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利史

黃河水利史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和山東 9個省區,于山東省墾利縣注入渤海。黃河流域是中國文明的主要發源地。由於上中游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它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自孟津以下因“善淤”,形成地上河;築堤後則“善決,善徙”。近人統計在1949年以前的2000多年來平均三年兩次決口(統計資料有缺略,實約每年一次),不堵就形成改道。黃河決口泛濫常北侵海河水系,南入淮河流域,造成河流在黃淮海大平原上遷徙。針對它的特性,自古興水利就注意水沙並用:用水有供水、灌溉、通航,用沙有渾水淤灌和放淤等;除水害,在上中游要防止水土流失,在下游要防止洪水為災。黃河的興利除害,在歷史上幾乎占中國水利事業的一半,尤以下游防洪用力最多。黃河水利史可分四期,四期的共性是上、中遊興農田水利,下游泛濫多災,用堤防修堵加以治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水利史
  • 外文名:The Yellow River history of water conservancy
  • 位置:青海、四川、甘肅
  • 時間:1949年
早期成就,大禹治水,秦漢的防洪,治河方略,農田水利,航運,參考書目,

早期成就

自大治水(約公元前21世紀)至東漢王景治河(公元69),這一時期黃河北流與海河水系相混(圖1)。相傳禹之前有共工氏及禹父鯀以堵水失敗。洪水滔天,在下游橫流。居民遷居丘陵,以水產動植物為主食。

大禹治水

禹以疏導為主,排洪入海,獲得成功。居民才下居平原,種植五穀。《禹貢》敘述禹河故道,大致在太行山東麓,斜向東北,至今天津附近入海。此後水災記載不多。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決宿胥口(今河南淇縣東南),是有記載以來黃河第一次大改道,入海口南移。這一時期兩岸堤防不多,河流呈漫流狀態。到戰國時下游東岸的齊國,西岸的趙魏各距河25里築堤防洪,是下游有系統堤防之始。

秦漢的防洪

由於有了堤防,河道迅速淤高,秦漢時已成為地上河。又由於河灘地常被墾占,築圍堤防洪,形成堤中有堤,堤線曲折不合理,西漢自公元前168年起,180年中大決口12次以上。防洪措施首先是堵口修堤。秦統一全國後曾整頓河川堤防。西漢堵口最有名的是瓠子堵口,漢武帝親率群臣參加施工。其次是建始四年(公元前29)大決館陶及東郡金堤,淹4郡32縣。次年河堤使者王延世用立堵法堵口,以竹籠裝石合龍成功。堤防已出現了石堤,主要在今河南北部。到西漢末年,政治混亂,長期決溢失修,黃河汴渠混流;到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又大決魏郡(今河北南部),形成了第二次大改道。直至東漢王景治河,才修堤千餘里,固定了新道。
另一特點是維持多道分流。當時黃河由今鄭州北,向東北分流為濟水,向東有鴻溝運渠;由今河南北部向東有分支漯水。自瓠子決口後,相繼有瓠子河屯氏河、鳴犢河等決口分流,其餘還有不少一二年的決口分流,直至西漢末東漢初的大片漫流。
重要河工在今河南北部有挑流石激(挑水壩),在貝丘(在今山東臨清縣南)附近曾裁彎取直。
在救災措施方面,建始四年大決,淹32縣、15萬頃農田。大司農(地位相當於現代部長)主持救災,調動500隻漕船,徙97000居民到高地避水。

治河方略

西漢自武帝以後,有不少人提出治河方策,以賈讓治河三策最著名。平帝時曾召集能治河者百餘人開會討論,提出各種方案。如聽其自然漫流、多道分流、大改道、設滯洪區、復禹故道等。大司馬史張戎指出:黃河一石水而六斗泥,建議春夏枯水時集中水流沖刷淤積。東漢初也有不少爭議,討論是恢復東北故道,還是任它向東南泛濫。

