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祖師傳說(黃梅禪宗祖師傳說)

禪宗祖師傳說

黃梅禪宗祖師傳說一般指本詞條

黃梅是中國禪文化的發源地,全國六座禪宗祖庭,該縣獨占兩座。馳名中外的千年古剎四祖寺五祖寺分別坐落於境內西山和東山;禪宗六位祖師中,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都曾在該縣修行並傳承衣缽。有關禪宗祖師的故事在這裡廣為流傳,形成了“黃梅禪宗祖師傳說”。

2011年6月,湖北黃梅縣申報的禪宗祖師傳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禪宗祖師傳說
  • 批准時間:2011年6月
  • 非遺級別:國家級非遺名錄
  • 申報地區:湖北黃梅縣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 申報日期:2006
  • 遺產編號:I-96
歷史淵源,故事傳說,傳承現狀,傳承保護,發展規劃,保護活動,

歷史淵源

中國佛教禪宗,由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傳入。達摩居嵩山少林,謂之祖師。神光在達摩洞前求師大法,斷臂立雪,達摩傳之衣法,取名慧可,為禪宗二祖。僧璨道信是禪宗的三祖、四祖,四祖道場在黃梅。禪宗五祖弘忍居黃梅東山,教眾雲集,史稱“東山法門”。慧能來自廣東,密受弘忍衣法南歸,為禪宗六祖,開創“頓悟”宗風。從此,禪宗興盛於世,遍布全國,遠及海外。我們從禪宗發展史上可以看出,僧璨承上啟下,受命於危難之際,為傳承禪宗做出了巨大貢獻。他還創新了禪宗“以心相傳,不立文字”的規制,以其畢生心得終成《信心銘》,奠定了中國禪宗的理論基礎。僧璨在這裡開山建寺,傳承衣法,著述《信心銘》,因此,三祖寺的地位和影響也非常顯著。在我們皖西南這一帶,天柱山司空山、黃梅東山,構成了禪宗“金三角”地帶。三祖寺是最具影響的禪宗聖地,受到歷代帝王的封賜,是海內外信眾的朝聖之地。
黃梅禪宗祖師傳說在民間流傳極廣,這些故事大多產生於隋唐。自唐代以來,黃梅就是禪宗聖地,有“四祖正覺禪寺”和“五祖禪寺”兩大禪宗祖庭。二寺並立,天下翹楚,史有“蘄黃禪林甲天下,佛教大事問黃梅”之說。四祖、五祖在佛教的崇高地位,和他們各自人生的傳奇生涯,千百年來,產生了關於他們的出生、成長、出家、修持、傳法等一系列傳說。這些傳說,產生於黃梅,流傳遠播世界各地。日本、韓國的古典文選中均有選載,是具有世界影響的“傳說”。在《唐·武德傳燈錄》、《續高僧傳》、《紅樓夢》等權威史籍和文學名著中都引用了有關類似的傳說,可見民間文學對作家文學有著巨大影響;《中國禪寺》、《中國佛話》等文選中均收錄有大量的黃梅禪宗祖師傳說故事;《神仙試四祖道信》、《唐太宗賜紫衣》、《五祖出家》、《五祖任賢》、《六祖慧能》等百餘個傳說故事,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在民間流傳至今。
1300餘年來,黃梅禪宗祖師傳說,以生活化、平民化、理想化以及其鄉土色彩的演繹留下了如“三月三廟會”、“洗九朝”、“吃芥菜粑”等民間習俗;在音樂、繪畫、舞蹈、工藝多種民間藝術表現形式中均相互滲透;在書畫、影視、“百家講壇”、戲劇等領域中都有生動體現。

