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木耳(黃木耳)

黃木耳(黃木耳)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子實體腦狀或瘤狀,不規則皺卷,基部狹窄,從樹皮縫隙間生出,寬1-3cm,高0.5-2cm。鮮橙黃色、金黃色至橙紅色,膠質,乾後縮小變為軟骨質,但基本保持原狀和原色。菌肉柔軟多汁,金黃色,半透明。子實層同色,厚100-150μm,成熟時表面出現霜狀的擔孢子或分生孢子。擔子球形,(16-25)μm×(14-20)μm。孢子球形至洋梨形,無色,直徑4-5μm。生於闊葉樹腐木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木耳
  • 拉丁學名:Tremella mesentarica Retz. ex Fr.
  • 別稱:金木耳、黃金銀耳、黃耳
  • :真菌界
  • :真菌門
  • 亞門:擔子菌亞門
  • :層菌綱
  • :銀耳目
  • :銀耳科
  • :黃木耳
  • 分布區域:黑龍江、吉林、山西、江西、福建、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 功能:滋陰潤肺,生津
全國中草藥彙編黃木耳
【拼音名】 Huánɡ Mù ěr
黃木耳黃木耳
【別名】金耳
【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銀耳目銀耳科黃木耳Tremella mesentarica Retz. ex Fr.,以子實體入藥。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滋陰潤肺,生津。用於虛癆咳嗽,咳血,肺結核等症。
【用法用量】 2~4錢。
【備註】為虛弱的補養品。
辭典黃木耳
【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 Huánɡ Mù ěr
【別名】茂若色爾布(藏名)
【來源】為銀耳科植物金耳子實體。6~8月采。去淨泥沙雜質,曬乾。
【原形態】擔子果腦形,不規則的皺卷,基部狹窄,從樹皮裂縫中長出,寬達3厘米,高達2厘米,銀白色或鮮橙黃色,膠質,乾後縮小,質硬而脆,但仍基本保留其原有形狀及顏色,成熱時表面往往覆有霜狀孢子;擔子梨形,15~19×12~16微米;孢子近球形至卵形,8~9×6~7微米。
【生境分布】生於林區向陽避風山谷的櫟樹的腐木上。分布西藏、四川、雲南等地。
【化學成份】菌絲體含β-胡蘿蔔素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藥》:"甘,平。"
【功能主治】《西藏常用中草藥》:"滋陰潤肺,生津。治虛勞咳嗽,咳血,肺結核。"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
【摘錄】《*辭典》
中華本草黃木耳
【出處】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 Huánɡ Mù ěr
【英文名】 Golden Leaf
【別名】金木耳、黃金銀耳、黃耳
【來源】藥材基源:為銀耳科植物金耳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remella aurantia Schw.ex Fr.[T.lutescens Fr.]
採收和儲藏:6-8月采。去淨泥沙雜質,曬乾。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於闊葉樹腐木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山西、江西、福建、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化學成份】含長鏈脂肪酸。
【性味】甘;平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滋陰潤肺;生津止渴。主虛勞咳嗽;痰中帶血;津少口渴;骨蒸潮熱;盜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或溫水浸泡12h左右,煮成稠糊狀,加入白糖適量,拌勻後服。
【各家論述】《西藏常用中草藥》:滋陰潤肺,生津。治虛勞咳嗽,咳血,肺結核。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