農田水利

以上中游較多。先秦灌渠以今太原市南汾水支流晉水上的智伯渠為最早(見彩圖)。公元前453年築渠首堰。稍後有引漳十二渠,漳水當時是黃河支流。更下游今山東境內有汶水、濟水等灌區。  關中灌渠發達。秦修鄭國渠(見鄭白渠);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前87)興修最多,大渠如引涇水的白公渠、引渭水的成國渠、引洛水的龍首渠等。這些灌渠都引渾水灌溉,水沙並用。武帝時還引汾水最下游及附近黃河水淤灌墾種,但未成功。
上游多屯田水利,自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至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在今山西北部、內蒙古、寧夏至河西走廊,用兵卒60萬人以上戍邊屯田開發水利。宣帝時(公元前73~前49)推廣到湟水流域。
黃河航道及引黃運渠  《左傳》魯僖公十三年(公元前647)自秦都雍(今鳳翔南)大規模運輸糧食,經渭水至黃河入汾水至晉都絳(今翼城東)。後此,至戰國開菏水、鴻溝、汴渠以至西漢開漕渠,構成了自長安東至錢塘江的東西大運河西段(見中國運河史)。航道中黃河三門峽險段,鴻嘉四年(公元前17)曾開鑿底柱,未成功。東漢都洛陽,開陽渠通洛水入黃河。這樣,兩漢都城都可以經黃河入汴渠,經泗水、邗溝及江南河道通向錢塘江流域。
治黃和黃河水利的再發展 王景治河後到北宋末年(公元70~1127),在這期間有900多年,下遊河道大致走今河道之北,在今利津縣境入渤海,已與海河水系分開 (圖2),下游有汴渠和濟水分支。到北宋慶曆八年(1048)決向北流,經過了80年的擺動過渡期改向南流,入泗奪淮。  修防及治河  王景治河後,至三國末近200年中有決溢記載八九次,後此300多年中,黃河流域大亂,下游即無修防,亦無決溢記載(僅各有不明確的記載一二次)。有人認為是王景的成績,有人認為是因上游植被較好,淤決減少等。這時下游居民稀少,河道多分支,通連湖泊,大水記載不少,但從未指明是黃河水,可能由於堤防失修,洪澇混合,不易分辨。唐代修復堤防,隋、唐300多年中有二十幾次決溢,後期漸多。五代時平均兩年多一次決溢,修防也不少。
北宋治河最勤。北宋 168年中平均一二年一次決溢,修防制度嚴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河道水文已有較多認識。每月汛水都有專名。沿下游有埽工險段幾十、近百處。堵口、 修堤、 護岸等工程技術已有總結提高。但治水方針不明確,先主修遙堤,又主分流,後爭河道路線。景佑元年(1034)河決澶州(治今濮陽)橫隴埽,東北流稱橫隴河道,在京東故道(王景河道)之北。慶曆八年(1048)決澶州(今河南省濮陽縣)商胡埽,至今天津東入海,稱為北流,後人指為第三次大改道。宋人第一次挽北流回橫隴失敗。嘉祐五年(1060)河又自大名向東分一支,稱二股河或東流,自今天津境入海。以後主張北流或挽河東流的兩派爭論激烈。曾經兩次挽河回東流,認為北流會有礙北邊御遼兵的邊防,最後失敗還是自行北流。用人力大改黃河河道,這是新的嘗試。
東漢只維修舊渠。三國魏曾修引沁水的枋口堰,延長引渭的成國渠和築臨晉陂引洛水灌溉。北魏在今內蒙古河套一帶開屯田水利。太平真君五年(444)刁雍在今青銅峽西岸開艾山渠,灌田四萬頃。西魏、北周興關中水利,築富平堰,延長鄭國渠入洛水(當時鄭國渠的下游古渠道似已湮沒),於武功縣修六門堰,擴大渭水灌區,重開龍首渠及開黃河東岸灌渠等。
隋唐黃河水利超過秦漢,形成高潮。隋初開皇二年(582)於今鳳翔北引杜陽水溉田數千頃。後數年重修沁水灌區,開利民渠及溫潤渠。唐代前期,自湟水以下直至河套,曾大興屯田水利。後期內蒙古引黃尚有延化、鹹應、永清等渠,寧夏亦有不少引黃大渠。水利和農業的開發至宋代成為西夏建立政權的經濟基礎。關中鄭白渠在唐代極受重視,開升原渠引渭水、千水是灌田、漕運兩用渠。又曾引洛及黃河水灌韓城縣田6000頃等。唐代汾水、涑水、沁水等水利遠過前代,沁水在河南灌田至5000頃,汾水在新絳有13000頃的大灌區。
唐代後期已大規模引汴渠渾水淤灌及放淤肥田。北宋熙寧中(1068~1077)大興水利,曾試行大規模放淤,黃、汴是最重要的水源,還利用過晉陝一帶山洪淤灌。但北宋的北方灌溉較隋、唐衰退。

