140公里,平均比降3‰,集水面積2486平方公里。店頭以上亦穿過橋山林區,年徑流1.33億立方米,含沙率每立方米4公斤,略高於葫蘆河;店頭以下進入梁峁丘陵區,河谷開闊,發育一、二級階地。
石堡川一名沙家河,源出黃龍山冢字梁(海拔1745米)西南側,西南流過黃龍縣城石堡鎮,進入洛川境有一段為洛川、白水縣界河,全長81公里,面積960平方公里,河流陡急,平均比降9‰,河流基岩以三疊系砂頁岩為主,西岸為黃土寬梁殘原區,縣城以上流經黃龍林區,以下則多被開墾,水土流失增加。
洛河年均徑流量9.90億立方米,其中陝境徑流為9.39億立方米,徑流深37毫米。周水河、沮水、石堡川受林區影響,徑流深可接近50毫米左右。全河因橋山、黃龍兩大林區影響,河水年內分配相對比較均勻,冬、春季占36%,夏、秋季占64%,而春夏與秋冬則各占來水量的50%。

南洛河

黃河右岸支流,又名伊洛河,古稱雒水。位於陝西商洛地區東北部及河南省西北部,是陝西省東南部唯一入黃河流。源出陝西藍田縣東北與渭南、華縣交界的箭峪嶺側木岔溝,鄰近灞源。《山海經》曰:“灌舉之山(今冢嶺山),洛水出焉。”《水經注》說:“洛水出京兆上洛縣灌舉山,東經熊耳山北(今河南盧氏縣境),《禹貢》所謂‘導洛自熊耳’即此。”南洛河東南流入洛南縣,橫穿中南部,經洛源、眉底、尖角(縣城正北)、柏峪寺、靈口及廟灣等鄉鎮,在沙河口附近流入河南省盧氏縣境;經洛寧、洛陽、偃師等縣(市),由鞏縣東北注入黃河。在陝西境內流長124.6公里,集水面積3110平方公里,分別占全河的1/4左右,占洛南縣面積的98%,並為河流上游段。處在華北準地台南緣的商渭台緣褶皺帶與秦祁地槽的東秦嶺褶皺系交界帶,多灰岩、頁岩地層,河道以礫石質結構為主。地勢北緣秦嶺(草連嶺海拔2646米)、華山(海拔2165米),南順蟒嶺(最高處1744米),中間為南洛河河谷,總趨勢西北高、東南低,大致形成三個小區:一是幹流以北廣大山地區,山高坡陡,溝深流急,僅一些較大支流沿岸有少量川地。二是幹流兩岸及永豐、景村、古城、三要等鄉鎮一帶的淺山川原區,有較完整的三級階地構成的大片川原,擁有“四十里梁原”和古城川,土層深厚肥沃,為洛南縣的主要產糧區,50年代至70年代修建的南洛惠渠以及星羅棋布的庫塘,為川原耕地提供了灌溉條件,有“小關中”之稱。三是面積較小的南部蟒嶺花崗岩流砂丘陵區,為水土流失嚴重地帶。幹流文峪河口以上為山溪性河流,比降達12.5‰,全河平均比降為3.7‰,官橋河以下曲流發育,形成許多“鴕脛”、“駝背”河道。直接入洛支流24條,其中百平方公里以上支流10條,主要有文峪河、石門河、石坡河、縣河、東沙河等,河系呈不對稱葉脈狀,左側支流長大,多常流水,右側支流短小,多季節河。雨量750毫米左右,年均徑流量7.57億立方米,平均流量24立方米每秒,1957年靈口最大流量3030立方米每秒,最小2.58立方米每秒。年輸沙量476萬噸,每平方公里流失量1530噸。

八里河

屬黃河流域的內陸河,源於定邊縣白于山北麓,源頭由羊山墹、孤山墹、鷹窩墹組成,至謝前莊匯合後始稱八里河,北流至縣東北馬家梁以東消失,流程54.5公里,集水面積1300平方公里;南面鷹窩墹最長,源於花鳳子梁,約30公里穿行於黃土丘陵區,溝寬300米~400米,深20米一60米不等,溝內多有地下水出露,匯成八里河的長流水。謝前莊以下流入平灘地,河道曲折寬坦,水流左右遊蕩,常年徑流量1000萬立方米左右,年雨量不足400毫米,且多集中在夏季,夏秋洪水季節含泥量高。

黃河現狀

從1972年起黃河經常出現斷流的情況。斷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全球變暖

隨著近年來全球變暖情況的加劇,一方面使得河道的蒸發量大增,另一方面春夏季上游冰川的融化大量吸收熱量,造成內陸局部氣溫低於往常,這就減小了內陸和海洋之間的溫差,進而造成季風減弱,缺少了季風從海面帶進內陸的水汽。雖然全球變暖使得冰川融化加大了上游水源的流量,但卻抵消不了蒸發量的提高和季風減弱的影響效應。最終造成中下游的水量逐年減少。

植被破壞

黃土高原地區植被破壞嚴重,缺少了植被涵養的土地逐步沙漠化,蒸發量變得更高,土地乾燥地下水需要不停的吸收流經河道才能得以補充。

灌溉方式落後

黃河中上游流經的多為經濟較不發達的老少邊窮地區,缺少節水灌溉的技術和資金,多為大水漫灌,黃河水浪費嚴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