故事傳說

五祖弘忍傳衣缽
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漸漸的老去,於是他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於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是一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這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後沒有做任何的評價。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裡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畿子的時候,被廚房裡的一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慧能當時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畿子,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慧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於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後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世),他這個畿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是一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弘忍看到這個畿子以後,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於是他叫來了慧能,當著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寫得亂七八糟,胡言亂語,並親自擦掉了這個畿子。然後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這時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於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裡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並傳了衣缽給他。然後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慧能,讓慧能連夜逃走。於是慧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10年之後在莆田少林寺創立了禪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沒有追到。後來神秀成為梁朝的護國法師,創立了禪宗的北宗。
五祖弘忍悟道因緣
五祖弘忍大師,俗姓周,蘄州黃梅人。據《五燈會元》卷一記載,他的前世是破頭山中的栽松道人。
栽松道人曾經問道於四祖道信(四祖當時正駐錫於破頭山):“法道可得聞乎(您宣揚的禪法,我能夠聽聞嗎)?”四祖回答說:“汝已老,脫(倘或)有聞,其能廣化邪?倘若再來,吾尚可遲(等待)汝。”栽松道人聽了,當即離開了四祖,來到河邊,正好碰見有一位少女正蹲在那裡洗衣服,於是上前問訊道:“寄宿得否?”少女回答說:“我有父兄,可往求之。”栽松道人說:“諾我,即敢行(只有你同意了,我才敢前往)。”少女聽了,點了點頭,於是栽松道人轉身策杖走開了。
原來,這位少女姓周,是周家的四女兒,尚未婚嫁。奇怪的是,自從那次洗衣回家不久,少女便懷孕了。在那個時代,少女未婚懷孕是一件傷風敗俗的可恥事情。因此少女的父母對她極為厭惡,並把她趕出家門。這樣一來,少女便沒有了歸宿,生活無依無靠,只好過著流浪的生活。她白天在村子裡給人當傭人,紡線織布,晚上則隨便找一家店鋪的屋檐底下過一宿。這樣過了幾個月,她終於生下了那個不明不白的孩子。她自己也覺得非常穢氣,不吉祥,於是便偷偷地把孩子扔進了一條髒水溝里。第二天,她去看的時候,大吃一驚,發現小孩卻正向水溝的上游漂浮,而且小身子鮮嫩明好,底氣好像很足,於是又情不自禁地把他抱在懷裡。她暗下決心,不管今後受多大的屈辱,一定要把這個孩子撫養成人。就這樣,她帶著孩子,沿村行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村裡的人都稱這孩子為“無姓兒”。
轉眼間這孩子便長到了七歲。有一天,周氏帶著孩子乞討,在路上遇見了一位出家人。這位出家人就是四祖道信禪師。四祖仔細地端詳了一下這個孩子。發現這孩子骨相奇特,感嘆道:“這不是個平常的孩子。細看,三十二大丈夫相中,只缺七種,雖然他的相貌不及佛圓滿,但是如果他出家修道,二十年後,他必定會大作佛事,能夠繼承佛法慧命,堪當眾生的依處。”
於是便問小孩:“子何姓?”
小孩道:“姓即有,不是常姓(我有姓,但不是普通的姓)。”
四祖問:“是何姓(既不是普通的姓,到底是什麼姓)?”
小孩道:“是佛性。”
四祖又問:“汝無姓邪(你難道沒有姓嗎)?”
小孩道:“性空,故無(姓氏只不過是一個因緣假名,其性本空,所以說無姓)。”
四祖聽了,暗自高興,知道這孩子是個法器,於是命侍者來到孩子的母親身邊,請求她答應讓這個孩子出家。孩子的母親想起這孩子的身世以及發生在他上的許多奇奇怪怪的事情,知道這一切都是宿世的因緣,於是痛快地答應了四祖的請求,把孩子舍給四祖作弟子。四祖遂給他起了法號“弘忍”。
弘忍禪師的人品、精進和悟性,使他漸漸地成為同道們的學習楷模。道信禪師尚在人世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從四面八方慕名而來,親近弘忍禪師,所謂“四方請益”,“月逾千計”。這一點令四祖非常高興。於是,四祖經常給他開示頓悟之旨,不斷地隨機鉗錘,使他的道行很快地進入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終於有一天,因緣成熟了,四祖把他的法衣傳付了弘忍禪師。弘忍禪師也就成了中土禪宗的五祖。
慧能求法到東山
慧能俗姓盧,祖籍范陽(今北京涿縣),因其父貶官嶺南而成為新州(今廣東新興縣)的百姓。慧能的父親早亡,留下孤兒寡母,家境貧寒。慧能早年以打柴賣柴維持生活。大約鹹亨(670-674)年間,慧能聽說禪宗五祖弘忍在蘄州傳教,便安置好老母,前往黃梅,以行者身份求教於弘忍。
弘忍見到慧能後問:“你是哪裡人,到我這裡想獲得什麼?”慧能回答:“弟子是嶺南新州的一名普通老百姓,遠道而來投到大師門下,不想獲得其它什麼東西,只想成佛。”五祖說:“你是嶺南人,又是尚未開化的蠻夷,怎么能成佛呢?”慧能答:“人雖然有南方或北方的地區差別,佛的本性根本沒有南方或北方的不同。我這個嶺南蠻夷雖然相貌與大師有別,但是我們彼此都具有的成佛本性又有什麼不同?”
聽了這番話,五祖還想和他繼續交談下去,但是看到眾多弟子都圍在左右,便讓慧能和大家一起去參加勞動。慧能說:“我還有話要稟告大師。弟子內心時常萌發智慧念頭:不離自己的本性就是福田。不知道大師要讓我乾什麼活?”五祖道:“想不到你這個蠻夷還天資甚高!你不要再講了,到後院碓坊幹活去吧。”慧能依言退下,走到後院碓坊。有一位行者分派他劈柴,踏碓舂米,一乾就是八個月。
雙峰山下定“雙修”
隋末天下大亂,道信禪師應道俗信眾的邀請,離開了吉州,來到江州(九江),住在廬山大林寺。唐初武德七年(624),又應蘄州道俗信眾的邀請,到江北弘法,旋即在黃梅縣西的雙峰山(又稱破頭山)造寺駐錫傳禪。後稱四祖寺。在這裡,道信禪師居住了三十多年,農禪雙修,道場興盛,法音遠布,“諸州學道,無遠不至”,門徒最盛時多達五百餘人,其中以弘忍最為著名。
唐貞觀年間,太宗皇帝非常仰慕道信禪師的道味,想一睹禪師的風采,於是詔令祖師赴京。但是,祖師以年邁多疾為由,上表婉言謝絕了。這樣前後反覆了三次。第四次下詔的時候,皇帝火了,命令使者說:“如果不起,即取首來”(這次他如果再不來,就提他的首級來見聯)。使者來到山門宣讀了聖旨,祖師居然引頸就刃,神色儼然。使者非常驚異,不敢動刀,便匆匆回到了京城,向皇上報告了實情。太宗皇帝聽了,對祖師愈加欽慕,並賜以珍繒,以遂其志。
道信禪師寂於永徽二年(651)閏九月初四日,春秋七十有二。臨終前,將法衣會付囑給弘忍禪師,並垂誡門人說:“一切諸法,悉皆解脫。汝等各自護念,流化未來。”言訖,安坐而逝。後謚“大醫禪師”。