航運

東西大運河及南北大運河的形成及改建都與黃河有關,並以它為主要水源之一。三門峽河段因航運需要,隋、唐曾多次整治。唐開元29年(741)曾於北岸開鑿開元新河,試行通航,但不甚成功。
治黃由治水發展到水沙兼治 南宋初(1127)至清鹹豐五年(1855) 700多年中黃河下游南侵泗、睢、渦、潁等淮河支流,奪淮入海(圖3)。前期常分散漫流無固定分支,主流亦常改道,多放任不治,或僅局部修整。至後期(晚明以後)始提出以河治河“束水攻沙”,變治水為水沙兼治,有劃時代的意義。  金、元局部修防  南宋建炎二年(1128)掘滑州黃河防金兵,水由南北清河(泗、濟)入海。後南北多次決改,北流淤斷,只剩由徐州一帶入泗、入淮一支,南奪淮河,是黃河第四次大改道。金代百餘年中僅三四十年有局部修防。明昌五年(1194)河決陽武,清人胡渭指為第四次大改道,與史實不符。金亡時(1234)蒙古兵掘黃河淹進入開封的宋兵,水流至杞縣分三支由潁、渦、汴等河入淮。元代八九十年間修治以防護城邑為主,下遊河道南北擺動,南至今安徽境,北至山東西南部。至正十一年(1351)賈魯治河,堵白茅決口(在今曹縣境),挽河走徐州入泗舊道,維持了不及十年,僅堵口技術有成就。
明清束水攻沙固定河道 明弘治五年至八年(1492~1495)黃河在河南金龍口和黃陵崗決口,向北沖斷山東張秋運河,清人胡渭指為黃河第五次大改道,但不明顯。堵口後為了防止北決沖毀運道,北岸修大堤防禦,南岸開支河分流。到隆慶、萬曆時,徐州以上兩岸大堤已經形成。潘季馴治河主張固定河道,以堤束水,以水攻沙。他的後任則主張分黃導淮。清康熙時靳輔繼承發展潘季馴的治河方略,維持了幾十年的小康局面。
清代重視治黃,維持固定河道,修防制度完備,但乾隆以後河工貪污成風,平均一年多一次決溢,每次堵口往往用銀數百萬兩至一二千萬兩。直到鹹豐五年改道入大清河,形成現在的河道。
元明曾修引涇及引沁灌渠,但灌溉面積日益減少。元明清興修寧夏水利,規模較大(見寧夏古灌區)。清道光以後民間興修內蒙古河套灌渠(見後套八大渠),復興內蒙古水利。
治黃新方略的提出 清鹹豐五年(1855)至民國末年(1949),由於近代中國社會的大變動,西方技術全面引入,開始醞釀治水新局面,成為現代大發展的前奏。
水災及回河爭議  鹹豐五年河決蘭陽(今蘭考)銅瓦廂,北至山東由大清河入海,一般稱為黃河第六次大改道。此次改道後,先在魯西南漫流近20年才逐漸修成堤防,形成河道,後在運河以東大清河段年年決口。山東主張堵塞決口恢復舊道。更多的人認為應走新道。清中葉就有人提出過改走新道利多弊少。這一爭議直至光緒十三年(1887)河決鄭州,南流入淮,次年堵築後,才告結束。民國 30多年中決溢100餘次。至1938年抗日戰爭時掘鄭州花園口堤,黃河又南流入淮,造成廣大災區,1947年始堵復,南流了9年。
治河新方略及新措施  自晚清醞釀到民國初期李儀祉等提出治黃新方略,要求上中下游兼顧,綜合開發利用;治沙要上中游保持水土等。實施時要採用一些新手段,如光緒十五年(1889)即開始用新法測黃河圖,次年完成河南以下河圖。1919年在陝州和洛口設水文站,以後又進行模型試驗,開展科研,培育人才等。
農田水利採用新技術  自1931年起李儀祉等倡導復興關中水利,始採用現代技術修建一系列灌渠(見關中八惠)。山東河南曾在黃河上建虹吸管放淤。

參考書目


傅澤洪撰錄:《行水金鑒》,商務印書館,上海,1936。
黎世序等纂修:《續行水金鑒》,商務印書館,上海,1936。
姚漢源:《中國水利史綱要》,水利電力出版社,北京,198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