傳承現狀

2011年12月2日,記者在黃梅縣文化館長潘百佳、副館長鬍光崇的陪同下採訪了黃梅禪宗祖師傳說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退休教師陳願求。陳老師從18歲起當語文教師,先後教國小、國中、高中,在宣講禪宗祖師傳說時,不僅能做到條理清楚,通俗易懂,且能做到聲情並茂,繪聲繪色。在講解有關禪宗傳說故事時,注重民間文學的口頭性、集體性、變異性和傳承性,在當地被人們稱為“故事家”。
為使更多的人了解祖師傳說,陳老師於1999年編著並自費出版了《五祖寺詩聯選注及傳說》。
2008年12月,被命名為“非遺”省級傳承人後,陳老師更加勤奮利用多種場合向人們宣講禪宗祖師傳說。2010年,他又編著出版了《天下禪林五祖寺》,內有禪林景點、禪林傳說兩部分。他把此書免費送到本鎮中國小作校本教材,應邀到學校宣講,他還經常藉助“禪文化夏令營”、“課外讀書一小時”等活動,向中外遊客、在校學生等講解有關禪宗祖師傳說的相關故事。陳老師會講有關禪宗風物、人物、傳說故事100餘個。他表示,要矢志不渝地當好“非遺”傳承人。

傳承保護

發展規劃

為保護、傳承、發展禪文化,黃梅縣成功舉辦兩屆禪宗文化高峰論壇,擴大了黃梅禪宗文化在國內外的影響力。
如何擦亮禪宗文化名片,助推旅遊事業發展是擺在黃梅人民面前的一道課題。
黃梅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提出了“高昂龍頭,起飛兩翼,開發三沿,建設四城”的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依託豐富獨特的禪文化旅遊資源,致力打造鄂東禪文化旅遊區。先後高起點、高質量編制完成了《黃梅縣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五祖寺旅遊風景區控制性詳規》等旅遊規劃。吸納資金3億元對四祖寺、五祖寺、老祖寺、妙樂寺等寺廟進行重建和修復,初步形成了東有五祖寺、西有四祖寺、南有妙樂寺、北有老祖寺的鄂東禪宗文化旅遊區大格局。

保護活動

1994年11月份由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和湖北省哲學史學會及安徽哲學史學會,河南哲學史學會,註:(六大祖庭6位方丈邀請在場)全國佛教協教主席趙朴初列席,參加會議共有九個單位聯合在湖北黃梅縣召開的首屆禪宗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回答了這個問題,經與會人員和國內外專家學者研究討論;確認黃梅五祖寺是中國禪宗發源地,五祖弘忍大師是中國禪宗創始人。會議結束後,受會務的組織委託,向國內有關報刊電台發了新聞稿件,中國佛教協會主辦的《法音》雜誌1995年第一期,中國人民政協報1994年12月20日第二版,《團結報》1994年11月30日第一版,湖北人民廣播電台、湖北《統一戰線》雜誌,南京“金陵廣播電台”,中國“海峽之聲“廣播電台等新聞單位先後對此會議發表訊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